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豪:企業家必須克服“貪念”,企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O2O 餓了麼 移動互聯網 創業 科技扒哥 科技扒哥 2017-11-05

在今年的早些時候,經緯舉辦了一場內部創享匯,主角是餓了麼CEO張旭豪。

餓了麼無疑是中國最受矚目也最有價值的獨角獸之一。有媒體曾指其是時代精神高度凝聚的符號:創業熱潮、O2O 風口、殘酷競爭與補貼大戰、巨頭格局下的合縱連橫,以及一個“成功”的創業故事。

創業之初,張旭豪和合夥人需要吭哧吭哧蹬著車,挽起袖子送外賣。9年後,餓了麼員工超過 15000 人,覆蓋 2000 個城市。今年8月,餓了麼合併百度外賣,外賣O2O從三足鼎立走向雙雄爭霸。在這次談話中,張旭豪分享了對於公司未來的戰略規劃,也談到了和友商美團的區別。

以下是節選:

張穎(經緯中國創始人):第一個問題,今天你們市場佔有率比美團稍微超前一點。很多人想到外賣,簡單就想到餓了麼是家外賣公司。能不能總結一下,未來這家公司如果能變成幾百億的規模,會是什麼樣?

張旭豪(餓了麼CEO):我們這家公司,未來是提供“本地生活 30 分鐘上門服務”的平臺,就是 30 分鐘的一個生活圈。

最近做內部分享的時候我們說,對標像亞馬遜。亞馬遜最早是賣書的,通過垂直品牌建龐大的物流網絡,通過物流網絡有更多的品類。這跟我們的初衷很像,我們都是理科生,當時因為黑客精神,看一些硅谷的東西想去創業,想要去打破常規。

同時,我們現在做的業務發展路徑也很相似。我們從餐飲開始,有一個龐大的物流網絡。生鮮、水果、鮮花……各式各樣的生活服務都可以在我們平臺上,未來可以把更多的品類送到你家來,只要 30 分鐘。甚至有極速達的產品可以 15 分鐘內送到,這裡還會有很多的創新。

創新在我們團隊,是對於自動化對效率極度的痴迷,如果能用機器做堅決不用人。把這件事做到極致,是我們在內部運營或很多創新方面要做的事情。

張穎:今天打開這個 App,我用餓了麼也會用美團,如果跟美團拉開差距,關鍵點在哪裡呢?

張旭豪:今天來說我們平臺,每天的新用戶已經超過新美大集團,不單單是外賣。(這)說明消費者對上門服務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到店消費反而遇到瓶頸,再往下走,如何抓住機會?

首先,專注是非常重要的。在其他平臺 App 上面搜索一個東西,可能是上門、到店、到家都有。我們平臺就是 打一個點,一切東西都可以30 分鐘上門,在用戶體驗各方面更加極致、更加簡單。

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在一個行業發展初期的時候,可能是跑馬圈地,任何垂直行業都做,可能有一些流量的紅利。但當行業發展到中期、後期,要深耕下去的時候,只有克服“貪念”,專注於自己的長處,你的發展才可能會更快、更好。我們在上門這個領域每天新增用戶數超過新美大集團,說明只要把一個領域做得更深、更透、更專注,機會是存在的。

第二個,在物流上,如何用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把東西送到用戶手中是長期的競爭力。在物流配送這件事情上,要善於利用我們合作伙伴的資源,做得足夠好,做到極致,比如阿里巴巴的團隊就給了我們很大幫助。

我前面說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我們來說,我們不會做金融,但可能跟合作伙伴螞蟻金服做金融合作,同時給出更好的服務體驗。推出給中小商戶提供貸款的服務,螞蟻金服當天就能放款。包括生鮮超市,淘寶、天貓有非常好的資源,只需要嫁接過來,通過物流、流量送到用戶手中。有所為有所不為,把自己核心能力想清楚了再做透,是中期和後期發展當中最重要的事情。

張旭豪:企業家必須克服“貪念”,企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