阿里達摩院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3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因為一個世界級實驗室,正無限趨近諾貝爾獎。

他們活躍在阿里巴巴達摩院全球創新合作平臺上。該平臺致力於解決當下的世界難題和未來人類可能遇到的難題。

達摩院去年10月成立,其定位是以科技創新世界,進而改變世界。這跟諾獎的主要考核指標“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相呼應。諾獎鼓勵科學家為人類發展作出重大發現、發明或改進。

阿里巴巴集團CTO(首席技術官)、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說,這些科學家在達摩院不是苦行僧,也不是壯士,而是騎士。達摩院要幫這些騎士收穫他們應得的尊嚴和榮譽。

這句充滿想象空間的話,加上過去一年達摩院多次在量子和芯片上碾壓世界級巨頭,讓科研界開始熱議:這份尊嚴和榮譽,會是諾獎嗎?

01

獨一無二的世界級實驗室

世界級實驗室,是諾獎的搖籃。

著名的貝爾實驗室,成立於1925年,由美國AT&T公司孵化。百年來,貝爾實驗室培養了幾千名科學家和11位諾獎得主。

貝爾、IBM和微軟的實驗室,都屬於上幾次人類科技浪潮的引領者。如今,人類科技發展站在了新的潮頭:智聯網、人機自然交互、機器智能,並呼喚新的世界級實驗室出現。

跟過往的世界級實驗室不同,達摩院在組織結構、研究領域、研究方法和運營模式上有巨大創新。

首先,達摩院不專屬阿里,也不只為阿里經濟體服務,而是致力於將技術普惠化,讓更多人分享和享受技術紅利。馬雲表示,希望達摩院活得比阿里還久。其次,相比很多實驗室專注攻克當下技術難題,達摩院強調去發現和解決未來人類會遇到的問題。其重點研究領域都是未來技術:量子計算、金融科技、機器人、機器智能和數據計算。最後,達摩院創新了研究方法和運營模式。


達摩院為全球科學家搭建了一個產學研平臺,並提供強大的計算裝置、海量數據和豐富的業務場景。

達摩院把諸多社會問題作成了一個列表,發給全球所有高校、機構,讓教授和學者們根據各自感興趣的研究方向跟列表裡的問題精準匹配。目前來自全球各地的300多位科學家,活躍在達摩院的全球創新合作網絡上。

相比很多實驗室“研而不發”,達摩院追求技術和商業的極致融合。

很多實驗室陷入靠撥款生存和追逐論文數的路徑依賴,但達摩院要實現靠解決社會和人類問題盈利。

達摩院計劃未來3年對新技術投入超過1000億元,這些錢相當於創業基金。馬雲要求達摩院90%的研究成果要走出實驗室,進入市場、商業和社會中去,並要求達摩院的院長必須具備強大的Business sense(商業意識)。

達摩院首任院長由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擔任。用馬雲的話說,張建鋒輪崗了很多部門,“純技術忽悠他沒用,純商業忽悠他也沒用”。

02

達摩院和諾獎的“價值觀匹配”

雖然成立僅一年,但達摩院表現出了強大的科技勢能。尤其是在量子和芯片領域,達摩院多次碾壓國際巨頭。

在量子領域,達摩院發佈了目前世界上最強量子電路模擬器。達摩院正在研發的芯片,在性價比上超過世界最好的同類產品40倍。

這一成績的背後,是阿里十幾年的技術積澱。

阿里早已不是一家電商公司,其10年前就將自身定位為一家數據驅動的公司,並投資雲計算。目前阿里已是全球少數幾個能處理豐富和複雜數據資源的高科技公司,能完美支撐“雙11”這樣的互聯網超級工程。

成立世界級實驗室,是頂級高科技公司的標配。過去百年裡,備受諾獎青睞的世界級實驗室,無一例外都有著世界擔當,並能實際解決世界難題。

當今世界面臨諸多全球性難題,包括環境、交通、疾病、數字化升級、貧困、中小微企業生存、充分就業和貿易保護主義等。這是擺在全世界、每個國家和每個家庭面前的現實問題。

過去十幾年,阿里一直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和發展新技術,不斷完善全球化,向世界各國推介其電商脫貧、數字技術、工業大腦、城市大腦、智慧醫療和普惠金融等解決方案。

如今,阿里又通過成立達摩院,去系統性解決世界級社會問題。這相當於跟諾獎做了一次“價值觀匹配”。

實際上,目前中國在世界擔當、人才和資本積累上,已能支撐起一個有世界競爭力的民間科學實驗室。這是達摩院能發揮其後發優勢的關鍵支撐。

如果達摩院能很好地借鑑貝爾實驗室、IBM和微軟研究院的經驗、教訓,走出獨特發展模式,就有希望像過去美國一樣,藉助國家的力量和意志,在下一個科技浪潮裡填補世界的相關技術空白,並培養出諾獎得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