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節點競選火熱,合規或成最大阻礙

Libra節點競選火熱,合規或成最大阻礙


文|武旭升

編輯|文刀

由Facebook發起支持的穩定幣項目,一誕生就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和討論,它的支付結算功能、對現有貨幣體系的衝擊都成為探討的焦點。

上週,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的一段視頻傳出,他試圖釐清Libra與Facebook的關係,強調後者只是Libra的一個發起者,“我們希望正式推出時能有100個‘創始人’共同發起。”此話一出,有意者的心思被調動起來。

Libra白皮書發佈的第三天,節點資本創始人杜均就在朋友圈宣佈將參與Libra節點競選。日前,幣安首席戰略官Gin Chao在接受採訪時證實,幣安肯定會考慮成為Libra的驗證者節點。

成為Libra發起節點,除需投資1000萬美元購買Libra代幣外,競選者的盈利規模、技術以及價值觀等方面都有嚴格限制。

當巨頭開始造鏈、發幣後,那些曾經試圖用區塊鏈技術“革”巨頭之命的幣圈原生軍正在考慮與它“合謀”。

“Libra已有28個節點加入”

Libra白皮書發佈已過去了10余天,世界各地依然瀰漫著關於“Facebook發幣”的爭論,既有讚賞,也有擔憂。

Libra的誕生被解讀為區塊鏈行業在比特幣之後最重要的事件,從區塊鏈行業到傳統金融行業,從互聯網人到各國監管部門,無一不關注Libra的出現。

7月1日,在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上,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表示,“我們對Libra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取得成功,對現有的金融體系、貨幣體系甚至未來的儲備體系都會有很大的衝擊”。

Libra帶來的影響不僅僅來自於它背後的支持者是社交巨頭Facebook,還在於它的目標是挑戰全球現有的貨幣支付體系,這無疑會引起監管層面的警惕。扎克伯格在公開場合撇清Facebook與Libra的關係,原因或在於此。

6月28日,美國媒體披露了一段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談論Libra的視頻,他在視頻裡強調,Libra是一個獨立的組織,Facebook只是發起者之一,“要創立一個金融體系不是一家公司能完成的,到Libra正式推出時,希望我們將有100家共同創辦的公司。”

白皮書顯示,Libra建立在安全、可擴展和可靠的區塊鏈基礎上,由獨立的Libra協會治理。Facebook 團隊在 Libra 協會和 Libra 區塊鏈的誕生中扮演了領導者角色,這一角色至 2019 年結束。

這意味著, 未來會有更多的機構或個人作為節點加入Libra協會成為“創始人”。

現階段,Libra協會官網公佈的合作伙伴共20餘個,均來自於美國的支付、電信、風投、交易、區塊鏈以及非營利性組織和學術組織,區塊鏈行業知名交易所Coinbase也名列其中。

Libra節點競選火熱,合規或成最大阻礙

Libra目前已有28個節點

對於目前這一現狀,一直在跟蹤關注Lira的Dots機構投資者社區創始人鄭迪認為,現在美國節點已經夠多了,應該發展點亞、歐、非節點了。他認為,如果Libra 希望減少在其他國家和區域拓展的阻力,勢必就要增加更多的非美國節點。

幣圈機構透露節點競選意向

Libra節點招募不乏追隨者,一些主體註冊在國外、業務涉及國內用戶的原生幣圈機構對此正在躍躍欲試。

Libra白皮書發出第三天,節點資本創始人杜均在朋友圈宣佈將會參與Libra的節點競選,“與其當個評論者,不如一起改變世界”。

Libra節點競選火熱,合規或成最大阻礙

杜均朋友圈宣佈節點資本將競選Libra節點

除節點資本外,幣安也在近日被傳出正考慮成為Libra驗證節點。據Cryptopotato報道,幣安首席戰略官Gin Chao在接受採訪時證實,幣安肯定會考慮成為Libra的驗證者節點,“我們肯定在考慮這件事,我們想參與競選。”

他還認為,Libra代表了迄今為止看到的加密貨幣採用的最佳橋樑,“因為它將構成加密的實際用例。”

Libra節點除了運行服務器、參與交易驗證的工作外,還有協調和治理兩個任務,其中主要領域涉及技術和財務管理,即圍繞網絡技術路線圖,推動驗證者節點和開源社群之間的協調一致;管理儲備並將資金分配給具有社會影響力主體。

至少投資 $1,000 萬美元是成為Libra早期創始人節點的硬標準,創始人節點可以獲得1票或者1%的投票權。此外,創始人節點還需具備一定的技術要求,因為在早期階段,只有滿足可擴展性、低延遲、即時性和安全性要求的特定類型組織方可申請成為創始人。

目前,Libra節點的管理方式主要有兩種,自託管、雲託管,即節點團隊可以在自己直接運營和管理的數據中心中託管驗證者節點,也可以將核心數據交由第三方託管。對於這兩種託管方式Libra協會都會提供技術支持。

合規性或成最大阻礙

成為Libra的創始人節點後,不僅能夠參與社區治理,還有資格獲得交易返利以及Libra投資代幣的分紅。

Libra節點競選火熱,合規或成最大阻礙

創始人節點的權益

收益並不好拿,因為節點主體的門檻不低。

除准入資金和技術條件外,Libra還根據不同的主體設計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對於實體公司,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或應收款結餘超過$5 億美元,每年在多個國家、地區為超過 2,000 萬人提供服務。

如果是加密貨幣投資者,其管理資產(AUM) 須超過$10 億美元;而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必須已運營超過12 個月,不僅要通過安全審計或滲透測試報告公開披露相關信息,還得有為客戶託管或保管至少$1 億美元資產的實力。

技術和資金或許不是阻礙幣圈“原生軍團”成為Libra節點的核心要素。據The Block統計,幣安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利潤約7800萬美元,作為交易所,他們更是有強於普通機構的技術團隊。

真正的阻礙在鄭迪看來,是合規。他分析,幣安、節點資本從本質上來說是有限合規,Libra 目前在各國都有不少爭議,如果再來一些監管部門眼中的“非合規”節點,勢必會增加Libra的擴展難度,這些機構競選成功的難度就會加大。

他還表示,如果以上兩者沒有做出合規化的努力,但依然被Libra 協會接納成為節點,這將成為非合規世界成員的一次重大勝利,“意味著主流世界開始接納一個目前仍然是非主流世界的成員。”

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也曾在評論Libra時表示“技術都已經很成熟了,就看監管”。如果國內監管不鬆,一旦幣安、節點資本等競選Libra進展順利,未來一些具備技術和資金的幣圈原生軍將繼續撲向Libra,再現2018年EOS競選“盛況”。

互動時間

幣圈機構競選Libra節點是蹭熱度還是會落地推進?

瞭解更多區塊鏈優質內容,請關注公眾號:蜂巢財經News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