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近段時間,嚐到廣告中插甜頭的廣告主們,似乎鉚足了勁在廣告植入上下功夫。但也明顯可見,當互動橋段為廣告服務後,廣告給節目帶來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硬廣,處處安插的軟廣反而更加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廣告植入這個“吸金神器”,或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口碑殺手”。

1 花式植入的進階之路

不難理解,隨著營銷需求的增長和植入品牌的增多,為保證自家商品能獲得更多的露出空間和話題式宣傳,比起劇集更“嚴苛”的植入限制,更為生活化的綜藝節目則成為廣告主們開發的福地。因此,廣告植入的花樣不斷翻新。

廣告植入的初級版本,即植入的標配,就是對觀眾進行“視覺佔領”。從各色的壓屏廣告、與綜藝logo捆綁出現的冠名商標到舞臺場景的搭建、字幕動畫的設計,觀眾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成為廣告的載體。

在第一季大火後,第二季《聲入人心》在舞美上著實“壕氣”了一把,為配合包裝升級後的冠名商,節目舞臺的整體色調也跟隨冠名商包裝主色調的改變,從黃色變為藍色,字體和動畫的顏色也隨之更改。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近段時間,嚐到廣告中插甜頭的廣告主們,似乎鉚足了勁在廣告植入上下功夫。但也明顯可見,當互動橋段為廣告服務後,廣告給節目帶來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硬廣,處處安插的軟廣反而更加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廣告植入這個“吸金神器”,或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口碑殺手”。

1 花式植入的進階之路

不難理解,隨著營銷需求的增長和植入品牌的增多,為保證自家商品能獲得更多的露出空間和話題式宣傳,比起劇集更“嚴苛”的植入限制,更為生活化的綜藝節目則成為廣告主們開發的福地。因此,廣告植入的花樣不斷翻新。

廣告植入的初級版本,即植入的標配,就是對觀眾進行“視覺佔領”。從各色的壓屏廣告、與綜藝logo捆綁出現的冠名商標到舞臺場景的搭建、字幕動畫的設計,觀眾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成為廣告的載體。

在第一季大火後,第二季《聲入人心》在舞美上著實“壕氣”了一把,為配合包裝升級後的冠名商,節目舞臺的整體色調也跟隨冠名商包裝主色調的改變,從黃色變為藍色,字體和動畫的顏色也隨之更改。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無論四姐妹在旅途中居住的民宿如何風格迥異,印有品牌名稱的抱枕從不會缺席。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近段時間,嚐到廣告中插甜頭的廣告主們,似乎鉚足了勁在廣告植入上下功夫。但也明顯可見,當互動橋段為廣告服務後,廣告給節目帶來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硬廣,處處安插的軟廣反而更加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廣告植入這個“吸金神器”,或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口碑殺手”。

1 花式植入的進階之路

不難理解,隨著營銷需求的增長和植入品牌的增多,為保證自家商品能獲得更多的露出空間和話題式宣傳,比起劇集更“嚴苛”的植入限制,更為生活化的綜藝節目則成為廣告主們開發的福地。因此,廣告植入的花樣不斷翻新。

廣告植入的初級版本,即植入的標配,就是對觀眾進行“視覺佔領”。從各色的壓屏廣告、與綜藝logo捆綁出現的冠名商標到舞臺場景的搭建、字幕動畫的設計,觀眾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成為廣告的載體。

在第一季大火後,第二季《聲入人心》在舞美上著實“壕氣”了一把,為配合包裝升級後的冠名商,節目舞臺的整體色調也跟隨冠名商包裝主色調的改變,從黃色變為藍色,字體和動畫的顏色也隨之更改。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無論四姐妹在旅途中居住的民宿如何風格迥異,印有品牌名稱的抱枕從不會缺席。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安安靜靜的視覺植入不存在與觀眾進行互動,觀眾對於這類植入方式的容忍度也較高。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是由涼茶領導者加多寶為你冠名播出”。在第一季《中國好聲音》裡,主持人華少憑藉47秒唸完長達350字的廣告詞而走紅,喜提“中國好舌頭”的稱號,網友直呼“這語速也是沒誰了”。此後的幾年,聽快嘴華少念廣告也成了《中國好聲音》的“保留節目”。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近段時間,嚐到廣告中插甜頭的廣告主們,似乎鉚足了勁在廣告植入上下功夫。但也明顯可見,當互動橋段為廣告服務後,廣告給節目帶來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硬廣,處處安插的軟廣反而更加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廣告植入這個“吸金神器”,或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口碑殺手”。

1 花式植入的進階之路

不難理解,隨著營銷需求的增長和植入品牌的增多,為保證自家商品能獲得更多的露出空間和話題式宣傳,比起劇集更“嚴苛”的植入限制,更為生活化的綜藝節目則成為廣告主們開發的福地。因此,廣告植入的花樣不斷翻新。

廣告植入的初級版本,即植入的標配,就是對觀眾進行“視覺佔領”。從各色的壓屏廣告、與綜藝logo捆綁出現的冠名商標到舞臺場景的搭建、字幕動畫的設計,觀眾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成為廣告的載體。

在第一季大火後,第二季《聲入人心》在舞美上著實“壕氣”了一把,為配合包裝升級後的冠名商,節目舞臺的整體色調也跟隨冠名商包裝主色調的改變,從黃色變為藍色,字體和動畫的顏色也隨之更改。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無論四姐妹在旅途中居住的民宿如何風格迥異,印有品牌名稱的抱枕從不會缺席。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安安靜靜的視覺植入不存在與觀眾進行互動,觀眾對於這類植入方式的容忍度也較高。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是由涼茶領導者加多寶為你冠名播出”。在第一季《中國好聲音》裡,主持人華少憑藉47秒唸完長達350字的廣告詞而走紅,喜提“中國好舌頭”的稱號,網友直呼“這語速也是沒誰了”。此後的幾年,聽快嘴華少念廣告也成了《中國好聲音》的“保留節目”。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隨著網綜的興起,讓主持人把口播廣告玩出花樣來,則是廣告主們另一大投放需求。

馬東在《奇葩說》中見縫插針的口播則是一絕。諸如“奶後吐真言”“別讓你的頭皮屑陪我過夜”“穿衣用有範,爭取不犯二”花式口播內容金句頻出,除了按照需求完成甲方任務,創意廣告詞也為節目帶來了喜劇效果。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近段時間,嚐到廣告中插甜頭的廣告主們,似乎鉚足了勁在廣告植入上下功夫。但也明顯可見,當互動橋段為廣告服務後,廣告給節目帶來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硬廣,處處安插的軟廣反而更加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廣告植入這個“吸金神器”,或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口碑殺手”。

1 花式植入的進階之路

不難理解,隨著營銷需求的增長和植入品牌的增多,為保證自家商品能獲得更多的露出空間和話題式宣傳,比起劇集更“嚴苛”的植入限制,更為生活化的綜藝節目則成為廣告主們開發的福地。因此,廣告植入的花樣不斷翻新。

廣告植入的初級版本,即植入的標配,就是對觀眾進行“視覺佔領”。從各色的壓屏廣告、與綜藝logo捆綁出現的冠名商標到舞臺場景的搭建、字幕動畫的設計,觀眾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成為廣告的載體。

在第一季大火後,第二季《聲入人心》在舞美上著實“壕氣”了一把,為配合包裝升級後的冠名商,節目舞臺的整體色調也跟隨冠名商包裝主色調的改變,從黃色變為藍色,字體和動畫的顏色也隨之更改。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無論四姐妹在旅途中居住的民宿如何風格迥異,印有品牌名稱的抱枕從不會缺席。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安安靜靜的視覺植入不存在與觀眾進行互動,觀眾對於這類植入方式的容忍度也較高。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是由涼茶領導者加多寶為你冠名播出”。在第一季《中國好聲音》裡,主持人華少憑藉47秒唸完長達350字的廣告詞而走紅,喜提“中國好舌頭”的稱號,網友直呼“這語速也是沒誰了”。此後的幾年,聽快嘴華少念廣告也成了《中國好聲音》的“保留節目”。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隨著網綜的興起,讓主持人把口播廣告玩出花樣來,則是廣告主們另一大投放需求。

馬東在《奇葩說》中見縫插針的口播則是一絕。諸如“奶後吐真言”“別讓你的頭皮屑陪我過夜”“穿衣用有範,爭取不犯二”花式口播內容金句頻出,除了按照需求完成甲方任務,創意廣告詞也為節目帶來了喜劇效果。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脫口秀綜藝《吐槽大會》,則在每位嘉賓登場前播放一段創意情景劇,廣告混著段子說,一邊造梗一邊植入,再次刷新了口播玩法。

其實,這樣的創意植入方式對節目類型、風格調性、嘉賓的語言把握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要是缺少幽默感,口播也就會變成單調的念臺本。

如今,植入廣告對綜藝節目場景的介入程度逐步加深,植入的形式不再侷限於讓受眾“聽進去”“看下去”,更要促使受眾“玩起來”,互動性的增強逐步發展成為廣告植入的新趨勢。

在《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四姐妹註冊騰訊微視,發佈視頻,受眾參與互動,幫助其解鎖心願清單。農夫山泉維他命水攜手《偶像練習生》為粉絲打造一條全新的投票渠道,通過購買產品增加投票機會,挖掘選秀節目的投票營銷紅利。


2 廣告植入迷惑行為“大賞”

儘管綜藝節目中的廣告植入創意一路升級,可總是有些植入的尷尬瞬間,且尬度越發直線上升。

在今年播出的綜藝節目中,不乏有廣告中插篇幅加重的直觀感受,當節目腳本為廣告商服務時,節目嘉賓忍住笑場,一次次一本正經的硬推起產品時,不禁要問,我們看的究竟是為廣告主精心設計的串場節目,還是被廣告綁架後失去了內容感染力的傀儡遊戲。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近段時間,嚐到廣告中插甜頭的廣告主們,似乎鉚足了勁在廣告植入上下功夫。但也明顯可見,當互動橋段為廣告服務後,廣告給節目帶來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硬廣,處處安插的軟廣反而更加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廣告植入這個“吸金神器”,或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口碑殺手”。

1 花式植入的進階之路

不難理解,隨著營銷需求的增長和植入品牌的增多,為保證自家商品能獲得更多的露出空間和話題式宣傳,比起劇集更“嚴苛”的植入限制,更為生活化的綜藝節目則成為廣告主們開發的福地。因此,廣告植入的花樣不斷翻新。

廣告植入的初級版本,即植入的標配,就是對觀眾進行“視覺佔領”。從各色的壓屏廣告、與綜藝logo捆綁出現的冠名商標到舞臺場景的搭建、字幕動畫的設計,觀眾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成為廣告的載體。

在第一季大火後,第二季《聲入人心》在舞美上著實“壕氣”了一把,為配合包裝升級後的冠名商,節目舞臺的整體色調也跟隨冠名商包裝主色調的改變,從黃色變為藍色,字體和動畫的顏色也隨之更改。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無論四姐妹在旅途中居住的民宿如何風格迥異,印有品牌名稱的抱枕從不會缺席。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安安靜靜的視覺植入不存在與觀眾進行互動,觀眾對於這類植入方式的容忍度也較高。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是由涼茶領導者加多寶為你冠名播出”。在第一季《中國好聲音》裡,主持人華少憑藉47秒唸完長達350字的廣告詞而走紅,喜提“中國好舌頭”的稱號,網友直呼“這語速也是沒誰了”。此後的幾年,聽快嘴華少念廣告也成了《中國好聲音》的“保留節目”。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隨著網綜的興起,讓主持人把口播廣告玩出花樣來,則是廣告主們另一大投放需求。

馬東在《奇葩說》中見縫插針的口播則是一絕。諸如“奶後吐真言”“別讓你的頭皮屑陪我過夜”“穿衣用有範,爭取不犯二”花式口播內容金句頻出,除了按照需求完成甲方任務,創意廣告詞也為節目帶來了喜劇效果。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脫口秀綜藝《吐槽大會》,則在每位嘉賓登場前播放一段創意情景劇,廣告混著段子說,一邊造梗一邊植入,再次刷新了口播玩法。

其實,這樣的創意植入方式對節目類型、風格調性、嘉賓的語言把握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要是缺少幽默感,口播也就會變成單調的念臺本。

如今,植入廣告對綜藝節目場景的介入程度逐步加深,植入的形式不再侷限於讓受眾“聽進去”“看下去”,更要促使受眾“玩起來”,互動性的增強逐步發展成為廣告植入的新趨勢。

在《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四姐妹註冊騰訊微視,發佈視頻,受眾參與互動,幫助其解鎖心願清單。農夫山泉維他命水攜手《偶像練習生》為粉絲打造一條全新的投票渠道,通過購買產品增加投票機會,挖掘選秀節目的投票營銷紅利。


2 廣告植入迷惑行為“大賞”

儘管綜藝節目中的廣告植入創意一路升級,可總是有些植入的尷尬瞬間,且尬度越發直線上升。

在今年播出的綜藝節目中,不乏有廣告中插篇幅加重的直觀感受,當節目腳本為廣告商服務時,節目嘉賓忍住笑場,一次次一本正經的硬推起產品時,不禁要問,我們看的究竟是為廣告主精心設計的串場節目,還是被廣告綁架後失去了內容感染力的傀儡遊戲。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那些尷尬的廣告植入都有“幾宗罪”?


視野即所見型——

如今,面對360度全方位的場景植入觀眾大多見怪不怪,可總有那些完全背離現實邏輯的操作,讓人哭笑不得。

記得魏大勳、王大陸,譚鬆韻做客《嚮往的生活3》時,彭彭帶著自己的好友去小賣鋪市買零食,喚起不少觀眾的童年回憶,誰知走入鏡頭裡的超市,其他的商品都被嚴格打碼,只露出超市架子上整整齊齊的某品牌牛奶,而這款牛奶恰好就是這一季的贊助商。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近段時間,嚐到廣告中插甜頭的廣告主們,似乎鉚足了勁在廣告植入上下功夫。但也明顯可見,當互動橋段為廣告服務後,廣告給節目帶來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硬廣,處處安插的軟廣反而更加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廣告植入這個“吸金神器”,或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口碑殺手”。

1 花式植入的進階之路

不難理解,隨著營銷需求的增長和植入品牌的增多,為保證自家商品能獲得更多的露出空間和話題式宣傳,比起劇集更“嚴苛”的植入限制,更為生活化的綜藝節目則成為廣告主們開發的福地。因此,廣告植入的花樣不斷翻新。

廣告植入的初級版本,即植入的標配,就是對觀眾進行“視覺佔領”。從各色的壓屏廣告、與綜藝logo捆綁出現的冠名商標到舞臺場景的搭建、字幕動畫的設計,觀眾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成為廣告的載體。

在第一季大火後,第二季《聲入人心》在舞美上著實“壕氣”了一把,為配合包裝升級後的冠名商,節目舞臺的整體色調也跟隨冠名商包裝主色調的改變,從黃色變為藍色,字體和動畫的顏色也隨之更改。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無論四姐妹在旅途中居住的民宿如何風格迥異,印有品牌名稱的抱枕從不會缺席。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安安靜靜的視覺植入不存在與觀眾進行互動,觀眾對於這類植入方式的容忍度也較高。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是由涼茶領導者加多寶為你冠名播出”。在第一季《中國好聲音》裡,主持人華少憑藉47秒唸完長達350字的廣告詞而走紅,喜提“中國好舌頭”的稱號,網友直呼“這語速也是沒誰了”。此後的幾年,聽快嘴華少念廣告也成了《中國好聲音》的“保留節目”。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隨著網綜的興起,讓主持人把口播廣告玩出花樣來,則是廣告主們另一大投放需求。

馬東在《奇葩說》中見縫插針的口播則是一絕。諸如“奶後吐真言”“別讓你的頭皮屑陪我過夜”“穿衣用有範,爭取不犯二”花式口播內容金句頻出,除了按照需求完成甲方任務,創意廣告詞也為節目帶來了喜劇效果。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脫口秀綜藝《吐槽大會》,則在每位嘉賓登場前播放一段創意情景劇,廣告混著段子說,一邊造梗一邊植入,再次刷新了口播玩法。

其實,這樣的創意植入方式對節目類型、風格調性、嘉賓的語言把握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要是缺少幽默感,口播也就會變成單調的念臺本。

如今,植入廣告對綜藝節目場景的介入程度逐步加深,植入的形式不再侷限於讓受眾“聽進去”“看下去”,更要促使受眾“玩起來”,互動性的增強逐步發展成為廣告植入的新趨勢。

在《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四姐妹註冊騰訊微視,發佈視頻,受眾參與互動,幫助其解鎖心願清單。農夫山泉維他命水攜手《偶像練習生》為粉絲打造一條全新的投票渠道,通過購買產品增加投票機會,挖掘選秀節目的投票營銷紅利。


2 廣告植入迷惑行為“大賞”

儘管綜藝節目中的廣告植入創意一路升級,可總是有些植入的尷尬瞬間,且尬度越發直線上升。

在今年播出的綜藝節目中,不乏有廣告中插篇幅加重的直觀感受,當節目腳本為廣告商服務時,節目嘉賓忍住笑場,一次次一本正經的硬推起產品時,不禁要問,我們看的究竟是為廣告主精心設計的串場節目,還是被廣告綁架後失去了內容感染力的傀儡遊戲。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那些尷尬的廣告植入都有“幾宗罪”?


視野即所見型——

如今,面對360度全方位的場景植入觀眾大多見怪不怪,可總有那些完全背離現實邏輯的操作,讓人哭笑不得。

記得魏大勳、王大陸,譚鬆韻做客《嚮往的生活3》時,彭彭帶著自己的好友去小賣鋪市買零食,喚起不少觀眾的童年回憶,誰知走入鏡頭裡的超市,其他的商品都被嚴格打碼,只露出超市架子上整整齊齊的某品牌牛奶,而這款牛奶恰好就是這一季的贊助商。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節目組神奇的馬賽克,一鍵擦除本能帶來生活感的節目內容,不符合生活邏輯的場景“修改”,讓觀眾在心底也想對冠名商手動打個清除鍵。


尷尬口播型——

“唱歌之前喝杯奶,一言不合敷面膜。”

在綜藝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嘉賓被迫營業,無奈做起了口播。(如果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

在《樂隊的夏天》正片表演環節結束後,當新褲子樂隊一本正經的介紹七度空間萌睡褲時,三人在笑場的邊緣瘋狂試探。

在《聲入人心》第二季的第一期,劉巖老師剛入座首席,學員尹毓恪就敬他一瓶特侖蘇,這個“入座儀式”堪稱特別(突兀)。

在新一季的《中餐廳》裡,送給陶爾米納市長的中國禮盒的第一層竟然裝著滿滿的紅西柚小蠻腰,隨即開始介紹產品口味,看著市長疑惑的表情,彈幕紛紛表示,“漂洋過海送酸奶,不懂贊助商的腦回路”。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近段時間,嚐到廣告中插甜頭的廣告主們,似乎鉚足了勁在廣告植入上下功夫。但也明顯可見,當互動橋段為廣告服務後,廣告給節目帶來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硬廣,處處安插的軟廣反而更加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廣告植入這個“吸金神器”,或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口碑殺手”。

1 花式植入的進階之路

不難理解,隨著營銷需求的增長和植入品牌的增多,為保證自家商品能獲得更多的露出空間和話題式宣傳,比起劇集更“嚴苛”的植入限制,更為生活化的綜藝節目則成為廣告主們開發的福地。因此,廣告植入的花樣不斷翻新。

廣告植入的初級版本,即植入的標配,就是對觀眾進行“視覺佔領”。從各色的壓屏廣告、與綜藝logo捆綁出現的冠名商標到舞臺場景的搭建、字幕動畫的設計,觀眾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成為廣告的載體。

在第一季大火後,第二季《聲入人心》在舞美上著實“壕氣”了一把,為配合包裝升級後的冠名商,節目舞臺的整體色調也跟隨冠名商包裝主色調的改變,從黃色變為藍色,字體和動畫的顏色也隨之更改。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無論四姐妹在旅途中居住的民宿如何風格迥異,印有品牌名稱的抱枕從不會缺席。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安安靜靜的視覺植入不存在與觀眾進行互動,觀眾對於這類植入方式的容忍度也較高。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是由涼茶領導者加多寶為你冠名播出”。在第一季《中國好聲音》裡,主持人華少憑藉47秒唸完長達350字的廣告詞而走紅,喜提“中國好舌頭”的稱號,網友直呼“這語速也是沒誰了”。此後的幾年,聽快嘴華少念廣告也成了《中國好聲音》的“保留節目”。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隨著網綜的興起,讓主持人把口播廣告玩出花樣來,則是廣告主們另一大投放需求。

馬東在《奇葩說》中見縫插針的口播則是一絕。諸如“奶後吐真言”“別讓你的頭皮屑陪我過夜”“穿衣用有範,爭取不犯二”花式口播內容金句頻出,除了按照需求完成甲方任務,創意廣告詞也為節目帶來了喜劇效果。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脫口秀綜藝《吐槽大會》,則在每位嘉賓登場前播放一段創意情景劇,廣告混著段子說,一邊造梗一邊植入,再次刷新了口播玩法。

其實,這樣的創意植入方式對節目類型、風格調性、嘉賓的語言把握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要是缺少幽默感,口播也就會變成單調的念臺本。

如今,植入廣告對綜藝節目場景的介入程度逐步加深,植入的形式不再侷限於讓受眾“聽進去”“看下去”,更要促使受眾“玩起來”,互動性的增強逐步發展成為廣告植入的新趨勢。

在《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四姐妹註冊騰訊微視,發佈視頻,受眾參與互動,幫助其解鎖心願清單。農夫山泉維他命水攜手《偶像練習生》為粉絲打造一條全新的投票渠道,通過購買產品增加投票機會,挖掘選秀節目的投票營銷紅利。


2 廣告植入迷惑行為“大賞”

儘管綜藝節目中的廣告植入創意一路升級,可總是有些植入的尷尬瞬間,且尬度越發直線上升。

在今年播出的綜藝節目中,不乏有廣告中插篇幅加重的直觀感受,當節目腳本為廣告商服務時,節目嘉賓忍住笑場,一次次一本正經的硬推起產品時,不禁要問,我們看的究竟是為廣告主精心設計的串場節目,還是被廣告綁架後失去了內容感染力的傀儡遊戲。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那些尷尬的廣告植入都有“幾宗罪”?


視野即所見型——

如今,面對360度全方位的場景植入觀眾大多見怪不怪,可總有那些完全背離現實邏輯的操作,讓人哭笑不得。

記得魏大勳、王大陸,譚鬆韻做客《嚮往的生活3》時,彭彭帶著自己的好友去小賣鋪市買零食,喚起不少觀眾的童年回憶,誰知走入鏡頭裡的超市,其他的商品都被嚴格打碼,只露出超市架子上整整齊齊的某品牌牛奶,而這款牛奶恰好就是這一季的贊助商。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節目組神奇的馬賽克,一鍵擦除本能帶來生活感的節目內容,不符合生活邏輯的場景“修改”,讓觀眾在心底也想對冠名商手動打個清除鍵。


尷尬口播型——

“唱歌之前喝杯奶,一言不合敷面膜。”

在綜藝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嘉賓被迫營業,無奈做起了口播。(如果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

在《樂隊的夏天》正片表演環節結束後,當新褲子樂隊一本正經的介紹七度空間萌睡褲時,三人在笑場的邊緣瘋狂試探。

在《聲入人心》第二季的第一期,劉巖老師剛入座首席,學員尹毓恪就敬他一瓶特侖蘇,這個“入座儀式”堪稱特別(突兀)。

在新一季的《中餐廳》裡,送給陶爾米納市長的中國禮盒的第一層竟然裝著滿滿的紅西柚小蠻腰,隨即開始介紹產品口味,看著市長疑惑的表情,彈幕紛紛表示,“漂洋過海送酸奶,不懂贊助商的腦回路”。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被廣告牽著走型——

在《青春環遊記》的第二期,一行人來到古都南京夫子廟旁的江南貢院,體驗古代科舉考生“赴京趕考”的過程。節目組安排嘉賓進行眼力大比拼,分辨遠處飛來的物品是什麼並進行搶答。幾輪遊戲後,玩偶、毛筆等道具轉而變成了某品牌酸奶。生硬的設計,明晃晃的植入,屏幕內外上演同款尷尬。


"

第一季的加長版看了又看,純享版聽了又聽,帶著萬千梅溪湖男孩、女孩的期待,《聲入人心》第二季迴歸了。

或許是因珠玉在前,讓人期待太高,《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後的口碑明顯不及預期,豆瓣評分直接從第一季的9.2降至6.4。除了選手質量、剪輯混亂、劇本痕跡明顯等因素,廣告植入太多也成為主要槽點。

一曲未唱,先聽了三次口播,各色植入,花式勸退,怎麼看都少了幾分真誠。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近段時間,嚐到廣告中插甜頭的廣告主們,似乎鉚足了勁在廣告植入上下功夫。但也明顯可見,當互動橋段為廣告服務後,廣告給節目帶來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比起硬廣,處處安插的軟廣反而更加影響受眾的觀看體驗,廣告植入這個“吸金神器”,或許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口碑殺手”。

1 花式植入的進階之路

不難理解,隨著營銷需求的增長和植入品牌的增多,為保證自家商品能獲得更多的露出空間和話題式宣傳,比起劇集更“嚴苛”的植入限制,更為生活化的綜藝節目則成為廣告主們開發的福地。因此,廣告植入的花樣不斷翻新。

廣告植入的初級版本,即植入的標配,就是對觀眾進行“視覺佔領”。從各色的壓屏廣告、與綜藝logo捆綁出現的冠名商標到舞臺場景的搭建、字幕動畫的設計,觀眾的目光所及之處都能成為廣告的載體。

在第一季大火後,第二季《聲入人心》在舞美上著實“壕氣”了一把,為配合包裝升級後的冠名商,節目舞臺的整體色調也跟隨冠名商包裝主色調的改變,從黃色變為藍色,字體和動畫的顏色也隨之更改。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無論四姐妹在旅途中居住的民宿如何風格迥異,印有品牌名稱的抱枕從不會缺席。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安安靜靜的視覺植入不存在與觀眾進行互動,觀眾對於這類植入方式的容忍度也較高。

“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加多寶涼茶中國好聲音是由涼茶領導者加多寶為你冠名播出”。在第一季《中國好聲音》裡,主持人華少憑藉47秒唸完長達350字的廣告詞而走紅,喜提“中國好舌頭”的稱號,網友直呼“這語速也是沒誰了”。此後的幾年,聽快嘴華少念廣告也成了《中國好聲音》的“保留節目”。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隨著網綜的興起,讓主持人把口播廣告玩出花樣來,則是廣告主們另一大投放需求。

馬東在《奇葩說》中見縫插針的口播則是一絕。諸如“奶後吐真言”“別讓你的頭皮屑陪我過夜”“穿衣用有範,爭取不犯二”花式口播內容金句頻出,除了按照需求完成甲方任務,創意廣告詞也為節目帶來了喜劇效果。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脫口秀綜藝《吐槽大會》,則在每位嘉賓登場前播放一段創意情景劇,廣告混著段子說,一邊造梗一邊植入,再次刷新了口播玩法。

其實,這樣的創意植入方式對節目類型、風格調性、嘉賓的語言把握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要是缺少幽默感,口播也就會變成單調的念臺本。

如今,植入廣告對綜藝節目場景的介入程度逐步加深,植入的形式不再侷限於讓受眾“聽進去”“看下去”,更要促使受眾“玩起來”,互動性的增強逐步發展成為廣告植入的新趨勢。

在《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四姐妹註冊騰訊微視,發佈視頻,受眾參與互動,幫助其解鎖心願清單。農夫山泉維他命水攜手《偶像練習生》為粉絲打造一條全新的投票渠道,通過購買產品增加投票機會,挖掘選秀節目的投票營銷紅利。


2 廣告植入迷惑行為“大賞”

儘管綜藝節目中的廣告植入創意一路升級,可總是有些植入的尷尬瞬間,且尬度越發直線上升。

在今年播出的綜藝節目中,不乏有廣告中插篇幅加重的直觀感受,當節目腳本為廣告商服務時,節目嘉賓忍住笑場,一次次一本正經的硬推起產品時,不禁要問,我們看的究竟是為廣告主精心設計的串場節目,還是被廣告綁架後失去了內容感染力的傀儡遊戲。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那些尷尬的廣告植入都有“幾宗罪”?


視野即所見型——

如今,面對360度全方位的場景植入觀眾大多見怪不怪,可總有那些完全背離現實邏輯的操作,讓人哭笑不得。

記得魏大勳、王大陸,譚鬆韻做客《嚮往的生活3》時,彭彭帶著自己的好友去小賣鋪市買零食,喚起不少觀眾的童年回憶,誰知走入鏡頭裡的超市,其他的商品都被嚴格打碼,只露出超市架子上整整齊齊的某品牌牛奶,而這款牛奶恰好就是這一季的贊助商。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節目組神奇的馬賽克,一鍵擦除本能帶來生活感的節目內容,不符合生活邏輯的場景“修改”,讓觀眾在心底也想對冠名商手動打個清除鍵。


尷尬口播型——

“唱歌之前喝杯奶,一言不合敷面膜。”

在綜藝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嘉賓被迫營業,無奈做起了口播。(如果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

在《樂隊的夏天》正片表演環節結束後,當新褲子樂隊一本正經的介紹七度空間萌睡褲時,三人在笑場的邊緣瘋狂試探。

在《聲入人心》第二季的第一期,劉巖老師剛入座首席,學員尹毓恪就敬他一瓶特侖蘇,這個“入座儀式”堪稱特別(突兀)。

在新一季的《中餐廳》裡,送給陶爾米納市長的中國禮盒的第一層竟然裝著滿滿的紅西柚小蠻腰,隨即開始介紹產品口味,看著市長疑惑的表情,彈幕紛紛表示,“漂洋過海送酸奶,不懂贊助商的腦回路”。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被廣告牽著走型——

在《青春環遊記》的第二期,一行人來到古都南京夫子廟旁的江南貢院,體驗古代科舉考生“赴京趕考”的過程。節目組安排嘉賓進行眼力大比拼,分辨遠處飛來的物品是什麼並進行搶答。幾輪遊戲後,玩偶、毛筆等道具轉而變成了某品牌酸奶。生硬的設計,明晃晃的植入,屏幕內外上演同款尷尬。


那些被廣告植入“傷害”的《聲入人心2》們


諸如這樣的植入例子實在不勝枚舉,粗放生硬的掠奪性植入,傷害的不僅是有限節目時長呈現的內容質量,還有觀眾的耐心。

據《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營銷白皮書》統計數據顯示,在2019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植入品牌數量達546個,產品數量有697個;品牌數同比增長15.19%,產品數則增長22.06%。

這一數據的功勞,當然少不了廣告中插的助力。

冷靜來看,在我們為這些廣告創意點贊時,更不能忽視植入對節目本身帶來的潛在傷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節目離不開廣告的支持,但也不能成為被“掠奪”的對象。

觀眾想好好看綜藝,想看好綜藝。植入廣告,您,把握一下尺度?

-END-

作者丨金子

編輯丨貓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