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因為他從沒想過“還於舊都”

臥龍(18)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進駐漢中,積極準備北伐魏國的軍事行動。由於劉備死後,蜀國一連5、6年在魏蜀邊境都沒有任何軍事行動的痕跡,所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可以利用戰場環境達成戰略突然性。諸葛亮的作戰行動目標在什麼地方就是一個問題。看過《出師表》的人很可能會認為諸葛亮的戰略目標就是長安,“還於舊都”嘛!甚至魏延也是這樣想的。於是他提出了一個把作戰目標盯在長安的計劃——子午谷奇謀。

“聞夏侯楙少,主女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黃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三國志·魏延傳》)

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因為他從沒想過“還於舊都”

這個計劃很有想象力,而且有可行性。魏延的這個計劃是建立在對當時曹魏西北的軍事佈局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首先夏侯楙是個草包兼紈絝子弟,這類面對危險逃跑的可能性很大,魏延的設想成立。其次,由於魏國對蜀國這些年來幾乎沒有防範,整個西部戰區的兵力分散且不足,當時魏國西部最好的將領雍州刺史郭淮的佈防重點是武都、陰平以及祁山一線,他的防禦重點在上邽城,扼守的是秦嶺間相對最寬闊的祁山道。魏延選擇的子午穀道不是郭淮的防區,屬於夏侯楙這個草包,戰略的突然性讓魏延的部隊將會給魏軍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一旦能夠拿下長安,這種心理震撼會加倍,整個魏國西部防線將會徹底崩潰。

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因為他從沒想過“還於舊都”

但是魏延的這個計劃也有問題——太冒險。冒險並不是在行動中,而是在即使魏延的一切計劃都順利完成,甚至奪下長安也不能守住。因為魏國的軍事設置是內重外輕,全軍最精銳的部隊被配屬在洛陽附近,而洛陽到長安肯定比魏延走子午谷要快。也就是說魏延即使佔領了長安,他面對的將是曹魏最精銳中軍的全力進攻。而且長安雖然容易佔領,但是潼關卻不容易佔領,因為曹魏把潼關劃入了司隸校尉轄區,一旦出現佔領長安卻佔不了潼關的情況,那就意味著魏延基本是裸著等著被曹魏大兵團虐。

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因為他從沒想過“還於舊都”

而諸葛亮進攻斜谷也未必那麼容易,起碼十天之內諸葛亮肯定拿不下郿縣。那就意味著魏延的一萬孤軍將面對曹真的十萬雄兵,即使魏延再善戰,最多隻能固守長安,形成相持,這樣蜀軍將被魏軍分割為兩部,且相隔800裡秦川,無法相互援救,曹真可以把魏延圍起來慢慢吃掉。因為時間有限,魏延幾乎不可能在十幾天內完成防禦工事,被擊敗、甚至被全殲都是必然結局。所以魏延的計劃即使成功,也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因為他從沒想過“還於舊都”

更重要的是諸葛亮本次北伐的戰略目標也不是長安,而是隴右: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三國志·魏延傳》)

諸葛亮不是要還於舊都的嗎?怎麼不去長安去隴右了呢?因為他知道曹魏不是那麼容易被幹掉的國家。曹魏帝國曆經武皇帝曹操、文皇帝曹丕兩代經營,在地盤上佔據了東漢十三州中雍州、涼州、兗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幷州和司隸校尉轄區幾乎全部地盤,以及揚州的江北部分和荊州襄陽一線,可以說三分天下有其二,絕不是虛言。人口上曹魏帝國更是超過蜀漢、東吳數倍。單純就軍隊而言,在數量上諸葛亮最多能從蜀國帶出10萬大軍,而曹魏全軍的數量在40萬人以上,西線兵團加上中央軍團總數輕鬆超過20萬人。面對如此強敵,諸葛亮的計劃先佔領隴右就可以理解了。

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因為他從沒想過“還於舊都”

因為曹魏立國靠的關東士族的支持,王朗、鍾繇、司馬懿、陳群這些人的老家都不在隴右,而且曹魏實際控制這一地區的時間很短,加上這個地方羌人和漢人雜居多年,曹魏的實際統治力量相當,且和當地士族離心離德,所以蜀漢帝國攻擊這個地方,恰好是打在了曹魏的軟肋上。

本篇為“千古名將英雄夢”特約作者孫教授“sunnyshine”所作,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