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段劍良。這是作者向法律讀庫自媒體的原創投稿。

"

作者:段劍良。這是作者向法律讀庫自媒體的原創投稿。

那些年對香港的好感

香港修例風波以來,身邊不少朋友表示對香港的好感大大降低。這說明一方面大家對這顆東方明珠曾懷不同程度的好感和期待,另一方面這幾個月的事情給很多人造成了情感傷害。作為看港片長大、又經歷了九七回歸這樣大事件的80後,對香港自然有一份獨特的親切感,對比如今發生的事情,只能用錯愕、惋惜和難過來形容心情。

一、迴歸之夜。這應該是有關香港最美好的記憶。那一年13歲,腦海中已經有朦朧的國家和民族意識,也算知道香港迴歸是一個如何重要的歷史時刻。沒想到6月30日晚居然早早入睡,半夜被父親喊起來,當時正是英國國旗降下的時刻。至今還記得父親那一臉的興奮,與白天在田間勞作的形象判若兩人。對迴歸儀式,印象最深的是國旗在香港會展中心裡“無風飄揚”,然後就是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進港,彷彿改寫了鴉片戰爭史。今天我仍把香港迴歸視作中國近代史結束的標誌性事件。值得一提的是,此後二十年,父親忙於生計,再未和我談起過香港話題,直到不久剛學會用微信的他給我轉發修例風波的視頻,才知道香港的事情竟然“驚動”了他老人家。

二、香港大學。問現在的中學生中國最好的大學是哪所,答案應該是北大清華其中一所。但當年讀中學時,很多學生首推的是香港大學,認為港大代表著亞洲最好。當時誰被港大錄取了都會成為校園新聞,有一些高分考生放棄北大清華而去讀港大,一時傳為美談。記得一位在港大讀過研究生的學長回母校作講座,講港大的商科、法律如何如何厲害,不知激起了多少學弟學妹的學習熱情。當時港大排名也確在北大清華之前,又座落東西方交匯的中心,這對來自於湖南山區、正欲“開眼看世界”的農村中學來說自然很有吸引力。當然,這一切其實跟自己並無實質關係,因為成績差太多,當時的奢望就是就是能去香港大學看一看。後來奢望變成願望,願望變選項,直到現在仍未踏足過港大校園。

三、港片情結。對香港有好感,確切地說其實是對香港電影有好感。記事起,在黑白電視機上看過港片,在錄像廳看過、在網吧看過、在大學宿舍看過,參加工作後上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也是港片(《葉問》)。常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了上千部港片,心目中前五位是《倩女幽魂》、《英雄本色》、《無間道》、《古惑仔》、《新龍門客棧》,代表了我憧憬的愛情之美、友情之美和人格理想之美,也反映了香港電影工作者關於善惡、是非、曲直、義利、得失等哲學命題的思考水平。香港以區區之地,能在二十年間能創造一個風靡亞洲的電影時代,其可歌可敬之處不亞於創造亞洲四小龍輝煌。當然,曾經有多愛,今天有多失望。現在的港片,傳統丟掉了,迎合做得也不好,題材越拍越小,從中很難再看到那個幽默的、自信的、朝氣的、多元的香港。

四、扶靈儀式。對香港的好感,還有一份來自於香港社會對葬禮的重視。當年,張國榮出殯,徐克、張學友、關錦鵬、梁家輝、林夕等八人為其扶靈。八個月後梅豔芳離世,劉德華、梁朝偉、楊紫瓊等人為其扶靈。不但藝人如此,其他領域作出過貢獻的人,也會享有相當的“哀榮”。比如2015年,香港社會賢達杜葉錫恩出殯,扶靈的名單就有董建華、曾蔭權、樑振英三任特首。2016年鄭裕彤離世,董建華、樑振英、張曉明(時任中聯辦主任)、崔世安、李嘉誠、李兆基為其扶靈。扶靈本是漢族傳統葬禮的一種風俗,但今天在內地已不多見,卻在現代化的香港傳承得很好,實屬難得。孔子認為喪禮乃禮之大者。香港社會對葬禮尤其是對扶靈儀式的重視,絕不只是固守傳統,而實有進步意義。因為能得到什麼樣的人扶靈,什麼樣人可以去扶靈,都取決於在社會上的作為和聲望,這種儀式既表達了對死者的哀思和敬意,也激勵生者打拼、為社會作貢獻。出於對“生養死葬”的重視,香港對窮人的葬禮也有最低程度的保障,既有政府的“綜援”,還有社會服務機構幫助,這都是值得稱道之處。

對香港的特殊關注、特殊情感,歸根結底在於香港既是世界的,更是中國的;既是現代的,也是傳統的。寸寸河山寸寸金,同為手足,無不希望香港定分止爭、重回軌道,依靠祖國、聚力發展,早日創造新的奇蹟與榮光。

編輯贅語:編完了段先生的這篇文章,小編不禁想起30年前在上海讀大學時,滿大街都是上海電臺的粵語歌曲排行榜,因此如果對香港可以加第五個好感的話,就是粵語歌曲。那時候的經典是《滄海一聲笑》、《水中花》、《沉默是金》、《光輝歲月》、《偏偏喜歡你》、《千千闕歌》等,風靡上海灘。幾乎每個學子都會歌唱,這些經典歌曲甚有禪宗的機鋒,歌詞典雅,富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