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友P2P網貸系統:銀行存管要求資料60份 P2P心累

P2P理財 金融 大數據 財經 帝友 2017-06-26

隨著互金監管的逐步收緊,銀行存管已然曾為了P2P網貸平臺尋求合規的關鍵指標。有數據統計,截止2017年5月底,全國有205家網貸平臺上線了銀行存管系統,佔總平臺數的一成都不到。可見,想要在監管細則中,僅銀行存管這一項,就很有可能成為壓垮P2P網貸的最後一根稻草。

帝友P2P網貸系統:銀行存管要求資料60份 P2P心累

P2P銀行存管

那麼,現在阻礙P2P平臺對接銀行存管的主要難題是什麼?帝友小編針對目前的市場情況主要分為三點:技術要求高、銀行態度謹慎、銀行資金存管的隱形高門檻。其中,最後兩項是目前阻礙P2P接入銀行存管的主要原因。某平臺運營商表示,“現在P2P市場競爭越發激烈,最近一段時間漲息潮來臨,每個平臺的獲客成本都普遍提升,整體的運營成本不低。現階段如果對接銀行存管,咱不說所需要的費用,就單純整個開發週期和洽談時間都會影響平臺的正常運作,而且銀行對於平臺的要求頗高,主動權在它們手裡,有時候想想也挺憋屈的。”

近期,某門戶平臺公佈了一份資料,一家網貸平臺要向銀行申請資金存管,需要準備公函認證類資料,如企業信息基本資料、財務報表、平臺特色等相關資料,以及資產端資料等多項資料。一般銀行規模越大,平臺需要準備的資料就越多,粗略統計,一般情況下,平臺需要向銀行提供的材料多達60份,這組數字可謂驚人,試想對於一家中小型P2P企業而言,可謂難於上青天。

除了這些拿到明面上的要求,每家銀行對於平臺的准入條件還有一些具體要求。據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在准入條件中,銀行對實繳資本和高級管理人員最為重視,佔比達60%,其次是運營時間,佔比50%,註冊資本、信息披露和風險管理(含保證金、風險準備金要求)佔比40%,背景及交易額佔比30%。此外,對財務、風險事件、IT技術、標的利率、客戶量、平臺人員、壞賬率、經營地、實體門店、成立時間、分散度、持續性、業務真實性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對於有不少預見性的大平臺來說,也同樣存在一定的疑問,某知名網貸平臺負責人表示:“其實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和銀行有一些相關方面的接觸,但是因為當時並沒有提及到監管層面,銀行整體對於資金存管業務保持一定的觀望態度,很難有所合作。同時當時的市場普遍對於銀行存管認知度不高,我們從運營成本和用戶體驗角度出發,選擇了放棄。誰知道沒過多久,監管細則出臺,我們才算正式接入了存管。但是從大方向來看,這確實對於P2P行業有著推動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不少平臺為了躲避監管的重壓,吸引流量。選擇了不規範的存管模式,如:聯合存管模式、銀行直連模式+聯合存管模式等,顯然,這些旁門左道是不被認可的。對於P2P網貸平臺而言,應該穩紮穩打,而不是鋌而走險自取滅亡。

為了確保各大平臺用戶的資金安全,響應國家關於資金存管的各項要求,早在2015年年底帝友(www.diyou.cn)就先後接觸了多家銀行,在綜合各方面的條件和審慎對比分析後,基於多年技術沉澱,在參與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對於互聯網金融監管解決方案後,根據監管部門對於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合規要求打造的銀行資金賬戶存管系統,系統通過後端與銀行賬戶系統的直接對接,實現平臺資金與投資人資金的完全隔離,有效避免了平臺隨意挪用資金風險,讓從業平臺更具合規性,目前,帝友已為多個互金平臺實現銀行資管,最快30天即可上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