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經歷了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主機-SFC。順理成章的,DQ5出現在SFC的舞臺上。16位機機能的提升,使得DQ在畫面表現力和BGM上,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華麗的場景,流暢的動作,優美的音樂,這些在當時看來這是沒有任何遊戲能夠超越的,只有當時的FF系列能與之齊肩。DQ5是ENIX的DQ系列轉戰SFC平臺的第一作,也是ENIX在16位機平臺上的第一次嘗試。DQ5作為天空系列的第二作,也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當年的我們,習慣了DQ在FC上那簡單的畫面表現力,DQ5一下子躍升到256色的16位機時,那種驚喜絕對值回票價。即使在RPG遊戲眾多的SFC上,勇者鬥惡龍仍保持這RPG霸主的地位,站在RPG最高峰的還是DQ。

DQ6,任天堂SFC時代最後的輝煌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經歷了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主機-SFC。順理成章的,DQ5出現在SFC的舞臺上。16位機機能的提升,使得DQ在畫面表現力和BGM上,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華麗的場景,流暢的動作,優美的音樂,這些在當時看來這是沒有任何遊戲能夠超越的,只有當時的FF系列能與之齊肩。DQ5是ENIX的DQ系列轉戰SFC平臺的第一作,也是ENIX在16位機平臺上的第一次嘗試。DQ5作為天空系列的第二作,也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當年的我們,習慣了DQ在FC上那簡單的畫面表現力,DQ5一下子躍升到256色的16位機時,那種驚喜絕對值回票價。即使在RPG遊戲眾多的SFC上,勇者鬥惡龍仍保持這RPG霸主的地位,站在RPG最高峰的還是DQ。

DQ6,任天堂SFC時代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一個遊戲能到6代並且經久不衰,說明這個遊戲的生命力和玩家接受度是相當不錯的,用現在的話說,這絕對是一個超級IP。艾尼克斯5年的努力,讓DQ6在SFC上又成功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和FC時代一樣,艾尼克斯見證了SFC最後的輝煌。DQ6的再度創新:現實世界和夢世界的交替玩法,讓玩家樂此不疲,不知道科樂美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有沒有受到DQ6的影響;可回憶起NPC提供情報的魔法大大照顧了像囧王者一樣記憶力不佳的玩家;5代中的怪物夥伴也繼續活躍在遊戲中;強化過的轉職系統,豐富的特技,多線的成長方式,使遊戲內容更加豐富,都讓玩家為之沉迷。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經歷了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主機-SFC。順理成章的,DQ5出現在SFC的舞臺上。16位機機能的提升,使得DQ在畫面表現力和BGM上,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華麗的場景,流暢的動作,優美的音樂,這些在當時看來這是沒有任何遊戲能夠超越的,只有當時的FF系列能與之齊肩。DQ5是ENIX的DQ系列轉戰SFC平臺的第一作,也是ENIX在16位機平臺上的第一次嘗試。DQ5作為天空系列的第二作,也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當年的我們,習慣了DQ在FC上那簡單的畫面表現力,DQ5一下子躍升到256色的16位機時,那種驚喜絕對值回票價。即使在RPG遊戲眾多的SFC上,勇者鬥惡龍仍保持這RPG霸主的地位,站在RPG最高峰的還是DQ。

DQ6,任天堂SFC時代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一個遊戲能到6代並且經久不衰,說明這個遊戲的生命力和玩家接受度是相當不錯的,用現在的話說,這絕對是一個超級IP。艾尼克斯5年的努力,讓DQ6在SFC上又成功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和FC時代一樣,艾尼克斯見證了SFC最後的輝煌。DQ6的再度創新:現實世界和夢世界的交替玩法,讓玩家樂此不疲,不知道科樂美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有沒有受到DQ6的影響;可回憶起NPC提供情報的魔法大大照顧了像囧王者一樣記憶力不佳的玩家;5代中的怪物夥伴也繼續活躍在遊戲中;強化過的轉職系統,豐富的特技,多線的成長方式,使遊戲內容更加豐富,都讓玩家為之沉迷。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正如囧王者在之前的DQ6專題文章中說的一樣,DQ6是DQ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艾尼克斯的一生之敵史克威爾,將把眼光放在新一代的次世代主機-32位的PS上了。當年震驚整個遊戲界的首個3D RPG《最終幻想7》,成為了史克威爾超越艾尼克斯的一個起點。這個我們後面專門講。

DQ7,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經歷了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主機-SFC。順理成章的,DQ5出現在SFC的舞臺上。16位機機能的提升,使得DQ在畫面表現力和BGM上,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華麗的場景,流暢的動作,優美的音樂,這些在當時看來這是沒有任何遊戲能夠超越的,只有當時的FF系列能與之齊肩。DQ5是ENIX的DQ系列轉戰SFC平臺的第一作,也是ENIX在16位機平臺上的第一次嘗試。DQ5作為天空系列的第二作,也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當年的我們,習慣了DQ在FC上那簡單的畫面表現力,DQ5一下子躍升到256色的16位機時,那種驚喜絕對值回票價。即使在RPG遊戲眾多的SFC上,勇者鬥惡龍仍保持這RPG霸主的地位,站在RPG最高峰的還是DQ。

DQ6,任天堂SFC時代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一個遊戲能到6代並且經久不衰,說明這個遊戲的生命力和玩家接受度是相當不錯的,用現在的話說,這絕對是一個超級IP。艾尼克斯5年的努力,讓DQ6在SFC上又成功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和FC時代一樣,艾尼克斯見證了SFC最後的輝煌。DQ6的再度創新:現實世界和夢世界的交替玩法,讓玩家樂此不疲,不知道科樂美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有沒有受到DQ6的影響;可回憶起NPC提供情報的魔法大大照顧了像囧王者一樣記憶力不佳的玩家;5代中的怪物夥伴也繼續活躍在遊戲中;強化過的轉職系統,豐富的特技,多線的成長方式,使遊戲內容更加豐富,都讓玩家為之沉迷。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正如囧王者在之前的DQ6專題文章中說的一樣,DQ6是DQ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艾尼克斯的一生之敵史克威爾,將把眼光放在新一代的次世代主機-32位的PS上了。當年震驚整個遊戲界的首個3D RPG《最終幻想7》,成為了史克威爾超越艾尼克斯的一個起點。這個我們後面專門講。

DQ7,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6見證了16位機S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隨之進軍32位平臺索尼的PS。但正如囧王者之前寫過的,進入32位時代,遊戲界的節奏開始加快,玩家的眼光開始變化。一向保守的艾尼克斯此刻才發現,想要撼動FF在PS上的霸主地位,其實是相當困難的,有點力不從心了。之前囧王者在寫DQ7專題的時候,已經說過DQ7是在FF7發售3年之後才登陸PS的。而在發售之前,DQ7便遭到史克威爾的Gank:原本DQ7長期佔據著最期待遊戲榜的榜首,但當FF8放出風聲後,FF8的風頭就遠超DQ7,直到FF8發賣後才再度回到榜首。從這這次的情況不難看出,由於史克威爾發現了32位機與16位機最大的差別---3D化和電影化。在PS上首次實現了3DRPG的突破,讓玩家發現“原來RPG還可以這樣玩”“這也太Cool了”“這是遊戲畫面,還是電影?”克威爾把這種思想搶先注入到玩家的頭腦中後,保守的艾尼克斯瞬間就落入了下風。艾尼克斯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7代Q版的DQ怎麼能打得過的電影化的FF8?在PS上,DQ徹底的輸了,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經歷了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主機-SFC。順理成章的,DQ5出現在SFC的舞臺上。16位機機能的提升,使得DQ在畫面表現力和BGM上,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華麗的場景,流暢的動作,優美的音樂,這些在當時看來這是沒有任何遊戲能夠超越的,只有當時的FF系列能與之齊肩。DQ5是ENIX的DQ系列轉戰SFC平臺的第一作,也是ENIX在16位機平臺上的第一次嘗試。DQ5作為天空系列的第二作,也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當年的我們,習慣了DQ在FC上那簡單的畫面表現力,DQ5一下子躍升到256色的16位機時,那種驚喜絕對值回票價。即使在RPG遊戲眾多的SFC上,勇者鬥惡龍仍保持這RPG霸主的地位,站在RPG最高峰的還是DQ。

DQ6,任天堂SFC時代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一個遊戲能到6代並且經久不衰,說明這個遊戲的生命力和玩家接受度是相當不錯的,用現在的話說,這絕對是一個超級IP。艾尼克斯5年的努力,讓DQ6在SFC上又成功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和FC時代一樣,艾尼克斯見證了SFC最後的輝煌。DQ6的再度創新:現實世界和夢世界的交替玩法,讓玩家樂此不疲,不知道科樂美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有沒有受到DQ6的影響;可回憶起NPC提供情報的魔法大大照顧了像囧王者一樣記憶力不佳的玩家;5代中的怪物夥伴也繼續活躍在遊戲中;強化過的轉職系統,豐富的特技,多線的成長方式,使遊戲內容更加豐富,都讓玩家為之沉迷。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正如囧王者在之前的DQ6專題文章中說的一樣,DQ6是DQ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艾尼克斯的一生之敵史克威爾,將把眼光放在新一代的次世代主機-32位的PS上了。當年震驚整個遊戲界的首個3D RPG《最終幻想7》,成為了史克威爾超越艾尼克斯的一個起點。這個我們後面專門講。

DQ7,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6見證了16位機S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隨之進軍32位平臺索尼的PS。但正如囧王者之前寫過的,進入32位時代,遊戲界的節奏開始加快,玩家的眼光開始變化。一向保守的艾尼克斯此刻才發現,想要撼動FF在PS上的霸主地位,其實是相當困難的,有點力不從心了。之前囧王者在寫DQ7專題的時候,已經說過DQ7是在FF7發售3年之後才登陸PS的。而在發售之前,DQ7便遭到史克威爾的Gank:原本DQ7長期佔據著最期待遊戲榜的榜首,但當FF8放出風聲後,FF8的風頭就遠超DQ7,直到FF8發賣後才再度回到榜首。從這這次的情況不難看出,由於史克威爾發現了32位機與16位機最大的差別---3D化和電影化。在PS上首次實現了3DRPG的突破,讓玩家發現“原來RPG還可以這樣玩”“這也太Cool了”“這是遊戲畫面,還是電影?”克威爾把這種思想搶先注入到玩家的頭腦中後,保守的艾尼克斯瞬間就落入了下風。艾尼克斯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7代Q版的DQ怎麼能打得過的電影化的FF8?在PS上,DQ徹底的輸了,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對於艾尼克斯DQ7在PS上的表現,業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艾尼克斯不想承擔3D和電影化的巨大投資,保守向賺錢為上;另外一種是,艾尼克斯當年可能和SEGA談好了,將DQ7出在土星上,因此DQ7沒有走3D化的路子。不管怎麼樣說,DQ7在畫面表現力上,確實是不佳。此時的DQ系列,雖然已經失去了霸主地位和影響力,但遊戲界風雲變幻太快,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史克威爾成也電影化,敗也電影化。

DQ8,史克威爾和艾尼克斯的明珠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經歷了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主機-SFC。順理成章的,DQ5出現在SFC的舞臺上。16位機機能的提升,使得DQ在畫面表現力和BGM上,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華麗的場景,流暢的動作,優美的音樂,這些在當時看來這是沒有任何遊戲能夠超越的,只有當時的FF系列能與之齊肩。DQ5是ENIX的DQ系列轉戰SFC平臺的第一作,也是ENIX在16位機平臺上的第一次嘗試。DQ5作為天空系列的第二作,也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當年的我們,習慣了DQ在FC上那簡單的畫面表現力,DQ5一下子躍升到256色的16位機時,那種驚喜絕對值回票價。即使在RPG遊戲眾多的SFC上,勇者鬥惡龍仍保持這RPG霸主的地位,站在RPG最高峰的還是DQ。

DQ6,任天堂SFC時代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一個遊戲能到6代並且經久不衰,說明這個遊戲的生命力和玩家接受度是相當不錯的,用現在的話說,這絕對是一個超級IP。艾尼克斯5年的努力,讓DQ6在SFC上又成功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和FC時代一樣,艾尼克斯見證了SFC最後的輝煌。DQ6的再度創新:現實世界和夢世界的交替玩法,讓玩家樂此不疲,不知道科樂美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有沒有受到DQ6的影響;可回憶起NPC提供情報的魔法大大照顧了像囧王者一樣記憶力不佳的玩家;5代中的怪物夥伴也繼續活躍在遊戲中;強化過的轉職系統,豐富的特技,多線的成長方式,使遊戲內容更加豐富,都讓玩家為之沉迷。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正如囧王者在之前的DQ6專題文章中說的一樣,DQ6是DQ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艾尼克斯的一生之敵史克威爾,將把眼光放在新一代的次世代主機-32位的PS上了。當年震驚整個遊戲界的首個3D RPG《最終幻想7》,成為了史克威爾超越艾尼克斯的一個起點。這個我們後面專門講。

DQ7,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6見證了16位機S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隨之進軍32位平臺索尼的PS。但正如囧王者之前寫過的,進入32位時代,遊戲界的節奏開始加快,玩家的眼光開始變化。一向保守的艾尼克斯此刻才發現,想要撼動FF在PS上的霸主地位,其實是相當困難的,有點力不從心了。之前囧王者在寫DQ7專題的時候,已經說過DQ7是在FF7發售3年之後才登陸PS的。而在發售之前,DQ7便遭到史克威爾的Gank:原本DQ7長期佔據著最期待遊戲榜的榜首,但當FF8放出風聲後,FF8的風頭就遠超DQ7,直到FF8發賣後才再度回到榜首。從這這次的情況不難看出,由於史克威爾發現了32位機與16位機最大的差別---3D化和電影化。在PS上首次實現了3DRPG的突破,讓玩家發現“原來RPG還可以這樣玩”“這也太Cool了”“這是遊戲畫面,還是電影?”克威爾把這種思想搶先注入到玩家的頭腦中後,保守的艾尼克斯瞬間就落入了下風。艾尼克斯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7代Q版的DQ怎麼能打得過的電影化的FF8?在PS上,DQ徹底的輸了,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對於艾尼克斯DQ7在PS上的表現,業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艾尼克斯不想承擔3D和電影化的巨大投資,保守向賺錢為上;另外一種是,艾尼克斯當年可能和SEGA談好了,將DQ7出在土星上,因此DQ7沒有走3D化的路子。不管怎麼樣說,DQ7在畫面表現力上,確實是不佳。此時的DQ系列,雖然已經失去了霸主地位和影響力,但遊戲界風雲變幻太快,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史克威爾成也電影化,敗也電影化。

DQ8,史克威爾和艾尼克斯的明珠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史克威爾在PS1上利用32位機強大的機能和大容量的CDROM推出了首款3DRPG+電影級CG的《最終幻想7》後一舉成功,讓史克威爾嚐到了大製作的甜頭。後續推出的《FF8》同樣也是高成本的大製作,口碑和銷量雙高。首次坐上RPG霸主寶座的史克威爾,頭鐵非要製作《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的全CG電影,結果正是這一部電影的撲街,耗盡了史克威爾的現金流,導致史克威爾不得不向艾尼克斯求援。兩家公司於2003年4月1日,正是合併成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株式會社(SQUARE ENIX CO., LTD,簡稱SE)。兩家RPG界傳奇公司一經合併,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日本RPG屆執牛耳者。這兩家公司在PS1和PS2時代的遭遇,經典的詮釋了什麼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經歷了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主機-SFC。順理成章的,DQ5出現在SFC的舞臺上。16位機機能的提升,使得DQ在畫面表現力和BGM上,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華麗的場景,流暢的動作,優美的音樂,這些在當時看來這是沒有任何遊戲能夠超越的,只有當時的FF系列能與之齊肩。DQ5是ENIX的DQ系列轉戰SFC平臺的第一作,也是ENIX在16位機平臺上的第一次嘗試。DQ5作為天空系列的第二作,也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當年的我們,習慣了DQ在FC上那簡單的畫面表現力,DQ5一下子躍升到256色的16位機時,那種驚喜絕對值回票價。即使在RPG遊戲眾多的SFC上,勇者鬥惡龍仍保持這RPG霸主的地位,站在RPG最高峰的還是DQ。

DQ6,任天堂SFC時代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一個遊戲能到6代並且經久不衰,說明這個遊戲的生命力和玩家接受度是相當不錯的,用現在的話說,這絕對是一個超級IP。艾尼克斯5年的努力,讓DQ6在SFC上又成功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和FC時代一樣,艾尼克斯見證了SFC最後的輝煌。DQ6的再度創新:現實世界和夢世界的交替玩法,讓玩家樂此不疲,不知道科樂美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有沒有受到DQ6的影響;可回憶起NPC提供情報的魔法大大照顧了像囧王者一樣記憶力不佳的玩家;5代中的怪物夥伴也繼續活躍在遊戲中;強化過的轉職系統,豐富的特技,多線的成長方式,使遊戲內容更加豐富,都讓玩家為之沉迷。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正如囧王者在之前的DQ6專題文章中說的一樣,DQ6是DQ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艾尼克斯的一生之敵史克威爾,將把眼光放在新一代的次世代主機-32位的PS上了。當年震驚整個遊戲界的首個3D RPG《最終幻想7》,成為了史克威爾超越艾尼克斯的一個起點。這個我們後面專門講。

DQ7,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6見證了16位機S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隨之進軍32位平臺索尼的PS。但正如囧王者之前寫過的,進入32位時代,遊戲界的節奏開始加快,玩家的眼光開始變化。一向保守的艾尼克斯此刻才發現,想要撼動FF在PS上的霸主地位,其實是相當困難的,有點力不從心了。之前囧王者在寫DQ7專題的時候,已經說過DQ7是在FF7發售3年之後才登陸PS的。而在發售之前,DQ7便遭到史克威爾的Gank:原本DQ7長期佔據著最期待遊戲榜的榜首,但當FF8放出風聲後,FF8的風頭就遠超DQ7,直到FF8發賣後才再度回到榜首。從這這次的情況不難看出,由於史克威爾發現了32位機與16位機最大的差別---3D化和電影化。在PS上首次實現了3DRPG的突破,讓玩家發現“原來RPG還可以這樣玩”“這也太Cool了”“這是遊戲畫面,還是電影?”克威爾把這種思想搶先注入到玩家的頭腦中後,保守的艾尼克斯瞬間就落入了下風。艾尼克斯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7代Q版的DQ怎麼能打得過的電影化的FF8?在PS上,DQ徹底的輸了,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對於艾尼克斯DQ7在PS上的表現,業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艾尼克斯不想承擔3D和電影化的巨大投資,保守向賺錢為上;另外一種是,艾尼克斯當年可能和SEGA談好了,將DQ7出在土星上,因此DQ7沒有走3D化的路子。不管怎麼樣說,DQ7在畫面表現力上,確實是不佳。此時的DQ系列,雖然已經失去了霸主地位和影響力,但遊戲界風雲變幻太快,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史克威爾成也電影化,敗也電影化。

DQ8,史克威爾和艾尼克斯的明珠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史克威爾在PS1上利用32位機強大的機能和大容量的CDROM推出了首款3DRPG+電影級CG的《最終幻想7》後一舉成功,讓史克威爾嚐到了大製作的甜頭。後續推出的《FF8》同樣也是高成本的大製作,口碑和銷量雙高。首次坐上RPG霸主寶座的史克威爾,頭鐵非要製作《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的全CG電影,結果正是這一部電影的撲街,耗盡了史克威爾的現金流,導致史克威爾不得不向艾尼克斯求援。兩家公司於2003年4月1日,正是合併成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株式會社(SQUARE ENIX CO., LTD,簡稱SE)。兩家RPG界傳奇公司一經合併,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日本RPG屆執牛耳者。這兩家公司在PS1和PS2時代的遭遇,經典的詮釋了什麼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說回DQ8,這次的DQ8終於脫離了Q版造型,進化成了3D畫面,同時強化了時間流逝的要素,白天與黑夜將有不同的景緻,城鎮居民的行動也會隨著日夜的作息而有所變化。囧王者總結一下,DQ8本作的最大特徵,那就是“一望無垠,走去哪裡都可以的廣闊的世界”。玩家可能會在這個世界中迷路,但“黑暗、迷茫和無助中,突然發現遙遠地平線上的一縷光明”的冒險者的實感,正是DQ8最希望帶給大家的。

DQ9,SE公司的野望,搶了移動遊戲的先機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經歷了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主機-SFC。順理成章的,DQ5出現在SFC的舞臺上。16位機機能的提升,使得DQ在畫面表現力和BGM上,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華麗的場景,流暢的動作,優美的音樂,這些在當時看來這是沒有任何遊戲能夠超越的,只有當時的FF系列能與之齊肩。DQ5是ENIX的DQ系列轉戰SFC平臺的第一作,也是ENIX在16位機平臺上的第一次嘗試。DQ5作為天空系列的第二作,也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當年的我們,習慣了DQ在FC上那簡單的畫面表現力,DQ5一下子躍升到256色的16位機時,那種驚喜絕對值回票價。即使在RPG遊戲眾多的SFC上,勇者鬥惡龍仍保持這RPG霸主的地位,站在RPG最高峰的還是DQ。

DQ6,任天堂SFC時代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一個遊戲能到6代並且經久不衰,說明這個遊戲的生命力和玩家接受度是相當不錯的,用現在的話說,這絕對是一個超級IP。艾尼克斯5年的努力,讓DQ6在SFC上又成功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和FC時代一樣,艾尼克斯見證了SFC最後的輝煌。DQ6的再度創新:現實世界和夢世界的交替玩法,讓玩家樂此不疲,不知道科樂美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有沒有受到DQ6的影響;可回憶起NPC提供情報的魔法大大照顧了像囧王者一樣記憶力不佳的玩家;5代中的怪物夥伴也繼續活躍在遊戲中;強化過的轉職系統,豐富的特技,多線的成長方式,使遊戲內容更加豐富,都讓玩家為之沉迷。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正如囧王者在之前的DQ6專題文章中說的一樣,DQ6是DQ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艾尼克斯的一生之敵史克威爾,將把眼光放在新一代的次世代主機-32位的PS上了。當年震驚整個遊戲界的首個3D RPG《最終幻想7》,成為了史克威爾超越艾尼克斯的一個起點。這個我們後面專門講。

DQ7,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6見證了16位機S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隨之進軍32位平臺索尼的PS。但正如囧王者之前寫過的,進入32位時代,遊戲界的節奏開始加快,玩家的眼光開始變化。一向保守的艾尼克斯此刻才發現,想要撼動FF在PS上的霸主地位,其實是相當困難的,有點力不從心了。之前囧王者在寫DQ7專題的時候,已經說過DQ7是在FF7發售3年之後才登陸PS的。而在發售之前,DQ7便遭到史克威爾的Gank:原本DQ7長期佔據著最期待遊戲榜的榜首,但當FF8放出風聲後,FF8的風頭就遠超DQ7,直到FF8發賣後才再度回到榜首。從這這次的情況不難看出,由於史克威爾發現了32位機與16位機最大的差別---3D化和電影化。在PS上首次實現了3DRPG的突破,讓玩家發現“原來RPG還可以這樣玩”“這也太Cool了”“這是遊戲畫面,還是電影?”克威爾把這種思想搶先注入到玩家的頭腦中後,保守的艾尼克斯瞬間就落入了下風。艾尼克斯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7代Q版的DQ怎麼能打得過的電影化的FF8?在PS上,DQ徹底的輸了,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對於艾尼克斯DQ7在PS上的表現,業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艾尼克斯不想承擔3D和電影化的巨大投資,保守向賺錢為上;另外一種是,艾尼克斯當年可能和SEGA談好了,將DQ7出在土星上,因此DQ7沒有走3D化的路子。不管怎麼樣說,DQ7在畫面表現力上,確實是不佳。此時的DQ系列,雖然已經失去了霸主地位和影響力,但遊戲界風雲變幻太快,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史克威爾成也電影化,敗也電影化。

DQ8,史克威爾和艾尼克斯的明珠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史克威爾在PS1上利用32位機強大的機能和大容量的CDROM推出了首款3DRPG+電影級CG的《最終幻想7》後一舉成功,讓史克威爾嚐到了大製作的甜頭。後續推出的《FF8》同樣也是高成本的大製作,口碑和銷量雙高。首次坐上RPG霸主寶座的史克威爾,頭鐵非要製作《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的全CG電影,結果正是這一部電影的撲街,耗盡了史克威爾的現金流,導致史克威爾不得不向艾尼克斯求援。兩家公司於2003年4月1日,正是合併成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株式會社(SQUARE ENIX CO., LTD,簡稱SE)。兩家RPG界傳奇公司一經合併,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日本RPG屆執牛耳者。這兩家公司在PS1和PS2時代的遭遇,經典的詮釋了什麼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說回DQ8,這次的DQ8終於脫離了Q版造型,進化成了3D畫面,同時強化了時間流逝的要素,白天與黑夜將有不同的景緻,城鎮居民的行動也會隨著日夜的作息而有所變化。囧王者總結一下,DQ8本作的最大特徵,那就是“一望無垠,走去哪裡都可以的廣闊的世界”。玩家可能會在這個世界中迷路,但“黑暗、迷茫和無助中,突然發現遙遠地平線上的一縷光明”的冒險者的實感,正是DQ8最希望帶給大家的。

DQ9,SE公司的野望,搶了移動遊戲的先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當大家都以為SE會在PS3上推出DQ正統續作的時候,SE卻宣佈DQ9的登錄平臺是任天堂的掌機NDS。當年包括囧王者在內的大多數DQ愛好者內心是拒絕的,好好的一款主機黨RPG遊戲,為什麼非要出在掌機上?主機黨的優越性還要不要了?滿滿的逼.格還要不要了?所以在當年,DQ9差一點就成為了SE公司的滑鐵盧,但最後的結果確實是打了所有媒體和玩家的臉。RPG迷們絕對都是口嫌體正直,嘴裡說著不要不要的,但是身體確很誠實,買買買,然後就是各種真香警告。不得不承認《DQ9勇者鬥惡龍9,星空的守護者》好玩的程度超乎了絕大多數玩家的想象,相信現在依然還有玩家在攻略這款遊戲。

"

坦率的說上次寫完DQ系列和FF系列的情懷後,囧王者是準備開始提筆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想來想去,還是想將自己玩《勇者鬥惡龍》這麼多年的個人心路歷程寫一下。畢竟也算是玩著DQ系列成長起來的,權當給自己的一個回憶也是不錯。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雅達利時代太過於遙遠,國內玩家以前基本接觸得不多,咱們不談,咱們就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聊起吧。在任天堂紅白機FC時代,勇者鬥惡龍(DQ)系列和最終幻想(FF)系列並稱為日本國民級RPG遊戲(JRPG)。當年這兩大RPG遊戲在主機圈獨領風騷,基本上可以左右一臺主機的成敗,風光一時無二。雖然現在的玩家普遍認為,FF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比DQ系列更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得益於FC巨大的保有量和玩家年齡層次的關係,早在FC時代DQ系列就在國內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穩定玩家群體,畢竟DQ系列在FC平臺上起步比FF早。絕大多數從FC時代玩過來的小夥伴們,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勇者鬥惡龍系列(當年我們管RPG叫文字卡)。而且託當年JS的福,最終幻想這個很具科幻意味的名字被他們翻譯成了《太空戰士》,這格調就差太遠了。

DQ1,構築RPG的基礎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勇者鬥惡龍1作為DQ系列的第一代作品,其意義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DQ1是開創了一個時代,開創了艾尼克斯在RPG上的霸主時代。FF系列也正是參考了DQ1後,才推出的“山寨”之作。甚至DQ1中的許多遊戲設定,已經影響到了後世許多RPG遊戲的設定。正是由於有著DQ1做樣本,給其他遊戲製作公司和獨立製作人指明瞭RPG的方向,我們現在才能玩到這麼多種不同的RPG遊戲,DQ1功不可沒!

DQ2,RPG遊戲的雛形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2的發售,距離DQ其實不到12個月的時間,放在現在,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發售速度。DQ2較前作DQ1而言,其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果將DQ1比作成剛出生的小嬰兒的話,那麼一年後的DQ2,儼然已經是是一個能自己學步的的幼兒了。以現在挑剔的眼光來看,勇者鬥惡龍2中成熟的故事主線,任務系統和BT的迷宮系統,顯然已經是一款中規中矩的RPG遊戲了。主線三部曲的故事大綱(勇者羅特三部曲),找同伴,接任務升級,走迷宮尋寶,最終打倒魔王,這一套經典的RPG模板,儼然是日後諸多RPG的基本設定。在DQ2中有不少設定元素是流傳至今的:無限迷宮;主線劇情X部曲;快速穿越各個大陸(副本)的時空旋渦;能作為道具使用的武器和防具;交通工具(船)等。在上世紀80年代末,DQ2可以說是將RPG的魅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以致於日後許多的RPG遊戲中,依然能找到DQ2的影子。

DQ3,RPG成熟的標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3作為艾尼克斯設定的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作品,DQ3的劇情與前兩部作品有著密切的聯繫。DQ1和DQ2中的主角要麼是傳說中的勇者,要麼擁有著的羅特之血所謂的勇者的後代。按照艾尼克斯的設定,DQ的前兩部作品其實只是第三作的引子,《羅特三部曲》中的故事情節是按照3-1-2的順序講述的。可見Enix在開發DQ1~3劇情大綱時,邏輯強大,心思縝密。DQ3作為羅特三部曲的最後一作,大獲成功。這讓玩家看到了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艾尼克斯和RPG遊戲。如果你是一個RPG迷,沒玩過DQ3,那麼你的RPG遊戲生涯是不完整的。

DQ4,全新的天空系列,FC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上世紀90年代DQ4發售的時候,SEGA的16位機MD早已發售,而任天堂的16位機SFC也已經發售。在大多數的遊戲廠商紛紛轉戰新的16位平臺的時候,艾尼克斯依然選擇在擁有龐大玩家基數的FC上推出DQ系列的正統續作。繼羅特三部曲之後,推出了全新的天空系列。既避免了新平臺帶來的風險,也藉由DQ4的輝煌給任天堂的FC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既然DQ4是全新的天空系列,遊戲的系統自然是要比羅特三部曲要更趨於完善。在沿用了3代大部分系統的基礎上,DQ4上新登場的AI系統讓玩家眼前一亮。全新的天空系列,艾尼克斯採用了多視點,分章節敘事的手法,通過不同角色各自的經歷來展開劇情:遊戲中一共有五章內容,前四章分別講述了四個不同的故事,在最終章,主角勇者才正式登場,聯合前四章的夥伴,齊心協力,志同道合一起打倒了大魔王。完美的劇情設定,讓遊戲得到了玩家的一致好評,八個劇情人物豐富的個性也給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角Hero,戰士萊安,瘋公主安莉娜,神官克里夫多,大魔法師布萊,商人杜魯尼克,占卜師米蕾雅和舞女JJ瑪尼雅,這些人名都在DQ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裝備方面,天空四神器,攻防兼備,是FC上4代DQ中最強的一套武器,你值得擁有。對於DQ4,囧王者認為他是RPG遊戲在FC上最後的輝煌。雖然它不能阻止16位機取代FC,但DQ4在FC生命的最後,再次綻放了光彩,給玩家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回憶。

DQ5,DQ的進化,RPG的進化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經歷了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主機-SFC。順理成章的,DQ5出現在SFC的舞臺上。16位機機能的提升,使得DQ在畫面表現力和BGM上,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華麗的場景,流暢的動作,優美的音樂,這些在當時看來這是沒有任何遊戲能夠超越的,只有當時的FF系列能與之齊肩。DQ5是ENIX的DQ系列轉戰SFC平臺的第一作,也是ENIX在16位機平臺上的第一次嘗試。DQ5作為天空系列的第二作,也許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當年的我們,習慣了DQ在FC上那簡單的畫面表現力,DQ5一下子躍升到256色的16位機時,那種驚喜絕對值回票價。即使在RPG遊戲眾多的SFC上,勇者鬥惡龍仍保持這RPG霸主的地位,站在RPG最高峰的還是DQ。

DQ6,任天堂SFC時代最後的輝煌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一個遊戲能到6代並且經久不衰,說明這個遊戲的生命力和玩家接受度是相當不錯的,用現在的話說,這絕對是一個超級IP。艾尼克斯5年的努力,讓DQ6在SFC上又成功地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和FC時代一樣,艾尼克斯見證了SFC最後的輝煌。DQ6的再度創新:現實世界和夢世界的交替玩法,讓玩家樂此不疲,不知道科樂美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有沒有受到DQ6的影響;可回憶起NPC提供情報的魔法大大照顧了像囧王者一樣記憶力不佳的玩家;5代中的怪物夥伴也繼續活躍在遊戲中;強化過的轉職系統,豐富的特技,多線的成長方式,使遊戲內容更加豐富,都讓玩家為之沉迷。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正如囧王者在之前的DQ6專題文章中說的一樣,DQ6是DQ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艾尼克斯的一生之敵史克威爾,將把眼光放在新一代的次世代主機-32位的PS上了。當年震驚整個遊戲界的首個3D RPG《最終幻想7》,成為了史克威爾超越艾尼克斯的一個起點。這個我們後面專門講。

DQ7,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DQ6見證了16位機SFC最後的輝煌後,艾尼克斯隨之進軍32位平臺索尼的PS。但正如囧王者之前寫過的,進入32位時代,遊戲界的節奏開始加快,玩家的眼光開始變化。一向保守的艾尼克斯此刻才發現,想要撼動FF在PS上的霸主地位,其實是相當困難的,有點力不從心了。之前囧王者在寫DQ7專題的時候,已經說過DQ7是在FF7發售3年之後才登陸PS的。而在發售之前,DQ7便遭到史克威爾的Gank:原本DQ7長期佔據著最期待遊戲榜的榜首,但當FF8放出風聲後,FF8的風頭就遠超DQ7,直到FF8發賣後才再度回到榜首。從這這次的情況不難看出,由於史克威爾發現了32位機與16位機最大的差別---3D化和電影化。在PS上首次實現了3DRPG的突破,讓玩家發現“原來RPG還可以這樣玩”“這也太Cool了”“這是遊戲畫面,還是電影?”克威爾把這種思想搶先注入到玩家的頭腦中後,保守的艾尼克斯瞬間就落入了下風。艾尼克斯用PS做出了SFC的畫質,7代Q版的DQ怎麼能打得過的電影化的FF8?在PS上,DQ徹底的輸了,銷量巔峰盛極而衰。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對於艾尼克斯DQ7在PS上的表現,業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艾尼克斯不想承擔3D和電影化的巨大投資,保守向賺錢為上;另外一種是,艾尼克斯當年可能和SEGA談好了,將DQ7出在土星上,因此DQ7沒有走3D化的路子。不管怎麼樣說,DQ7在畫面表現力上,確實是不佳。此時的DQ系列,雖然已經失去了霸主地位和影響力,但遊戲界風雲變幻太快,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史克威爾成也電影化,敗也電影化。

DQ8,史克威爾和艾尼克斯的明珠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史克威爾在PS1上利用32位機強大的機能和大容量的CDROM推出了首款3DRPG+電影級CG的《最終幻想7》後一舉成功,讓史克威爾嚐到了大製作的甜頭。後續推出的《FF8》同樣也是高成本的大製作,口碑和銷量雙高。首次坐上RPG霸主寶座的史克威爾,頭鐵非要製作《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的全CG電影,結果正是這一部電影的撲街,耗盡了史克威爾的現金流,導致史克威爾不得不向艾尼克斯求援。兩家公司於2003年4月1日,正是合併成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株式會社(SQUARE ENIX CO., LTD,簡稱SE)。兩家RPG界傳奇公司一經合併,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日本RPG屆執牛耳者。這兩家公司在PS1和PS2時代的遭遇,經典的詮釋了什麼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說回DQ8,這次的DQ8終於脫離了Q版造型,進化成了3D畫面,同時強化了時間流逝的要素,白天與黑夜將有不同的景緻,城鎮居民的行動也會隨著日夜的作息而有所變化。囧王者總結一下,DQ8本作的最大特徵,那就是“一望無垠,走去哪裡都可以的廣闊的世界”。玩家可能會在這個世界中迷路,但“黑暗、迷茫和無助中,突然發現遙遠地平線上的一縷光明”的冒險者的實感,正是DQ8最希望帶給大家的。

DQ9,SE公司的野望,搶了移動遊戲的先機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當大家都以為SE會在PS3上推出DQ正統續作的時候,SE卻宣佈DQ9的登錄平臺是任天堂的掌機NDS。當年包括囧王者在內的大多數DQ愛好者內心是拒絕的,好好的一款主機黨RPG遊戲,為什麼非要出在掌機上?主機黨的優越性還要不要了?滿滿的逼.格還要不要了?所以在當年,DQ9差一點就成為了SE公司的滑鐵盧,但最後的結果確實是打了所有媒體和玩家的臉。RPG迷們絕對都是口嫌體正直,嘴裡說著不要不要的,但是身體確很誠實,買買買,然後就是各種真香警告。不得不承認《DQ9勇者鬥惡龍9,星空的守護者》好玩的程度超乎了絕大多數玩家的想象,相信現在依然還有玩家在攻略這款遊戲。

RPG編年史:DQ系列在國內這些年,我的勇者鬥惡龍回憶錄

本來寫完勇者鬥惡龍1~9之後,囧王者應該開始寫最終幻想系列的。但是DQ系列實在是囧王者童年時代的情懷,想想還是多寫一點東西吧。從下一篇開始,囧王者將開始寫史克威爾的《最終幻想》系列了,歡迎大家駐足觀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