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唐山」遵化水脈(二)'

"

原標題:遵化水脈(二)

"

原標題:遵化水脈(二)

「話說唐山」遵化水脈(二)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張乘國)

魏進河

馬蘭河的東側也流淌著一條大河——魏進河。當年的遵化十景之一的“魏進寒出”便源於此河。《遵化縣誌》記載,魏進河源於興隆縣花木林子,但我在地圖上並未搜到此處,但有花木嶺與之發音相近,位置相符,可能魏進河正是源於此處。並且,花木嶺北側是更為雄奇的雁飛嶺,登麒麟山可直望此山。理論上講,魏進河與雁飛嶺有莫大的關係。

"

原標題:遵化水脈(二)

「話說唐山」遵化水脈(二)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張乘國)

魏進河

馬蘭河的東側也流淌著一條大河——魏進河。當年的遵化十景之一的“魏進寒出”便源於此河。《遵化縣誌》記載,魏進河源於興隆縣花木林子,但我在地圖上並未搜到此處,但有花木嶺與之發音相近,位置相符,可能魏進河正是源於此處。並且,花木嶺北側是更為雄奇的雁飛嶺,登麒麟山可直望此山。理論上講,魏進河與雁飛嶺有莫大的關係。

「話說唐山」遵化水脈(二)

諸河入水門口圖

魏進河進入遵化北川境內也要先過一關——鯰魚關。鯰魚關又稱鯰魚石關,因該城垣南面有塊黑巨石,長約幾米,高數米,一頭大,一頭小,看上去恰似臥著的一條大鯰魚,故得此名。又因其石下蓄著兩畝大的水坑,又名鯰魚池。大家對鯰魚池關陌生的話,如果提起上關湖來,可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錯,上關就是鯰魚關。而鯰魚關正是被淹沒在上關湖水下。鯰魚關下轄一營一寨:沙嶺寨和鯰魚池營,沙嶺寨即現今沙嶺村。因此地山嶺多沙而得名,明永樂年間建寨。沙嶺寨之南有一較知名山——茅山,茅山之南有一名地,名為湯泉。在茅山與麒麟山兩山之間有村落一座——鯰魚池村,可能就是由當年的鯰魚池營演變而來的吧。

魏進河流經魏進河村(所謂魏進,即此處)與馬蘭河在三仙山之北寒河莊村(所謂寒出,即此處)合流之後沿中道山北麓入水平口(水門口),共同匯入沙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先人在此河兩岸生活居住,曾出土魏進河遺址,保存至今的泥陶片,依舊訴說著那個時代的傳奇。寒河莊村南有一山名曰蠍子山,緊臨三仙山西側,屬於中道山山系。北山山腰處建有一座寺廟南塘寺,寺下西北側有一池塘名曰湯罐,一年四季不結冰,頗為奇特。水多時有水於湯罐溢出流入魏進河。南塘寺是近兩年在老廟遺址之上新修的寺廟,並有相關文物出土,據此可以推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魏進河沿岸確有人類活動。關於此河的故事傳說有很多,此處不做過多介紹。只是希望大家能記住這條河流,至今的城牆依然是遵化與興隆的分界線,關內關外,僅一牆之隔,然一水相連,不知曾發生過多少如煙往事。

《水經注》有記載如下:“庚水又西南流,漯水注之。水出右北平俊靡縣,王莽之俊麻也。東南流,世謂之車?水。又東南流,與溫泉水合。水出北山溫溪,即溫源也。養疾者不能澡其炎漂,以其過灼故也。《魏土地記》曰:徐無城東有溫湯,即此也。其水南流百步,便伏流入於地下,水盛則通注漯水。”此段說的即是如今的魏進河。

大安口河

茅山東側還有一條河谷,河谷之中有下營一座,正南方則是具有軍事色彩的堡子店鎮,而這條河谷及堡子店平原地區是由一條大河衝擊而成。這條大河就是大安口河。《遵化縣誌》記載此河為北嶺河,而我更願意稱之為大安口河,因為當年的大安口關實在是知名度頗高。1629年10月,皇太極率軍號稱10餘萬,避開關寧防線,分兵三路,其中的一路就是從大安口關突入關內,直逼京師。而另外兩路分別是龍井關與洪山口關,史稱己巳之變。正是滿洲人這次入關搶掠,以遵化為基地與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進行對抗,奠定了後金的實力,使之最終能一統中原。

"

原標題:遵化水脈(二)

「話說唐山」遵化水脈(二)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張乘國)

魏進河

馬蘭河的東側也流淌著一條大河——魏進河。當年的遵化十景之一的“魏進寒出”便源於此河。《遵化縣誌》記載,魏進河源於興隆縣花木林子,但我在地圖上並未搜到此處,但有花木嶺與之發音相近,位置相符,可能魏進河正是源於此處。並且,花木嶺北側是更為雄奇的雁飛嶺,登麒麟山可直望此山。理論上講,魏進河與雁飛嶺有莫大的關係。

「話說唐山」遵化水脈(二)

諸河入水門口圖

魏進河進入遵化北川境內也要先過一關——鯰魚關。鯰魚關又稱鯰魚石關,因該城垣南面有塊黑巨石,長約幾米,高數米,一頭大,一頭小,看上去恰似臥著的一條大鯰魚,故得此名。又因其石下蓄著兩畝大的水坑,又名鯰魚池。大家對鯰魚池關陌生的話,如果提起上關湖來,可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錯,上關就是鯰魚關。而鯰魚關正是被淹沒在上關湖水下。鯰魚關下轄一營一寨:沙嶺寨和鯰魚池營,沙嶺寨即現今沙嶺村。因此地山嶺多沙而得名,明永樂年間建寨。沙嶺寨之南有一較知名山——茅山,茅山之南有一名地,名為湯泉。在茅山與麒麟山兩山之間有村落一座——鯰魚池村,可能就是由當年的鯰魚池營演變而來的吧。

魏進河流經魏進河村(所謂魏進,即此處)與馬蘭河在三仙山之北寒河莊村(所謂寒出,即此處)合流之後沿中道山北麓入水平口(水門口),共同匯入沙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先人在此河兩岸生活居住,曾出土魏進河遺址,保存至今的泥陶片,依舊訴說著那個時代的傳奇。寒河莊村南有一山名曰蠍子山,緊臨三仙山西側,屬於中道山山系。北山山腰處建有一座寺廟南塘寺,寺下西北側有一池塘名曰湯罐,一年四季不結冰,頗為奇特。水多時有水於湯罐溢出流入魏進河。南塘寺是近兩年在老廟遺址之上新修的寺廟,並有相關文物出土,據此可以推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魏進河沿岸確有人類活動。關於此河的故事傳說有很多,此處不做過多介紹。只是希望大家能記住這條河流,至今的城牆依然是遵化與興隆的分界線,關內關外,僅一牆之隔,然一水相連,不知曾發生過多少如煙往事。

《水經注》有記載如下:“庚水又西南流,漯水注之。水出右北平俊靡縣,王莽之俊麻也。東南流,世謂之車?水。又東南流,與溫泉水合。水出北山溫溪,即溫源也。養疾者不能澡其炎漂,以其過灼故也。《魏土地記》曰:徐無城東有溫湯,即此也。其水南流百步,便伏流入於地下,水盛則通注漯水。”此段說的即是如今的魏進河。

大安口河

茅山東側還有一條河谷,河谷之中有下營一座,正南方則是具有軍事色彩的堡子店鎮,而這條河谷及堡子店平原地區是由一條大河衝擊而成。這條大河就是大安口河。《遵化縣誌》記載此河為北嶺河,而我更願意稱之為大安口河,因為當年的大安口關實在是知名度頗高。1629年10月,皇太極率軍號稱10餘萬,避開關寧防線,分兵三路,其中的一路就是從大安口關突入關內,直逼京師。而另外兩路分別是龍井關與洪山口關,史稱己巳之變。正是滿洲人這次入關搶掠,以遵化為基地與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進行對抗,奠定了後金的實力,使之最終能一統中原。

「話說唐山」遵化水脈(二)

大安口河所過關口

這次入關搶掠首個目標是遵化,順治帝當初選陵址於遵化,我想不僅僅這裡佔盡風水,更因遵化實為後金崛起甚至是另一種意義的龍興之地。歷史已離我們遠去,而戰火的硝煙似乎還能聞到。關內關外,一牆之隔,一水相連,可憐城內外的百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拋開歷史的硝煙,讓我們回到現在,再一次觀看那條依舊流淌的大河——大安口河。《遵化縣誌》記載北嶺河河源為興隆的小水泉,北嶺河即為大安口河。但我在地圖上並未搜索到小水泉這個地址。但觀察地形,大安口河的源頭大概在北臺子村一帶。北臺子村北有一比較高的山嶺,正是由於這個比較高大的山嶺,收集了天上的雨水,湧出地下的泉水,形成了這條河谷的源頭。既然魏進河又稱北嶺河,這條高大的山嶺很可能就叫北嶺。北臺子西側還有一山叫大西山。魏進河一路向南流入遵化境內,首先經過長城的一個關口,而這個關口,自然就是大安口關,關口的位置大概就在今天的大安口村村北。大安口關,據傳,關名是古人根據諸葛亮“馬前課”卦中的“大安”而命名。明洪武年間建關,是通往興隆、承德的要道,地勢險要。大安口關下轄2寨1營:井兒峪寨、琵琶峪寨、下營。井兒峪寨東距冷嘴頭關側的龍池峪寨2.5公里,何年所建未知,地勢頗為險要。此寨後稱塔峪,抗戰中,因與東側的龍鬚庵歸屬為一個村,改名雙義村,新中國成立後,仍使用原名。琵琶峪寨地理位置不詳,但可以推斷出此寨的大概位置,應該就是現在的萬壽庵村。因為在沙嶺寨與大安口關之間只有一條小山谷,而這條小山谷就是現在的萬壽庵村。而現在的西下營滿族鄉,很可能就是由當年的下營演變而來。

有時我思考,為何當年的後金會選擇大安口為突破口?觀察此處地形發現,這個關口相對平坦開闊,是最容易突破的關口。而突破關口之後又有相對開闊的平原,方便騎兵展開作戰。當年的後金軍很可能是沿著北嶺之北的灑河支流河谷即現在的522縣道,逆流而上先進入掛蘭峪鎮進入魏進河谷地,鑑於當年的上關位置非常險要,易守難攻,後金軍選擇了向東翻越大西山進入大安口河河谷。順流南下,突破大安口關,在下營一帶就應該遇到過抵抗,在堡子鎮展開過略為激烈的戰鬥。也許是“稍戰即克”,一路並沒有遇到過像樣的抵抗,因為當年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已發不出像樣的軍晌,具有戰鬥力的軍隊只有關寧鐵騎一支,此處守軍應該大多為兵油子,後金軍一到,也許就開溜了。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河依舊枕寒流。人事已改,而山河依舊。那條大河依舊流淌,也許當年的入關何等驚心動魄,但在這條大河眼中只是一個小插曲而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