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北京的互聯網北漂現在怎麼樣了

租房 美文 倔強的佩琪 2018-11-29

北京,江湖俗稱“帝都”,天子腳下簇擁著燈紅酒綠,車水馬龍,這是一個充滿慾望和夢想的地方,是無數草民拼命想站穩腳跟的地方,也是一個人情冷暖有些淡的地方。有人在這裡成就,拿到了值錢的北京戶口,自此卻背上了房貸的大山;有人整日忙忙碌碌,看著為數不多的存款告訴自己明天還要加油;也有人滿懷希望來,卻被現實打回了原型,幾平米的出租屋裡再也沒法演繹夢想,再多的雞湯最後也只感動了自己,於是選擇跟這座又愛又恨的城市告別……

離開北京的互聯網北漂現在怎麼樣了

深夜卻燈火通明的北京,你經歷過嗎

離開或者留下一定是每個人慎重的慎重選擇,我們不去評論,就以旁觀者的視角聽聽他們的故事,或許會給迷茫中的你一絲指點......

男生小A從一所四線小城通過高考這個還算公平的平臺順利在北京某985高校度過了開心的四年,畢業後進入了一家還不錯的公司。平時努力工作,經常加班加點,沒事的時候和朋友們聚餐或打球,住處也從地下二層升到樓上的隔斷,最後終於捨得花錢租住了一個位處北三環的三居室裡的次臥。和女友依偎著看窗外的煙火,想著越來越好的生活,感嘆北京真是一個好地方。終於有一天下班回家看到女友因為共用洗手間洗澡先後順序跟鄰居爭吵的委屈樣子,他下定決心繼續能力,爭取3年後有能力在北京有屬於自己的家。然後開始留意到租住附近的小區房價一路不回頭地漲到三萬多,這和他們的工資的對比令人絕望,所以要離開的念頭便在小A心裡發了芽;同時正在租住房子的租金又無故漲了1000塊,畢竟你不租,有大把的人排隊搶著租,於是這個離開的念頭開始肆意生長;直到上了歲數的父親高血壓發作,直到第二天親戚鄰居幫忙住院安頓好,才打電話告訴他的時候,他終於下定了要離開的決心。

終於,在經歷了身邊的人一波又一波交替離開的時候,小A終於考上了老家的公務員;和來的時候一樣,跟女友一人一個行李箱,心情複雜的離開了這座生活了8年的地方,完成了從一線到四線城市,從互聯網到一直揶揄甚至詛咒的體制內的轉變。

然而,沒過多久,小A和愛人都不約而同懷念起北京來。在北京的時候,會約了朋友到隨便一個大學操場上踢球,這個小城僅有的幾個院校裡面的操場,更可憐在這裡你根本沒法找到跟你踢球的人;在北京的時候,和同事討論的話題是經濟、時事、體育或者文化,而在這個小城,更多的話題是誰誰因各種關係的升遷、鄰里關係或者是午餐的種類;兩年了,每每早上在窗外高大樹木上棲息的麻雀嘰嘰喳喳的鳴叫中醒來的時候,小A覺得逃離北京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每月定時收到工資入戶短信的時候,還是會狐疑當初決絕的離開是否明智,看看生生砍去三分之二的收入,難免有些唏噓。

看到小城裡那些平凡中年人日子的平淡,小A彷彿一下子看到了十年後的自己,這種排除了可能性的生活,有時候和大城市的重壓一樣讓人心裡有絲絲絕望。

小B是普通二本畢業,畢業後孤身一人北上,在一傢俬企謀了一份稅前月薪1w 的工作,種種原因離開北京,回到老家國企月薪變成了稅後3300,雖然工資少了三分之二,可是他自己卻說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他給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在北京每個月房租2000,生活費1500,網費電話費150,補貼家裡1000(給爸媽買生活用品,保健品等),人情世故份子錢200,醫療支出100,稅後扣除各種支出每個月還剩3000左右,一年剩餘3.6w。家裡條件不好,很難支援,所以靠自己在北京買房基本不可,至少奮鬥20年付首付;回老家後,國企有單身宿舍,房租0,單位食堂每頓飯:早餐3.5元,午餐3元,晚餐5元。合計每天11.5元,合計每月需要花費345元;小城市日常消費低,每個月加煙錢生活費1000左右,每個月剩2000,加節假日福利,每年大概剩2.5w,現在工作5年,已經買了一套90平的房子,首付12w,公積金還貸無壓力。雖然工作很無聊,消磨了小B的上進心,但至少下班後周六週日和節假日絕對沒有任何人逼他加班,更不會無緣無故因為遲到差錯就會被開除,頂多扣幾百塊錢工資,醫保社保健全,隔三差五吃個大餐也不心疼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重拾小時候的愛好。

離開北京的互聯網北漂現在怎麼樣了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永遠比你想象的更辛酸。大劉是一位上市公司的程序員,今年32歲的他剛剛升職為項目經理,年初也和相戀兩年的她領證了。大劉見的最多的是夜裡11點之後的北京,燈火通明的三里屯在這個時間段打車還要排號一百多位,預計等待120分鐘;老婆小麗每天都要埋怨大劉回家晚,週末又在家呼呼大睡,相處時間少之又少,不過作為程序員的他,平時除了打遊戲沒什麼愛好,工資幾乎全部上交,這倒讓小麗無話可說。大劉也經常站在洗手間的鏡子前思索為什麼頭髮好像又少了,來不及想太多隨手抹一把臉又急匆匆去擠地鐵。

離開北京的互聯網北漂現在怎麼樣了

後來小麗懷孕了大劉很高興,為了給小麗營造更好的待產環境,住處也從合租屋的4000主臥換到了6500的小一居。但是一天小麗早上擠地鐵上班的時候竟然差點昏倒,還是地鐵的工作人員幫忙聯繫了大劉,去醫院才知道孕酮太低,醫生建議臥床修養,心疼小麗的大劉直接讓她辭職安心在家養胎。至此大劉更加努力的工作,可是他白天上班總是精神恍惚,一方面小麗自己在家他擔心又出現什麼突發狀況,微信經常和小麗聯繫,電話也是每個中午必打一次,小麗如果沒接到大劉就開始胡思亂想,有幾次都因擔心請假回家,雙方老人都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根本沒法來照顧;另一方面高額的房租,老家的房貸,以及小麗的營養品,每個月龐大的支出讓他有點力不從心,他暗自慶幸幸好這兩年搖號一直沒中,不然加上車貸現在肯定入不敷出了。非常突然的,有一天大劉下班早躺在床上,小麗突然說,要不咱回老家吧,現在家裡的醫療,教育條件都不差,用現在的存款回去開個小店,我看那些老家的同學過的比我們瀟灑,爸媽以後還能幫著帶孩子,你也不用像現在這麼累。小麗的一番話擊中了大劉,大劉其實早就在朋友圈羨慕老同學整天不加班,下班去桑拿要不搓麻,晒出的照片總是歲月靜好,而且老家也有互聯網公司,總歸不會失業的。

於是好像解脫了一樣,儘管領導勸說,朋友阻攔,大劉夫婦還是馬不停蹄的踏上了歸途。回家的第一個月,睡到自然醒,跟朋友聚餐唱歌,去拜訪很久不見的親屬,一切都是大劉想象中的生活。可是第二個月,大劉發現朋友們吃喝玩樂都是無聊的產物,整天聊的也是家長裡短,而且老家的物價除了房租不需要以外,其他跟北京相差無幾。大劉去找工作的時候,發現可選擇的公司少之又少,對方代碼寫的很不規範,流行的技術框架也少有人知道,而且老闆們似乎對他這個大城市回來的高材生也沒有多青睞,畢竟這點工作做好做壞都一樣。公司也只想維持現狀,更沒必要花更多的錢招這麼一尊大佛;懊惱,挫敗更讓老劉開始懷念北京,尤其是看到原來的公司又開了新品發佈會,朋友圈裡舉國歡慶的時刻與他無關,儘管他也曾為這款產品貢獻了無數個日夜,上萬行代碼。

老劉的頭髮好像更少了,日子也平淡乏味,終於在一天夜裡在陽臺上抽了一宿的煙之後,老劉想明白了他還是要回去,那個雖然有壓力卻活力四射的北京還是對他充滿誘惑;慎重考慮之後,老劉決定這次獨自回北京先打拼一年,等孩子稍大一點再接小麗母女過來。終於,折騰了一年之後,老劉又站在了北京的土地上,看著擁擠的人群,那個意氣風發的他也一起回來了。這次不管日後的日子會怎麼樣,當下他只想趁還能奮鬥的年紀再拼搏一次......

“逃離北上廣”這個話題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熱點,每個人某個時刻都會有逃離的想法,有些人已經付諸實踐,如同上面的訴說,;但我相信更多的人還只是停留在想法層面,不甘也不敢撕掉北漂這個標籤;也有人說因為北京給我發的是暫住證,所以總有一天我會離開......離開北京,不僅僅是離開了它的高壓快節奏,同時捨棄的還是北京的活力,新鮮和多元。一個真正適合北京的人,是很難離開它的,但是如果喜歡安於一隅,歲月靜好的日子,離開北京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在北京如果你不是“混的好”的那撥人,那麼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你“混的差”。

還是那句話,成年人的世界比你想象的更辛酸。離開或者留下很多時候不是自己的選擇,生活的沒有最苟且,只有更苟且......

以上故事來自身邊朋友或知友的真實經歷,歡迎大家留言,說說你選擇留在北京或者離開北京的原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