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所在生產隊的村民全家福

知青們回憶1977年第一次看到黃河大水的力量,眼看著那壩外的土壩在漫不經心的黃河水流中崩塌,那即將成熟的麥子一點點的浸泡入水中,準旗籍知青劉美蓮回憶:“大家所有人跳到刺骨的黃河水裡堵潰口,為了不讓黃河水淹麥田,大家慌忙搶收。”年終分紅時,鄉親們那沉重的臉色。那晚,在眾目關注之下,劉隊長說“先把知識青年的給分出來,按旗裡要求,他們按人頭保證口糧…”

回憶過去的點滴在插隊的日子裡,知青們擔過糞,修過渠,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他們穿老羊皮襖,和老鄉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也正是這一代“老知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所在生產隊的村民全家福

知青們回憶1977年第一次看到黃河大水的力量,眼看著那壩外的土壩在漫不經心的黃河水流中崩塌,那即將成熟的麥子一點點的浸泡入水中,準旗籍知青劉美蓮回憶:“大家所有人跳到刺骨的黃河水裡堵潰口,為了不讓黃河水淹麥田,大家慌忙搶收。”年終分紅時,鄉親們那沉重的臉色。那晚,在眾目關注之下,劉隊長說“先把知識青年的給分出來,按旗裡要求,他們按人頭保證口糧…”

回憶過去的點滴在插隊的日子裡,知青們擔過糞,修過渠,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他們穿老羊皮襖,和老鄉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也正是這一代“老知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和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支書、生產隊隊長、村委會會計的合影

四十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老鄉眼裡的“知青娃娃”已入花甲年,回憶起在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仍有說不完的話。早些年的西李三壕村由於黃河改道大水漫堤等等自然因素已消失,村裡的男女老少也被迫遷移分散,鄉親們都遍佈各地,今年夏天由一些準旗籍的老知青發起的回鄉之旅得到了鄉親們的響應,四十多年沒有見面的村民們又通過微信群有了聯絡,曾經在東不拉大隊的三個生產隊插隊知青們又聚首在這個曾經生活勞作留下刻骨記憶的鄉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所在生產隊的村民全家福

知青們回憶1977年第一次看到黃河大水的力量,眼看著那壩外的土壩在漫不經心的黃河水流中崩塌,那即將成熟的麥子一點點的浸泡入水中,準旗籍知青劉美蓮回憶:“大家所有人跳到刺骨的黃河水裡堵潰口,為了不讓黃河水淹麥田,大家慌忙搶收。”年終分紅時,鄉親們那沉重的臉色。那晚,在眾目關注之下,劉隊長說“先把知識青年的給分出來,按旗裡要求,他們按人頭保證口糧…”

回憶過去的點滴在插隊的日子裡,知青們擔過糞,修過渠,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他們穿老羊皮襖,和老鄉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也正是這一代“老知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和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支書、生產隊隊長、村委會會計的合影

四十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老鄉眼裡的“知青娃娃”已入花甲年,回憶起在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仍有說不完的話。早些年的西李三壕村由於黃河改道大水漫堤等等自然因素已消失,村裡的男女老少也被迫遷移分散,鄉親們都遍佈各地,今年夏天由一些準旗籍的老知青發起的回鄉之旅得到了鄉親們的響應,四十多年沒有見面的村民們又通過微信群有了聯絡,曾經在東不拉大隊的三個生產隊插隊知青們又聚首在這個曾經生活勞作留下刻骨記憶的鄉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民

從美國、南京、鄂爾多斯市、呼市、包頭等等地方回來的知青們又和鄉親們重逢了,近鄉情更怯,寂靜的鄉村沸騰起來了。他們與村民聚在一起,任憑熱淚止不住地流,大家相互尋找著熟悉的面孔。善良樸實的鄉親們圍攏過來,仔細打量,居然能叫得出大部分人的名字來。他們拉著彼此的手久久不放,不停地說著40年前的往事。

當我們一行驅車前往一處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的時候,大家步入了當年居住的知青小院,仔細尋找著各自住過的房間:門窗還是原來的門窗,土炕依舊是原來的土炕,只是光澤不再,破爛了許多,雖然時隔多年,但還能清晰地認出,這裡是一點也沒有陌生感。回鄉的南京知青還記著那段生活:“吃著從沒吃過的雜糧,睡在那叫“炕”的通鋪上,喝著有點鹹味的黃河水,洗頭的肥皂居然不起泡沫還發粘,還有那風沙和沙塵爆,太陽成了一個大黃斑,有一天早上南京知青許寧做好了早飯來叫大家起床,門推開後,只見到一個個炕上的知青們熟睡在灰土裡,臉上厚厚的一層沙土,只能閉著眼睛拍掉土再起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所在生產隊的村民全家福

知青們回憶1977年第一次看到黃河大水的力量,眼看著那壩外的土壩在漫不經心的黃河水流中崩塌,那即將成熟的麥子一點點的浸泡入水中,準旗籍知青劉美蓮回憶:“大家所有人跳到刺骨的黃河水裡堵潰口,為了不讓黃河水淹麥田,大家慌忙搶收。”年終分紅時,鄉親們那沉重的臉色。那晚,在眾目關注之下,劉隊長說“先把知識青年的給分出來,按旗裡要求,他們按人頭保證口糧…”

回憶過去的點滴在插隊的日子裡,知青們擔過糞,修過渠,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他們穿老羊皮襖,和老鄉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也正是這一代“老知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和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支書、生產隊隊長、村委會會計的合影

四十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老鄉眼裡的“知青娃娃”已入花甲年,回憶起在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仍有說不完的話。早些年的西李三壕村由於黃河改道大水漫堤等等自然因素已消失,村裡的男女老少也被迫遷移分散,鄉親們都遍佈各地,今年夏天由一些準旗籍的老知青發起的回鄉之旅得到了鄉親們的響應,四十多年沒有見面的村民們又通過微信群有了聯絡,曾經在東不拉大隊的三個生產隊插隊知青們又聚首在這個曾經生活勞作留下刻骨記憶的鄉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民

從美國、南京、鄂爾多斯市、呼市、包頭等等地方回來的知青們又和鄉親們重逢了,近鄉情更怯,寂靜的鄉村沸騰起來了。他們與村民聚在一起,任憑熱淚止不住地流,大家相互尋找著熟悉的面孔。善良樸實的鄉親們圍攏過來,仔細打量,居然能叫得出大部分人的名字來。他們拉著彼此的手久久不放,不停地說著40年前的往事。

當我們一行驅車前往一處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的時候,大家步入了當年居住的知青小院,仔細尋找著各自住過的房間:門窗還是原來的門窗,土炕依舊是原來的土炕,只是光澤不再,破爛了許多,雖然時隔多年,但還能清晰地認出,這裡是一點也沒有陌生感。回鄉的南京知青還記著那段生活:“吃著從沒吃過的雜糧,睡在那叫“炕”的通鋪上,喝著有點鹹味的黃河水,洗頭的肥皂居然不起泡沫還發粘,還有那風沙和沙塵爆,太陽成了一個大黃斑,有一天早上南京知青許寧做好了早飯來叫大家起床,門推開後,只見到一個個炕上的知青們熟睡在灰土裡,臉上厚厚的一層沙土,只能閉著眼睛拍掉土再起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兩位南京知青站在坡頭遠望回憶知青歲月

而今,這片曾經貧瘠荒涼的土地已天翻地覆,春夏好景緻,秋冬不荒涼,村落拾舊趣,深翠映瓦房,走在十二連城的村鎮裡,村落乾淨整潔,民風淳樸憨厚,和諧文明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與四十年黃沙漫天的景象相比,知青們無一不驚歎“第二故鄉”的巨大變化,這裡早已成為準格爾旗的“米糧倉”。40年,從這裡走出去的知青回到城市或教書任教或成為公司白領、企業工人,或行政職工,甚至有到異國他鄉生活工作,但無論何時何這段艱辛又難忘的知青歲月,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和體魄,為他們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四十多年前,他們風華正茂,那段難忘的上山下鄉歷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成為難以忘懷的永恆記憶和寶貴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所在生產隊的村民全家福

知青們回憶1977年第一次看到黃河大水的力量,眼看著那壩外的土壩在漫不經心的黃河水流中崩塌,那即將成熟的麥子一點點的浸泡入水中,準旗籍知青劉美蓮回憶:“大家所有人跳到刺骨的黃河水裡堵潰口,為了不讓黃河水淹麥田,大家慌忙搶收。”年終分紅時,鄉親們那沉重的臉色。那晚,在眾目關注之下,劉隊長說“先把知識青年的給分出來,按旗裡要求,他們按人頭保證口糧…”

回憶過去的點滴在插隊的日子裡,知青們擔過糞,修過渠,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他們穿老羊皮襖,和老鄉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也正是這一代“老知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和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支書、生產隊隊長、村委會會計的合影

四十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老鄉眼裡的“知青娃娃”已入花甲年,回憶起在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仍有說不完的話。早些年的西李三壕村由於黃河改道大水漫堤等等自然因素已消失,村裡的男女老少也被迫遷移分散,鄉親們都遍佈各地,今年夏天由一些準旗籍的老知青發起的回鄉之旅得到了鄉親們的響應,四十多年沒有見面的村民們又通過微信群有了聯絡,曾經在東不拉大隊的三個生產隊插隊知青們又聚首在這個曾經生活勞作留下刻骨記憶的鄉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民

從美國、南京、鄂爾多斯市、呼市、包頭等等地方回來的知青們又和鄉親們重逢了,近鄉情更怯,寂靜的鄉村沸騰起來了。他們與村民聚在一起,任憑熱淚止不住地流,大家相互尋找著熟悉的面孔。善良樸實的鄉親們圍攏過來,仔細打量,居然能叫得出大部分人的名字來。他們拉著彼此的手久久不放,不停地說著40年前的往事。

當我們一行驅車前往一處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的時候,大家步入了當年居住的知青小院,仔細尋找著各自住過的房間:門窗還是原來的門窗,土炕依舊是原來的土炕,只是光澤不再,破爛了許多,雖然時隔多年,但還能清晰地認出,這裡是一點也沒有陌生感。回鄉的南京知青還記著那段生活:“吃著從沒吃過的雜糧,睡在那叫“炕”的通鋪上,喝著有點鹹味的黃河水,洗頭的肥皂居然不起泡沫還發粘,還有那風沙和沙塵爆,太陽成了一個大黃斑,有一天早上南京知青許寧做好了早飯來叫大家起床,門推開後,只見到一個個炕上的知青們熟睡在灰土裡,臉上厚厚的一層沙土,只能閉著眼睛拍掉土再起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兩位南京知青站在坡頭遠望回憶知青歲月

而今,這片曾經貧瘠荒涼的土地已天翻地覆,春夏好景緻,秋冬不荒涼,村落拾舊趣,深翠映瓦房,走在十二連城的村鎮裡,村落乾淨整潔,民風淳樸憨厚,和諧文明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與四十年黃沙漫天的景象相比,知青們無一不驚歎“第二故鄉”的巨大變化,這裡早已成為準格爾旗的“米糧倉”。40年,從這裡走出去的知青回到城市或教書任教或成為公司白領、企業工人,或行政職工,甚至有到異國他鄉生活工作,但無論何時何這段艱辛又難忘的知青歲月,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和體魄,為他們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四十多年前,他們風華正茂,那段難忘的上山下鄉歷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成為難以忘懷的永恆記憶和寶貴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歲月依稀,青春寄遠。 採訪期間,我屢次被他們相見時的真情流露所打動,那種知青和父老鄉親的深深情誼讓人動容,雖然“知青”一詞已遠離我們很久了,但在一代人的心中,依然滿懷深情……

圖文:劉浩

更多新聞

【曝光臺】一大波交通違法行為被曝光!有你認識的嗎?

【關注】購物不花錢,積分換商品?準格爾旗這個超市高大上!

【本土】百年沙圪堵,從這裡撫摸老鎮心跳...

【薦讀】菸民請注意,控煙行動要來了!國家已出手

期編輯:王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所在生產隊的村民全家福

知青們回憶1977年第一次看到黃河大水的力量,眼看著那壩外的土壩在漫不經心的黃河水流中崩塌,那即將成熟的麥子一點點的浸泡入水中,準旗籍知青劉美蓮回憶:“大家所有人跳到刺骨的黃河水裡堵潰口,為了不讓黃河水淹麥田,大家慌忙搶收。”年終分紅時,鄉親們那沉重的臉色。那晚,在眾目關注之下,劉隊長說“先把知識青年的給分出來,按旗裡要求,他們按人頭保證口糧…”

回憶過去的點滴在插隊的日子裡,知青們擔過糞,修過渠,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他們穿老羊皮襖,和老鄉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也正是這一代“老知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和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支書、生產隊隊長、村委會會計的合影

四十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老鄉眼裡的“知青娃娃”已入花甲年,回憶起在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仍有說不完的話。早些年的西李三壕村由於黃河改道大水漫堤等等自然因素已消失,村裡的男女老少也被迫遷移分散,鄉親們都遍佈各地,今年夏天由一些準旗籍的老知青發起的回鄉之旅得到了鄉親們的響應,四十多年沒有見面的村民們又通過微信群有了聯絡,曾經在東不拉大隊的三個生產隊插隊知青們又聚首在這個曾經生活勞作留下刻骨記憶的鄉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民

從美國、南京、鄂爾多斯市、呼市、包頭等等地方回來的知青們又和鄉親們重逢了,近鄉情更怯,寂靜的鄉村沸騰起來了。他們與村民聚在一起,任憑熱淚止不住地流,大家相互尋找著熟悉的面孔。善良樸實的鄉親們圍攏過來,仔細打量,居然能叫得出大部分人的名字來。他們拉著彼此的手久久不放,不停地說著40年前的往事。

當我們一行驅車前往一處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的時候,大家步入了當年居住的知青小院,仔細尋找著各自住過的房間:門窗還是原來的門窗,土炕依舊是原來的土炕,只是光澤不再,破爛了許多,雖然時隔多年,但還能清晰地認出,這裡是一點也沒有陌生感。回鄉的南京知青還記著那段生活:“吃著從沒吃過的雜糧,睡在那叫“炕”的通鋪上,喝著有點鹹味的黃河水,洗頭的肥皂居然不起泡沫還發粘,還有那風沙和沙塵爆,太陽成了一個大黃斑,有一天早上南京知青許寧做好了早飯來叫大家起床,門推開後,只見到一個個炕上的知青們熟睡在灰土裡,臉上厚厚的一層沙土,只能閉著眼睛拍掉土再起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兩位南京知青站在坡頭遠望回憶知青歲月

而今,這片曾經貧瘠荒涼的土地已天翻地覆,春夏好景緻,秋冬不荒涼,村落拾舊趣,深翠映瓦房,走在十二連城的村鎮裡,村落乾淨整潔,民風淳樸憨厚,和諧文明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與四十年黃沙漫天的景象相比,知青們無一不驚歎“第二故鄉”的巨大變化,這裡早已成為準格爾旗的“米糧倉”。40年,從這裡走出去的知青回到城市或教書任教或成為公司白領、企業工人,或行政職工,甚至有到異國他鄉生活工作,但無論何時何這段艱辛又難忘的知青歲月,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和體魄,為他們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四十多年前,他們風華正茂,那段難忘的上山下鄉歷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成為難以忘懷的永恆記憶和寶貴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歲月依稀,青春寄遠。 採訪期間,我屢次被他們相見時的真情流露所打動,那種知青和父老鄉親的深深情誼讓人動容,雖然“知青”一詞已遠離我們很久了,但在一代人的心中,依然滿懷深情……

圖文:劉浩

更多新聞

【曝光臺】一大波交通違法行為被曝光!有你認識的嗎?

【關注】購物不花錢,積分換商品?準格爾旗這個超市高大上!

【本土】百年沙圪堵,從這裡撫摸老鎮心跳...

【薦讀】菸民請注意,控煙行動要來了!國家已出手

期編輯:王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所在生產隊的村民全家福

知青們回憶1977年第一次看到黃河大水的力量,眼看著那壩外的土壩在漫不經心的黃河水流中崩塌,那即將成熟的麥子一點點的浸泡入水中,準旗籍知青劉美蓮回憶:“大家所有人跳到刺骨的黃河水裡堵潰口,為了不讓黃河水淹麥田,大家慌忙搶收。”年終分紅時,鄉親們那沉重的臉色。那晚,在眾目關注之下,劉隊長說“先把知識青年的給分出來,按旗裡要求,他們按人頭保證口糧…”

回憶過去的點滴在插隊的日子裡,知青們擔過糞,修過渠,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他們穿老羊皮襖,和老鄉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也正是這一代“老知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和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支書、生產隊隊長、村委會會計的合影

四十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老鄉眼裡的“知青娃娃”已入花甲年,回憶起在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仍有說不完的話。早些年的西李三壕村由於黃河改道大水漫堤等等自然因素已消失,村裡的男女老少也被迫遷移分散,鄉親們都遍佈各地,今年夏天由一些準旗籍的老知青發起的回鄉之旅得到了鄉親們的響應,四十多年沒有見面的村民們又通過微信群有了聯絡,曾經在東不拉大隊的三個生產隊插隊知青們又聚首在這個曾經生活勞作留下刻骨記憶的鄉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民

從美國、南京、鄂爾多斯市、呼市、包頭等等地方回來的知青們又和鄉親們重逢了,近鄉情更怯,寂靜的鄉村沸騰起來了。他們與村民聚在一起,任憑熱淚止不住地流,大家相互尋找著熟悉的面孔。善良樸實的鄉親們圍攏過來,仔細打量,居然能叫得出大部分人的名字來。他們拉著彼此的手久久不放,不停地說著40年前的往事。

當我們一行驅車前往一處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的時候,大家步入了當年居住的知青小院,仔細尋找著各自住過的房間:門窗還是原來的門窗,土炕依舊是原來的土炕,只是光澤不再,破爛了許多,雖然時隔多年,但還能清晰地認出,這裡是一點也沒有陌生感。回鄉的南京知青還記著那段生活:“吃著從沒吃過的雜糧,睡在那叫“炕”的通鋪上,喝著有點鹹味的黃河水,洗頭的肥皂居然不起泡沫還發粘,還有那風沙和沙塵爆,太陽成了一個大黃斑,有一天早上南京知青許寧做好了早飯來叫大家起床,門推開後,只見到一個個炕上的知青們熟睡在灰土裡,臉上厚厚的一層沙土,只能閉著眼睛拍掉土再起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兩位南京知青站在坡頭遠望回憶知青歲月

而今,這片曾經貧瘠荒涼的土地已天翻地覆,春夏好景緻,秋冬不荒涼,村落拾舊趣,深翠映瓦房,走在十二連城的村鎮裡,村落乾淨整潔,民風淳樸憨厚,和諧文明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與四十年黃沙漫天的景象相比,知青們無一不驚歎“第二故鄉”的巨大變化,這裡早已成為準格爾旗的“米糧倉”。40年,從這裡走出去的知青回到城市或教書任教或成為公司白領、企業工人,或行政職工,甚至有到異國他鄉生活工作,但無論何時何這段艱辛又難忘的知青歲月,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和體魄,為他們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四十多年前,他們風華正茂,那段難忘的上山下鄉歷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成為難以忘懷的永恆記憶和寶貴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歲月依稀,青春寄遠。 採訪期間,我屢次被他們相見時的真情流露所打動,那種知青和父老鄉親的深深情誼讓人動容,雖然“知青”一詞已遠離我們很久了,但在一代人的心中,依然滿懷深情……

圖文:劉浩

更多新聞

【曝光臺】一大波交通違法行為被曝光!有你認識的嗎?

【關注】購物不花錢,積分換商品?準格爾旗這個超市高大上!

【本土】百年沙圪堵,從這裡撫摸老鎮心跳...

【薦讀】菸民請注意,控煙行動要來了!國家已出手

期編輯:王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所在生產隊的村民全家福

知青們回憶1977年第一次看到黃河大水的力量,眼看著那壩外的土壩在漫不經心的黃河水流中崩塌,那即將成熟的麥子一點點的浸泡入水中,準旗籍知青劉美蓮回憶:“大家所有人跳到刺骨的黃河水裡堵潰口,為了不讓黃河水淹麥田,大家慌忙搶收。”年終分紅時,鄉親們那沉重的臉色。那晚,在眾目關注之下,劉隊長說“先把知識青年的給分出來,按旗裡要求,他們按人頭保證口糧…”

回憶過去的點滴在插隊的日子裡,知青們擔過糞,修過渠,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他們穿老羊皮襖,和老鄉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也正是這一代“老知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和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支書、生產隊隊長、村委會會計的合影

四十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老鄉眼裡的“知青娃娃”已入花甲年,回憶起在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仍有說不完的話。早些年的西李三壕村由於黃河改道大水漫堤等等自然因素已消失,村裡的男女老少也被迫遷移分散,鄉親們都遍佈各地,今年夏天由一些準旗籍的老知青發起的回鄉之旅得到了鄉親們的響應,四十多年沒有見面的村民們又通過微信群有了聯絡,曾經在東不拉大隊的三個生產隊插隊知青們又聚首在這個曾經生活勞作留下刻骨記憶的鄉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民

從美國、南京、鄂爾多斯市、呼市、包頭等等地方回來的知青們又和鄉親們重逢了,近鄉情更怯,寂靜的鄉村沸騰起來了。他們與村民聚在一起,任憑熱淚止不住地流,大家相互尋找著熟悉的面孔。善良樸實的鄉親們圍攏過來,仔細打量,居然能叫得出大部分人的名字來。他們拉著彼此的手久久不放,不停地說著40年前的往事。

當我們一行驅車前往一處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的時候,大家步入了當年居住的知青小院,仔細尋找著各自住過的房間:門窗還是原來的門窗,土炕依舊是原來的土炕,只是光澤不再,破爛了許多,雖然時隔多年,但還能清晰地認出,這裡是一點也沒有陌生感。回鄉的南京知青還記著那段生活:“吃著從沒吃過的雜糧,睡在那叫“炕”的通鋪上,喝著有點鹹味的黃河水,洗頭的肥皂居然不起泡沫還發粘,還有那風沙和沙塵爆,太陽成了一個大黃斑,有一天早上南京知青許寧做好了早飯來叫大家起床,門推開後,只見到一個個炕上的知青們熟睡在灰土裡,臉上厚厚的一層沙土,只能閉著眼睛拍掉土再起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兩位南京知青站在坡頭遠望回憶知青歲月

而今,這片曾經貧瘠荒涼的土地已天翻地覆,春夏好景緻,秋冬不荒涼,村落拾舊趣,深翠映瓦房,走在十二連城的村鎮裡,村落乾淨整潔,民風淳樸憨厚,和諧文明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與四十年黃沙漫天的景象相比,知青們無一不驚歎“第二故鄉”的巨大變化,這裡早已成為準格爾旗的“米糧倉”。40年,從這裡走出去的知青回到城市或教書任教或成為公司白領、企業工人,或行政職工,甚至有到異國他鄉生活工作,但無論何時何這段艱辛又難忘的知青歲月,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和體魄,為他們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四十多年前,他們風華正茂,那段難忘的上山下鄉歷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成為難以忘懷的永恆記憶和寶貴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歲月依稀,青春寄遠。 採訪期間,我屢次被他們相見時的真情流露所打動,那種知青和父老鄉親的深深情誼讓人動容,雖然“知青”一詞已遠離我們很久了,但在一代人的心中,依然滿懷深情……

圖文:劉浩

更多新聞

【曝光臺】一大波交通違法行為被曝光!有你認識的嗎?

【關注】購物不花錢,積分換商品?準格爾旗這個超市高大上!

【本土】百年沙圪堵,從這裡撫摸老鎮心跳...

【薦讀】菸民請注意,控煙行動要來了!國家已出手

期編輯:王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回憶悠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五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全國全面展開,如排山倒海之勢遍及全國,遍及每一個家庭。“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一首激揚奮進的歌曲,在那個年代讓千百萬青年人熱血沸騰。他們告別城市,奔赴農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著壯麗的人生!幾十年前那一幕幕,都深深地刻在知青們的心裡,一生都難以忘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

1976年10月30日晚上,來自南京的12個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草原插隊,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那晚從南京站出發的這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南京城,奔赴西北農村廣闊的天地,這一行知青上山下鄉的生活也正式啟程。

那時這十二個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漫山的牛羊”,但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沙塵暴,是極度的嚴寒。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東不拉村牛路坡社

從南京到北京再到包頭,轉汽車到東勝再到沙圪堵,數千公里一路輾轉,他們走了十天十夜才來到東不拉村西李三壕生產隊。南京知青馬礫回憶:“走之前,沙圪堵禮堂前廣場停著的解放牌大卡車的後馬槽裡站著蹲著坐著的都是即將啟程下鄉的知青,車上的學生與車下送別的親人哭成一片。一路上我們南京的知青與準旗籍的知青比賽唱歌,面對準旗知青們信手拈來的漫瀚調山曲兒我們只好認輸。”

直至到達東不拉大隊的當天,這群來自南京的知青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晃過神,這裡並沒有草原和羊群,而是一望無邊的荒漠沙灘,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這裡和他們想象中的內蒙古大相徑庭。正值11月初冬,黃河畔陣陣刺骨的寒風給了他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知青們即將被分配到各個生產隊,此時一直在喧鬧嬉戲的這群知青孩子們才如夢初醒,獨自面對不可預測的生活。恐慌籠罩這群不諳世事的學生們,嬉鬧聲變成了哭聲。南京知青黃建回憶道:“第一天到達的晚上,我們被分到西李三壕生產隊的一排為他們新蓋的知青土坯房宿舍,那晚風很大,夜很長,我們誰也不會生爐子,更沒見過北方農村的土炕,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這排宿舍裡的土炕上整整蹲了一個晚上,誰也沒有睡。”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格爾旗知青

在南京知青到達西李三壕生產隊之前,準格爾旗的36個知青比他們早先到達,這三十多個人事前先被分到了西李三壕生產隊、什大股生產隊和牛路坡生產隊,並且大家已經熟悉了農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這些同樣是城裡來的孩子在剛來時卻也無法照料自己,連最簡單的點火燒水也得需要依靠當地老鄉的幫忙,但好在大家的適應力很強也漸漸的融入到了這樣艱苦的農村生活中,大家也學會了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慢慢地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和環境,漸漸地也與隊裡鄉親們也熟悉起來了。並且,開始參加了隊裡的生產勞動。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

離開了城市,踏上了廣袤的農村大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是憧憬、是企盼、是迷茫、是忐忑,因為他們的命運是未知的。“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首先要從當好“泥腿子”開始,稻田裡的活兒是最繁重的。大家跟著老鄉從送糞、耕地做起,再到播種、秋收,農忙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幹活,僅管農活如此辛苦,可是這些知青組的同學從來沒有缺勤過,即使大家做的不好,甚至還得當地老鄉分擔,但每個人都積極的掙工分去勞動。牛路坡生產隊的準旗籍知青鮑春霞回憶說:“白天我們和社員們一起下地勞動,晚飯之後當夜色降臨,幾個多才多藝的社員和知青組織的文藝隊就會到村裡唱一唱表演一段,就這樣我們在煤油燈的閃爍下,在寂靜的夜色裡,打發著寂寞苦澀的知青生活。”

對於南京的知青來說,西北高原上的生活並不能很快適應,惡劣的環境氣候,貧瘠的土地,對於他們來說艱苦的磨礪才剛剛開始。他們學著做那些第一次聽說的農村營生,冒著大雪挎著籃子去沙樑上撿羊糞蛋蛋算工分…冬季的黃河畔,寒風刺骨,夏天黃河邊的蘆葦叢“巴掌大”的蚊蟲他們也沒有怕過,每個人甩開膀子勞作,誰也不在乎。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 劉美蓮和當年的老鄉見面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村裡生產隊的糧食作物以高粱米玉米麵為主,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生產隊是按工分分配糧食的,農民的物資要求非常低,只要不餓肚子就滿足了。要把地裡收回來的莊稼變成餐桌上的飯,是件不容易的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鄉以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些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紳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各個生產隊的當地老鄉經常會招呼這些孩子們到自己家裡解饞,周邊的鄰里每當自己家改善生活時總不會忘記村裡這些知青孩子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的老鄉在東不拉村委會見面

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這些來自城市的知識青年們,滿懷豪情地來到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插隊落戶,他們與當地百姓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裡已成為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成了他們時時的記掛。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準旗知青見面

說起和鄉親們的深深情誼,南京知青馬礫回憶:“ 那年村裡開始種自留地,一人三分地,我們知青們也分到了三畝六分地,我感嘆自留地裡的莊稼長得那好啊,又高又密,只有中間那塊知青地,可憐得“鑽進個耗子還露脊樑”…我記得生產隊分糧食時,劉隊長總是說‘先給馬礫們分上’,那年頭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可我們知青的山藥蛋蛋都是最大的…記得有一天張玉蘭和我一起去隊部參加隊委會討論來年的種植計劃,那是個晚上,吃了飯坐在熱炕上,困的眼皮直往下墜,迷糊中就聽到那位長輩說:‘瞧這娃娃困的,真可憐,別吵著了’。人間其實沒有那麼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但是鄉親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那不經意之間的關懷和幫助、那發自內心地的愛護伴我們度過了那個年代… 四十多年了,我總也忘不了,也深知準格爾旗東不拉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在不經意中關心照顧著這群遠離父母的“可憐的南京娃娃。”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知青們和當年所在生產隊的村民全家福

知青們回憶1977年第一次看到黃河大水的力量,眼看著那壩外的土壩在漫不經心的黃河水流中崩塌,那即將成熟的麥子一點點的浸泡入水中,準旗籍知青劉美蓮回憶:“大家所有人跳到刺骨的黃河水裡堵潰口,為了不讓黃河水淹麥田,大家慌忙搶收。”年終分紅時,鄉親們那沉重的臉色。那晚,在眾目關注之下,劉隊長說“先把知識青年的給分出來,按旗裡要求,他們按人頭保證口糧…”

回憶過去的點滴在插隊的日子裡,知青們擔過糞,修過渠,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他們穿老羊皮襖,和老鄉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也正是這一代“老知青”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準旗知青和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支書、生產隊隊長、村委會會計的合影

四十多年過去,這些曾經老鄉眼裡的“知青娃娃”已入花甲年,回憶起在準格爾旗廣袤的農村大地上那段刻骨銘心的知青歲月,仍有說不完的話。早些年的西李三壕村由於黃河改道大水漫堤等等自然因素已消失,村裡的男女老少也被迫遷移分散,鄉親們都遍佈各地,今年夏天由一些準旗籍的老知青發起的回鄉之旅得到了鄉親們的響應,四十多年沒有見面的村民們又通過微信群有了聯絡,曾經在東不拉大隊的三個生產隊插隊知青們又聚首在這個曾經生活勞作留下刻骨記憶的鄉村。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南京知青和當年的村民

從美國、南京、鄂爾多斯市、呼市、包頭等等地方回來的知青們又和鄉親們重逢了,近鄉情更怯,寂靜的鄉村沸騰起來了。他們與村民聚在一起,任憑熱淚止不住地流,大家相互尋找著熟悉的面孔。善良樸實的鄉親們圍攏過來,仔細打量,居然能叫得出大部分人的名字來。他們拉著彼此的手久久不放,不停地說著40年前的往事。

當我們一行驅車前往一處保存完好的牛路坡知青舊址的時候,大家步入了當年居住的知青小院,仔細尋找著各自住過的房間:門窗還是原來的門窗,土炕依舊是原來的土炕,只是光澤不再,破爛了許多,雖然時隔多年,但還能清晰地認出,這裡是一點也沒有陌生感。回鄉的南京知青還記著那段生活:“吃著從沒吃過的雜糧,睡在那叫“炕”的通鋪上,喝著有點鹹味的黃河水,洗頭的肥皂居然不起泡沫還發粘,還有那風沙和沙塵爆,太陽成了一個大黃斑,有一天早上南京知青許寧做好了早飯來叫大家起床,門推開後,只見到一個個炕上的知青們熟睡在灰土裡,臉上厚厚的一層沙土,只能閉著眼睛拍掉土再起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兩位南京知青站在坡頭遠望回憶知青歲月

而今,這片曾經貧瘠荒涼的土地已天翻地覆,春夏好景緻,秋冬不荒涼,村落拾舊趣,深翠映瓦房,走在十二連城的村鎮裡,村落乾淨整潔,民風淳樸憨厚,和諧文明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與四十年黃沙漫天的景象相比,知青們無一不驚歎“第二故鄉”的巨大變化,這裡早已成為準格爾旗的“米糧倉”。40年,從這裡走出去的知青回到城市或教書任教或成為公司白領、企業工人,或行政職工,甚至有到異國他鄉生活工作,但無論何時何這段艱辛又難忘的知青歲月,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和體魄,為他們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四十多年前,他們風華正茂,那段難忘的上山下鄉歷史,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已成為難以忘懷的永恆記憶和寶貴財富。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歲月依稀,青春寄遠。 採訪期間,我屢次被他們相見時的真情流露所打動,那種知青和父老鄉親的深深情誼讓人動容,雖然“知青”一詞已遠離我們很久了,但在一代人的心中,依然滿懷深情……

圖文:劉浩

更多新聞

【曝光臺】一大波交通違法行為被曝光!有你認識的嗎?

【關注】購物不花錢,積分換商品?準格爾旗這個超市高大上!

【本土】百年沙圪堵,從這裡撫摸老鎮心跳...

【薦讀】菸民請注意,控煙行動要來了!國家已出手

期編輯:王順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回憶悠長!

【頭條】那些年,在準格爾旗的知青歲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