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列裝的第一代主戰坦克,同時也是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在冷戰時代廣泛服役於世界上十九個國家,先後參加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在1946到1962年間包括基礎型號和變型車在內生產了4423輛,至今仍在以色列、約旦和南非軍隊中服役。儘管“百夫長”活躍於冷戰時代,但從設計上說卻是一輛地地道道的二戰坦克,只是沒有趕上歐洲戰場的戰事,未能與德軍坦克交手,至少從目前公開的資料看,“百夫長”在二戰時期沒有實戰記錄。

"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列裝的第一代主戰坦克,同時也是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在冷戰時代廣泛服役於世界上十九個國家,先後參加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在1946到1962年間包括基礎型號和變型車在內生產了4423輛,至今仍在以色列、約旦和南非軍隊中服役。儘管“百夫長”活躍於冷戰時代,但從設計上說卻是一輛地地道道的二戰坦克,只是沒有趕上歐洲戰場的戰事,未能與德軍坦克交手,至少從目前公開的資料看,“百夫長”在二戰時期沒有實戰記錄。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裝備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百夫長”坦克的研發始於1943年,英國陸軍要求軍工部門開發一款新的重型巡洋坦克,代號A41,其最重要的技術指標就是在有效交戰距離上能夠抵禦德軍88毫米炮的直接打擊,此外還要提高可靠性和持久力,根據意大利戰場上的經驗,新型坦克還要具備較高的倒車速度,以便在狹窄地形上迅速後退,但對最高行駛速度沒有太高的要求(35公里/小時),主要武器最初選定為一門17磅炮(76.2毫米)和一門20毫米並列機炮。A41的初始設計於1943年10月完成,由於軍方取消了在車重和尺寸上的限制,以進一步加強防護和火力,改進設計一直持續到1944年夏秋,直到1944年底才開始製造原型車。從1944年底到1945年初,由英國聯合裝備公司(ACE)陸續製造了20輛原型車,嘗試了不同的武器組合方案,包括17磅炮和77毫米炮,從1945年1月開始小批量生產,真正大批量製造則是從1945年11月開始的。

"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列裝的第一代主戰坦克,同時也是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在冷戰時代廣泛服役於世界上十九個國家,先後參加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在1946到1962年間包括基礎型號和變型車在內生產了4423輛,至今仍在以色列、約旦和南非軍隊中服役。儘管“百夫長”活躍於冷戰時代,但從設計上說卻是一輛地地道道的二戰坦克,只是沒有趕上歐洲戰場的戰事,未能與德軍坦克交手,至少從目前公開的資料看,“百夫長”在二戰時期沒有實戰記錄。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裝備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百夫長”坦克的研發始於1943年,英國陸軍要求軍工部門開發一款新的重型巡洋坦克,代號A41,其最重要的技術指標就是在有效交戰距離上能夠抵禦德軍88毫米炮的直接打擊,此外還要提高可靠性和持久力,根據意大利戰場上的經驗,新型坦克還要具備較高的倒車速度,以便在狹窄地形上迅速後退,但對最高行駛速度沒有太高的要求(35公里/小時),主要武器最初選定為一門17磅炮(76.2毫米)和一門20毫米並列機炮。A41的初始設計於1943年10月完成,由於軍方取消了在車重和尺寸上的限制,以進一步加強防護和火力,改進設計一直持續到1944年夏秋,直到1944年底才開始製造原型車。從1944年底到1945年初,由英國聯合裝備公司(ACE)陸續製造了20輛原型車,嘗試了不同的武器組合方案,包括17磅炮和77毫米炮,從1945年1月開始小批量生產,真正大批量製造則是從1945年11月開始的。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1945年初製造的“百夫長”Mk I型坦克,配備了17磅炮和20毫米並列機炮。

“百夫長”坦克最初設計時車重40噸,安裝一門17磅炮,車體正面裝甲為76毫米,但由於採用大傾角設計,等效於150毫米裝甲,炮塔正面裝甲為152毫米,其防護能力超過了當時“丘吉爾”坦克的後期型,同時又繼承了“彗星”巡洋坦克優良的機動性。經過改進後,“百夫長”的車體正面裝甲又增厚至118毫米,火力也由17磅炮升級為新研發的20磅炮(84毫米),並配備了自動穩定裝置,極大提高了行進間射擊的精確度,而“百夫長”後期型號又進一步換裝了著名的105毫米L7型線膛炮,車重攀升至52噸。“百夫長”的短板在於行程不足,最初公路行程僅有105公里,後期改進後提升到165公里。總之,“百夫長”坦克的綜合性能在冷戰初期非常出色,而且其底盤的通用化程度很高,非常適合改裝為其他各種類型的作戰或後勤車輛,是與美製M47/48坦克、蘇制T-54/55坦克齊名的經典戰車。

"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列裝的第一代主戰坦克,同時也是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在冷戰時代廣泛服役於世界上十九個國家,先後參加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在1946到1962年間包括基礎型號和變型車在內生產了4423輛,至今仍在以色列、約旦和南非軍隊中服役。儘管“百夫長”活躍於冷戰時代,但從設計上說卻是一輛地地道道的二戰坦克,只是沒有趕上歐洲戰場的戰事,未能與德軍坦克交手,至少從目前公開的資料看,“百夫長”在二戰時期沒有實戰記錄。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裝備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百夫長”坦克的研發始於1943年,英國陸軍要求軍工部門開發一款新的重型巡洋坦克,代號A41,其最重要的技術指標就是在有效交戰距離上能夠抵禦德軍88毫米炮的直接打擊,此外還要提高可靠性和持久力,根據意大利戰場上的經驗,新型坦克還要具備較高的倒車速度,以便在狹窄地形上迅速後退,但對最高行駛速度沒有太高的要求(35公里/小時),主要武器最初選定為一門17磅炮(76.2毫米)和一門20毫米並列機炮。A41的初始設計於1943年10月完成,由於軍方取消了在車重和尺寸上的限制,以進一步加強防護和火力,改進設計一直持續到1944年夏秋,直到1944年底才開始製造原型車。從1944年底到1945年初,由英國聯合裝備公司(ACE)陸續製造了20輛原型車,嘗試了不同的武器組合方案,包括17磅炮和77毫米炮,從1945年1月開始小批量生產,真正大批量製造則是從1945年11月開始的。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1945年初製造的“百夫長”Mk I型坦克,配備了17磅炮和20毫米並列機炮。

“百夫長”坦克最初設計時車重40噸,安裝一門17磅炮,車體正面裝甲為76毫米,但由於採用大傾角設計,等效於150毫米裝甲,炮塔正面裝甲為152毫米,其防護能力超過了當時“丘吉爾”坦克的後期型,同時又繼承了“彗星”巡洋坦克優良的機動性。經過改進後,“百夫長”的車體正面裝甲又增厚至118毫米,火力也由17磅炮升級為新研發的20磅炮(84毫米),並配備了自動穩定裝置,極大提高了行進間射擊的精確度,而“百夫長”後期型號又進一步換裝了著名的105毫米L7型線膛炮,車重攀升至52噸。“百夫長”的短板在於行程不足,最初公路行程僅有105公里,後期改進後提升到165公里。總之,“百夫長”坦克的綜合性能在冷戰初期非常出色,而且其底盤的通用化程度很高,非常適合改裝為其他各種類型的作戰或後勤車輛,是與美製M47/48坦克、蘇制T-54/55坦克齊名的經典戰車。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裝備英軍裝甲部隊的“百夫長”坦克。

“百夫長”的設計雖然完成於二戰時期,但直到1945年5月初歐洲戰場的戰事結束後才被送往一線部隊。根據記錄,最初製造了6輛裝備17磅炮的“百夫長”Mk 1型坦克於1945年5月,也就是戰爭結束不到一個月被運往德國北部的格里博姆,交付英軍第22裝甲旅第5皇家恩尼斯基倫禁衛龍騎兵團進行測試評估,此時德國已經投降,所以“百夫長”並沒有與虎式或IV號坦克交手的機會,但是不排除英軍使用繳獲的德軍坦克對“百夫長”進行火力和防護測試的可能性。“百夫長”真正列裝部隊則遲至1946年12月,第一個正式裝備“百夫長”的英軍部隊是第5皇家坦克團。

"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列裝的第一代主戰坦克,同時也是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在冷戰時代廣泛服役於世界上十九個國家,先後參加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在1946到1962年間包括基礎型號和變型車在內生產了4423輛,至今仍在以色列、約旦和南非軍隊中服役。儘管“百夫長”活躍於冷戰時代,但從設計上說卻是一輛地地道道的二戰坦克,只是沒有趕上歐洲戰場的戰事,未能與德軍坦克交手,至少從目前公開的資料看,“百夫長”在二戰時期沒有實戰記錄。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裝備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百夫長”坦克的研發始於1943年,英國陸軍要求軍工部門開發一款新的重型巡洋坦克,代號A41,其最重要的技術指標就是在有效交戰距離上能夠抵禦德軍88毫米炮的直接打擊,此外還要提高可靠性和持久力,根據意大利戰場上的經驗,新型坦克還要具備較高的倒車速度,以便在狹窄地形上迅速後退,但對最高行駛速度沒有太高的要求(35公里/小時),主要武器最初選定為一門17磅炮(76.2毫米)和一門20毫米並列機炮。A41的初始設計於1943年10月完成,由於軍方取消了在車重和尺寸上的限制,以進一步加強防護和火力,改進設計一直持續到1944年夏秋,直到1944年底才開始製造原型車。從1944年底到1945年初,由英國聯合裝備公司(ACE)陸續製造了20輛原型車,嘗試了不同的武器組合方案,包括17磅炮和77毫米炮,從1945年1月開始小批量生產,真正大批量製造則是從1945年11月開始的。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1945年初製造的“百夫長”Mk I型坦克,配備了17磅炮和20毫米並列機炮。

“百夫長”坦克最初設計時車重40噸,安裝一門17磅炮,車體正面裝甲為76毫米,但由於採用大傾角設計,等效於150毫米裝甲,炮塔正面裝甲為152毫米,其防護能力超過了當時“丘吉爾”坦克的後期型,同時又繼承了“彗星”巡洋坦克優良的機動性。經過改進後,“百夫長”的車體正面裝甲又增厚至118毫米,火力也由17磅炮升級為新研發的20磅炮(84毫米),並配備了自動穩定裝置,極大提高了行進間射擊的精確度,而“百夫長”後期型號又進一步換裝了著名的105毫米L7型線膛炮,車重攀升至52噸。“百夫長”的短板在於行程不足,最初公路行程僅有105公里,後期改進後提升到165公里。總之,“百夫長”坦克的綜合性能在冷戰初期非常出色,而且其底盤的通用化程度很高,非常適合改裝為其他各種類型的作戰或後勤車輛,是與美製M47/48坦克、蘇制T-54/55坦克齊名的經典戰車。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裝備英軍裝甲部隊的“百夫長”坦克。

“百夫長”的設計雖然完成於二戰時期,但直到1945年5月初歐洲戰場的戰事結束後才被送往一線部隊。根據記錄,最初製造了6輛裝備17磅炮的“百夫長”Mk 1型坦克於1945年5月,也就是戰爭結束不到一個月被運往德國北部的格里博姆,交付英軍第22裝甲旅第5皇家恩尼斯基倫禁衛龍騎兵團進行測試評估,此時德國已經投降,所以“百夫長”並沒有與虎式或IV號坦克交手的機會,但是不排除英軍使用繳獲的德軍坦克對“百夫長”進行火力和防護測試的可能性。“百夫長”真正列裝部隊則遲至1946年12月,第一個正式裝備“百夫長”的英軍部隊是第5皇家坦克團。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在朝鮮戰場作戰的英軍“百夫長”坦克。

“百夫長”的首次實戰發生在朝鮮戰爭期間。1950年11月14日,英國陸軍第8王屬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在釜山登陸,該團的三個中隊裝備“百夫長”Mk 3型坦克。不過,朝鮮冬季的低溫讓“百夫長”很不適應,甚至每隔半小時就要熱車一次,以防機械油料凍結。在1951年4月臨津江戰役中,第8輕騎兵團的“百夫長”奉命掩護英軍第29步兵旅撤退,在戰鬥中被志願軍擊毀5輛,其中大多被回收修復。第1皇家坦克團所屬的“百夫長”坦克也在1953年參戰。“百夫長”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受到了美軍高級將領的稱讚,認為該型坦克革新了坦克戰的形式。在冷戰時期的歷次戰爭中,“百夫長”又進一步為自己贏得了聲譽。

"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列裝的第一代主戰坦克,同時也是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在冷戰時代廣泛服役於世界上十九個國家,先後參加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在1946到1962年間包括基礎型號和變型車在內生產了4423輛,至今仍在以色列、約旦和南非軍隊中服役。儘管“百夫長”活躍於冷戰時代,但從設計上說卻是一輛地地道道的二戰坦克,只是沒有趕上歐洲戰場的戰事,未能與德軍坦克交手,至少從目前公開的資料看,“百夫長”在二戰時期沒有實戰記錄。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百夫長”是英國在二戰後裝備的第一代主戰坦克。

“百夫長”坦克的研發始於1943年,英國陸軍要求軍工部門開發一款新的重型巡洋坦克,代號A41,其最重要的技術指標就是在有效交戰距離上能夠抵禦德軍88毫米炮的直接打擊,此外還要提高可靠性和持久力,根據意大利戰場上的經驗,新型坦克還要具備較高的倒車速度,以便在狹窄地形上迅速後退,但對最高行駛速度沒有太高的要求(35公里/小時),主要武器最初選定為一門17磅炮(76.2毫米)和一門20毫米並列機炮。A41的初始設計於1943年10月完成,由於軍方取消了在車重和尺寸上的限制,以進一步加強防護和火力,改進設計一直持續到1944年夏秋,直到1944年底才開始製造原型車。從1944年底到1945年初,由英國聯合裝備公司(ACE)陸續製造了20輛原型車,嘗試了不同的武器組合方案,包括17磅炮和77毫米炮,從1945年1月開始小批量生產,真正大批量製造則是從1945年11月開始的。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1945年初製造的“百夫長”Mk I型坦克,配備了17磅炮和20毫米並列機炮。

“百夫長”坦克最初設計時車重40噸,安裝一門17磅炮,車體正面裝甲為76毫米,但由於採用大傾角設計,等效於150毫米裝甲,炮塔正面裝甲為152毫米,其防護能力超過了當時“丘吉爾”坦克的後期型,同時又繼承了“彗星”巡洋坦克優良的機動性。經過改進後,“百夫長”的車體正面裝甲又增厚至118毫米,火力也由17磅炮升級為新研發的20磅炮(84毫米),並配備了自動穩定裝置,極大提高了行進間射擊的精確度,而“百夫長”後期型號又進一步換裝了著名的105毫米L7型線膛炮,車重攀升至52噸。“百夫長”的短板在於行程不足,最初公路行程僅有105公里,後期改進後提升到165公里。總之,“百夫長”坦克的綜合性能在冷戰初期非常出色,而且其底盤的通用化程度很高,非常適合改裝為其他各種類型的作戰或後勤車輛,是與美製M47/48坦克、蘇制T-54/55坦克齊名的經典戰車。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裝備英軍裝甲部隊的“百夫長”坦克。

“百夫長”的設計雖然完成於二戰時期,但直到1945年5月初歐洲戰場的戰事結束後才被送往一線部隊。根據記錄,最初製造了6輛裝備17磅炮的“百夫長”Mk 1型坦克於1945年5月,也就是戰爭結束不到一個月被運往德國北部的格里博姆,交付英軍第22裝甲旅第5皇家恩尼斯基倫禁衛龍騎兵團進行測試評估,此時德國已經投降,所以“百夫長”並沒有與虎式或IV號坦克交手的機會,但是不排除英軍使用繳獲的德軍坦克對“百夫長”進行火力和防護測試的可能性。“百夫長”真正列裝部隊則遲至1946年12月,第一個正式裝備“百夫長”的英軍部隊是第5皇家坦克團。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在朝鮮戰場作戰的英軍“百夫長”坦克。

“百夫長”的首次實戰發生在朝鮮戰爭期間。1950年11月14日,英國陸軍第8王屬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在釜山登陸,該團的三個中隊裝備“百夫長”Mk 3型坦克。不過,朝鮮冬季的低溫讓“百夫長”很不適應,甚至每隔半小時就要熱車一次,以防機械油料凍結。在1951年4月臨津江戰役中,第8輕騎兵團的“百夫長”奉命掩護英軍第29步兵旅撤退,在戰鬥中被志願軍擊毀5輛,其中大多被回收修復。第1皇家坦克團所屬的“百夫長”坦克也在1953年參戰。“百夫長”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受到了美軍高級將領的稱讚,認為該型坦克革新了坦克戰的形式。在冷戰時期的歷次戰爭中,“百夫長”又進一步為自己贏得了聲譽。

歷史上設計最成功的坦克車型之一,為何在二戰卻沒有實戰記錄

以色列陸軍裝備的“百夫長”坦克,該型坦克在戰場上與蘇制T-54/55和美製M48都有過交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