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0+》| 短視頻風口下,微綜藝興起?

張柏芝、陳喬恩、秦嵐、馬麗、吳謹言、謝娜,通過這6位知名女星,《女人30+》試圖用每期不到10分鐘的時間,為觀眾傳達出一套30歲左右的都市女性關於婚戀、事業、家庭的價值觀。

不論是從話題選擇上,還是嘉賓咖位上,《女人30+》都顯然是一檔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綜藝,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女人30+》獨特的節目形式及其引起的反響:以較小的製作體量和成本,即獲得了多個熱搜和平均單期3000-4000萬播放量的市場效果。

《女人30+》| 短視頻風口下,微綜藝興起?

特別是在當下短視頻“稱霸”的趨勢下,《女人30+》的勝利是否也就意味著,微綜藝時代的來臨?

首先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近年來微綜藝的原因及發展狀況。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短視頻快速崛起。5月27日發佈的《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短視頻行業的市場規模為467.1億元,在2017年僅為55.3億元,漲幅達到了驚人的744.7%。2018年12月,短視頻行業的用戶規模達到6.48億,而截至去年年中,中國的手機網民才不過7.88億,也就是說,中國有超過80%的手機網民都看過短視頻。2018年,短視頻用戶更是實現了在日均使用時長上首次成功逆襲,反超長視頻。

《女人30+》| 短視頻風口下,微綜藝興起?

與此同時,在頭部綜藝投資金額越來越大,觀眾時間分配日益朝著“短平快”、“碎片化”發展的趨勢下,微綜藝更是憑藉其節奏快、時長短、題材新的節目特徵,開始逐漸被各大平臺所青睞。

在當下市場中,微綜藝主要可被分為像《這!就是街舞》的衍生節目《街舞callout》,《奇葩說》的衍生節目《奇葩ICU》類似的“綜藝衍生類”;專注於討論社會議題的《透明人》,感受非洲自然景觀的《侶行·翻滾吧非洲》,和以“明星手撕熱搜”這樣的形式,挖掘明星對自己相關的熱門話題看法和迴應的《樂魚VEDEO》的“細分話題類”;以及還有像八集播放量高達1.6億《你好,是鹿晗嗎》,郭德綱短視頻脫口秀《一郭匯》這樣的“明星定製類”。

《女人30+》| 短視頻風口下,微綜藝興起?

從整體播出效果上來看,這些微綜藝雖然並沒有達到熱火爆款的地位,但從當下發展前景,源源不斷的明星資源和“小而精緻“的市場定位上來看,微綜藝的市場前景仍是極為可觀的。

《女人30+》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然而儘管《女人30+》趕上了今天簡單、直接的視頻浪潮,但一檔節目要想真正走的遠,終究需要靠內容取勝。相比一檔短則一小時,長則兩三小時的傳統綜藝,“微”形態對節目的內容又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不到10分鐘即要完成輸出一套完整價值觀的任務的確是把雙刃劍。對此,我們可以直接對比央視《半邊天》欄目2010年曾做過的5期訪談節目《女人三十》。

《女人30+》| 短視頻風口下,微綜藝興起?

同樣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同樣以輸出成熟女性價值為主題。《女人三十》的價值輸出選擇的是“實例+意義”的方式,這像極了我們寫的應試作文(和央視的風格),先讓人進入情景,寓情於景,再引出道理,雖然這種方式難免會染上套路的嫌疑,但不得不說,卻也更易讓觀眾進入情緒,產生共鳴;而在《女人30+》中,因為受時長的限制,它剔除了種種陳述鋪墊,簡單扼要,試圖一針見血,問題類型較為單一,都是“你的戀愛標準”、“你的伴侶標準”、“你對孩子的看法”之類老生常談的“大”問題,每一個問答之間時間多不超過2分鐘,嘉賓的回答內容也往往屬於“正確的廢話”。這樣雖然保證了價值觀輸出和合理的基本標準,但生硬的“心靈雞湯”和金句連連,仍不免給人說教的即視感。

內容上的空洞需要靠陣容彌補,《女人三十》和《女人30+》的另一點不同是在嘉賓的選擇上。一個是平凡女人生活的喜怒哀樂,一個是噱頭滿滿的光環加身,《女人三十》和《女人30+》完全選擇了兩條不同的路子。這種差異或許可以歸因於時代發展不同,觀眾需求有所變化,或者兩個平臺調性的天壤之別,但最為核心的問題,還是在於“微綜藝”的體量小。一檔休閒類節目,無論什麼屬性,最終想要的結果還是在於吸引受眾觀看,然而,如果只是一個“課間休息”即可結束的視頻,興趣點就一定要來的“快準狠”,這時明星、流量就成為了最有效、最省力的途徑。

應該說,這種“微形式”天然具有“低門檻”“快餐式”的視頻屬性,它在帶來流量的同時,當然也面臨著沒營養、沒深度的質疑,而這,也是包括《女人30+》這類短視頻最具爭議的地方所在。

《女人30+》| 短視頻風口下,微綜藝興起?

然而“微綜藝”在內容上呈現出的問題,不能讓我們就此忽視此類綜藝與當下生活節奏的貼合和類似《女人三十》這類節目編排的嚴重過時。在《娛評》看來,解決“微綜藝”內容“水分太大”這類問題的關鍵還在於“編排”。

在《女人30+》中就出現了這樣的尷尬。第一集張柏芝重回《喜劇之王》的拍攝地,回憶當時自己和周星馳的“完美”,然而溫暖的懷舊還沒延續完,卻迅速跳接到了煽情階段:含著眼淚,張柏芝對19歲自己說:“不管有多難,都要努力,奮鬥,不要回頭。”雖然在理性意識中我們知道,張柏芝指的是那些之後風風雨雨的傳聞,但這樣的毫不自然,硬生生的眼淚,還是難掩節目組的急功近利。

《女人30+》| 短視頻風口下,微綜藝興起?

然而口碑永遠與節目形式無關,《女人30+》之所以能夠收穫“以小博大”的市場價值,一定有其突破之處。比如說對細枝末節的刪除,讓節目始終緊繞主題,沒有過度渲染煽情,拖延時間;比如對轉型期明星樹立形象的幫助,無疑陳喬恩充滿機巧的發言打破了時下輿論對女性諸多偏見的同時,也有助於她的事業發展。

“微綜藝”目前仍處於萌芽期,要想讓此類綜藝形式前景真正明朗起來,就需要讓“微”不僅是微小的形式,還應該擁有濃縮的智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