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生命的延續,從此踏上癌症治療路(真實故事)

(多多關注太生源,期待後續結果):以下就是一個女兒記錄的陪媽媽赴美看病的過程,雖然這篇文章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特別的修辭,但正是其真實質樸打動了小編,其看病的辛酸、出國治療的緣由,想必非患者及其家屬不能體會。現在分享給大家。

2016年的冬天,我的世界突然變得一片黑暗。無法想象,媽媽只是單純的感覺喉嚨不太舒服,略微感覺晚上睡覺呼吸不暢,彩超ct的逐步檢查卻發現胸腔挨著心臟有很大的腫瘤,在我眼裡,媽媽一直是那麼健康的女強人,我真的無法接受她得了癌症。

可是我必須接受事實,並且儘自己最大能力去救媽媽,我知道得了癌症並不一定就是判了死刑。發現的當時我就託各種關係,希望媽媽可以去北京治療,我明白我們當地的醫療水平不行。在美國的好朋友給我建議讓我帶媽媽去美國,她告訴我美國的癌症治療水平很高,可我覺得這好像天方夜譚,我知道在國外連當地人看病都不容易,從中國到美國看病真的可以嗎?她告訴我她看了央視的一個記錄片就是全程跟蹤一個癌症病患赴美就醫的,這件事是真是可行的。

儘管已經找了熟人,在北京看病的過程真是噩夢一場。癌症這種病,誰都知道常規治療手段就是放療,化療,手術三種,可是究竟哪種才是最合適每個個體病人,哪怕是北京最專業的腫瘤醫院都好像不在乎,掛什麼科室病人自己決定,手術醫生說沒辦法的時候,病人需要自己再從頭開始來過,凌晨去排另一個放療或者化療的科的號,然後看人家是否願意接診。我們被手術醫生否定了手術,然後放療科推到了化療科室。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願意跟我說清楚講明白媽媽的病情,到什麼階段,怎麼治療,我對她這種罕見胸腺瘤的全部瞭解竟然全部來自於百度。

幸運的是,兩次化療結束後,美國癌症中心的手續都辦好了,預約了2月7號見醫生,終於感覺有希望了。我們終於可以去世界第一的癌症醫院了,很激動,我覺得那裡是媽媽最後的希望。

從北京飛越太平洋,我們終於在2月6號到達了紐約。化療大夫的門診樓坐落在紐約曼哈頓中城的主心地段,無論從內部還是外觀看這裡一點都不像醫院,而是像一棟高級辦公樓。每層是不同科室針對不同類別不同部位的腫瘤,接待處就像那種外企公司的前臺,工作人員都不穿白大褂的,都很友好。她會讓你在休息區先等候,直到有人叫你去見醫生。休息等候區佈置得像高級酒店大堂,舒適的沙發,配備雜誌茶几、咖啡機、茶、飲水機、糖果和小餅乾。這種環境讓媽媽感覺很舒服,並不覺得自己在醫院看很重的病,心情就很舒暢。我觀察周圍等待的其他病患,感覺每個人都精神奕奕,一點不像病人。之後見到醫生,這個化療醫生還是一個部門主管級別的專家,可他是那麼友好,和藹可親。非常親切熱情認真地詢問媽媽的病情,並且耐心回答我們所有的疑問,從媽媽發現腫瘤到來到美國見到醫生輾轉中國兩家醫院三個月,這是第一次我真正的瞭解到媽媽的腫瘤到底是什麼個情況,並且醫生讓我們感覺到,媽媽會好的,她並沒有病的很重,見醫生的整個過程很開心很舒心很放心。我不再需要提心吊膽地擔心媽媽會怎樣了。

Dr Riely告訴我們他需要聯繫手術醫生商討下媽媽的病情,因為也許有手術機會。之後我們又很快被安排見了手術醫生,因為北京的CT不是太清楚醫生不得不重新安排拍CT來確認是否可以手術,根據最終的片子,醫院整個胸腔科醫療組一起研究後確定了最終治療放案,是以放療為主,少劑量化療輔助。癌症中心對每個接診病患負責,沒有任何一個醫生可以隨意去指定每個病患的整套治療放案,因為癌症病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病體,都需要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這裡和國內完全不同,是團隊工作,醫院早會是放療、手術和化療醫生一起開會。每個病患的片子病情,全體醫生會一起研究,最終的治療方案不是一個人決定的, 是整個專家團隊一起決定的。最終治療方案指定後,我們很快被安排又見了媽媽的主治醫生,放療醫生Dr rimner,年輕帥氣紳士,雖然年輕也已經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了,對於媽媽這種罕見腫瘤也有很豐富的治療經驗,通過他的講解我明白,胸腺瘤本身的治療方式也只是手術和放療兩種,化療本就不是治療手段之一,它只能用來輔助而已。我意識到媽媽在北京的兩次化療根本就是白白遭罪的,治療方向全部都是錯的。

Dr rimner在做放療計劃前給我們很詳細地講述了放療的治療方案和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並讓我們放心,無論任何潛在的反應,及時告訴他,他都能解決。他給了我們全家很大信心,他說這個病他治療過很多,最好的情況有完全消除的,就算小到還剩一些也沒問題,只要腫瘤不再長大,就沒事,定期觀察就好。我不清楚國內放療是如何做的,值得一提的是這邊醫院是很謹慎的,醫生會給病人先做模擬定位,之後用1-2周時間電腦編程做精密的放療計劃,結合第一次模擬時候的pet-ct去看放療進入體內的位置是否合適,保證在不影響放療最佳劑量的同時最少傷害到周圍器官。

從第一次見到醫生到最終開始治療雖然也差不多間隔了1個多月,但是我們都很安心,沒有一絲緊張著急,每次見醫生都很愉快,從沒想過看癌症這種病,也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醫院,醫生們讓我們很安心。之後每天去醫院治療,治療室那邊無論是前臺的接待還是治療師都特別nice,很親切友好。其中有一個黑人治療師特別幽默,每次媽媽去都跟我們開玩笑逗媽媽,希望她放鬆、心情好。有一次媽媽已經躺在儀器上了,其他治療師在設置機器,他就跟隨治療室的音樂給媽媽跳舞看,真是可愛極了。這裡醫院的每個人,從病患到醫護人員都是很可愛的人。

(多多關注太生源,期待後續結果):以下就是一個女兒記錄的陪媽媽赴美看病的過程,雖然這篇文章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特別的修辭,但正是其真實質樸打動了小編,其看病的辛酸、出國治療的緣由,想必非患者及其家屬不能體會。現在分享給大家。

2016年的冬天,我的世界突然變得一片黑暗。無法想象,媽媽只是單純的感覺喉嚨不太舒服,略微感覺晚上睡覺呼吸不暢,彩超ct的逐步檢查卻發現胸腔挨著心臟有很大的腫瘤,在我眼裡,媽媽一直是那麼健康的女強人,我真的無法接受她得了癌症。

可是我必須接受事實,並且儘自己最大能力去救媽媽,我知道得了癌症並不一定就是判了死刑。發現的當時我就託各種關係,希望媽媽可以去北京治療,我明白我們當地的醫療水平不行。在美國的好朋友給我建議讓我帶媽媽去美國,她告訴我美國的癌症治療水平很高,可我覺得這好像天方夜譚,我知道在國外連當地人看病都不容易,從中國到美國看病真的可以嗎?她告訴我她看了央視的一個記錄片就是全程跟蹤一個癌症病患赴美就醫的,這件事是真是可行的。

儘管已經找了熟人,在北京看病的過程真是噩夢一場。癌症這種病,誰都知道常規治療手段就是放療,化療,手術三種,可是究竟哪種才是最合適每個個體病人,哪怕是北京最專業的腫瘤醫院都好像不在乎,掛什麼科室病人自己決定,手術醫生說沒辦法的時候,病人需要自己再從頭開始來過,凌晨去排另一個放療或者化療的科的號,然後看人家是否願意接診。我們被手術醫生否定了手術,然後放療科推到了化療科室。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願意跟我說清楚講明白媽媽的病情,到什麼階段,怎麼治療,我對她這種罕見胸腺瘤的全部瞭解竟然全部來自於百度。

幸運的是,兩次化療結束後,美國癌症中心的手續都辦好了,預約了2月7號見醫生,終於感覺有希望了。我們終於可以去世界第一的癌症醫院了,很激動,我覺得那裡是媽媽最後的希望。

從北京飛越太平洋,我們終於在2月6號到達了紐約。化療大夫的門診樓坐落在紐約曼哈頓中城的主心地段,無論從內部還是外觀看這裡一點都不像醫院,而是像一棟高級辦公樓。每層是不同科室針對不同類別不同部位的腫瘤,接待處就像那種外企公司的前臺,工作人員都不穿白大褂的,都很友好。她會讓你在休息區先等候,直到有人叫你去見醫生。休息等候區佈置得像高級酒店大堂,舒適的沙發,配備雜誌茶几、咖啡機、茶、飲水機、糖果和小餅乾。這種環境讓媽媽感覺很舒服,並不覺得自己在醫院看很重的病,心情就很舒暢。我觀察周圍等待的其他病患,感覺每個人都精神奕奕,一點不像病人。之後見到醫生,這個化療醫生還是一個部門主管級別的專家,可他是那麼友好,和藹可親。非常親切熱情認真地詢問媽媽的病情,並且耐心回答我們所有的疑問,從媽媽發現腫瘤到來到美國見到醫生輾轉中國兩家醫院三個月,這是第一次我真正的瞭解到媽媽的腫瘤到底是什麼個情況,並且醫生讓我們感覺到,媽媽會好的,她並沒有病的很重,見醫生的整個過程很開心很舒心很放心。我不再需要提心吊膽地擔心媽媽會怎樣了。

Dr Riely告訴我們他需要聯繫手術醫生商討下媽媽的病情,因為也許有手術機會。之後我們又很快被安排見了手術醫生,因為北京的CT不是太清楚醫生不得不重新安排拍CT來確認是否可以手術,根據最終的片子,醫院整個胸腔科醫療組一起研究後確定了最終治療放案,是以放療為主,少劑量化療輔助。癌症中心對每個接診病患負責,沒有任何一個醫生可以隨意去指定每個病患的整套治療放案,因為癌症病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病體,都需要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這裡和國內完全不同,是團隊工作,醫院早會是放療、手術和化療醫生一起開會。每個病患的片子病情,全體醫生會一起研究,最終的治療方案不是一個人決定的, 是整個專家團隊一起決定的。最終治療方案指定後,我們很快被安排又見了媽媽的主治醫生,放療醫生Dr rimner,年輕帥氣紳士,雖然年輕也已經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了,對於媽媽這種罕見腫瘤也有很豐富的治療經驗,通過他的講解我明白,胸腺瘤本身的治療方式也只是手術和放療兩種,化療本就不是治療手段之一,它只能用來輔助而已。我意識到媽媽在北京的兩次化療根本就是白白遭罪的,治療方向全部都是錯的。

Dr rimner在做放療計劃前給我們很詳細地講述了放療的治療方案和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並讓我們放心,無論任何潛在的反應,及時告訴他,他都能解決。他給了我們全家很大信心,他說這個病他治療過很多,最好的情況有完全消除的,就算小到還剩一些也沒問題,只要腫瘤不再長大,就沒事,定期觀察就好。我不清楚國內放療是如何做的,值得一提的是這邊醫院是很謹慎的,醫生會給病人先做模擬定位,之後用1-2周時間電腦編程做精密的放療計劃,結合第一次模擬時候的pet-ct去看放療進入體內的位置是否合適,保證在不影響放療最佳劑量的同時最少傷害到周圍器官。

從第一次見到醫生到最終開始治療雖然也差不多間隔了1個多月,但是我們都很安心,沒有一絲緊張著急,每次見醫生都很愉快,從沒想過看癌症這種病,也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醫院,醫生們讓我們很安心。之後每天去醫院治療,治療室那邊無論是前臺的接待還是治療師都特別nice,很親切友好。其中有一個黑人治療師特別幽默,每次媽媽去都跟我們開玩笑逗媽媽,希望她放鬆、心情好。有一次媽媽已經躺在儀器上了,其他治療師在設置機器,他就跟隨治療室的音樂給媽媽跳舞看,真是可愛極了。這裡醫院的每個人,從病患到醫護人員都是很可愛的人。

為了生命的延續,從此踏上癌症治療路(真實故事)

醫院一角

(多多關注太生源,期待後續結果):以下就是一個女兒記錄的陪媽媽赴美看病的過程,雖然這篇文章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特別的修辭,但正是其真實質樸打動了小編,其看病的辛酸、出國治療的緣由,想必非患者及其家屬不能體會。現在分享給大家。

2016年的冬天,我的世界突然變得一片黑暗。無法想象,媽媽只是單純的感覺喉嚨不太舒服,略微感覺晚上睡覺呼吸不暢,彩超ct的逐步檢查卻發現胸腔挨著心臟有很大的腫瘤,在我眼裡,媽媽一直是那麼健康的女強人,我真的無法接受她得了癌症。

可是我必須接受事實,並且儘自己最大能力去救媽媽,我知道得了癌症並不一定就是判了死刑。發現的當時我就託各種關係,希望媽媽可以去北京治療,我明白我們當地的醫療水平不行。在美國的好朋友給我建議讓我帶媽媽去美國,她告訴我美國的癌症治療水平很高,可我覺得這好像天方夜譚,我知道在國外連當地人看病都不容易,從中國到美國看病真的可以嗎?她告訴我她看了央視的一個記錄片就是全程跟蹤一個癌症病患赴美就醫的,這件事是真是可行的。

儘管已經找了熟人,在北京看病的過程真是噩夢一場。癌症這種病,誰都知道常規治療手段就是放療,化療,手術三種,可是究竟哪種才是最合適每個個體病人,哪怕是北京最專業的腫瘤醫院都好像不在乎,掛什麼科室病人自己決定,手術醫生說沒辦法的時候,病人需要自己再從頭開始來過,凌晨去排另一個放療或者化療的科的號,然後看人家是否願意接診。我們被手術醫生否定了手術,然後放療科推到了化療科室。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願意跟我說清楚講明白媽媽的病情,到什麼階段,怎麼治療,我對她這種罕見胸腺瘤的全部瞭解竟然全部來自於百度。

幸運的是,兩次化療結束後,美國癌症中心的手續都辦好了,預約了2月7號見醫生,終於感覺有希望了。我們終於可以去世界第一的癌症醫院了,很激動,我覺得那裡是媽媽最後的希望。

從北京飛越太平洋,我們終於在2月6號到達了紐約。化療大夫的門診樓坐落在紐約曼哈頓中城的主心地段,無論從內部還是外觀看這裡一點都不像醫院,而是像一棟高級辦公樓。每層是不同科室針對不同類別不同部位的腫瘤,接待處就像那種外企公司的前臺,工作人員都不穿白大褂的,都很友好。她會讓你在休息區先等候,直到有人叫你去見醫生。休息等候區佈置得像高級酒店大堂,舒適的沙發,配備雜誌茶几、咖啡機、茶、飲水機、糖果和小餅乾。這種環境讓媽媽感覺很舒服,並不覺得自己在醫院看很重的病,心情就很舒暢。我觀察周圍等待的其他病患,感覺每個人都精神奕奕,一點不像病人。之後見到醫生,這個化療醫生還是一個部門主管級別的專家,可他是那麼友好,和藹可親。非常親切熱情認真地詢問媽媽的病情,並且耐心回答我們所有的疑問,從媽媽發現腫瘤到來到美國見到醫生輾轉中國兩家醫院三個月,這是第一次我真正的瞭解到媽媽的腫瘤到底是什麼個情況,並且醫生讓我們感覺到,媽媽會好的,她並沒有病的很重,見醫生的整個過程很開心很舒心很放心。我不再需要提心吊膽地擔心媽媽會怎樣了。

Dr Riely告訴我們他需要聯繫手術醫生商討下媽媽的病情,因為也許有手術機會。之後我們又很快被安排見了手術醫生,因為北京的CT不是太清楚醫生不得不重新安排拍CT來確認是否可以手術,根據最終的片子,醫院整個胸腔科醫療組一起研究後確定了最終治療放案,是以放療為主,少劑量化療輔助。癌症中心對每個接診病患負責,沒有任何一個醫生可以隨意去指定每個病患的整套治療放案,因為癌症病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病體,都需要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這裡和國內完全不同,是團隊工作,醫院早會是放療、手術和化療醫生一起開會。每個病患的片子病情,全體醫生會一起研究,最終的治療方案不是一個人決定的, 是整個專家團隊一起決定的。最終治療方案指定後,我們很快被安排又見了媽媽的主治醫生,放療醫生Dr rimner,年輕帥氣紳士,雖然年輕也已經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了,對於媽媽這種罕見腫瘤也有很豐富的治療經驗,通過他的講解我明白,胸腺瘤本身的治療方式也只是手術和放療兩種,化療本就不是治療手段之一,它只能用來輔助而已。我意識到媽媽在北京的兩次化療根本就是白白遭罪的,治療方向全部都是錯的。

Dr rimner在做放療計劃前給我們很詳細地講述了放療的治療方案和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並讓我們放心,無論任何潛在的反應,及時告訴他,他都能解決。他給了我們全家很大信心,他說這個病他治療過很多,最好的情況有完全消除的,就算小到還剩一些也沒問題,只要腫瘤不再長大,就沒事,定期觀察就好。我不清楚國內放療是如何做的,值得一提的是這邊醫院是很謹慎的,醫生會給病人先做模擬定位,之後用1-2周時間電腦編程做精密的放療計劃,結合第一次模擬時候的pet-ct去看放療進入體內的位置是否合適,保證在不影響放療最佳劑量的同時最少傷害到周圍器官。

從第一次見到醫生到最終開始治療雖然也差不多間隔了1個多月,但是我們都很安心,沒有一絲緊張著急,每次見醫生都很愉快,從沒想過看癌症這種病,也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醫院,醫生們讓我們很安心。之後每天去醫院治療,治療室那邊無論是前臺的接待還是治療師都特別nice,很親切友好。其中有一個黑人治療師特別幽默,每次媽媽去都跟我們開玩笑逗媽媽,希望她放鬆、心情好。有一次媽媽已經躺在儀器上了,其他治療師在設置機器,他就跟隨治療室的音樂給媽媽跳舞看,真是可愛極了。這裡醫院的每個人,從病患到醫護人員都是很可愛的人。

為了生命的延續,從此踏上癌症治療路(真實故事)

醫院一角

為了生命的延續,從此踏上癌症治療路(真實故事)

病床還帶電動按摩功能

(多多關注太生源,期待後續結果):以下就是一個女兒記錄的陪媽媽赴美看病的過程,雖然這篇文章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特別的修辭,但正是其真實質樸打動了小編,其看病的辛酸、出國治療的緣由,想必非患者及其家屬不能體會。現在分享給大家。

2016年的冬天,我的世界突然變得一片黑暗。無法想象,媽媽只是單純的感覺喉嚨不太舒服,略微感覺晚上睡覺呼吸不暢,彩超ct的逐步檢查卻發現胸腔挨著心臟有很大的腫瘤,在我眼裡,媽媽一直是那麼健康的女強人,我真的無法接受她得了癌症。

可是我必須接受事實,並且儘自己最大能力去救媽媽,我知道得了癌症並不一定就是判了死刑。發現的當時我就託各種關係,希望媽媽可以去北京治療,我明白我們當地的醫療水平不行。在美國的好朋友給我建議讓我帶媽媽去美國,她告訴我美國的癌症治療水平很高,可我覺得這好像天方夜譚,我知道在國外連當地人看病都不容易,從中國到美國看病真的可以嗎?她告訴我她看了央視的一個記錄片就是全程跟蹤一個癌症病患赴美就醫的,這件事是真是可行的。

儘管已經找了熟人,在北京看病的過程真是噩夢一場。癌症這種病,誰都知道常規治療手段就是放療,化療,手術三種,可是究竟哪種才是最合適每個個體病人,哪怕是北京最專業的腫瘤醫院都好像不在乎,掛什麼科室病人自己決定,手術醫生說沒辦法的時候,病人需要自己再從頭開始來過,凌晨去排另一個放療或者化療的科的號,然後看人家是否願意接診。我們被手術醫生否定了手術,然後放療科推到了化療科室。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願意跟我說清楚講明白媽媽的病情,到什麼階段,怎麼治療,我對她這種罕見胸腺瘤的全部瞭解竟然全部來自於百度。

幸運的是,兩次化療結束後,美國癌症中心的手續都辦好了,預約了2月7號見醫生,終於感覺有希望了。我們終於可以去世界第一的癌症醫院了,很激動,我覺得那裡是媽媽最後的希望。

從北京飛越太平洋,我們終於在2月6號到達了紐約。化療大夫的門診樓坐落在紐約曼哈頓中城的主心地段,無論從內部還是外觀看這裡一點都不像醫院,而是像一棟高級辦公樓。每層是不同科室針對不同類別不同部位的腫瘤,接待處就像那種外企公司的前臺,工作人員都不穿白大褂的,都很友好。她會讓你在休息區先等候,直到有人叫你去見醫生。休息等候區佈置得像高級酒店大堂,舒適的沙發,配備雜誌茶几、咖啡機、茶、飲水機、糖果和小餅乾。這種環境讓媽媽感覺很舒服,並不覺得自己在醫院看很重的病,心情就很舒暢。我觀察周圍等待的其他病患,感覺每個人都精神奕奕,一點不像病人。之後見到醫生,這個化療醫生還是一個部門主管級別的專家,可他是那麼友好,和藹可親。非常親切熱情認真地詢問媽媽的病情,並且耐心回答我們所有的疑問,從媽媽發現腫瘤到來到美國見到醫生輾轉中國兩家醫院三個月,這是第一次我真正的瞭解到媽媽的腫瘤到底是什麼個情況,並且醫生讓我們感覺到,媽媽會好的,她並沒有病的很重,見醫生的整個過程很開心很舒心很放心。我不再需要提心吊膽地擔心媽媽會怎樣了。

Dr Riely告訴我們他需要聯繫手術醫生商討下媽媽的病情,因為也許有手術機會。之後我們又很快被安排見了手術醫生,因為北京的CT不是太清楚醫生不得不重新安排拍CT來確認是否可以手術,根據最終的片子,醫院整個胸腔科醫療組一起研究後確定了最終治療放案,是以放療為主,少劑量化療輔助。癌症中心對每個接診病患負責,沒有任何一個醫生可以隨意去指定每個病患的整套治療放案,因為癌症病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病體,都需要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案。這裡和國內完全不同,是團隊工作,醫院早會是放療、手術和化療醫生一起開會。每個病患的片子病情,全體醫生會一起研究,最終的治療方案不是一個人決定的, 是整個專家團隊一起決定的。最終治療方案指定後,我們很快被安排又見了媽媽的主治醫生,放療醫生Dr rimner,年輕帥氣紳士,雖然年輕也已經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了,對於媽媽這種罕見腫瘤也有很豐富的治療經驗,通過他的講解我明白,胸腺瘤本身的治療方式也只是手術和放療兩種,化療本就不是治療手段之一,它只能用來輔助而已。我意識到媽媽在北京的兩次化療根本就是白白遭罪的,治療方向全部都是錯的。

Dr rimner在做放療計劃前給我們很詳細地講述了放療的治療方案和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並讓我們放心,無論任何潛在的反應,及時告訴他,他都能解決。他給了我們全家很大信心,他說這個病他治療過很多,最好的情況有完全消除的,就算小到還剩一些也沒問題,只要腫瘤不再長大,就沒事,定期觀察就好。我不清楚國內放療是如何做的,值得一提的是這邊醫院是很謹慎的,醫生會給病人先做模擬定位,之後用1-2周時間電腦編程做精密的放療計劃,結合第一次模擬時候的pet-ct去看放療進入體內的位置是否合適,保證在不影響放療最佳劑量的同時最少傷害到周圍器官。

從第一次見到醫生到最終開始治療雖然也差不多間隔了1個多月,但是我們都很安心,沒有一絲緊張著急,每次見醫生都很愉快,從沒想過看癌症這種病,也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醫院,醫生們讓我們很安心。之後每天去醫院治療,治療室那邊無論是前臺的接待還是治療師都特別nice,很親切友好。其中有一個黑人治療師特別幽默,每次媽媽去都跟我們開玩笑逗媽媽,希望她放鬆、心情好。有一次媽媽已經躺在儀器上了,其他治療師在設置機器,他就跟隨治療室的音樂給媽媽跳舞看,真是可愛極了。這裡醫院的每個人,從病患到醫護人員都是很可愛的人。

為了生命的延續,從此踏上癌症治療路(真實故事)

醫院一角

為了生命的延續,從此踏上癌症治療路(真實故事)

病床還帶電動按摩功能

為了生命的延續,從此踏上癌症治療路(真實故事)

病房午餐

後記:

這位女兒說:“能夠來美國這個好的醫院我們是如此的幸運。比很多人都幸運。”這的確是事實,出國看病花費巨大,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量力而行,此外,出國看病還需要患者身體狀況能夠經受長途跋涉的折騰。而且,從事海外醫療的諮詢機構良莠不齊,患者選擇時要擦亮眼睛,多方調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