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是巧合,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位朱姓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梁太祖朱溫,而且他們之間有很多解不開的因緣巧合:

1、 他們都姓朱

2、 他們都是開國皇帝

3、 他們的家鄉距離極近,朱元璋老家在安徽鳳陽,朱溫老家在碭山,他們的老家都在安徽,算是老鄉。

4、 他們都出生於大動盪年代的社會最底層,窮的都快吃不上飯了。朱元璋當和尚去化齋,朱溫跟著老孃到地主家當長工。

5、 他們的帝國都被姓李的幹掉。樑朝亡於李存勖,明朝亡於李自成。

"

也許是巧合,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位朱姓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梁太祖朱溫,而且他們之間有很多解不開的因緣巧合:

1、 他們都姓朱

2、 他們都是開國皇帝

3、 他們的家鄉距離極近,朱元璋老家在安徽鳳陽,朱溫老家在碭山,他們的老家都在安徽,算是老鄉。

4、 他們都出生於大動盪年代的社會最底層,窮的都快吃不上飯了。朱元璋當和尚去化齋,朱溫跟著老孃到地主家當長工。

5、 他們的帝國都被姓李的幹掉。樑朝亡於李存勖,明朝亡於李自成。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朱溫

不過有一點,朱元璋是比不上朱溫的,那就是朱溫怎麼說也是出身清窮的鄉村小知識分子家庭,朱溫的父親朱誠是一名村塾教師,而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則是在黃土地望天刨食的泥腿子。

英雄不問出身,劉邦耍過無賴,劉備賣過草蓆,朱元璋要飯都沒人給他。朱溫的"老底"同樣不太"乾淨",因為朱溫偷過東西。好笑的是,朱溫偷的東西竟然是一口大鐵鍋。說來也是可憐,朱誠先生雖然是教書匠,但一生清貧,又死的早,撇下老婆王氏和三個兒子朱全昱、朱存、朱溫,因朱溫行三,所以江湖人稱朱三。王氏沒有活路,只好帶著三個兒子去了臨近的蕭縣地主劉崇家裡做傭人。

劉崇很同情王氏母子,但對朱溫完全沒有好感。無他,朱溫"壯而無賴",喜好賭博,不事生產,哪個地主也不喜歡這號人物。朱溫經常在村頭聚賭,但兜裡又沒有閒錢,就盯上了地主家廚房裡的那口鐵鍋。朱溫趁人不備,扛起鐵鍋準備換了錢再賭,結果被地主劉崇堵在門口……

劉崇將朱溫一頓好打,結果還是劉崇的老母親可憐這個沒爹的孩子,阻止了兒子,把朱溫攬在懷裡,告訴劉崇:"你不要小看這個無賴,老孃我夜觀天象,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劉崇哪會相信這個,笑笑走了。

其實劉母看的不錯,朱溫手腳再不乾淨,但他有一身好力氣,又精於騎射,這是在亂世立身吃飯的本事。只要能遇到貴人,像朱溫這樣的潑皮無賴,照樣可以乘龍上天。而朱溫的貴人,就是鹽販子黃巢。

"

也許是巧合,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位朱姓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梁太祖朱溫,而且他們之間有很多解不開的因緣巧合:

1、 他們都姓朱

2、 他們都是開國皇帝

3、 他們的家鄉距離極近,朱元璋老家在安徽鳳陽,朱溫老家在碭山,他們的老家都在安徽,算是老鄉。

4、 他們都出生於大動盪年代的社會最底層,窮的都快吃不上飯了。朱元璋當和尚去化齋,朱溫跟著老孃到地主家當長工。

5、 他們的帝國都被姓李的幹掉。樑朝亡於李存勖,明朝亡於李自成。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朱溫

不過有一點,朱元璋是比不上朱溫的,那就是朱溫怎麼說也是出身清窮的鄉村小知識分子家庭,朱溫的父親朱誠是一名村塾教師,而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則是在黃土地望天刨食的泥腿子。

英雄不問出身,劉邦耍過無賴,劉備賣過草蓆,朱元璋要飯都沒人給他。朱溫的"老底"同樣不太"乾淨",因為朱溫偷過東西。好笑的是,朱溫偷的東西竟然是一口大鐵鍋。說來也是可憐,朱誠先生雖然是教書匠,但一生清貧,又死的早,撇下老婆王氏和三個兒子朱全昱、朱存、朱溫,因朱溫行三,所以江湖人稱朱三。王氏沒有活路,只好帶著三個兒子去了臨近的蕭縣地主劉崇家裡做傭人。

劉崇很同情王氏母子,但對朱溫完全沒有好感。無他,朱溫"壯而無賴",喜好賭博,不事生產,哪個地主也不喜歡這號人物。朱溫經常在村頭聚賭,但兜裡又沒有閒錢,就盯上了地主家廚房裡的那口鐵鍋。朱溫趁人不備,扛起鐵鍋準備換了錢再賭,結果被地主劉崇堵在門口……

劉崇將朱溫一頓好打,結果還是劉崇的老母親可憐這個沒爹的孩子,阻止了兒子,把朱溫攬在懷裡,告訴劉崇:"你不要小看這個無賴,老孃我夜觀天象,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劉崇哪會相信這個,笑笑走了。

其實劉母看的不錯,朱溫手腳再不乾淨,但他有一身好力氣,又精於騎射,這是在亂世立身吃飯的本事。只要能遇到貴人,像朱溫這樣的潑皮無賴,照樣可以乘龍上天。而朱溫的貴人,就是鹽販子黃巢。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朱溫聽說了黃巢在曹縣起義的事情,立刻召集家庭會議,決定由忠厚但沒用的大哥朱全昱留家照顧老孃,朱存、朱溫兄弟星夜北上,拜倒在黃大哥面前。而在不遠處,王仙芝更早起義,而且聲勢遠大於黃巢,朱溫舍王仙芝而投黃巢,可見朱溫是很識人的。

朱溫是窮光棍出身,每天目睹地主劉崇的奢華生活,朱溫都饞的流口水。朱溫知道他要想成為人上人,就只能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玩命。朱溫在跟著黃大哥作戰時非常勇猛,"以力戰屢捷",不知道斬下了多少顆敵人的腦袋。朱溫終於被黃巢青眼相加,提拔做了隊長。黃巢麾下有許多高級小弟,李罕之、畢師鐸、秦彥、葛從周、霍存都有真本事,但朱溫在這些人當中仍然顯得鶴立雞群。從各種史料彙總來看,黃巢對朱溫是相當偏愛的,不過朱溫也回報了黃巢的器重。李罕之等人投降高駢,朱溫依然跟著大哥黃巢闖蕩。從曹縣開始,山東、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的大地上都留下了朱溫的汗水和足跡。直到黃巢大哥"滿城盡帶黃金甲",乘肩與如含元殿,朱溫自然也跟著修成正果。朱溫得到的大餅是"諸將軍遊奕使",相當於明朝的大鎮總兵官,在黃巢的武將群中已經是很高的職位了。更為重要的是,黃巢特別重視長安的區域防守,而朱溫率精銳守在長安城外的東渭橋,這是黃巢對朱溫的器重。替老大看守大門,不是心腹人,誰敢放心?

不過因為政治上的嚴重失誤,黃巢遭到了各路官軍的強硬圍剿,黃巢的大齊皇帝夢只做了幾天,就不得不面對巨大的生存考驗。黃巢死守關中,白白給了各路官軍從容包圍的時機。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以黃巢的實力,要在強大的官軍面前守住長安,幾乎是不肯能的。而面對黃巢人生中最大的危機,朱溫並沒有想要離開,而是繼續跟在黃巢屁股後面轉圈。

"

也許是巧合,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位朱姓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梁太祖朱溫,而且他們之間有很多解不開的因緣巧合:

1、 他們都姓朱

2、 他們都是開國皇帝

3、 他們的家鄉距離極近,朱元璋老家在安徽鳳陽,朱溫老家在碭山,他們的老家都在安徽,算是老鄉。

4、 他們都出生於大動盪年代的社會最底層,窮的都快吃不上飯了。朱元璋當和尚去化齋,朱溫跟著老孃到地主家當長工。

5、 他們的帝國都被姓李的幹掉。樑朝亡於李存勖,明朝亡於李自成。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朱溫

不過有一點,朱元璋是比不上朱溫的,那就是朱溫怎麼說也是出身清窮的鄉村小知識分子家庭,朱溫的父親朱誠是一名村塾教師,而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則是在黃土地望天刨食的泥腿子。

英雄不問出身,劉邦耍過無賴,劉備賣過草蓆,朱元璋要飯都沒人給他。朱溫的"老底"同樣不太"乾淨",因為朱溫偷過東西。好笑的是,朱溫偷的東西竟然是一口大鐵鍋。說來也是可憐,朱誠先生雖然是教書匠,但一生清貧,又死的早,撇下老婆王氏和三個兒子朱全昱、朱存、朱溫,因朱溫行三,所以江湖人稱朱三。王氏沒有活路,只好帶著三個兒子去了臨近的蕭縣地主劉崇家裡做傭人。

劉崇很同情王氏母子,但對朱溫完全沒有好感。無他,朱溫"壯而無賴",喜好賭博,不事生產,哪個地主也不喜歡這號人物。朱溫經常在村頭聚賭,但兜裡又沒有閒錢,就盯上了地主家廚房裡的那口鐵鍋。朱溫趁人不備,扛起鐵鍋準備換了錢再賭,結果被地主劉崇堵在門口……

劉崇將朱溫一頓好打,結果還是劉崇的老母親可憐這個沒爹的孩子,阻止了兒子,把朱溫攬在懷裡,告訴劉崇:"你不要小看這個無賴,老孃我夜觀天象,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劉崇哪會相信這個,笑笑走了。

其實劉母看的不錯,朱溫手腳再不乾淨,但他有一身好力氣,又精於騎射,這是在亂世立身吃飯的本事。只要能遇到貴人,像朱溫這樣的潑皮無賴,照樣可以乘龍上天。而朱溫的貴人,就是鹽販子黃巢。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朱溫聽說了黃巢在曹縣起義的事情,立刻召集家庭會議,決定由忠厚但沒用的大哥朱全昱留家照顧老孃,朱存、朱溫兄弟星夜北上,拜倒在黃大哥面前。而在不遠處,王仙芝更早起義,而且聲勢遠大於黃巢,朱溫舍王仙芝而投黃巢,可見朱溫是很識人的。

朱溫是窮光棍出身,每天目睹地主劉崇的奢華生活,朱溫都饞的流口水。朱溫知道他要想成為人上人,就只能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玩命。朱溫在跟著黃大哥作戰時非常勇猛,"以力戰屢捷",不知道斬下了多少顆敵人的腦袋。朱溫終於被黃巢青眼相加,提拔做了隊長。黃巢麾下有許多高級小弟,李罕之、畢師鐸、秦彥、葛從周、霍存都有真本事,但朱溫在這些人當中仍然顯得鶴立雞群。從各種史料彙總來看,黃巢對朱溫是相當偏愛的,不過朱溫也回報了黃巢的器重。李罕之等人投降高駢,朱溫依然跟著大哥黃巢闖蕩。從曹縣開始,山東、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的大地上都留下了朱溫的汗水和足跡。直到黃巢大哥"滿城盡帶黃金甲",乘肩與如含元殿,朱溫自然也跟著修成正果。朱溫得到的大餅是"諸將軍遊奕使",相當於明朝的大鎮總兵官,在黃巢的武將群中已經是很高的職位了。更為重要的是,黃巢特別重視長安的區域防守,而朱溫率精銳守在長安城外的東渭橋,這是黃巢對朱溫的器重。替老大看守大門,不是心腹人,誰敢放心?

不過因為政治上的嚴重失誤,黃巢遭到了各路官軍的強硬圍剿,黃巢的大齊皇帝夢只做了幾天,就不得不面對巨大的生存考驗。黃巢死守關中,白白給了各路官軍從容包圍的時機。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以黃巢的實力,要在強大的官軍面前守住長安,幾乎是不肯能的。而面對黃巢人生中最大的危機,朱溫並沒有想要離開,而是繼續跟在黃巢屁股後面轉圈。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朱溫並非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只要黃巢對他好,他是沒有什麼理由背叛老大哥的。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朱溫相信黃巢能轉危為安,如果黃巢能真正平定天下,那麼朱溫必定是一等一的功臣。當時的朱溫應該沒有腳踩兩隻船的想法,朱溫甚至憑三寸不爛之舌招降了屯兵櫟陽的銀州招討使諸葛爽。

不過,朱溫畢竟處在一個亂世爭雄的大風雲時代,江湖上能揚名立萬的人物非常多,不是朱溫一人就能通吃天下的。很快,朱溫發現,已經和黃巢翻臉的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是個難纏的角色。其實何止一個王重榮,大太監楊復光,和朱溫都是地痞無賴出身的偷驢賊王建,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特別是王重榮,簡直就是朱溫的剋星,"帝(朱溫)時與之(王重榮)鄰封,屢為重榮所敗"。朱溫被王重榮打的找不著北,情急之下,只能厚著臉皮向大齊皇帝求援。但更重要的是,朱溫似乎已經察覺了一絲不祥——黃巢再這麼折騰下去,早晚要完蛋。

朱溫在明面上並沒有背叛黃巢,但在朱溫的心中已經打起了退堂鼓——再這麼跟著黃巢,自己會不會完蛋?其實黃巢還算對得起朱溫的,在朱溫奉命攻下南陽,返回長安時,大齊皇帝可是親自迎接的,這時別人很難得到的殊榮。所以朱溫的內心深處一直在苦苦掙扎,如果背叛大哥,將來難免要背上罵名;可如果繼續跟著黃巢,自己估計是死路一條。

但有一件事讓朱溫對黃巢產生了嚴重不滿,就是黃巢極為信任的左軍使孟楷向來和朱溫不和,而朱溫向黃巢加急快遞的十份求救表章都被孟楷丟在了垃圾桶,根本沒給黃巢看。員工可以對老闆忠貞不二,但前提是老闆必須創造一個可以讓員工展示自己人生價值的舞臺,可黃巢的這個草臺班子都散了架,員工都快沒了飯碗,朱溫自然有了異樣的想法。

朱溫召開了一場足以改變歷史的幕僚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三個人,事主朱溫和兩大幕僚謝瞳、胡真。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毫無疑問,朱溫的出發點肯定要保住自己的前程,這是一切問題的前提。朱溫讓兩大謀士給他分析保黃與降唐的利害關係,其實朱溫見黃巢日漸衰落,基本打定了背叛黃巢的主意,《舊五代史·謝瞳傳》記載"(謝瞳勸他降唐後)我意素決"。與其說考慮保黃,不如說是讓謀士給自己降唐進行心理安慰,朱溫不想背上叛主的罵名罷了。

謝瞳不是傻子,他已經看出了朱溫的心思,端人家的飯碗不能砸人家的鍋灶,這時江湖規矩。謝瞳勸說朱溫投降唐朝。胡真大概也是這個意思,他勸朱溫吵了黃巢的魷魚,換個東家。老闆即將破產跳樓,跟著他一起跳樓顯然是傻子才會做 的事情。至於這麼做會有負罪感,但換個角度看,朱溫自跟著黃巢以來,凡戰必先,身上沒少留下刀槍傷痕,他已經對得起黃巢給他開的那些薪水,我又沒有白吃你的!

"

也許是巧合,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位朱姓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梁太祖朱溫,而且他們之間有很多解不開的因緣巧合:

1、 他們都姓朱

2、 他們都是開國皇帝

3、 他們的家鄉距離極近,朱元璋老家在安徽鳳陽,朱溫老家在碭山,他們的老家都在安徽,算是老鄉。

4、 他們都出生於大動盪年代的社會最底層,窮的都快吃不上飯了。朱元璋當和尚去化齋,朱溫跟著老孃到地主家當長工。

5、 他們的帝國都被姓李的幹掉。樑朝亡於李存勖,明朝亡於李自成。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朱溫

不過有一點,朱元璋是比不上朱溫的,那就是朱溫怎麼說也是出身清窮的鄉村小知識分子家庭,朱溫的父親朱誠是一名村塾教師,而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則是在黃土地望天刨食的泥腿子。

英雄不問出身,劉邦耍過無賴,劉備賣過草蓆,朱元璋要飯都沒人給他。朱溫的"老底"同樣不太"乾淨",因為朱溫偷過東西。好笑的是,朱溫偷的東西竟然是一口大鐵鍋。說來也是可憐,朱誠先生雖然是教書匠,但一生清貧,又死的早,撇下老婆王氏和三個兒子朱全昱、朱存、朱溫,因朱溫行三,所以江湖人稱朱三。王氏沒有活路,只好帶著三個兒子去了臨近的蕭縣地主劉崇家裡做傭人。

劉崇很同情王氏母子,但對朱溫完全沒有好感。無他,朱溫"壯而無賴",喜好賭博,不事生產,哪個地主也不喜歡這號人物。朱溫經常在村頭聚賭,但兜裡又沒有閒錢,就盯上了地主家廚房裡的那口鐵鍋。朱溫趁人不備,扛起鐵鍋準備換了錢再賭,結果被地主劉崇堵在門口……

劉崇將朱溫一頓好打,結果還是劉崇的老母親可憐這個沒爹的孩子,阻止了兒子,把朱溫攬在懷裡,告訴劉崇:"你不要小看這個無賴,老孃我夜觀天象,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劉崇哪會相信這個,笑笑走了。

其實劉母看的不錯,朱溫手腳再不乾淨,但他有一身好力氣,又精於騎射,這是在亂世立身吃飯的本事。只要能遇到貴人,像朱溫這樣的潑皮無賴,照樣可以乘龍上天。而朱溫的貴人,就是鹽販子黃巢。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朱溫聽說了黃巢在曹縣起義的事情,立刻召集家庭會議,決定由忠厚但沒用的大哥朱全昱留家照顧老孃,朱存、朱溫兄弟星夜北上,拜倒在黃大哥面前。而在不遠處,王仙芝更早起義,而且聲勢遠大於黃巢,朱溫舍王仙芝而投黃巢,可見朱溫是很識人的。

朱溫是窮光棍出身,每天目睹地主劉崇的奢華生活,朱溫都饞的流口水。朱溫知道他要想成為人上人,就只能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玩命。朱溫在跟著黃大哥作戰時非常勇猛,"以力戰屢捷",不知道斬下了多少顆敵人的腦袋。朱溫終於被黃巢青眼相加,提拔做了隊長。黃巢麾下有許多高級小弟,李罕之、畢師鐸、秦彥、葛從周、霍存都有真本事,但朱溫在這些人當中仍然顯得鶴立雞群。從各種史料彙總來看,黃巢對朱溫是相當偏愛的,不過朱溫也回報了黃巢的器重。李罕之等人投降高駢,朱溫依然跟著大哥黃巢闖蕩。從曹縣開始,山東、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的大地上都留下了朱溫的汗水和足跡。直到黃巢大哥"滿城盡帶黃金甲",乘肩與如含元殿,朱溫自然也跟著修成正果。朱溫得到的大餅是"諸將軍遊奕使",相當於明朝的大鎮總兵官,在黃巢的武將群中已經是很高的職位了。更為重要的是,黃巢特別重視長安的區域防守,而朱溫率精銳守在長安城外的東渭橋,這是黃巢對朱溫的器重。替老大看守大門,不是心腹人,誰敢放心?

不過因為政治上的嚴重失誤,黃巢遭到了各路官軍的強硬圍剿,黃巢的大齊皇帝夢只做了幾天,就不得不面對巨大的生存考驗。黃巢死守關中,白白給了各路官軍從容包圍的時機。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以黃巢的實力,要在強大的官軍面前守住長安,幾乎是不肯能的。而面對黃巢人生中最大的危機,朱溫並沒有想要離開,而是繼續跟在黃巢屁股後面轉圈。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朱溫並非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只要黃巢對他好,他是沒有什麼理由背叛老大哥的。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朱溫相信黃巢能轉危為安,如果黃巢能真正平定天下,那麼朱溫必定是一等一的功臣。當時的朱溫應該沒有腳踩兩隻船的想法,朱溫甚至憑三寸不爛之舌招降了屯兵櫟陽的銀州招討使諸葛爽。

不過,朱溫畢竟處在一個亂世爭雄的大風雲時代,江湖上能揚名立萬的人物非常多,不是朱溫一人就能通吃天下的。很快,朱溫發現,已經和黃巢翻臉的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是個難纏的角色。其實何止一個王重榮,大太監楊復光,和朱溫都是地痞無賴出身的偷驢賊王建,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特別是王重榮,簡直就是朱溫的剋星,"帝(朱溫)時與之(王重榮)鄰封,屢為重榮所敗"。朱溫被王重榮打的找不著北,情急之下,只能厚著臉皮向大齊皇帝求援。但更重要的是,朱溫似乎已經察覺了一絲不祥——黃巢再這麼折騰下去,早晚要完蛋。

朱溫在明面上並沒有背叛黃巢,但在朱溫的心中已經打起了退堂鼓——再這麼跟著黃巢,自己會不會完蛋?其實黃巢還算對得起朱溫的,在朱溫奉命攻下南陽,返回長安時,大齊皇帝可是親自迎接的,這時別人很難得到的殊榮。所以朱溫的內心深處一直在苦苦掙扎,如果背叛大哥,將來難免要背上罵名;可如果繼續跟著黃巢,自己估計是死路一條。

但有一件事讓朱溫對黃巢產生了嚴重不滿,就是黃巢極為信任的左軍使孟楷向來和朱溫不和,而朱溫向黃巢加急快遞的十份求救表章都被孟楷丟在了垃圾桶,根本沒給黃巢看。員工可以對老闆忠貞不二,但前提是老闆必須創造一個可以讓員工展示自己人生價值的舞臺,可黃巢的這個草臺班子都散了架,員工都快沒了飯碗,朱溫自然有了異樣的想法。

朱溫召開了一場足以改變歷史的幕僚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三個人,事主朱溫和兩大幕僚謝瞳、胡真。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毫無疑問,朱溫的出發點肯定要保住自己的前程,這是一切問題的前提。朱溫讓兩大謀士給他分析保黃與降唐的利害關係,其實朱溫見黃巢日漸衰落,基本打定了背叛黃巢的主意,《舊五代史·謝瞳傳》記載"(謝瞳勸他降唐後)我意素決"。與其說考慮保黃,不如說是讓謀士給自己降唐進行心理安慰,朱溫不想背上叛主的罵名罷了。

謝瞳不是傻子,他已經看出了朱溫的心思,端人家的飯碗不能砸人家的鍋灶,這時江湖規矩。謝瞳勸說朱溫投降唐朝。胡真大概也是這個意思,他勸朱溫吵了黃巢的魷魚,換個東家。老闆即將破產跳樓,跟著他一起跳樓顯然是傻子才會做 的事情。至於這麼做會有負罪感,但換個角度看,朱溫自跟著黃巢以來,凡戰必先,身上沒少留下刀槍傷痕,他已經對得起黃巢給他開的那些薪水,我又沒有白吃你的!

朱溫: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背叛黃巢是有道理的

唐中和二年(882年)九月十七日,朱溫做出了一個對於他本人來說正確的決定——殺掉黃巢監軍嚴實,正式通告天下,背巢降唐。而接到這塊大肉餅的,是朱溫的"老鄰居"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朱溫假模假式的向王重榮謝罪,,並表示願意為朝廷剿滅黃巢盡力。此時的朱溫是黃巢手下的頭牌,他的背叛,相當於足球世界裡的巴薩頭牌直接轉會到皇馬(反之亦然),轟動效應可想而知。還賴在成都的小皇帝李儇接到謝瞳的親自上書後,激動的鼻涕一把淚一把,"是天賜予也"。情緒激動的李儇封朱溫為左金吾衛大將軍,河中行營副招討使,並賜名"朱全忠"。

李儇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就是這個"天賜"的朱全忠,日後奪了他李家三百年江山社稷,並殺盡了李唐宗室。

朝廷給朱溫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豐厚,左金吾衛大將軍是虛職,但河中副招討使卻是實職,僅次於王重榮。而且朝廷的言外之意非常明顯——只要剿滅黃巢有功,支票給你了,你自己填。

這筆交易對唐王朝是非常超值的,作為黃巢手下頭牌,朱溫的投降對瓦解黃巢軍中將領的抵抗鬥志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而且朱溫對黃巢知根知底,就像洪承疇投降皇太極,對後金進攻明朝大有裨益一樣。而對朱溫來說,他也在情況不明的十字路口中間選擇了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美好的人生畫卷已經悄然打開。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叛變,朱溫還意外的撿到了一個老孃舅,就是他的新上司王重榮。因為王重榮和朱溫的老孃同姓,為了在朝廷內部找一顆大樹靠著,朱溫厚著臉皮乞求王重榮做他的老孃舅。王重榮也知道朱溫的分量,自然笑納這個幹外甥。

而朱溫的突然叛變,卻刺激了內外交困的黃巢,黃巢指天罵朱溫:負鍋賊,終不得善終!此時的黃巢,不過是死鴨子嘴硬,他罵完後,也該下地獄了。

"反正我沒白拿你的工錢,咱倆兩清。"新任宣武軍節度使大人一直這樣安慰著自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