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廣州+深圳“中山港”的優化升級之路

珠江 交通 磨刀門 深圳機場 新浪樂居 2017-06-21
中山+廣州+深圳“中山港”的優化升級之路

大量集裝箱貨櫃在中山港碼頭集散。王雲 攝

廣州和中山、佛山共建南沙港協議簽訂不久後,鏈接江門、佛山、中山和廣州的南沙港鐵路南沙段主橋也即將進入全面施工階段。根據廣東省的最新部署,全省將以廣州港、深圳港為龍頭,進一步強化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打造兩大世界級樞紐港區。廣州港與中山、佛山兩地的合作,也是與珠江西岸城市強化港口建設的一部分舉措。

圍繞兩大樞紐,全省港口資源將進入新的優化配置階段。受水域條件限制,處於餵給港地位的中山市,如何在新一輪的港口競閤中優化升級?記者獲悉,除了在貨運領域“+廣州”,中山港在客運方面也將以“+深圳”等市的方式,加快融入珠三角客運大樞紐。

從“江河時代”邁向“遠洋時代”

當前,粵港澳港口群吞吐量規模已居全球第一。根據勞氏2016全球港口百強排名,在全球集裝箱吞吐量十強港口中,粵港澳大灣區佔了三席,分別是深圳港、香港港和廣州港。

就中山港而言,基於其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的位置,其重要性及發展潛力將日漸突出;但另一方面,其短板也比較明顯:貨運港處於餵給港地位,客運港缺乏與珠三角城市港口、機場以及澳門聯繫的水運航線。

隨著打造珠江西岸區域性樞紐城市目標的提出,與深中通道、廣中江等高速路同步,中山市在水運領域與廣州、深圳及港澳地區的對接也在全面提速。

2012年底,《中山港總體規劃》獲省政府批覆同意,2013年2月經市政府頒佈執行,此規劃規範了中山市的港口設施建設、港區功能分工、碼頭泊位佈局,共規劃了港口岸線53.65公里,其中內河岸線24.35公里,沿海岸線29.3公里。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組成部分的中山港,共劃分為“一港五區”。其中,中山港區、馬鞍港區為沿海港區,黃圃港區、小欖港區和神灣港區為內河港區,各港區規劃有數量不等的碼頭作業區。2014年,中山港升格為一類口岸,外輪可直接進出中山港,中山港獲得發展遠洋航運的機遇。

2015年11月,《中山港馬鞍港區規劃調整專項規劃》獲得省政府同意,2015年12月由市政府頒佈執行,中山港東移戰略具備實施條件,為中山市航運事業從江河時代邁向遠洋時代提供了可能。

佈局多式聯運物流園共享周邊港口

隨著對外開放格局的不斷打開,解決現有中山貨運發展空間受限需求、進一步優化貨運港服務水平等問題迫在眉睫。

由於中山水域條件有限,中山將策略放在了有效共享周邊區域港口方面,並研究設置深水港的可行性。

基於中山市優越的天然水系條件和良好港口航運基礎,“十三五”期間中山市將建成“一港五區”的總體格局,將洪奇門(瀝)、橫門、磨刀門三大航道納入國家層面的航道網路。

雖然以餵給港為主,但中山緊鄰香港港、廣州港和深圳港三個國家級重要港口,直線距離不足90公里。未來,加強與周邊3大港口的功能銜接,共享珠三角港口群資源將成為該市重點強化的舉措;同時,該市還將重點研究在中山馬鞍島東側利用島礁填海形成深水港的可行性,打造立足珠三角,面向東南亞,服務全球的港口。

在對接周邊三大港口方面,中山市在配套設施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規劃,包括在東北、東部港區規劃建設多式聯運綜合物流園區等。其中,黃圃站多式聯運綜合物流園區項目,將打造為珠三角西翼區域性物流中心的重要節點和支撐。根據預測,2020年和2030年該物流園區總體的物流量分別為1600萬噸、2960萬噸,對中山市打造“珠江西岸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對接周邊城市貨運的意義重大。

位於東部的翠亨新區馬鞍島,也將建設一個馬鞍島物流基地,該項目擬與中山港聯動開發,依託深中通道,打造公路、水路多式聯運綜合物流園區,承接珠江東岸物流產業轉移。

中山港東移將帶動客運航線再升級

中山港客運碼頭建於上世紀80年代,位於中山火炬開發區橫門水道南岸中山港客運口岸,共建有4個500噸級客運泊位,目前投入5艘高速客輪經營中山-香港航線。根據統計,該航線近幾年年均旅客吞吐量約為120萬人次,進出港旅客主要為中山及珠三角西部往來香港的探親、旅遊、商務等人士。

隨著區位優勢的改變,中山港客運碼頭現有空間已然跟不上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山港馬鞍港區新客運碼頭工程被提上日程,並於2017年列入省、市重點項目。

根據定位,新客運碼頭主要經營中山至香港、澳門、深圳的高速客輪航線,主要為珠三角西部、港澳及珠江東岸各界人士公務、經商、探親、旅遊等提供舒適安全快捷服務。碼頭的直接腹地為珠三角西部的中山和航線目的地香港、澳門和深圳等地,腹地可輻射至江門、佛山、廣州、肇慶和陽江市的部分地區。

新客運碼頭除繼續保留至香港(分香港國際碼頭、香港中港城)的航線外,還計劃開通至澳門(機場)、深圳蛇口碼頭、深圳福永碼頭的航線。

一旦中山至香港、澳門以及深圳的高速客輪航線通航,也就意味著珠三角西部與深港澳融入了一小時商圈。預測2020年、2025年和2030年,新碼頭客運量分別為213萬人次、229萬人次和255萬人次。

粵港澳港口群現已形成以香港港為樞紐,廣州港、深圳港等為主要港口,中山港、江門港等為地區性重要港口的分層次發展格局。中山港以“+廣州”“+深圳”的策略,從客運、貨運兩大領域入手打開港口航運的優化升級之路,將廣州、深圳、香港及澳門等擁有國際機場、港口樞紐的城市形成緊密的對話關係,或許能給當前的珠三角港口競合考題提供一條突圍之路。

“水上深中通道”最新進展:

中山港碼頭月底有望具備通航條件

為進一步強化與周邊城市的交通網絡,在深中通道開通之前,中山市提出了提前佈局從該市到深圳機場的水上客運航線。這一“水上深中通道”目前有了新進展。筆者獲悉,根據目前工作進展,中山港碼頭6月30日前基本具備航線開通條件,待深圳市機場客運碼頭具備接納國內客運船舶條件後,中山市即可開通該條航線。

為了優化中山市招商引資環境,加強與深圳往來和對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要在現開發區客運碼頭增開中山-深圳(機場)國內航線,仍由中港客運聯營有限公司負責營運。為全力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中山市交通局等相關部門加快推進中山—深圳(機場)水上航線開通工作。據悉,省交通廳於2017年5月完成了對增開水上航線的批覆,中港客運聯營有限公司目前也在抓緊推進旅客通道等配套設施改造工程施工及相關設施設備採購工作。

此外,新航線開通所涉及的海事、商務等職能部門的審批工作進展也較為順利。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根據目前工作進展,基本能夠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於6月30日前具備航線開通條件,待深圳市機場客運碼頭具備接納國內客運船舶條件後,中山市即可開通該條航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