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黑近千家P2P平臺後,大公國際自己上陣玩網貸了

P2P理財 大公國際 金融 積木盒子 網貸天眼 2017-05-18

開年以來,網貸監管政策頻繁出臺,行業生存空間日趨緊張,但仍然無法撲滅各路資本爭相湧入的熱情。中國著名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就是這個行業最新、也最具爭議的一名成員。

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試水網貸

5月16日,藉著一帶一路峰會的東風,大公國際信用評級集團(下稱大公國際)在北京召開發佈會,宣佈旗下“絲路互金網”正式上線運營。

據大公國際介紹,絲路互金網是大公國際“耗時3年”, 運用”獨創的互聯網金融理論和數字化評級技術“推出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大公國際稱,絲路互金網的最大亮點在於,建立了以數字化評級為支撐的“債務人公開信息、債權人公開監督、評級專業監控、黑名單公示”四位一體的信用風險控制體系,實現債權資產全程在線信用管理。

簡單概括就是,大公國際希望利用自身在信用評級領域的獨特優勢,創立一箇中小企業在線直接融資平臺。畢竟,對P2P來說,資產端獲取能力和風控水平是決定平臺生存的兩大核心競爭力,而大公國際顯然掌握了後一項,這恐怕也是其闖入P2P行業的原因。

曾經拉黑P2P行業近千家平臺

但大公國際對P2P的美好憧憬是否能實現呢?也許很多人都還記得,大公國際和P2P行業之間曾經有過一段不太美好的回憶。

2015年1月21日,大公國際公佈了《網貸平臺預警觀察名單報告》和《網貸平臺黑名單報告》,將266個互金平臺列入黑名單,另外676家平臺列入預警觀察名單,其中不乏行業內眾多大平臺,如陸金服、點融網、積木盒子、拍拍貸等。可以想象,這份評級名單立即遭到了各地網貸協會和平臺的批評和抵制。在雙方一番舌戰後,或許意識到匆匆上馬網貸評級項目是個錯誤,大公國際選擇了悄悄擱置。大公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平臺的網頁顯示,最後的更新日期為2015年1月底。

拉黑近千家P2P平臺後,大公國際自己上陣玩網貸了

從幾乎拉黑全行業到高調宣佈試水P2P,僅僅過了兩年。是什麼讓大公國際對P2P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呢?這一點我們無法從公開信息中找到任何線索。但這不妨礙我們先研究一下絲路互金網這個新的互金平臺。

年化收益率不超過8%

打開絲路互金網的網站,我們可以發現,平臺主要業務實際包含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為融資企業提供評級服務;二是網絡借貸業務。

拉黑近千家P2P平臺後,大公國際自己上陣玩網貸了

進入網貸頁面,小編髮現,目前僅有5個借款標的,借款方全部為中小企業,融資金額介於10萬—100萬之間,符合監管對小額分散的要求。借款利率為7.5%—8%。從利率水平看,絲路互金網不太具備競爭力。網貸天眼研究院4月份網貸行業報告指出,4月網貸行業平均綜合利率為9.18%。雖然今年以來網貸利率一路下行,但目前看,行業內一線平臺的年化利率在8%—10%的依然佔多數。作為一家初出茅廬的新平臺,絲路互金網要想憑藉如此低的利率吸引投資人恐怕有點難。

拉黑近千家P2P平臺後,大公國際自己上陣玩網貸了

公開資料顯示,大公國際是一家中國本土評級機構,1994年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經貿委批准成立,正好21年。國內34個分支機構,國際有2個分支機構,現有員工600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