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寶馬M5是今天各種民用版M車型的鼻祖,M GmbH的第一個作品是跟蘭博基尼(Lamborghini)合作的M1,但它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民用,而是為了賽車,民用街道版僅僅被視作合乎賽規而存在,或者說句難聽的,民用版M1在當年就是可有可無的份兒。而第一代M5就不同了,它是正兒八經地繼承了M1上那臺M88/1引擎而打造的寶馬第一輛民用高性能轎車,M88/3引擎能輸出282匹馬力和34.7公斤米扭力,而1983年推出的代號E28的第一代M5只有不到1.5噸的車重,即便放在今天的民用車市場裡作橫向同級對比,也不是一臺慢車,更何況三十多年前?所以普一推出,配上5MT的M5馬上成為當時全球最快的四門轎車,當然,M5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那個鉅艦大炮時代的代表作。從1983年的第一代,到後來的1989年的E34 M5、1998年的E39、2005年的E60,再到2011年的F10,幾乎每一代的M5均能當仁不讓地成為那個時代、那個級別的標杆車型,這段話可不是廣告詞,說的只是一個事實,畢竟在歐洲,無論寶馬的5系還是奔馳(Mercedes-Benz)的E-Class,都是中型行政級轎車的標杆型號,也是整個車廠所有車型的新技術標杆、更是歐洲各大車廠的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有見寶馬M5的成功,後來才有了奔馳的E55、E63、奧迪(Audi)RS6這樣的一批鉅艦誕生。雖然今天的M5未必是最快的四門轎車,但作為對汽車歷史和汽車文化的尊重,寶馬M5是值得所有車迷尊重的,那些動不動就打嘴炮的主兒,收收口吧,你越是紙上談車,就越顯鍵盤!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為中大型轎車裝上大排量大馬力引擎,這種做法就像是當年的戰列艦以及重型巡洋艦。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第一代寶馬M5(E28)開啟了寶馬M系列高性能車的輝煌歷史。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第二代寶馬M5(E34)。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第三代寶馬M5(E39)在極品飛車遊戲中為80後車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第四代寶馬M5(E60)搭載5.0公升自然吸氣V10引擎成為國內車友最崇拜的M系列引擎之一。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第五代寶馬M5(F10)進入渦輪增壓時代,引擎性能顯著升級,但在初期因捨棄自然吸氣引擎而受到質疑。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那話又說回來,如果真買了一臺M5回家,還要不要改呢?這確實是個好問題,確實,這個世界上有些車、絕少一部分車買回來真不需要怎麼改的,雖然身為一個骨子裡流淌著改裝血液的編輯說出這樣的話,多少有點兒那個了,但事實確實如此嘛。不過,以個人角度看,這個世界僅僅只有極少數的車不需要大改就能很完整,例如雷諾(Renault)的梅甘娜(Megane)RS、例如本田思域(Honda Civic)的Type R、例如寶馬的M5也在這個範圍內,這代M5放棄了上一代的V10引擎由4.4公升V8雙渦輪引擎(S63B44)接替,峰值馬力高達560匹和強大的69.3公斤米扭力,即便是高達1.9噸的車重,也能讓它視抓地反向力和風阻如無物,2012年跑紐北的成績為7分55秒就能說明一切,它操控未必最強大,速度未必最快,但它絕對是那些厭倦了GT超跑車型的壓抑的車主們的最愛,四門佈局舒舒服服,安靜、音響動聽,不就是從A點到B點嗎?M5就是一臺GT的完美替代品。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雖說M5不用怎麼大改,但輕輕修飾一下以符合個人審美或者個性化需求那是必須的,外觀上輕輕兩筆點綴一下即可,多了就畫蛇添足了;進氣系統選用了日本的GruppeM出品的碳纖維風箱和碳纖進氣管路套件,至於排氣部分,頭段選擇了Fde的產品,管徑達到200mm,高流量三元催化器外表採用了隔熱設計;至於中尾段部分則採用了IPE排氣,IPE排氣聲浪響亮、粗糙,暴力值很高,但並不算悅耳。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原裝4.4公升雙渦輪增壓V8引擎擁有不輸高性能跑車的動力,單從引擎艙外觀看未見車主對引擎進行了大幅度改造。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Gruppe M碳纖維進氣套件能隔開高溫,同時也擁有很不錯的觀賞價值。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IPE中尾段排氣的排氣尾嘴有碳纖維包裹用於裝飾和隔熱,視覺效果是很不錯的,但聲浪好聽與否就真的是見仁見智了。


進氣改造能讓引擎高負荷運作時獲取更多新鮮空氣,排氣能帶來更有特色的聲浪,兩者的結合同時也能帶來些許動力上的改善,但車主想獲得更明顯的動力進步,因此他選擇了升級ECU程序。一套azn tunning的ECU程序讓4.4公升雙渦輪增壓V8引擎輕鬆突破560匹馬力、69.3公斤.米扭矩的原廠動力上限。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更大的動力輸出必然會增加引擎負擔,尤其是在氣溫偏高的南方沿海地區,進氣溫度過高會直接影響引擎的穩定性,因此一套出色的進氣冷卻裝備對於這類高性能車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碳纖維風箱卻能起到隔熱作用,但最高效的當屬酒精噴射系統。一套AEM酒精噴射系統將稀釋的酒精氣霧直接噴入進氣管路,能夠使進氣溫度顯著降低,從而降低引擎負擔、防止進氣過熱、保護引擎。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AEM酒精噴射系統不能直接提升動力,但將進氣溫度維持在最合適的水平能大幅提升引擎穩定性,即使在賽道上長時間激烈駕駛也不易出現過熱現象。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酒精噴射系統使用的酒精儲存於尾箱內這一個白色的塑料罐中。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酒精噴射系統的控制器則安裝在車內,位於中控臺靠近方向盤一側,可調節噴射壓力和噴射量。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除了酒精噴射系統,其實原廠M5(F10)的散熱系統已十分出色,動力系統的大部分散熱裝備都位於車頭前臉部分。比如在中網後方裝有兩層水箱,位於最前方的是中冷器水箱,而其身後的是主水箱。至於右邊的碳纖“耳”,那就是名副其實的兜風耳了,幫進氣風箱兜車頭冷空氣用。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M5(F10)機油冷安裝在前包圍中部的“大嘴”後面。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其實在車頭前端底部也隱藏著一個冷卻器,這個冷卻器就是空調冷凝器。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變速箱油冷卻器安裝在前包圍右側的通風孔中。

經過簡單的進排氣和ECU升級後,這臺M5已經具備直接挑戰高性能跑車的實力,那麼接下來就要對外觀也加以修飾,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扮豬吃老虎”的。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與普通5系相比,M5的外觀差異還是挺明顯的,但由於有大量普通5系車主換上了M外觀套件,因此原廠M5的樣子並沒有威脅力。


首要任務就是降低車身,作為一臺高性能車,換裝氣動避震顯然是不明智的,而原廠的SACHS避震支撐性已十分出色,而且與原廠懸掛配合度很高,那麼升級方向就轉向了彈簧;換上H&R的運動短彈簧後,不僅車身高度顯著降低,彈簧硬度也有提升;雖然犧牲了舒適性,但獲得了更靈敏的懸掛反應。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H&R運動短彈簧既能帶來更高的彈簧硬度,也能顯著降低離地間隙。


在這個看臉的年代,高性能車的車殼上沒有幾塊碳纖維是“見不得人”的,因此車主為這臺M5換上了碳纖維前後包圍下脣以及尾箱蓋上的碳纖維小尾翼;輪圈則選用了RAYS G25鋁合金鍛造輪圈,尺寸達到了20寸。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兩塊碳纖維前下脣並不能給氣動效率帶到實質改善,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為這臺M5增加回頭率。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碳纖維後包圍下脣採用擴散器造型,同樣起到“耍帥”的作用。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20寸RAYS G25輪圈採用多輻細幅條設計,輕量化且受力均勻,轉起來又能展示剎車大卡鉗。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提升動力後,還需要匹配更高性能的輪胎,在乾燥的路面時米其林(Michelin)Pilot Sport Cup 2能提供非常優秀的抓地力,但輪胎的更換週期也會縮短,在嚴重溼滑路面上駕駛也需要更加謹慎。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圖:原廠內飾包裹了大面積真皮,運動型座椅厚度較大,寶馬儘可能在舒適性和包裹性上尋找平衡,如果不是經常激烈駕駛,那麼原廠座椅就不必更換為專業的桶式座椅了。

鉅艦大炮時代 記一輛寶馬M5的輕改歷程

對於像M5這樣的搭載大馬力引擎的高性能中型轎車,由於其原廠性能已比較出色,因此較少見有玩家進行動輒上千匹的重度性能改造,但是這樣動作簡單但成效比較顯著的“改善型”升級並不罕有。由此可見,性能取向的改裝並非低端車型的專利,即便是此類高端性能車亦有升級空間,一款高性能車型,它的原廠設定並不一定符合您的口味,那麼通過一些小升級來改變一下它的駕駛感受,能讓您對它愛得更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