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溺愛,也許會毀了孩子的未來'

"

生活中,一旦看到熊孩子的熊行為,大人都會說:“都是他父母給慣的。”或“父母給寵壞。”

如果在家庭中,孩子做出了大人不喜歡的行為,其中一個家長往往會責備另外一個家長:“都是你平日裡慣的。你這樣溺愛他,遲早會害了他。”

在老一輩人看來,現在的年輕父母都太過於慣著孩子。很多年輕的父母也自我感覺自己對孩子很是溺愛。

沒有哪個父母會否認自己對孩子的愛,都覺得自己對孩子是百分百的付出。雖然“溺愛”這個詞聽上去像是貶義,但年輕父母卻喜歡這個標籤,因為這能代表自己是個好媽媽、好爸爸。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指出: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愛,很少有可以達到“溺愛”水平的。

這個詞已經被用爛了,現在溺愛這個詞,已經成為中國式父母為了保護自己的自戀,而在孩子產生出問題時所發明的一個自欺欺人的說法而已。

溺愛的心理學意義是:過多的、足夠多的愛。

而我們日常父母常掛在嘴邊的所謂“溺愛”,其實是對孩子的過分驕縱。在家庭教育中,這主要體現為兩個極端表現:

驕縱的表現:過度給予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孩子買這買那。尤其是經濟能力還可以的父母,見不得別家孩子有的東西自己孩子卻沒有。所以,很多孩子的玩具、衣服堆積如山。

可是這是愛嗎?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嗎?

心理學家榮偉玲說: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內在小孩”投射到了現實孩子身上,他們無節制地給予孩子,其實是在無節制地滿足自己。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童年是物質匱乏的,往往垂涎於一個小玩具,但家長從不滿足自己。這些家長在為人父母后,會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看到當年“幼小的自己”。

但是小孩子是有好奇心的,他們天生對一切事物感興趣。所以我們常發現,孩子對自己的玩具都沒有熱情,但總喜歡其他小朋友的玩具。

而家長覺得對於孩子的這種需要,必須要:買買買。

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你會發現,當你把玩具買回家時,孩子又不喜歡了。

還有父母特別喜歡追著孩子喂吃的。如果買了特別貴的水果,他們會不捨得吃,而都留給孩子。但是正在玩耍的孩子可能絲毫不領情,或者擺手灑在地上。父母會覺得孩子不領情。但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多麼昂貴的水果,他需要的可能是一起把手中的拼圖拼好。

當父母看到自家孩子比別家孩子吃的好、穿的好、玩具多,就心安理得了,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了。

可是,這些都不是孩子需要的。這樣只會讓孩子的潛意識萌芽出“自戀感”,產生攀比心理。

驕縱的表現:過度限制

很多父母在物質上過度給予時,在心理上卻過度限制孩子。比如父母怕髒,便不讓孩子學爬;父母怕不衛生,不讓孩子玩水玩泥;父母擔心危險,不讓孩子接觸一切存在安全隱患的東西;父母為了趕時間,隨便打算正在玩耍的孩子,而抱起就走。如果孩子此時大哭大鬧,父母便會許諾買孩子心心念唸的玩具作為誘惑。

很多父母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約束孩子,卻常常覺得自己是為孩子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他有自己去認識世界的自由。

在地上學爬,雖然髒,可孩子能感受到控制自己肢體運動的快感;玩水玩泥巴會把衣服弄髒、有細菌,可孩子能夠在此過程中提升觸感和感受力;刀叉的確危險,但如果永遠不讓碰,孩子的好奇心會一直壓抑著,總想去嘗試。或許在無人看管時,自己偷偷去拿來玩,豈不更危險;大人的時間固然寶貴,但大人不去與正在玩耍的孩子商量就強迫起結束手頭的遊戲,會讓孩子的情感受到忽視。

可是,孩子只有通過自主探索,才可以形成獨立的自我,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只有通過足夠的探索,孩子才會形成自主選擇的權利,進而形成責任心。

如果過度限制孩子的探索行為和自由,會嚴重阻礙孩子主體性的形成,甚至萌生出懦弱、怕生、不合作、沒有責任感的性格。

溺愛,是給孩子的自由之愛

我們所謂的“溺愛”,只不過是建立在父母需求基礎上的驕縱,而不是建立在孩子需求基礎上的愛的給予。只有尊重孩子自由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讓孩子獲得足夠的情感重視的愛,才是真正的溺愛。

這麼來看,我們身邊的父母幾乎都是愛得太少,而不是愛得太多。對於孩子,我們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滿足或限制,而且對孩子需要的滿足,要以不損害自己的利益為前提。

反思下自己,當你正在打商務電話時,旁邊的孩子想要你放下手機陪自己玩,你會立馬告訴對方自己孩子需要自己而中斷談判嗎?當你忙碌一天回家想躺下就睡時,孩子想要你給他講故事,你能做到開心地投入而不厭煩嗎?

如果你真正溺愛孩子,你給予的物質條件剛好滿足他所需,但會盡量滿足他對陪伴的需求;如果你真正溺愛孩子,你會尊重孩子的感受,不會輕易剝奪他的任何權利;如果你真正溺愛孩子,你會為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付出一切。如果你真正溺愛孩子,你會任何時候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昱塔匯文化教育建議:真愛是尊重孩子獨立的愛。真愛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要滿足他不同的成長需要。而驕縱之愛,則是偷懶的愛。

還是那句話,真正的愛,是自由之愛。

所以,真正的溺愛,不會害了孩子。但是,驕縱會。

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的是全心全意的真愛,而不是偷懶的偽裝之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