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四位皇帝,朱元璋、康熙都沒有位置安排

在中華漫漫歷史長河中,封建王朝不斷興衰更替,皇帝作為整個封建王朝中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從秦王一統天下稱帝到溥儀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但是在這些人中,能真正稱的上是千古一帝的寥寥無幾,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小編心中的四大千古一帝,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

第一位、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帝制,完成真正的大一統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專制體制國家的開創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秦王朝的建立對後世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歷史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始皇帝不僅使華夏領土統一了2000多年,讓人民對土地必須是一個整體的思想根深蒂固了2000多年,防止中國像歐洲那樣分成幾十個小國,使以後的王朝在周邊國家有深遠的影響力;而且秦始皇還統一了文字、度量衡、錢幣、馬路等等,制定和完善了法律,這是真正意義上對人們思想上的統一。通過在制度上和思想上的統一,秦始皇給2000多年來中國以及東亞國家帶來深遠的影響。明代思想家李贄就將秦始皇譽為“千古一帝”,他在小編的心中,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位。

中國能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四位皇帝,朱元璋、康熙都沒有位置安排

秦始皇


第二位、漢武帝,他將封建王朝的國號作為一個民族永遠留在歷史中

漢武帝劉徹,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在文化上,他採用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結束了先秦的百家爭鳴,將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從此以後,每個封建王朝都將儒家作為正統思想,深遠的影響了後世2000多年。開創絲綢之路,將華夏文明傳播到歐洲,讓歐洲和漢朝相互瞭解,相互學習。在軍事上,他開疆擴土,北征匈奴,使匈奴幾乎被滅,被迫西遷,將漢朝的疆土擴大到漠北,奠定了整個漢朝的疆土範圍。他開創了漢武盛世,使國威遠揚,漢人的稱呼從此開始。可以說,漢武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的雄主,秦皇漢武並稱,再好不過!在小編心中,漢武帝理應位列第二位。

中國能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四位皇帝,朱元璋、康熙都沒有位置安排

漢武帝


第三位、隋煬帝,他開創的科舉制度一直影響到今天,成為選拔人才的不二選擇

隋煬帝楊廣,一個爭議性特別大的皇帝,自帶話題性,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戰略家、政治家,眼光深遠,他修建了大運河,讓南北方的距離拉近,使南北方的文化差異縮小。重啟絲綢之路,使得國內外能相互聯繫溝通。修復萬里長城,能讓這一偉大奇蹟保全至今。遠征高句麗,將一個很大可能崛起並將威脅中華文明的國家扼殺在襁褓中。開啟科舉考試製度,讓眾多寒門子弟也能通過自己努力走上高位,讓王朝能有人才用,社會能得到安定。雖然他最後落個身首異處、國破人亡,但後人分析他的功績就會發現:他那個時候所做的事情能夠讓後代受益無窮。雖為一時罪魁,卻能遺惠於萬世,李世民就可以說是全部照搬的他的做法,得一個“千古一帝”的稱謂的。楊廣的功績,小編覺得絕對夠得上“千古一帝”的評價。

中國能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四位皇帝,朱元璋、康熙都沒有位置安排

隋煬帝


第四位、唐太宗,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第二個輝煌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18歲隨父起兵、24歲定天下、27歲當天子、30歲被北方民族尊為“天可汗”。他為國家奮戰、為民族爭光的事情太多,影響深遠。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封建帝王的最頂峰。在治理國家上,他積極聽取群臣意見,虛心採納,厲行節約、讓百姓休養生息,國泰民安,然後科舉制度為他網絡天下人才,開創著名的貞觀之治,使唐朝成為了當時最昌盛的國家,並且讓中國的文化、教育、科技得到很大發展,為後來的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在軍事上,沿襲隋煬帝的政策,三徵高句麗,北上抗突厥。將外患一一剷除。被尊稱為“天可汗”,開疆擴土,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將唐人的稱呼遠播海外。小編覺得,唐太宗稱得上是“千古一帝”。

中國能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四位皇帝,朱元璋、康熙都沒有位置安排

李世民


除卻上述四位,封建王朝歷史上不乏明主,像將漢王朝又沿襲了幾百年的光武帝劉秀,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朱元璋,被史學家稱作最後一個盛世開創者的康熙等等,但是縱觀這個歷史長河,小編認為:秦始皇有“開創”之功,漢武帝有“大統”之威,隋煬帝有“先見”之明,唐太宗有“鼎盛”之榮!這就是小編的心中四大“千古一帝”而在你心中認可的千古一帝有是誰呢?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一下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