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

對於諸葛亮執政蜀國政權後的北伐戰爭,後世歷來對此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到百萬的割據政權卻頻頻舉全國之力走蜀道疲憊征討,是諸葛亮窮兵黷武,自取滅亡,也因此很多人把後主劉禪投降的行徑歸結於諸葛亮的耗費民力上來。

但這恰恰是沒有看到問題深層次原因的關鍵。諸葛亮作為三國群雄紛爭時代的一國丞相,同時也是當時之傑,之所以在北伐戰爭上劍走偏鋒,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憊”的關鍵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從客觀上說也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可謂說的很到位。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的北伐為何是被逼出來的,以及是被什麼因素逼出來的。

"

對於諸葛亮執政蜀國政權後的北伐戰爭,後世歷來對此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到百萬的割據政權卻頻頻舉全國之力走蜀道疲憊征討,是諸葛亮窮兵黷武,自取滅亡,也因此很多人把後主劉禪投降的行徑歸結於諸葛亮的耗費民力上來。

但這恰恰是沒有看到問題深層次原因的關鍵。諸葛亮作為三國群雄紛爭時代的一國丞相,同時也是當時之傑,之所以在北伐戰爭上劍走偏鋒,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憊”的關鍵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從客觀上說也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可謂說的很到位。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的北伐為何是被逼出來的,以及是被什麼因素逼出來的。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群雄紛爭中原戰亂之後導致的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魏國大臣上奏魏文帝曹丕時曾表示: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西漢武帝時期一個郡的人口。這其中雖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中原的經濟水平以及社會秩序被破壞得很厲害。

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在天下大亂時持靜觀其變的態度緣故而免於動亂,相對來說經濟形勢較為緩和。恰好從北方來的避難流民,使得當地可以借人口湧入的優勢有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機會。

"

對於諸葛亮執政蜀國政權後的北伐戰爭,後世歷來對此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到百萬的割據政權卻頻頻舉全國之力走蜀道疲憊征討,是諸葛亮窮兵黷武,自取滅亡,也因此很多人把後主劉禪投降的行徑歸結於諸葛亮的耗費民力上來。

但這恰恰是沒有看到問題深層次原因的關鍵。諸葛亮作為三國群雄紛爭時代的一國丞相,同時也是當時之傑,之所以在北伐戰爭上劍走偏鋒,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憊”的關鍵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從客觀上說也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可謂說的很到位。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的北伐為何是被逼出來的,以及是被什麼因素逼出來的。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群雄紛爭中原戰亂之後導致的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魏國大臣上奏魏文帝曹丕時曾表示: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西漢武帝時期一個郡的人口。這其中雖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中原的經濟水平以及社會秩序被破壞得很厲害。

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在天下大亂時持靜觀其變的態度緣故而免於動亂,相對來說經濟形勢較為緩和。恰好從北方來的避難流民,使得當地可以借人口湧入的優勢有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機會。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比如說對於江東的孫策來說,重臣張昭就是從長江以北的北方來的。而坐擁西川的劉璋,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由於曹操南征而被迫逃命,從荊州湧入的流民組成的東州兵。

儘管由於中原戰爭的因素使然,使得東漢末年中原周邊的各個政權客觀上得到了一些人口,但是一旦北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遠勝南方的田地,便會立刻帶動經濟逐步恢復,這是當時開發並不發達的長江以南地區客觀上無法企及的優勢。

"

對於諸葛亮執政蜀國政權後的北伐戰爭,後世歷來對此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到百萬的割據政權卻頻頻舉全國之力走蜀道疲憊征討,是諸葛亮窮兵黷武,自取滅亡,也因此很多人把後主劉禪投降的行徑歸結於諸葛亮的耗費民力上來。

但這恰恰是沒有看到問題深層次原因的關鍵。諸葛亮作為三國群雄紛爭時代的一國丞相,同時也是當時之傑,之所以在北伐戰爭上劍走偏鋒,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憊”的關鍵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從客觀上說也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可謂說的很到位。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的北伐為何是被逼出來的,以及是被什麼因素逼出來的。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群雄紛爭中原戰亂之後導致的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魏國大臣上奏魏文帝曹丕時曾表示: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西漢武帝時期一個郡的人口。這其中雖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中原的經濟水平以及社會秩序被破壞得很厲害。

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在天下大亂時持靜觀其變的態度緣故而免於動亂,相對來說經濟形勢較為緩和。恰好從北方來的避難流民,使得當地可以借人口湧入的優勢有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機會。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比如說對於江東的孫策來說,重臣張昭就是從長江以北的北方來的。而坐擁西川的劉璋,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由於曹操南征而被迫逃命,從荊州湧入的流民組成的東州兵。

儘管由於中原戰爭的因素使然,使得東漢末年中原周邊的各個政權客觀上得到了一些人口,但是一旦北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遠勝南方的田地,便會立刻帶動經濟逐步恢復,這是當時開發並不發達的長江以南地區客觀上無法企及的優勢。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即使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直到經濟重心還沒有南移的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因此通過客觀的經濟形勢分析可見,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由北向南的統一大勢是必然。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都會有經濟極限的一天,而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

對於諸葛亮執政蜀國政權後的北伐戰爭,後世歷來對此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到百萬的割據政權卻頻頻舉全國之力走蜀道疲憊征討,是諸葛亮窮兵黷武,自取滅亡,也因此很多人把後主劉禪投降的行徑歸結於諸葛亮的耗費民力上來。

但這恰恰是沒有看到問題深層次原因的關鍵。諸葛亮作為三國群雄紛爭時代的一國丞相,同時也是當時之傑,之所以在北伐戰爭上劍走偏鋒,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憊”的關鍵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從客觀上說也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可謂說的很到位。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的北伐為何是被逼出來的,以及是被什麼因素逼出來的。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群雄紛爭中原戰亂之後導致的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魏國大臣上奏魏文帝曹丕時曾表示: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西漢武帝時期一個郡的人口。這其中雖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中原的經濟水平以及社會秩序被破壞得很厲害。

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在天下大亂時持靜觀其變的態度緣故而免於動亂,相對來說經濟形勢較為緩和。恰好從北方來的避難流民,使得當地可以借人口湧入的優勢有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機會。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比如說對於江東的孫策來說,重臣張昭就是從長江以北的北方來的。而坐擁西川的劉璋,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由於曹操南征而被迫逃命,從荊州湧入的流民組成的東州兵。

儘管由於中原戰爭的因素使然,使得東漢末年中原周邊的各個政權客觀上得到了一些人口,但是一旦北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遠勝南方的田地,便會立刻帶動經濟逐步恢復,這是當時開發並不發達的長江以南地區客觀上無法企及的優勢。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即使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直到經濟重心還沒有南移的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因此通過客觀的經濟形勢分析可見,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由北向南的統一大勢是必然。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都會有經濟極限的一天,而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而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

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這一點諸葛亮的洞察力相當敏銳,他敏銳地發現曹魏的兵制有一個戰略上的突破口。

曹魏政權從曹操時代創業伊始,鑑於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的原因,曹操就想出了一個很極端的戰時募兵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而家人妻小做人質,而萬一自己死了,妻子便會馬上改嫁,創造出更多的人口,這就是一套把軍戶捆綁複製起來的徵兵模式。

"

對於諸葛亮執政蜀國政權後的北伐戰爭,後世歷來對此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到百萬的割據政權卻頻頻舉全國之力走蜀道疲憊征討,是諸葛亮窮兵黷武,自取滅亡,也因此很多人把後主劉禪投降的行徑歸結於諸葛亮的耗費民力上來。

但這恰恰是沒有看到問題深層次原因的關鍵。諸葛亮作為三國群雄紛爭時代的一國丞相,同時也是當時之傑,之所以在北伐戰爭上劍走偏鋒,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憊”的關鍵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從客觀上說也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可謂說的很到位。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的北伐為何是被逼出來的,以及是被什麼因素逼出來的。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群雄紛爭中原戰亂之後導致的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魏國大臣上奏魏文帝曹丕時曾表示: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西漢武帝時期一個郡的人口。這其中雖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中原的經濟水平以及社會秩序被破壞得很厲害。

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在天下大亂時持靜觀其變的態度緣故而免於動亂,相對來說經濟形勢較為緩和。恰好從北方來的避難流民,使得當地可以借人口湧入的優勢有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機會。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比如說對於江東的孫策來說,重臣張昭就是從長江以北的北方來的。而坐擁西川的劉璋,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由於曹操南征而被迫逃命,從荊州湧入的流民組成的東州兵。

儘管由於中原戰爭的因素使然,使得東漢末年中原周邊的各個政權客觀上得到了一些人口,但是一旦北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遠勝南方的田地,便會立刻帶動經濟逐步恢復,這是當時開發並不發達的長江以南地區客觀上無法企及的優勢。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即使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直到經濟重心還沒有南移的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因此通過客觀的經濟形勢分析可見,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由北向南的統一大勢是必然。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都會有經濟極限的一天,而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而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

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這一點諸葛亮的洞察力相當敏銳,他敏銳地發現曹魏的兵制有一個戰略上的突破口。

曹魏政權從曹操時代創業伊始,鑑於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的原因,曹操就想出了一個很極端的戰時募兵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而家人妻小做人質,而萬一自己死了,妻子便會馬上改嫁,創造出更多的人口,這就是一套把軍戶捆綁複製起來的徵兵模式。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但是這一制度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由於充當人質,軍戶和妻小以及耕地都在遠離邊境的中原地帶,因此一旦邊境有戰事,曹魏集團只能倉促徵兵,再長途跋涉地大軍趕來,這就會打亂軍戶的生活秩序,增加軍戶的生活成本。

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曹操就要從千里之外宛洛發兵。因此曹魏的兵制,一方面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另一方面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

對於諸葛亮執政蜀國政權後的北伐戰爭,後世歷來對此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到百萬的割據政權卻頻頻舉全國之力走蜀道疲憊征討,是諸葛亮窮兵黷武,自取滅亡,也因此很多人把後主劉禪投降的行徑歸結於諸葛亮的耗費民力上來。

但這恰恰是沒有看到問題深層次原因的關鍵。諸葛亮作為三國群雄紛爭時代的一國丞相,同時也是當時之傑,之所以在北伐戰爭上劍走偏鋒,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憊”的關鍵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從客觀上說也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可謂說的很到位。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的北伐為何是被逼出來的,以及是被什麼因素逼出來的。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群雄紛爭中原戰亂之後導致的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魏國大臣上奏魏文帝曹丕時曾表示: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西漢武帝時期一個郡的人口。這其中雖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中原的經濟水平以及社會秩序被破壞得很厲害。

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在天下大亂時持靜觀其變的態度緣故而免於動亂,相對來說經濟形勢較為緩和。恰好從北方來的避難流民,使得當地可以借人口湧入的優勢有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機會。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比如說對於江東的孫策來說,重臣張昭就是從長江以北的北方來的。而坐擁西川的劉璋,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由於曹操南征而被迫逃命,從荊州湧入的流民組成的東州兵。

儘管由於中原戰爭的因素使然,使得東漢末年中原周邊的各個政權客觀上得到了一些人口,但是一旦北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遠勝南方的田地,便會立刻帶動經濟逐步恢復,這是當時開發並不發達的長江以南地區客觀上無法企及的優勢。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即使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直到經濟重心還沒有南移的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因此通過客觀的經濟形勢分析可見,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由北向南的統一大勢是必然。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都會有經濟極限的一天,而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而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

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這一點諸葛亮的洞察力相當敏銳,他敏銳地發現曹魏的兵制有一個戰略上的突破口。

曹魏政權從曹操時代創業伊始,鑑於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的原因,曹操就想出了一個很極端的戰時募兵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而家人妻小做人質,而萬一自己死了,妻子便會馬上改嫁,創造出更多的人口,這就是一套把軍戶捆綁複製起來的徵兵模式。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但是這一制度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由於充當人質,軍戶和妻小以及耕地都在遠離邊境的中原地帶,因此一旦邊境有戰事,曹魏集團只能倉促徵兵,再長途跋涉地大軍趕來,這就會打亂軍戶的生活秩序,增加軍戶的生活成本。

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曹操就要從千里之外宛洛發兵。因此曹魏的兵制,一方面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另一方面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除了經濟極限所迫和曹魏發兵的時間節點有利可圖之外,諸葛亮不斷北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鑑於集團內部的關係因素。

很多史料都表明,劉備的外來集團與紮根益州的劉璋集團在蜀漢很多問題上存在利益紛爭。劉備是以北方的武人群體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

"

對於諸葛亮執政蜀國政權後的北伐戰爭,後世歷來對此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到百萬的割據政權卻頻頻舉全國之力走蜀道疲憊征討,是諸葛亮窮兵黷武,自取滅亡,也因此很多人把後主劉禪投降的行徑歸結於諸葛亮的耗費民力上來。

但這恰恰是沒有看到問題深層次原因的關鍵。諸葛亮作為三國群雄紛爭時代的一國丞相,同時也是當時之傑,之所以在北伐戰爭上劍走偏鋒,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憊”的關鍵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從客觀上說也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可謂說的很到位。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的北伐為何是被逼出來的,以及是被什麼因素逼出來的。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群雄紛爭中原戰亂之後導致的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魏國大臣上奏魏文帝曹丕時曾表示: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西漢武帝時期一個郡的人口。這其中雖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中原的經濟水平以及社會秩序被破壞得很厲害。

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在天下大亂時持靜觀其變的態度緣故而免於動亂,相對來說經濟形勢較為緩和。恰好從北方來的避難流民,使得當地可以借人口湧入的優勢有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機會。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比如說對於江東的孫策來說,重臣張昭就是從長江以北的北方來的。而坐擁西川的劉璋,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由於曹操南征而被迫逃命,從荊州湧入的流民組成的東州兵。

儘管由於中原戰爭的因素使然,使得東漢末年中原周邊的各個政權客觀上得到了一些人口,但是一旦北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遠勝南方的田地,便會立刻帶動經濟逐步恢復,這是當時開發並不發達的長江以南地區客觀上無法企及的優勢。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即使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直到經濟重心還沒有南移的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因此通過客觀的經濟形勢分析可見,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由北向南的統一大勢是必然。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都會有經濟極限的一天,而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而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

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這一點諸葛亮的洞察力相當敏銳,他敏銳地發現曹魏的兵制有一個戰略上的突破口。

曹魏政權從曹操時代創業伊始,鑑於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的原因,曹操就想出了一個很極端的戰時募兵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而家人妻小做人質,而萬一自己死了,妻子便會馬上改嫁,創造出更多的人口,這就是一套把軍戶捆綁複製起來的徵兵模式。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但是這一制度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由於充當人質,軍戶和妻小以及耕地都在遠離邊境的中原地帶,因此一旦邊境有戰事,曹魏集團只能倉促徵兵,再長途跋涉地大軍趕來,這就會打亂軍戶的生活秩序,增加軍戶的生活成本。

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曹操就要從千里之外宛洛發兵。因此曹魏的兵制,一方面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另一方面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除了經濟極限所迫和曹魏發兵的時間節點有利可圖之外,諸葛亮不斷北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鑑於集團內部的關係因素。

很多史料都表明,劉備的外來集團與紮根益州的劉璋集團在蜀漢很多問題上存在利益紛爭。劉備是以北方的武人群體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在關羽丟了荊州後,劉備舉全國之兵順江而下想奪回荊州,在出徵之前,劉備曾明確告訴過諸葛亮在大戰之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治益州,以黃權、李嚴為代表的益州系統治荊州。這樣的考量是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系,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系。

這樣,長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託和牽制達到一種平衡,這也是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系黃權等鼎力支持的原因所在。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就產生了新的矛盾。對於益州系而言,與其供一個外來集團的皇帝用本州之地當作消耗資源,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划算。

事實上,以譙周為代表的很多益州本地士人在劉備夷陵之敗後都已經看到了這一點,甚至私下之間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越是這樣,諸葛亮就越是要在道義上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是通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益州集團,從而給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諸葛亮明白,對於蜀漢益州系的打壓便會帶來人才匱乏的巨大問題。因此,鍛鍊、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

"

對於諸葛亮執政蜀國政權後的北伐戰爭,後世歷來對此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僅有益州一地、人口不到百萬的割據政權卻頻頻舉全國之力走蜀道疲憊征討,是諸葛亮窮兵黷武,自取滅亡,也因此很多人把後主劉禪投降的行徑歸結於諸葛亮的耗費民力上來。

但這恰恰是沒有看到問題深層次原因的關鍵。諸葛亮作為三國群雄紛爭時代的一國丞相,同時也是當時之傑,之所以在北伐戰爭上劍走偏鋒,正是看到了“益州疲憊”的關鍵所在。易中天先生曾評價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的數次北伐,從客觀上說也是被逼出來的。”這句話可謂說的很到位。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的北伐為何是被逼出來的,以及是被什麼因素逼出來的。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群雄紛爭中原戰亂之後導致的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魏國大臣上奏魏文帝曹丕時曾表示: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西漢武帝時期一個郡的人口。這其中雖難免有誇張的成分,但說明中原的經濟水平以及社會秩序被破壞得很厲害。

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在天下大亂時持靜觀其變的態度緣故而免於動亂,相對來說經濟形勢較為緩和。恰好從北方來的避難流民,使得當地可以借人口湧入的優勢有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機會。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比如說對於江東的孫策來說,重臣張昭就是從長江以北的北方來的。而坐擁西川的劉璋,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由於曹操南征而被迫逃命,從荊州湧入的流民組成的東州兵。

儘管由於中原戰爭的因素使然,使得東漢末年中原周邊的各個政權客觀上得到了一些人口,但是一旦北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遠勝南方的田地,便會立刻帶動經濟逐步恢復,這是當時開發並不發達的長江以南地區客觀上無法企及的優勢。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即使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直到經濟重心還沒有南移的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因此通過客觀的經濟形勢分析可見,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由北向南的統一大勢是必然。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都會有經濟極限的一天,而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而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

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這一點諸葛亮的洞察力相當敏銳,他敏銳地發現曹魏的兵制有一個戰略上的突破口。

曹魏政權從曹操時代創業伊始,鑑於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的原因,曹操就想出了一個很極端的戰時募兵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而家人妻小做人質,而萬一自己死了,妻子便會馬上改嫁,創造出更多的人口,這就是一套把軍戶捆綁複製起來的徵兵模式。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但是這一制度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由於充當人質,軍戶和妻小以及耕地都在遠離邊境的中原地帶,因此一旦邊境有戰事,曹魏集團只能倉促徵兵,再長途跋涉地大軍趕來,這就會打亂軍戶的生活秩序,增加軍戶的生活成本。

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曹操就要從千里之外宛洛發兵。因此曹魏的兵制,一方面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另一方面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除了經濟極限所迫和曹魏發兵的時間節點有利可圖之外,諸葛亮不斷北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鑑於集團內部的關係因素。

很多史料都表明,劉備的外來集團與紮根益州的劉璋集團在蜀漢很多問題上存在利益紛爭。劉備是以北方的武人群體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在關羽丟了荊州後,劉備舉全國之兵順江而下想奪回荊州,在出徵之前,劉備曾明確告訴過諸葛亮在大戰之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治益州,以黃權、李嚴為代表的益州系統治荊州。這樣的考量是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系,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系。

這樣,長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託和牽制達到一種平衡,這也是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系黃權等鼎力支持的原因所在。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就產生了新的矛盾。對於益州系而言,與其供一個外來集團的皇帝用本州之地當作消耗資源,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划算。

事實上,以譙周為代表的很多益州本地士人在劉備夷陵之敗後都已經看到了這一點,甚至私下之間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越是這樣,諸葛亮就越是要在道義上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是通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益州集團,從而給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諸葛亮明白,對於蜀漢益州系的打壓便會帶來人才匱乏的巨大問題。因此,鍛鍊、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

益州疲憊還要北伐?都說諸葛亮是窮兵黷武,易中天:他是被逼的

很多人困惑諸葛亮自己都說:“益州疲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為何還要一次次舉全國之力北伐?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諸葛亮主要是為了迫使魏國在離開邊境很遠的徵發兵戶,消耗敵國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

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保存爭奪來的雍涼地區的人口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大體以穩妥為主,能夠賺得魏國一支軍,一員將,就已經是戰略上的勝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