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上海證券報

逾1000億元初始投資額,26家A股公司,阿里的A股版圖已覆蓋新零售、快遞物流、文化傳媒及科技金融等多個領域。

作為一家立志做“102年企業”的公司,阿里巴巴將雄心付諸於搭建一個非凡的生態帝國,其在資本市場的“落子”,亦遵循這一邏輯。憑藉著在數字化服務能力與超前互聯網思維等方面的優勢,阿里將觸手伸向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

儘管目前就絕對收益而言,阿里這些年的A股投資盈虧參半,但一子一隅的得失顯然非其所謀。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以股權為紐帶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以創新思維改造傳統業態,更廣泛的資本佈局讓阿里的生態平臺愈發“枝繁葉茂”。

新零售改革“深一度”

從傳統優勢領域電商出發,阿里在“新零售”板塊的資本佈局最為密集,從入股蘇寧雲商、三江購物,到今年以認購可交換債的形式投資紅星美凱龍,無一不在A股引發旋風效應。

5月15日,美凱龍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紅星控股所發行的可交換公司債券(第一期),被阿里巴巴以43.59億元全額認購,初始換股價格為12.28元/股。若日後全部換股,阿里將持有3.55億股美凱龍股票,約佔總股本的10%。

投資為契機,合作為重點。同日,雙方還簽訂了業務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將在傢俱建材及家居商場、購物中心及其他業務領域開展業務合作。

美凱龍最新交出的半年報顯示,公司與阿里已在新零售門店建設、電商平臺搭建、物流倉配和安裝服務商體系、消費金融等方面深入探討。新零售門店建設方面,美凱龍上線了天貓“同城站”,即利用新零售同城運營理念,將公司線下門店的商品與其天貓店鋪共享。

隨著與A股新零售龍頭的資本紐帶越系越緊,阿里逐步踏入零售業改革的深水區。以和蘇寧雲商的合作為例,早在2015年8月,阿里就已經和蘇寧雲商實行戰略合作,陸續打通電商、物流、售後服務、營銷、金融、大數據等線上線下體系。之後,雙方交叉入股,其中阿里巴巴集團通過淘寶(中國)投資約283億元參與蘇寧雲商的定增,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進而綁定深度合作關係。

“雙贏”一直是阿里A股“掃貨”的目標。作為阿里最早佈局的傳統商超,三江購物去年8月再以定增方式向阿里旗下澤泰信息技術發行1.37億股股份,所募資金用於改造現有連鎖超市發展、超市門店全渠道改造、倉儲物流基地升級等項目。

在“三年內將公司從傳統的社區平價超市轉型升級為新零售的社區生鮮超市”的戰略目標下,今年上半年,三江購物實現淨利潤1.12億元,同比大增97.04%。

進軍物流“邁大步”

從參與成立百世,到重金投入並控股菜鳥網絡;從宣佈5年投入物流產業1000億元,到先後入股中通和申通,物流已經成為阿里除新零售外最捨得“花錢”的領域。

申通快遞7月31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德殷投資、實控人陳德軍和陳小英與阿里巴巴簽署《購股權協議》,德殷投資擬授予阿里巴巴或其指定第三方購買德殷德潤51%股權,以及恭之潤100%股權或恭之潤屆時持有申通16.1%股份的權利,總行權價格約為99.82億元。

這是阿里繼今年3月以約47億元入股申通後的再次追投。據當時公告,申通快遞實控人或德殷投資擬新設兩家與德殷投資處於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新公司A”和“新公司B”),並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新公司A的戰略投資者。根據協議,阿里巴巴擬以46.6億元的對價獲得新公司A的49%股權,從而成為申通快遞的間接股東。新公司B則為引入其他戰略投資者保留了空間。在此基礎上,雙方將在物流科技、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探索合作。

“從阿里的角度而言,不斷加大對申通的投資,有助於使其編織更堅固的物流網絡,運用物流體系支撐自身的電商生態及新零售業態,從而增強競爭優勢。同時,阿里的技術與生態賦能,也能夠進一步促進物流行業的變革與發展。”業內人士表示。

通盤來看阿里的物流佈局:2015年5月,阿里系投資圓通速遞,截至目前其合計持股比例約為16%。2017年9月,阿里增資菜鳥網絡53億元,持股比例由47%增至51%,菜鳥網絡成為阿里進軍物流行業的重要抓手。2018年5月,阿里聯手菜鳥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

業內人士認為,阿里聯手菜鳥入股快遞企業,只是其佈局整個物流產業的冰山一角,後續將把更多資源投入到數據技術研發、智能倉儲配送、全球物流樞紐以及針對不同品類的行業物流解決方案設計等方面。

不難看到,阿里與被投方的聯合資本運作及業務合作正在同步提速。如,在阿里攜菜鳥入股中通時,“三通一達”、百世物流、雲鋒投資等共同增資浙江驛棧;菜鳥通過聯手圓通,將自動化技術應用到分撥中心;以及圓通與菜鳥一起上線視頻雲監控系統等。資本聯姻正對技術落地起到關鍵作用。

“搶灘”科技網絡

勃興於互聯網潮流的阿里巴巴,與計算機軟硬件、信息服務及萬物互聯(IOT)領域有著天然的“情感連結”,在此投下的真金白銀自然收穫最豐。

32.99億元的初始投資額,5年後漲至近140億元市值,2014年入股恆生電子成為阿里最賺錢的投資之一。回溯公告,2014年3月,馬雲控股的浙江融信擬以32.99億元現金受讓恆生集團100%股份。交易完成後,浙江融信將通過恆生集團持有恆生電子20.62%的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以恆生電子最新收盤價83.09元計,浙江融信這部分持股已浮盈逾100億元。

早已潛伏其中的永安行,同樣讓阿里收穫了不錯的回報率。招股書顯示,2014年阿里旗下上海雲鑫對公司增資1億元,由此獲得公司800萬股股份。以最新收盤價計算,阿里所持股份的對應市值增長了近2倍。與之類似,阿里系對朗新科技的持股也來自上市前的原始股。藉助資本紐帶,阿里得以在綠色交通及公用事業等領域有了“支點”。

今年5月,阿里又在智慧交通和智能物流板塊再下一城。千方科技5月28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夏曙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中智匯通、股東建信投資分別與阿里網絡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以16.12元/股的價格向後者轉讓合計2.23億股公司股份,總價款合計約35.95億元。

對於入股原因,阿里網絡表示,主要是基於對千方科技未來發展前景及投資價值的認可。雙方將圍繞智能交通和邊緣計算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包括共同推進交通行業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及“雲+邊+端”的全鏈路解決方案等。今年上半年,千方科技實現營收35.86億元,同比增長24.74%;實現歸母淨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30.46%。

此外,今年1月,阿里旗下上海雲鑫相繼受讓新開普6.28%及南威軟件5.68%的股份。前者的合作背景是新開普試圖結合螞蟻金服互聯網運營經驗、技術優勢以及生態體系整合能力,進一步發力教育信息化及產業互聯網平臺。南威軟件則與阿里達成數字政務平臺業務方面的業務合作協議。

除直接持股外,阿里還與30多家相關領域A股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包括浪潮信息、浪潮軟件、東軟集團、銀江股份、用友網絡等。

佈局文化傳媒

阿里的A股版圖中,文化傳媒的“疆域”可謂遼闊。華誼兄弟、分眾傳媒、萬達電影、華數傳媒、光線傳媒等公司的股東榜上,均有阿里系的身影。

儘管受行業景氣度下行的影響,近年來文化傳媒板塊的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從圍繞自身主業打造產業互聯網的角度看,文娛產業顯然是阿里“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如阿里與廣電傳媒類公司的合作,幾乎囊括了包括華數傳媒、吉視傳媒、電廣傳媒、歌華有線等在內的所有主流A股廣電傳媒公司。

2014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與華數集團宣佈達成戰略合作,華數傳媒宣佈向阿里系云溪投資定向增發融資65億元。入股後,云溪投資持有華數傳媒股份的比例達20%,股份鎖定期為3年。之後,華數傳媒成為阿里與廣電企業合作的重要橋樑。

2015年,阿里還以主運營商身份參與中國電視院線運營公司的籌建。據公告,歌華有線及間接控股方北廣傳媒集團與杭州阿里創業投資、中國廣電網絡公司等發起設立中國電視院線運營公司。

今年暑假最熱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讓其身後的主投方光線傳媒“火”了一把。早在2015年,阿里創投已通過定增入駐光線傳媒,耗資約24億元。

主營媒體廣告業務的分眾傳媒,也是阿里系的“重倉股”。2018年,阿里網絡及其關聯方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合計受讓分眾傳媒約7.99%的股份。儘管該部分持股對應的市值此後明顯縮水,但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在阿里向生活圈廣告擴張及向下尋找流量入口上的意義,要遠大於財務回報本身。

或許正如剛“退休”的馬雲所言:“不要把賺錢當作第一目的,堅持去做正確的事,錢自然會跟著你來。”(林淙)

阿里系A股版圖

"

來源:上海證券報

逾1000億元初始投資額,26家A股公司,阿里的A股版圖已覆蓋新零售、快遞物流、文化傳媒及科技金融等多個領域。

作為一家立志做“102年企業”的公司,阿里巴巴將雄心付諸於搭建一個非凡的生態帝國,其在資本市場的“落子”,亦遵循這一邏輯。憑藉著在數字化服務能力與超前互聯網思維等方面的優勢,阿里將觸手伸向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

儘管目前就絕對收益而言,阿里這些年的A股投資盈虧參半,但一子一隅的得失顯然非其所謀。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以股權為紐帶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以創新思維改造傳統業態,更廣泛的資本佈局讓阿里的生態平臺愈發“枝繁葉茂”。

新零售改革“深一度”

從傳統優勢領域電商出發,阿里在“新零售”板塊的資本佈局最為密集,從入股蘇寧雲商、三江購物,到今年以認購可交換債的形式投資紅星美凱龍,無一不在A股引發旋風效應。

5月15日,美凱龍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紅星控股所發行的可交換公司債券(第一期),被阿里巴巴以43.59億元全額認購,初始換股價格為12.28元/股。若日後全部換股,阿里將持有3.55億股美凱龍股票,約佔總股本的10%。

投資為契機,合作為重點。同日,雙方還簽訂了業務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將在傢俱建材及家居商場、購物中心及其他業務領域開展業務合作。

美凱龍最新交出的半年報顯示,公司與阿里已在新零售門店建設、電商平臺搭建、物流倉配和安裝服務商體系、消費金融等方面深入探討。新零售門店建設方面,美凱龍上線了天貓“同城站”,即利用新零售同城運營理念,將公司線下門店的商品與其天貓店鋪共享。

隨著與A股新零售龍頭的資本紐帶越系越緊,阿里逐步踏入零售業改革的深水區。以和蘇寧雲商的合作為例,早在2015年8月,阿里就已經和蘇寧雲商實行戰略合作,陸續打通電商、物流、售後服務、營銷、金融、大數據等線上線下體系。之後,雙方交叉入股,其中阿里巴巴集團通過淘寶(中國)投資約283億元參與蘇寧雲商的定增,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進而綁定深度合作關係。

“雙贏”一直是阿里A股“掃貨”的目標。作為阿里最早佈局的傳統商超,三江購物去年8月再以定增方式向阿里旗下澤泰信息技術發行1.37億股股份,所募資金用於改造現有連鎖超市發展、超市門店全渠道改造、倉儲物流基地升級等項目。

在“三年內將公司從傳統的社區平價超市轉型升級為新零售的社區生鮮超市”的戰略目標下,今年上半年,三江購物實現淨利潤1.12億元,同比大增97.04%。

進軍物流“邁大步”

從參與成立百世,到重金投入並控股菜鳥網絡;從宣佈5年投入物流產業1000億元,到先後入股中通和申通,物流已經成為阿里除新零售外最捨得“花錢”的領域。

申通快遞7月31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德殷投資、實控人陳德軍和陳小英與阿里巴巴簽署《購股權協議》,德殷投資擬授予阿里巴巴或其指定第三方購買德殷德潤51%股權,以及恭之潤100%股權或恭之潤屆時持有申通16.1%股份的權利,總行權價格約為99.82億元。

這是阿里繼今年3月以約47億元入股申通後的再次追投。據當時公告,申通快遞實控人或德殷投資擬新設兩家與德殷投資處於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新公司A”和“新公司B”),並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新公司A的戰略投資者。根據協議,阿里巴巴擬以46.6億元的對價獲得新公司A的49%股權,從而成為申通快遞的間接股東。新公司B則為引入其他戰略投資者保留了空間。在此基礎上,雙方將在物流科技、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探索合作。

“從阿里的角度而言,不斷加大對申通的投資,有助於使其編織更堅固的物流網絡,運用物流體系支撐自身的電商生態及新零售業態,從而增強競爭優勢。同時,阿里的技術與生態賦能,也能夠進一步促進物流行業的變革與發展。”業內人士表示。

通盤來看阿里的物流佈局:2015年5月,阿里系投資圓通速遞,截至目前其合計持股比例約為16%。2017年9月,阿里增資菜鳥網絡53億元,持股比例由47%增至51%,菜鳥網絡成為阿里進軍物流行業的重要抓手。2018年5月,阿里聯手菜鳥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

業內人士認為,阿里聯手菜鳥入股快遞企業,只是其佈局整個物流產業的冰山一角,後續將把更多資源投入到數據技術研發、智能倉儲配送、全球物流樞紐以及針對不同品類的行業物流解決方案設計等方面。

不難看到,阿里與被投方的聯合資本運作及業務合作正在同步提速。如,在阿里攜菜鳥入股中通時,“三通一達”、百世物流、雲鋒投資等共同增資浙江驛棧;菜鳥通過聯手圓通,將自動化技術應用到分撥中心;以及圓通與菜鳥一起上線視頻雲監控系統等。資本聯姻正對技術落地起到關鍵作用。

“搶灘”科技網絡

勃興於互聯網潮流的阿里巴巴,與計算機軟硬件、信息服務及萬物互聯(IOT)領域有著天然的“情感連結”,在此投下的真金白銀自然收穫最豐。

32.99億元的初始投資額,5年後漲至近140億元市值,2014年入股恆生電子成為阿里最賺錢的投資之一。回溯公告,2014年3月,馬雲控股的浙江融信擬以32.99億元現金受讓恆生集團100%股份。交易完成後,浙江融信將通過恆生集團持有恆生電子20.62%的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以恆生電子最新收盤價83.09元計,浙江融信這部分持股已浮盈逾100億元。

早已潛伏其中的永安行,同樣讓阿里收穫了不錯的回報率。招股書顯示,2014年阿里旗下上海雲鑫對公司增資1億元,由此獲得公司800萬股股份。以最新收盤價計算,阿里所持股份的對應市值增長了近2倍。與之類似,阿里系對朗新科技的持股也來自上市前的原始股。藉助資本紐帶,阿里得以在綠色交通及公用事業等領域有了“支點”。

今年5月,阿里又在智慧交通和智能物流板塊再下一城。千方科技5月28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夏曙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中智匯通、股東建信投資分別與阿里網絡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以16.12元/股的價格向後者轉讓合計2.23億股公司股份,總價款合計約35.95億元。

對於入股原因,阿里網絡表示,主要是基於對千方科技未來發展前景及投資價值的認可。雙方將圍繞智能交通和邊緣計算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包括共同推進交通行業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及“雲+邊+端”的全鏈路解決方案等。今年上半年,千方科技實現營收35.86億元,同比增長24.74%;實現歸母淨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30.46%。

此外,今年1月,阿里旗下上海雲鑫相繼受讓新開普6.28%及南威軟件5.68%的股份。前者的合作背景是新開普試圖結合螞蟻金服互聯網運營經驗、技術優勢以及生態體系整合能力,進一步發力教育信息化及產業互聯網平臺。南威軟件則與阿里達成數字政務平臺業務方面的業務合作協議。

除直接持股外,阿里還與30多家相關領域A股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包括浪潮信息、浪潮軟件、東軟集團、銀江股份、用友網絡等。

佈局文化傳媒

阿里的A股版圖中,文化傳媒的“疆域”可謂遼闊。華誼兄弟、分眾傳媒、萬達電影、華數傳媒、光線傳媒等公司的股東榜上,均有阿里系的身影。

儘管受行業景氣度下行的影響,近年來文化傳媒板塊的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但從圍繞自身主業打造產業互聯網的角度看,文娛產業顯然是阿里“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如阿里與廣電傳媒類公司的合作,幾乎囊括了包括華數傳媒、吉視傳媒、電廣傳媒、歌華有線等在內的所有主流A股廣電傳媒公司。

2014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與華數集團宣佈達成戰略合作,華數傳媒宣佈向阿里系云溪投資定向增發融資65億元。入股後,云溪投資持有華數傳媒股份的比例達20%,股份鎖定期為3年。之後,華數傳媒成為阿里與廣電企業合作的重要橋樑。

2015年,阿里還以主運營商身份參與中國電視院線運營公司的籌建。據公告,歌華有線及間接控股方北廣傳媒集團與杭州阿里創業投資、中國廣電網絡公司等發起設立中國電視院線運營公司。

今年暑假最熱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讓其身後的主投方光線傳媒“火”了一把。早在2015年,阿里創投已通過定增入駐光線傳媒,耗資約24億元。

主營媒體廣告業務的分眾傳媒,也是阿里系的“重倉股”。2018年,阿里網絡及其關聯方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合計受讓分眾傳媒約7.99%的股份。儘管該部分持股對應的市值此後明顯縮水,但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在阿里向生活圈廣告擴張及向下尋找流量入口上的意義,要遠大於財務回報本身。

或許正如剛“退休”的馬雲所言:“不要把賺錢當作第一目的,堅持去做正確的事,錢自然會跟著你來。”(林淙)

阿里系A股版圖

覆盤阿里系A股佈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