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師何去何從

“個性化學習”“互聯網+”“AI+”這些概念隨著教育數字技術的發展而進入我們的詞彙。人工智能技術如同之前的工業革命一般,勢必會對社會產生巨大的衝擊。一些重複性、機械性的職業將不復存在。對教師而言,“互聯網+教育”又意味著什麼呢?

好消息是,許多中外專家學者都認為,教師不易被教育技術所取代,學校教育依然重要。教育技術應該服務於教學,而不是教學服務於教育技術的發展。

“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師何去何從

“互聯網+教育”的優點在於:

1)海量資源,突破地域壁壘;

2)適應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3)節約課堂時間,使教師有更多精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線學習資源這塊不用多說,海外的有可汗學院、MOOCs、各種大學公開課;國內也有網易公開課和適應K12階段的各種教育平臺、學習平臺。而隨著教育技術的交互性進一步發展,許多學習軟件能夠及時地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反饋。如語音識別軟件能糾正學生口語中單複數使用錯誤的情況;作文評改軟件的算法能夠給學生的作文分級打分。教育軟件模擬了教育者的行為,而不僅僅是進行簡單的提問和回答。而且能關注到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反饋。

“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師何去何從

然而即便是互聯網、教育軟件的功能再強大,教師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主要原因如下:

1)學生的學習進度需要監管。

學校教育需要滿足升學的需求。學生在不同階段需要達到必要的知識積澱。假設沒有教師帶動進度,完全讓學生自己掌握學習步調,或者是由電腦根據課標設定學生每個階段要達到的程度,可以想見學習效果不會理想。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在美國,MOOCs在線課程也許觀看視頻的人數眾多,但學習完整門課程的人數通常只有4%―15%。

“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師何去何從

2)教師能給學生更多的情感支持,幫助學生髮展團隊合作等能力。

現行教育中人與人的思維、情感和個性的生活性相互影響和促進,是再先進的視頻教育和人工智能所不能代替的。教師雖然不能像教育軟件隨時能給每個學生反饋,但教師對不同學生所採用的教育方式和激勵措施不同,在發生問題時也能及時處理,對學生而言,這種有溫度的關注也至關重要。

“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師何去何從

學校和教師應該如何利用“互聯網+教育”的浪潮,提高教學成果呢?

一個在國內外都行之有效的嘗試是改變學生和老師的課堂時間分配。

清華附中的英語課使用翻轉課堂的授課方式已經幾個學期了。教師依然是課程進度的主導,在課前讓學生觀看3-5分鐘的新課知識點講解視頻,課堂時間不再看視頻了,而是組織小組討論等課堂活動,給學生更多應用知識和自我展示、表達的時間。教師再根據學生出現的一些錯誤和問題進一步講解。這些翻轉課堂使用的視頻由教師自己錄製,每隔一個月左右時間錄製一次視頻,而所有視頻都放在學習網站上供學生們課後查閱。考試後蒐集學生錯題和頻率,利用數據分析來把握學生掌握薄弱的知識點。

“互聯網+教育”時代,教師何去何從

國外的做法也類似。學生課後會有一個play list,即需要觀看的視頻列表。一方面,電腦根據課程來設置學習進度,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觀看某一知識點視頻的次數。在課堂上,教師主要負責培養學生集體合作、完成項目等社交能力,並針對學生的問題給予輔導。由於課堂上對項目活動的重視,學生的協作能力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當然利用互聯網和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學校和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用,打造出最適合具體學情的“互聯網+教育”。

美國的科幻小說作家Ray Clifford說得好,技術不會取代教師,但是掌握了技術的教師必然會取代那些沒有掌握技術的教師。對於“互聯網+教育”,不必恐慌,它是洶湧的浪潮,必然推動教育更好地發展。

參考資料:

Gershon, Livia. “The automation-resistance skills we should nurture”. http://www.bbc.com/capital/story/20170726-the-automation-resistant-skills-we-should-nurture.

26 July 2017

“Machine learning”. The Economist. 22 July 2017

秦虹,張武升.

《“互聯網+教育”的本質特點與發展趨向》. http://ex.cssn.cn/jyx/jyx_jyxyl/201701/t20170111_3379853.shtml. 2017年01月11日

面向教師、服務教學、分享資源,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外研社K12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