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登陸,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

1943年2月2日,德國和蘇聯慘烈的斯大林格勒會戰落下帷幕。德國軍隊付出了損失近20萬人的巨大代價,同樣的,蘇聯軍民損失更為慘重。但是,蘇聯人耗得起,也輸得起。德國方面的情況就堪憂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對於德國的國力是個嚴峻的考驗,如果繼續拖下去,德國離失敗就不遠了。

諾曼底登陸,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

斯大林格勒會戰,蘇德雙方血拼,雙方傷亡極度慘重

諾曼底登陸,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

斯大林格勒會戰,蘇軍取得最後的勝利

果然,美英和蘇聯接連發動進攻。東線德國在蘇軍打擊下只能節節敗退,南線的意大利也被英美軍隊逼得投降了。在這樣的背景下,英美兩國決定在法國發動一場大規模登陸戰,一舉解放西歐並攻入德國本土。時間定在了1944年的5、6月。

德國統帥部對此也有所料。在西線,希特勒命令修築“大西洋壁壘”——即法國沿岸的海防工事,意圖阻撓英美盟軍登陸,為德國贏得更多的喘息時間。德軍西線抵禦英美的總指揮是老將龍德施泰特元帥,法國前線(B集團軍群)的總指揮是隆美爾。二人都是德軍當時的名將。

諾曼底登陸,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

盟軍選擇諾曼底登陸,徹底擊潰德國

二人的抗擊英美軍隊登陸戰的分歧很大:

1、龍德施泰德元帥主張:主力部隊部署在海灘背後的縱深地帶,英美軍隊上岸後再開打。因為英美軍隊剛上岸,還不能完全集結。趁其立足未穩,果斷殲滅之!

重點:裝甲兵部隊要部署在縱深地帶,英美軍隊上岸後,再“利劍出鞘”,狠狠打擊英美軍隊。

2、隆美爾元帥則主張:主力部隊部署在灘頭,依託堅固的灘頭工事,不讓英美軍隊上岸,直接把他們打死在海里或者直接趕下大海。

重點:裝甲兵部隊直接部署在灘頭,坦克在第一時間開火,增強灘頭的火力。

諾曼底登陸,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

德軍裝甲部隊。德國坦克性能還是領先盟軍,但是數量不足,空軍力量明顯弱勢

諾曼底登陸,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

1944年德國軍隊減員嚴重,東西兩線兵力嚴重不足

諾曼底登陸,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

諾曼底的防禦一直很薄弱,且駐守軍隊戰鬥力低下

按理說隆美爾是龍德施泰特的下級,應該按照龍的方案辦事。但是隆美爾是希特勒的愛將,讓隆美爾鎮守法國前線抵抗英美盟軍,龍德施泰特可不敢自作主張。於是二人的分歧上報元首希特勒。希特勒也左右為難,最後德軍統帥部決定:

1、法國前線軍隊一部分部署在灘頭陣地,另一部分部署在縱深地帶。

2、裝甲師部隊放在灘頭陣地,這樣過於“示弱”和冒險,有被盟軍一波摧毀的可能。因此,裝甲部隊也分一部分,由最高統帥部指揮(說白了就是希特勒自己指揮)。

二戰後期德軍兵力嚴重不足,方案1的分兵導致英美軍隊登陸的時候,灘頭部隊人數不足,難以抵抗;方案2的分兵更是導致登陸日當天,德軍裝甲部隊無法全力出擊,打擊盟軍。

那麼,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還是龍德施泰特的方針更值得采納?

筆者覺得,隆美爾的策略是最可行的。理由如下:

1、隆美爾在北非和英美軍隊交手過。英美軍隊的一個最大優勢的就是恐怖的空中力量。如果德軍把軍隊部署在縱深地帶,戰爭爆發,想開往前線,路途上會被贏沒得飛機無情掃射和轟炸。也就是說,想要毫髮無損到達前線,德軍的坦克裝甲車部隊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夜間也不行,因為英美軍隊有照明彈,黑夜也無法掩護德軍。步兵就更別提了。

2、德軍在海岸線附近的工事其實並沒完全完工,很多陣地的火炮稀缺,軍隊戰鬥力也很低下(精銳部隊在東線對抗蘇軍)。坦克部署在前線可以在第一時間和灘頭部隊一起,給與英美軍隊殺傷。隆美爾一直強調:登陸第一天不打垮英美盟軍,德國就危險了。

3、隆美爾判斷盟軍的登陸地點是諾曼底。雖然隆美爾一直加強加萊地區的防禦,但是他能意識到:英美軍隊會在意想不到的方向進攻。因此,把裝甲部隊壓在諾曼底,是可行的!當然這樣的風險也有:假如盟軍登陸加萊地區,在諾曼底的裝甲部隊第一時間也趕不過去。

當然,隆美爾的策略沒被採納。英美軍隊也採用了欺騙行動,讓德軍統帥部以為加萊地區才是重點防禦區,諾曼底地區的防禦被最大程度削弱。

諾曼底登陸,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

二戰後期,英美空軍力量“碾壓”德軍

諾曼底登陸,隆美爾“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是否高明?

諾曼底登陸戰,英美空軍的作用無可替代

因此,隆美爾的“把坦克部署在灘頭”的策略確實比起龍德施泰特的策略高明很多。登陸戰打響後,情形和隆美爾預計的差不多。德國的縱深部隊,步兵和裝甲兵受到了盟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嚴重影響了行軍速度。此外,盟軍空降兵也不怕犧牲,空投到德軍後方,死死拖住德軍增援部隊。

最後的結果:德軍後續部隊無法有效增援灘頭陣地,盟軍成功登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