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楣聲:灸法選穴的基本原則及灸法介紹(化膿灸,麥粒灸等)'

艾灸 中醫 穴位 鍼灸 張機書友會 2019-07-17
"

1

常用選穴法


不論何種灸法與針法,都離不開選穴,而選穴的方法不外是以就近與遠道為主,故根據這一共同基礎,用以說明各種鍼灸方法所具備的基本功效與治療規律。

(一)就近(局部)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針刺直接作用於患部,古人稱為阿是穴或天應穴,如在患處附近或離患處不遠之處取穴,今人稱之為就近取穴,兩者的作用機制,都是以調整局部功能為主,提高全身機能為輔的一種取穴法。凡與患病器官鄰近的各穴均具有區域性的就近治療的作用,如頭部各穴均能治頭痛,眼眶周圍各穴均能治目疾;耳廓周圍各穴,均能治耳病,腹部各穴均能調理腸胃;腰骶各穴均能作用於前後陰及泌尿系統;胸背諸穴均能作用心肺;四肢諸穴均能作用於關節;局部取穴對於患處的作用,既為就近取穴所特有,也能為遠道取穴所共有,不外是:

1.改善患處血管和淋巴管之功能。使機能障礙的血液循環和淋巴流重新再建,恢復維持細胞生命的物質供應,增強局部的營養,加速新陳代謝,促進滲出物之吸收,有助於減輕水腫和消退炎症。由於循環旺盛,可以帶走或中和掉蓄積於患處的病理產物,打斷病理的衍進過程,阻礙和減少病理產物的產生,減輕患病組織所發出的病理衝動,大大有利於健康康復。

2.宣洩患處的病理產物。患處中心是病理產物蓄積最多之處,患處附近也是病理產物謀求出路最近之處,如果加作用於這些孔穴特別是針刺或火針,則病理產物自會更易得到宣洩;或是病理產物在灸針的作用下,由於理化狀態的改變,而減輕其毒性。尤以灸法對很多病菌與毒素,均有直接撲滅與中和的作用,在很多急性化膿性炎症的初起、以及蛇蟲咬等,直接在患處施灸,均有很高的療效。

3.作用於神經末梢及感受器。直接作用於患處及其附近之孔穴,既可以刺激神經末梢及其感受器,向高級神經中樞發出衝動,激起全身與局部的各種反應,也可影響到經絡體系,使感傳向遠處傳導,產生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功效。

(二)遠道(循經)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針刺作用於遠離患處之經穴,是由遠而近,以提高全身機能為主、改善局部狀況為輔的一種方法,其作用不外是:

1.可以激起經氣流行使氣至病所。由艾灸或是針刺所激起的循經感傳大多是向著患病區域與相應器官擴布,可以清除積滯在患處及與之相連屬的病理產物和改變病理產物的衍變過程。

2.可以調整全身的功能。遠距離的循經或不循經取穴,均具有調整全身功能的作用,局部經脈的壅滯和失其暢順,必然是以全身功能失凋為其根源,因此在遠離病處取穴,就可統籌兼顧而收到調整全身功能的作用。

3.可以促進平衡狀態的恢復。一側或局部的功能失調,也就是全身平衡關係的破壞,因此不僅需要注意對病處及病側機能的提高,更應促進全身平衡狀態的恢復,鍼灸療法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前病後取,後病前取等陰陽互引諸法,也就是通過遠距離的經絡感傳與感應等作用,恢復

生理平衡所收到的效果。

4.可以運用生剋制約的原理,隔經取穴,以打斷惡性循環,建立良性循環。根據人體臟腑的不同屬性與互相連貫的關係而隔經施治,乃是中醫治療學的最大特點。鍼灸療法是中醫治療方法的一個主要內容,因此加作用於遠離病處互相依維與制約的經穴,以打亂和改變其連貫發生的因果關係,就更見其重要。

5.可以根據經絡表裡相通的關係,彼此互治。如脾與胃,膽與肝等皆是,這也是中醫治療方法的特點之一,用於鍼灸療法更為明顯而突出。

6.適用於全身病及遊走無定的疾患,可以根據全身狀況及發病的特徵與特點選穴施治。

(三)傳統特效穴

如腎俞與氣海,可以固本培元,三裡與中脘可以寬中和胃,口苦取膽俞與陽陵,口甜取脾俞與陰陵,盜汗取陰郄,療腫取靈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皆須依靠平時的經驗積累,用時方可手到拈來。

(四)臨床經驗穴

如百會與腎俞同取,可舉陷昇陽,而治遺尿久洩;風池與陽陵同取,可降逆疏風、立即降低血壓;耳尖可以統治全身百病,闌俞可以專攻腸癰。肩井消瘰癧如神,懸鐘止鼻血立效,這些都是在前人基礎上,有所補充和驗證而來的。

(五)天人相應穴

人的生理活動,時刻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息息相通,天人合一,這是中醫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鍼灸臨床上不論是局部與就近取穴,或是遠道與循經取穴,總是以病人為主體,而與周圍的外界環境,未曾統一考慮。而在“子午流注”、“移光定位”與“髒氣法時”的幾種取穴法當中,則是以天人相應的理論為指導,以順陰陽而調氣血為主體,把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規律統一對待,是一種高層次的鍼灸方法,有關“子午流注”的內容,自有專書專門介紹,其不足之處在另一拙著《針鐸》也有討論,而“移光定位”與“髒氣法時”的兩種取穴法,也在另一拙著《針鐸》中再作說明,此處不贅。

(六)病理反應穴

有諸內必然形諸外,故內臟病變常可在體表的某些特定部位出現某些病理反應物與病理現象。即或是在體表的病變,也能在其附近或遠隔部位出現某種反應,如小紅點,小黑點,局部皮膚凸起凹陷之處。或按壓體表之某一點時,指下即有空虛、硬結、索狀物或舒暢與壓痛等。在急性炎症時,以小紅點最為多見,特以壓痛反應最為重要,故另作專題介紹。

另外,還有熱敏點反應,也應注意選用。古方有神燈照法,是用辛溫竄透之品,捲成藥捻,點燃,在患處慢慢移動薰照。當照至敏感點時,每見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熱感亦向深部竄透。或用艾條點燃慢慢燻烤,當薰至敏感點時,亦可使熱感向內深透,或向遠方傳佈。如有發現這就是最佳的灸點(亦可針)。低電阻反應亦與此法相近。

2

壓痛穴在臨床上的應用


先說說壓痛穴的歷史源流。壓痛穴的出現和正確地應用,對臨床各科的診斷和治療均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灸針的治療作用更為重大,這在古代的許多文獻中早有記載。如《素問·繆刺論》曰:“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靈樞·五邪》:“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節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外臺》卷十九,中膂內俞條曰:“主腰痛不可悗俯……背中怏怏,引脅痛¨…俠膂如痛,按之應手,灸立已。”他書不及具載。特以《資生經》一書,對壓痛穴更特別重視,稱之為“病體最覺痠痛處”。可見壓痛穴的發現與應用,在我國醫學史上是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實踐基礎的。

(一)壓痛穴出現的規律

尋找壓痛反應,一定要心中有數,根據一定的規律方可伸手即得,總不能在患者身上亂摸一通,一般可按照下列途徑尋找。

1.遠距離反應。

(1)特定區域: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均可在身體的某一區域範圍之內出現相同和類似的反應,針對其特有反應進行治療,就可收到滿意的效果。這就是第四、五、六、七、八胸椎,更以第五至七椎及其兩側尤為重要。古人的四華穴、八華穴,騎竹馬灸,灸哮喘,反胃,以及惡瘡瘰癧諸症,都是在這一區域內進行的。而百病皆主之膏肓,也是在這一範圍之內。由於背部的這一區域正在心臟的後方,背為陽,心為陽中之太陽,故筆者把這一區域稱為“陽光普照區”,以見其地位之重要。更由於這一區域肌肉豐厚,地位隱蔽,安全穩妥,是化膿灸選穴的最佳處所,值得重視。

(2)相應經穴:除身體的許多疾病均可在背部督脈及膀胱經上出現反應而外,其餘也基本與疾病的相應經穴相符。如顏面病的反應經穴大都在手足陽明;側頭及耳前後病多在手足少陽、手足太陽;胸腹多在手足陽明、少陰;胸脅多在手足少陽、厥陰;其餘臟腑也可大體與所屬經穴相當。但如果按照正常的經穴

體系來尋找反應穴的存在,並不能完全相符,總是存有一定的偏差。這有幾種原因:第一是生理上的差異,反應穴大體是以生理穴為基礎,而每個生理穴因個體差異,不可能人盡相同;第二是病理上的差異,因病變的位置、性質與種種因素的不同,其反應點也有相應的變化;第三今人所沿用的經穴位置,各家也互不一致,不能與實際相符。故只能掌握其大體範圍,不能按圖索驥。

(3)相應部位:當某種病症居於身體之某一側時,壓痛或他種反應,大多都是患側強於健側,或是隻能見於患側,如病變左右難分與左右對稱者、則反應多見於身之正中,亦見於左右上下肢之對稱經穴

2.近距離反應。在接近與緊鄰病處的近距離反應更為常見,臟腑的俞募大體上是與所屬臟器的高下相當,當其罹受病患時首先能在相應的俞募出現反應,如肝膽病在肝俞、膽俞與期門、日月等處能出現反應,這是近距離的,如出現在陽陵、中封等處則是遠距離的。而在膿腫周圍如出現有特殊的敏感之處,當

然是近距離的,如《瘍醫大全》灸癰疽法日:“屈指從四圍按之遇痛處是根,就是重按深入,自覺輕快,即此灸之。”至於取遠取近、或是遠近同取,則按情況決定。

(二)壓痛穴的存在形式

壓痛穴的強弱、大小、多少和深淺,同病情的輕重有著密切的關係,有時可特別強烈,常能為患者自身所感知,或是為患者在無意中觸及。最大的能有指頭大小,最小的也能像綠豆和芝麻。最少的只能發現一處,最多的能有五六處。最深的能在肌肉深處,必須用力按壓才能發現,最淺的只要輕觸皮膚即可被感

知。疾病癒嚴重則壓痛愈多、愈大、愈淺,反之則愈少、愈小、愈深。當疾病痊癒後,反應穴也就隨之消失。症狀已經改善或自覺痊癒者,如壓痛仍然存在,則指示有復發的可能。

(三)壓痛穴的尋找手法

一般的均是先行在背部探索為主。令患者露出背部,雙手交叉抱肩,身體略向前傾,使肩胛骨分殲,首先進行目測,如發現有變色變形之處,即直接用手指尖對之按壓,常可一觸即得。常規的方法是用人指第一節指腹(食中指均可)先沿脊柱正中、次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按壓一次。用力徐緩均勻,以便發現淺表

的反應。再自下而上細心推壓一次,用力要稍重,以便發現皮下組織及肌肉部分的反應。按壓時切忌使指頭跳躍前進。只要上下來回一次即可,如按壓次數太多,使患者感覺疲勞,反而不易發現。用力要適當,用力過大可出現假陽性反應,過小則一些微小的深部壓痛又不易捕獲。如有發現應以一個指頭確定,再做好標誌。如屬對稱經穴,兩側應先後同時探索

(四)對壓痛穴的選擇

一種疾病可以在幾條或同一經絡上面出現幾個壓痛穴或他種病理反應。例如面部的膿腫可以在左右手陽明經的合谷、手三裡、曲池等處,或者在陽明經的庫房、屋翳、膺窗、三裡及督脈的至陽、靈臺等處均有壓痛反應出現。這些反應有強有弱,有遠有近,是全用為好,還是單用為好,就應該區別對待。經驗證明,如在不同的或是同一經絡上面能出現幾個壓痛穴,並不需要全部使用,原則上是揀強的或近的先用,弱的遠的則可用可不用。分別應用較同時應用為好。如果採用直接灸,則1~2 穴即可。溫和灸則可以分次應用或輪用

在絕大多數病例,是能有壓痛反應出現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出現。或者已經出現,但是由於學識和經驗的限制而未被發現時,就不應為反應穴所拘泥,而應因病取穴。如所選的經穴恰當,效果同樣良好。因此在掌握反應穴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因病選穴的法則。

(五)對壓痛穴的應用方法

當壓痛穴一經發現與確定之後,即可採用多種方法對之施加影響與作用,如直接灸,間接灸,溫和灸,拔罐,挑割,埋藏等均可應用。老病以直接灸效果最為確實,新病則在其餘諸法中任擇一種即可。

3

對禁灸穴的認識


(一)古人對禁針禁灸諸穴認識並不一致

在應用艾灸或針刺時,對於孔穴位置的選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用之得當,功效自生,用之失當,災害立至。故《素問·刺禁論》說:“髒有要害,不可不察……從之有福,逆之有咎。”由於灸與針是兩種刺激方法,禁針者未必禁灸,禁灸者又未必禁針。故古人分別有禁針與禁灸諸穴,且非常重視,但各

書所載甚不一致。故【明】高武曰:“或問《素問注》,《銅人》,《明堂》,《千金》諸書,於髎穴有宜鍼灸,有禁鍼灸,刺淺刺深,艾壯多寡不同,將孰從哉!”現時有的鍼灸考試課題,把禁針禁灸穴列為考試內容之一,但究以何書作為標準答案,恐怕連命題者自己也說不清。

(二)禁灸諸穴應按灸法種類分別對待

一般地說,針害大於灸害,而灸害又因灸法的種類不同而應分別對待,決不能一概而論。古之所列禁灸諸穴,主要是指直接灸而言,與其說是“禁灸諸穴”不如說成是“禁灸諸部”更為相宜,故對於直接灸來說。一、凡屬顏面部位,不論何穴一概禁用;二、身體暴露部位,宜不用或少用,即須應用也應徵得患者同意,特以婦女更宜審慎;三、正當關節處,最好不用,也曾見有因感染而成殘廢者;四、動脈應手處,如經渠、衝陽等穴更宜切忌;五、手足衝要之處,如手足指及手足掌心;六、身體隱匿處,如腋窩,會陰等處,灸瘡發作至為不便;七、特殊部位,如乳中、神闕等。以上主要是指在直接灸時,由於灸瘡之位置可以產生某種後果與對生活作息產生不良影響而言,不必為孔穴所拘。《金針梅花詩鈔》對此有扼要說明,摘錄於下,以供參考。

鍼灸必須藉孔穴,宜針宜灸須分別,

諸說不同難適從,我今擇要為君說:

主病之穴有多般,擇其安者自合轍,

囿於古說亦非宜,穴失其用將湮沒。

顏面諸穴火難行,灸瘡發作瘢難滅;

腋胭肘掌灸亦難,行坐痛禁人不悅;

動脈應手慎灸針,傷其筋脈防出血;

背部多灸針略深,胸腹淺刺為妙訣;

腹部諸穴孕不宜,足之陰陽亦可識。

旁通博覽一反三,始可仁心用仁術。

在今天隔物灸與溫和灸已經普遍應用的情況下,對於上述直接灸的禁忌範圍自然已經大大縮小,或者說七列禁區已基本不復存在,決不能曾聽說過某穴禁灸,而連任何灸法都不敢對之應用,那不是因噎廢食了嗎?因此要了解某穴是否禁灸,應該首先認清灸法的種類,而後才能有正確的答案。

(三)孔穴對灸與針不同的特異作用還有待探索

何穴宜針,何穴宜灸,何病宜針,何病宜灸,雖然大體上可以說得通,但何穴宜灸禁針,何穴宜針禁灸,則所見與體會不多,文獻資料也頗缺乏。雖然《千金》曾有“至如石門,關元二穴,在帶脈下相去各一寸之間,鍼關元主婦人無子,針石門則終身絕嗣。神庭一穴在於額上,刺之則發狂,灸之則愈癲,其道幽微,豈可輕侮之載。”但也未能得到廣泛驗證。這也是灸針領域內一個有待探索的奧祕,期望在這方面能有所發掘。


化膿灸

由於在灸瘡癒合之後,多有瘢痕形成,故亦稱瘢痕灸。這是最早與最古的灸法,後世的各種方法,都是由此派生和衍進而來的。取穴以背腹腰股等肌肉豐厚與隱蔽之處為宜,特別是背部的各個俞穴與反應穴更宜首先入選。取穴不宜太多,以1穴為最好,如兩穴同取最好左右對稱,最多不宜超過3穴。

1.艾炷。這是直接灸的關鍵材料,可以預先做成大小不同的艾炷備用,但不如隨做隨用為好,必須上小下大,上尖下平,方可易於安放和點燃。根據取穴的部位,先將艾絨搓成大小適合的艾團,夾在左手拇食指尖之間,食指要向上,拇指要向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尖在左手拇食指尖之間,向內向左擠壓,即可將圓形艾球,壓縮成為上尖下平,立體三角形之稜形艾炷。隨做隨用,至為簡便。

2.用火。灸處皮膚可略塗一點凡士林,使艾炷不易滾落,以燒完一炷為一壯。可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1)間斷法。待艾炷燃燒熄滅後,吹去殘火,再重新點燃一壯,不易出現感傳。

(2)連續法。不待艾炷燃燒至盡,當其將滅未滅之際,即在餘燼上,再加添新艾炷,不使火力中斷,每可出現感傳。

(3)補瀉法。包括疾徐強弱法和疾徐開闔法。疾徐強弱法;這是傳統的艾灸補瀉法,《靈樞·背腧》早已有過說明,即“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傳是“及”與“布”的意思,也就是用口對艾炷吹氣,使氣傳佈及艾,使其燃燒旺盛之意,這是疾火與強火,能使邪氣隨火氣而發散,這就叫瀉火;若任其自滅,是徐火與弱火,能使陽氣深入,這叫補火。這就是強刺激具有瀉的功能;弱刺激具有補的作用。如咽喉與腮頰腫脹,用小艾炷直接灸耳尖或少商,可以立即顯示瀉的功能,尿頻便溏,用溫和灸關元或氣海,每多緩慢收功,而具有補的意義。這種疾強為瀉,徐弱為補的作用,亦即《靈樞·九針十二原》:“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之義也。根據這種疾徐快慢的補瀉原則,在針刺手法上,古人早就有許多靈活多變的針刺方法。在灸法方面相應的也有許多變法。

疾徐開闔法:出針後疾按針孔與不按針孔,這是針刺開闔補瀉的常規,在直接灸的補瀉上也得到應用,楊繼洲曰:“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待自滅,即按其穴;以火瀉者速吹其火,開其穴也。”此即在艾炷自滅之後,再加按壓,以增強補的作用,後世又有灸後貼膏藥之法,如張景嶽及吳亦鼎等人皆有推薦。即“凡用火補者毋吹其火,必待其從容徹底自滅,灸畢即可用膏藥貼之,以養火氣。若欲報者,直待報畢,貼之可也。若欲瀉者疾吹其火,令火速滅,待灸瘡潰發,然後貼膏。此補瀉之法也。”此即以徐火灸畢之後,當即貼膏藥者為補;疾火灸畢之後,待灸瘡潰發,再行貼膏藥為瀉。這也是屬於開闔補瀉的應用。

3.減痛。直接灸的燒灼痛是病人最為畏懼的第一關。至於疼痛在鍼灸作用中的利弊,還難作定論。但至少說疼痛也是鍼灸作用中一個有效環節,是屬於良性刺激,與病理的疼痛有著根本的懸殊。但病人往往不能忍受故必須極力減輕,以完成灸療的作用量,當艾炷燃燒過半時,疼痛最劇,此時可用手拍打患者身體其他部位,或在灸處附近抓搔以分散其注意力。有人先用局麻,在穴位上作浸潤麻醉,但常不必要。一般只有在第一壯為最痛以後各壯就可忍受了。

4.壯數。古人以燃艾一炷謂之一壯,以之作為施灸的作用量的標準和依據,但對施灸作用量來說,無論為間斷法、連續法或補瀉法,首次均是以造成Ⅲ°燒傷,使灸處皮膚變為焦黑,四周皮膚向內收縮,出現車輪狀皺紋為準,古人有幾壯或以年為壯之說,是不能一概而論的。直接化膿灸的目的,主要是在於造成灸瘡,只要造成灸瘡,作用量已經到達,則不論是壯數多少,作用都是一致的。又有數十壯,數百壯,以至千壯與三報之說。所謂報,乃是重複與加強之意,而在同一孔穴之上,反覆施灸與前後相催,而不必更換他穴。也有經驗證明,在同一孔穴之上,可以連續灸數百壯而不焦腐,這乃是生活著的人體與死亡的屍體區別所在,作者曾經治療過1例長達二十餘年之久的背部潰瘍,用比拇指頭還大的艾炷,每次灸二十餘壯,共連續十次,潰瘍壁方見脫落,而患處周圍之健康組織並未被燒焦,可見古人數百壯與千壯之說,是可以分次與一次應用的。

對於“壯”的解釋,歷來多數人認為是強壯與少壯之意,誤認為艾灸能增長人之元氣,而使人少壯也。這是不正確的,“壯”是“創”與“灼”的意思,一壯就是對人體進行一燒灼,與給以一次創傷,在“灸針探源賦”中已有考證和說明。

5.灸瘡。直接灸的作用,主要就是造成灸瘡以形成慢性刺激。當灸瘡形成之後,火的作用已不復存在。故直接化膿灸的發揮,灸瘡是居於重要地位。以下幾個環節,應當重視。

灸後保護:待灸壯完畢後,揩淨灰燼,用幹敷料覆蓋,不用任何藥物,待5~7天后,焦痂開始浮動脫落,有少量分泌物,可隔1~2天更換敷料,瘡口周圍用酒精或鹽水棉球揩淨,仍用幹敷料覆蓋。如需繼續在原處用原法加強焦痂尚未脫落時,則疼痛每極輕微,如焦痂已經脫落再行直接燒灼,痛感每不能忍受。可在瘡面上放一薑片或蒜片,在直接灸基礎上再用間接灸。灸後仍用幹敷料覆蓋保護。

促使發作:如果灸瘡乾燥,無分泌物滲出,古人稱為“灸瘡不發”,往往收效不大或無效。《資生經》雲:“凡著艾得瘡發所患即差,不得發,其病不愈。”古法有用蔥煨,熱熨,或用補氣益血方劑。但終嫌費事。[明]高武雲:“予嘗灸三裡各七壯,過數日不發再各灸二壯,右足發,左足不發,更各灸二壯遂發,亦在人以意取之,若順其自然則終不發矣。此人事所以當盡也。”即如遇灸瘡不發,可在原處再加添數壯。此法最為簡捷可用。

清洗止痛:在灸瘡發作後,偶可見有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者,古法常用鮮柏白皮,鮮柳白皮,當歸,薤白,生地,黃芩,竹葉等藥,選取一二味,煎湯薰洗。可參閱《外臺》卷二十九療灸瘡及火瘡諸方。

觀察瘢痕:灸瘡癒合後所形成之瘢痕,也是觀察療效的一種標誌,如果瘢痕起堅硬疙瘩或是呈現紫暗顏色,是說明病根未除,還要繼續在原處施灸。如果瘢痕顏色灰白,平坦柔軟,就已達到治療的要求。《外臺》卷十八日:“候灸瘡差後,瘢色赤白,乎復如本,則風毒盡矣。若顏色青黑者,風毒未盡,仍灸勿止。”古人在這方面早已有過觀察和說明。

適應症與效果:舉凡全身各個系統之陳年痼疾與藥物難以為力的病症幾乎皆可包羅,如神經系統之頭風,偏頭風,中風及腦炎後遺症,癲癇,以及震顫麻痺等;呼吸系統之肺癆,哮喘與慢性支氣管炎等;消化系統之潰瘍病,慢性胃炎,腸炎,以及肝脾腫大等;心血管系統之心肌炎,心內膜炎,冠心病與脈管炎等;泌尿系統之腎衰,腎炎等;四肢及運動系統之肌萎縮,無力,骨髓炎及關節病等;以及五官科病之青光眼,雀目及其他眼底病,耳鳴,耳聾,耳源性眩暈,慢性鼻炎、鼻淵等。用之得當,均可收奇效、顯效與有效的不同效果。有的病例可立即生效,如感傳及於患處,各種症狀即可輕減。但大多患者當時可無任何反應。等待灸瘡發作,焦痂脫落,分泌物增加時,效果為最好,待5~6周後,灸瘡開始乾燥,效果也就有所減弱,如症狀仍然存在,可在原處反覆加強,持之以恆,以圖鞏固。

麥粒灸

是用麥粒大小之艾炷,作用於身體之特殊敏感點及相應部位,雖是屬於直接灸,但不引起化膿與形成灸瘡,具有艾炷小,刺激強,時間短,收效快,僅有輕微灼傷或起泡,可在2~3日內結痂脫落,不遺瘢痕等優點,在臨床上應用較多。

1.取材與操作方法。將艾絨做成麥粒大小之三稜形艾炷(方法見上),安放在預先選好的部位,為了防止艾炷滾落,可以在灸處抹一點油類物品,使之粘著。用線香或火柴點燃,任其自燃,或微微吹氣助燃,至燃燒將盡時,每有清脆之爆炸聲,將艾炷餘燼拋出。灸至第2壯時,即不發生爆炸。一般2~3壯即可,灸處皮膚略呈黃褐色,可塗一點冰片油以防止起泡。第2次如仍在原處應用,每多疼痛,效果亦大減,故必須略行更換位置,但也不要超出太遠。

2.選穴與適應範圍。小艾炷直接灸,對各種痛症與一般的急性炎症,效果明顯,每可立即生效,不象化膿灸的收效是緩慢而持續。因此它的功效亦不是穩定而持久,故只能用於急症和輕症,對一些陳年痼疾就不能與急症相比。選穴遠近同取與遠近分取均可。

(1)遠道取穴以身體末稍部位為主。如耳尖,歷來均以耳尖作為對目疾與偏頭痛的常用穴,對其他方面似乎未被重視。本人在多年臨床實踐中,發現到幾乎對全身各個系統與多種疾病均可應用,是麥粒灸與後述之快速點灸法的常規與必取穴之一。現按照其效果之快慢與大小,依次列舉如下。對全身備部的扭挫傷,特以下肢之扭挫傷與血腫更為有效,遠非其他方法所可相比;多種化膿性與非化膿性炎症,不僅只限於急性結合膜炎,舉凡扁桃體炎,腮腺炎,各種膿腫及蜂窠織炎等,其效果毫不亞於各種抗菌素而尤過之;消化道病諸如胃炎、腸炎、菌痢、胃脘痛,腸絞痛,肝炎與肝區疼痛,莫不包羅在內;心血管病,如心律不齊,急性心衰,以及高血壓與高血壓性頭痛等,較之藥物如速效救心丸收效更為迅速;呼吸系病如外感咳嗽,急性氣管炎,以及支氣管肺炎等,對於大葉性肺炎也可作為輔助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病,如腎絞痛,尿道炎,睪丸炎等,效果均皆優異;手術後疼痛預防與控制感染,其作用更不可忽視;關節及運動系病,急性病例效果亦佳,對慢性病例效果則不太理想。以上的各種病症均是用之有效的,可能還有未被發現的特殊作用,有待繼續觀察。

再如十二井,指頭是人身最靈敏的敏感點,所謂十井與十宣,從所獲得的感傳規律及臨床效果來看,其作用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外側爪甲角與內側爪甲角其功用亦大體相同,以咽喉與腮頰腫痛來說,取大指內外側爪甲角皆可有效,故大指甲角既有內側之少商,也有甲根這中商與甲角外側老商之說。為了應用上的習慣與解說上的便利,故把十二井的選穴方法與適應症分別予以說明如下:

①表裡同取:少商與商陽同取,可以清利頭目、消腫止痛,對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及目赤腫痛等,可立即生效;中衝與關衝同取,可以清營止渴,瀉火除煩,適用於高熱煩渴,息粗尿赤,以及尿道灼熱與刺痛諸症;少衝與少澤同取,可以守神洩熱,清解上焦,對面赤面熱,口舌糜爛,以及腮頰腫痛等盡皆適宜;隱白與厲兌同取,以消脹寬中,止嘔降逆,對嘔吐反胃有顯效;大敦(中趾尖新大敦)足竅陰同取,以安眠鎮驚,祛風止痛,對頭痛肋痛,魂夢不寧,以及崩漏下血等為習用;至陰與小趾內側甲角同取,可以引氣潛陽,通閉利尿,對頭目眩暈與手術後之尿瀦留,每能立即解除。

②上下同取:少商與隱白同取,可以安心寧神,止咳平喘;商陽與厲兌同取,可以安中止痢、兼可清利頭目;中衝與新大敦同取,可以舒肝降逆,活絡祛風,對頭痛口苦,睪丸腫大等,確可灸(針)到病除;關衝與足竅陰同取,可以解鬱洩熱,益氣祛風,對偏頭痛及耳鳴耳聾諸症,採用尤多;少衝與至陰同取,可以交通心腎,寧神安眠,對夜臥不寧,煩躁多夢者自不可忽視。

以上僅是指手足指尖的常規配穴法而言,其他還有各人不同的經驗配穴法,如少商與老商,少衝和少澤,四穴同取,對流行性腮腺炎是百發百中一次即愈,對急性結膜炎等也有顯效,決無例外,其他不能具述。故灸針選穴,既要吸取與吸收別人的經驗,也要建立和積累自己的經驗,方可左右逢源,應付裕如。

(2)就近取穴,可以按以下四種方法進行:

①以患處中心為主。某一病患如有其中心位置與中心癥結所在,進行各種各樣的針對性處理,每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膽絞痛,對膽囊壓痛點著灸,每能立即緩解。各種癰疽癤腫,在其中心部位燒灼,更是常用和習用。對此不必贅述。

②以患處之周圍為主。中醫外科在癰疽癤腫的治法上,常應用“圍藥”,促使炎症侷限。我們在灸法當中,也常應用“圍灸”,其目的與作用也是相同的。即在患處周圍用小艾炷間隔適當距離圍成一圈,然後同時點火。這樣可使紅腫範圍當即縮小,起到頓挫病勢與防止擴散的作用。此法尚未見有報道。

③以患處周圍之痛點為主。在某些局部病當中,周圍均可出現壓痛或觸痛,但分佈決不是勻稱的,有輕有重與特別敏感的不同,而特別敏感與壓觸痛明顯處,在《瘍醫大全》上稱為病根,也就是著灸的最佳處所,今人尚未廣泛應用。

④以病變擴散方向為主。在外科的疔癰癤腫中,常見沿所屬淋巴管向前擴散,出現紅筋、紅線等症狀。針刺的方法是在紅筋末端挑破出血,以阻止其進行。艾灸同樣也不例外,也可當其末端小艾炷燒灼,其功有過之而無不及。如紅筋已開始逐步向後回縮,可再在其末端逐次灸之,直至症狀消失為止。

有如上述,可見麥粒灸的功用廣泛,方法靈活,足可補瘢痕灸之不及,但操作也未免費事費時.特以兒童不易合作。因此也有待發展和改進。後述之“萬應點灸筆快速點灸法”正是在這方面所邁出的第一步。

燈火灸

亦即民間所常用的打燈火法,由於是直接用火急速燒灼,自應屬於直接灸範疇。


1.取材與操作方法。用燈芯草蘸植物油點燃,對準孔穴一觸即去。第一下同麥粒灸一樣,每有清脆之爆炸聲,第二下在原處即不再發生聲響。手法必須純熟,每遺有輕微的燙傷。

2.選穴及適應範圍。基本與麥粒灸相同,在軀幹及胸腹亦多應用,多用於小兒,如初生兒抽風用十三燈火法,往往能獲奇效。古方有歌曰:“三朝七日眼邊黃,便是臍風肝受傷,燈火十三能起死,回春只此是仙方。”初生兒抽風,古謂之臍風,認為是斷臍時感受風邪所致,可在臍周圍點灼八處,手足拇指四處,大椎一處,共十三處而稱為十三燈火。亦可酌加肝俞與筋縮等穴,而不必拘泥於十三也。

發泡灸

是採用刺激性較強之中草藥,直接敷貼於孔穴之上,促使局部皮膚充血滲出形成水泡,而達到治療上的要求。故亦屬直接灸的範圍。

1.取材與操作。最常用的為大蒜泥或片,其他刺激性較強的如斑蟊,白芥子,以及甘遂,大戟,芫花等,皆可單獨應用或配伍應用。而麝香在古方中為必備,由於藥源缺乏,價格昂貴,故目前已多不用。將選用之藥物(一種或數種)搗和成泥,根據不同病種與選穴部位,捏成大小相應的小藥餅,揩淨皮膚,將藥餅貼在穴上,外用膠布封嚴即可。

2.選穴及適應範圍。凡在肌肉豐厚之處,皆可選穴敷貼,特以背部最為相宜。胸腹及四肢各穴亦可入選。適應範圍亦較廣,新病小恙,陳痾痼疾,皆可應用。新病如瘧疾可貼內關或大椎.外感可貼風門或肺俞;洩瀉可貼命門或水分;目赤腫痛可貼太陽或光明;癰疽癤腫可貼至陽或靈臺;急性肝炎可選貼肝俞,膽俞,期門,章門,以及清冷淵等皆是。老病如支氣管哮喘可貼四華或膏肓;嘔吐冷痛可貼中脘或至陽;肝脾腫大可貼章門或痞根。凡此等等,不難以例其餘。

3.作用量與效果。可以依照敷貼時問的長短,作為作用量的說明。在貼藥後,一般均可出現水泡,但因所用的藥物和皮膚的抵抗力不一,故水泡出現之時間亦頗不相等。有的是在1小時左右,有的可延遲至3~4小時。在新病當水泡形成之後,即可將發泡劑去掉,外用幹敷料覆蓋,水泡最好任其自然吸收。因為水泡的壓力也是延長刺激的一種方法。可以不遺瘢痕,僅有色素沉著,不久自退。在老病可以延長其刺激,待2~3天后,再除去發泡劑,局部再按常規用幹敷料覆蓋,灸瘡癒合後,常遺有褐色瘢痕。對新病的效果迅速準確,常可一次收效。對老病如反覆敷貼,作用也能鞏固。如目前廣泛應用的哮喘敷貼法即為例證。

焠灸

古稱火針為焠針,與直接灸有著相同與近似的作用機制和適應範圍,故特列入灸法之內,而稱為焠灸。


1.歷史淵源。火針是傳統有效的融合灸針於一爐的治療方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與具體的應用,當首推《靈樞·經筋》對經筋病“燔針劫刺,以痛為腧”的論述。人類由於掌握了火,才能發展到灸療,掌握了冶煉技術才能製造出金屬針。由於灸的作用是以熱灼為主,針的作用是以刺入為主,兩者的自身特點雖有不同,其作用機制則是十分相近。如果把它們結合在一起而聯合應用,自然就可起到雙重作用增強其功效。這在古人早就注意到這一點,所以在金屬針的基礎上,出現了燔針,火針,煨針,焠針,燒針與溫針等名稱不同而作用相近的灸針聯合法,這就使灸針療法更為豐富多采,各有所宜。

2.與直接灸的關係。直接灸與火針的功效所在,都是由人為所造成的一種燒灼傷,是由急劇強烈的刺激、再延續為溫和持續的刺激所產生的效果。對許多急性病症也可當時收效,但其最大效果的出現,則是在針孔與灸瘡化膿分泌物增加之高峰,故對慢性病更為相宜。等到分泌減少與瘡口癒合時,病症每可痊癒或減輕。因為不論是火針還是直接灸,當首次的強烈刺激除去或停止後,其續發的創傷也是一種刺激,只要創口一天不癒合,其作用也就一天不停止。而常針(古稱氣針)的刺激除去以後,由此所產生的反應也就很快減弱與消失。故功效不能持久。《聚英》曰:“凡治癱瘓尤宜火針,易獲功效,蓋以火針大開其孔,不塞其門,風邪從此而出,若氣針微細,一出其針,針孔即閉,風邪不出,故功不及火針。若風寒溼三氣在於經絡不出者,宜用火針以外發其癰,針假火力,故功效勝於氣針也。破癰堅結積癭瘤等,皆以火針猛烈可用。”因此火針與直接灸的主要特點是作用持久,刺激均衡,對於慢性病特別相宜。故可以認為火針是直接灸的變法而稱為焠灸。

3.工具與操作方法。舊式火針是將粗長鐵針夾在箸頭上,用棉花蘸植物油卷在針頭上,點燃燒紅,然後迅速抹去棉花,向患處直接刺入,有時竟能深入7~8釐米,令人膽戰心驚,故《聚英》說:“火針甚難,須有屠兒心,劊子手,方可行鍼……切忌太深,深則反傷經絡,不可太淺,淺則治病無動,但消息取中也。凡行火針,必先安慰病人,勿令驚心。”此法現時自然不能應用,因而出現了不少的改進方法,以下是個人所常用者,安全簡便,可為患者所接受。

取血管鉗1把,大小不拘,火酒燈1臺,辦公用大頭針數枚即可,安排好病人的體位,選定孔穴,皮膚及工具無消毒要求,將大頭針在火酒燈上燒紅,對準孔穴刺入,分點刺與按刺兩種。

(1)點刺法:垂直刺入,深約1~2毫米,每穴可點3~5下,可呈∴或÷形,各點之間距離不要太遠,只是不互相重疊,一點即去,不要久停,點入時可冒出一縷白煙,並可嗅到人肉的氣味,但痛感並不劇烈,取穴可以多至10個以上,適用於一般病種,這是常規的刺法,也是麥粒灸的改進。

(2)按刺法:針刺入穴,約深2~3毫米,用力下按(不是使針深入),不要放鬆腕力,可停留10~20秒鐘出針。灼痛增強,針感可向遠處傳導,常用於癱瘓及劇痛難忍之時,一般只取2~3穴,最多也不超過4穴。如症狀未曾緩解,可在原處再重複一次。

4.選穴與適應範圍。除顏面,手足指及動脈應手諸穴外,全身各部皆可取用,特以頭部諸穴,在癱瘓諸疾中為必取。在直接灸的取穴常以1~2穴為宜,而在火針取穴可以多至3~5個以上。對新病久病,輕重緩急,各種症候均皆適宜,特以高熱神昏,癱瘓癲癇,四肢強直,角弓反張等危症重症,更為有效。曾經救治1例42℃高熱狂燥之患者,為之按刺大椎,第一針神定,第二針神清,第三針高熱立即下降至39℃,未用任何藥物,6小時後降至正常。

桑枝灸

古人曾強調桑榆等八木之火不能用之於灸,桑枝本具有祛風活血,通關節,舒筋骨之功,在古醫籍中均十分重視,因此在八木之火中,也應分別對待。

1.取材與操作方法。取乾燥桑枝,或將桑木劈成細片,分三種用法:

(1)點灼:將桑枝點燃,直對患處及孔穴上點之,以點一次為一壯,這也就是桑枝直接灸。

(2)點薰:將較粗桑枝點燃,對患處就近薰之,這也就是以桑伎作為溫和灸。

(3)片薰:用於桑木劈成細片,紮成小把,點燃吹滅,就患處薰之。《本草綱目》對此有載。

2.選穴及適應範圍。如用點灼或點薰,則以就近取穴為主。如用片薰則以患處為主。對風寒溼痺,關節疼痛,陰瘡,臁瘡,瘰癧,惡瘡久不愈,以及癰疽發背不起發者皆可用之。


本文選自:《灸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