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了共享經濟未來的Uber:未來裡卻不一定有它

代表了共享經濟未來的Uber:未來裡卻不一定有它

新浪財經訊,Uber與Lyft的關係在這一刻尤其微妙。這對廝殺多年的競爭對手突然變成了一艘船上的朋友,任何對Lyft股價不利的消息都有可能被轉換成對Uber上市前夕的最後一擊。

一個多月前,Lyft搶先一步上市,在IPO首日大漲之後,股價就陷入了持續的低迷,本週二Lyft發佈上市以來第一季度財報後,由於淨虧損同比擴大,股價進一步下跌。至5月9日Uber上市前夕,Lyft股價由每股78美元的高點跌至55美元左右,市值僅在150億美元左右,與此前200-250億美元的目標相去甚遠,與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2018年6月)的估值接近。

股市對Lyft的態度顯然影響到了即將上市的Uber。上市前夕Uber被曝發行價將定在其發行區間低端的45美元,估值在820億美元左右,遠不及此前可能破千億美元的預期,。

採用市銷率(PS=總市值÷主營業務收入)估值法,如果以Uber當前的發行價來看,Uber的PS在6倍左右,意味著估值是營收額的6倍;反觀目前Lyft的市銷率超過了7倍,兩家公司的市銷率在科技領域都偏高。

CNBC的當家財經主播Jim Cramer直接表示,儘管Uber下調了定價,但仍不便宜,自己決不會在IPO當天買入。

儘管當下的估值飽受質疑,外界對Uber仍抱有相當高的期許。作為共享出行的先驅者和領導者,人們仍稱Uber為“出行界的亞馬遜”,Cramer也承認Uber是“出行界當之無愧的王者,在很多方面代表了未來”。

但是代表未來的Uber並不意味著這是一支現在就值得投資的潛力股。Uber和Lyft的財報數據一樣,遭遇了盈利能力、營收增速等方面的質疑:儘管2018年Uber得到的總訂單額增長了45%,營收增長了42%,卻仍然有高達30億美元的虧損,其EBITDA利潤率只有-31%,比2017年的-10.8%翻了3倍。

而Uber 2018年的營收增長率僅有39%,遠低於2017年125%的增長率,增速顯著下降。另外,Uber對於今年一季度的增速預測僅在10%。

由於在上市前夕與Lyft大打促銷戰,Uber預測今年一季度的利潤率將在-4%至-7%之間,2016以來這個利潤率將在今年首次由正轉負。共享出行的概念已經落成超過10年,這一領域競爭的激烈程度卻絲毫沒有減弱。Cramer直言:“這對於任何股票、任何新上市的公司都是最壞的消息。”

代表了共享經濟未來的Uber:未來裡卻不一定有它

(Lyft與Uber的促銷戰)

但對於一家志在遠方的企業來說,上市只是一個起點。今天市值排名前幾的巨頭亞馬遜、Facebook等在上市之初都表現一般。Uber招股書中來自CEO的致信也寫道:我們的工作才做了不到1%,目前Uber的服務只覆蓋了世界上2%的人口。

作為共享經濟行業目前最大的巨頭,Uber的市場表現還將直接影響著未來準備上市的Wework、Airbnb等企業的估值。同時,Uber的融資規模在史上僅次於Facebook和阿里(179.04, -0.55, -0.31%)巴巴的公司,計劃融資81億美元,也將極大地影響今年的IPO市場。

目前Uber雖然虧損比Lyft更大,但最大的優勢在於Uber提供更多樣的服務、更廣的國際化佈局,這也是大家對Uber的願景更高的原因。除了出行之外,Uber目前的業務還包括Uber Eats外賣服務和Uber Freight貨運服務。以總訂單額來說,Uber Eats已經是全世界除了中國以外最大外賣平臺。根據招股書的預測數據,截止至今年一季度,外賣服務營收佔總營收的比重約在17.9%。

共享出行的成功模式已經被驗證,但其脆弱性也日益凸顯。除了Lyft之外,Uber僅在紐約就面臨了來自Via、Juno和黃色出租車等立足本地的公司的激烈競爭,在中國市場的拓展也不算成功,中國區業務最終被滴滴收購。網約車的網絡過於分散,各地區的業務互不受影響,形成的網絡效應有限,加之用戶具有“多歸屬”、低忠誠度的屬性,導致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難從其核心業務獲得利潤。儘管我們都知道共享模式將是未來的走向,最終的贏家卻未必是最早的領路人。

“Uber代表了行業的未來,” 有意思的是,這個未來裡卻不一定有它。

新浪財經 魏天諶 發自紐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