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2019年1月18日,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一季結束。大眾媒體第一次將美聲以綜藝形式推向臺前。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對美聲的認知發生轉變,中國美聲演唱者的真實狀況展現在大眾面前。

節目結束後,第一季36名成員走紅,阿雲嘎、蔡程昱、高天鶴等成員演出不斷,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門票迅速售罄,四名成員組成“聲入人心”男團參加《歌手》節目,排名長居前列,一路走到決賽。這群有別於通俗歌手的專業演唱者至今仍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受到第一季的影響,第二季報名人數超過一萬,節目組在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美聲重鎮設立了唱區,節目上因此出現了更豐富的唱法與美聲流派。

2019年7月19日,《聲入人心》第二季播出,觀眾對前兩期的評價褒貶不一。總導演任洋回憶,第一季部分觀眾分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第二季開始已經有了專業的點評。

第二季成員張英席學了23年美聲,他認為美聲的演唱者培養成本高,選人困難,“我們行業的產出需要過程,不能只形象好,必須能唱。不然不被專業人士允許。”第一季時,他看了第一期,覺得部分學員的呈現並不算成熟。

"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2019年1月18日,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一季結束。大眾媒體第一次將美聲以綜藝形式推向臺前。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對美聲的認知發生轉變,中國美聲演唱者的真實狀況展現在大眾面前。

節目結束後,第一季36名成員走紅,阿雲嘎、蔡程昱、高天鶴等成員演出不斷,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門票迅速售罄,四名成員組成“聲入人心”男團參加《歌手》節目,排名長居前列,一路走到決賽。這群有別於通俗歌手的專業演唱者至今仍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受到第一季的影響,第二季報名人數超過一萬,節目組在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美聲重鎮設立了唱區,節目上因此出現了更豐富的唱法與美聲流派。

2019年7月19日,《聲入人心》第二季播出,觀眾對前兩期的評價褒貶不一。總導演任洋回憶,第一季部分觀眾分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第二季開始已經有了專業的點評。

第二季成員張英席學了23年美聲,他認為美聲的演唱者培養成本高,選人困難,“我們行業的產出需要過程,不能只形象好,必須能唱。不然不被專業人士允許。”第一季時,他看了第一期,覺得部分學員的呈現並不算成熟。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

節目組通過調研發現,全球範圍內學習聲樂的人數達到了七八百萬,總導演任洋認為:“兩年找72個人,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中並不困難。”更多的人加入節目後,他們在聲樂學習中的更多面目開始呈現。

節目播出後,他與團隊總結:第二季現在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的音樂劇和美聲遇到的問題,你可以讓觀眾通過一次或兩次節目產生好感,有新鮮感,抱著美好的期待,讓他進去劇場。但進了一次劇場之後,能不能第二次進劇場?這是音樂劇票房和歌劇票房的一個障礙:如何兩次進入?一旦兩次進入就入坑了,但大部分人可能不會進第二次,就去體驗了一下,是很高雅,可很難有動力持續。這也是我們節目在第二季遇到的問題,但我們不能怪觀眾,說你為什麼不第二次進啊?你怎麼不第二次買票?我們只能去想自己的問題,如何做好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銜接、做好時間段的延續,如何讓更多人入門的同時還要讓逐漸專業的觀眾繼續關注,特別重要。

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董攀的專業是流行音樂,他最愛鍵盤課,認為樂器的使用能夠對演唱有很大的幫助。高二的時候,他開始接觸聲樂,而後藝考,進入專業院校學習。

音樂的多變性是最吸引他的點,“一首歌給十個人唱會有十種效果,可塑性非常高。”學習流行後,他經常做的一件事是,老師佈置了作業,給一首歌伴奏,下週回課他會拿出三種不一樣的感覺去唱這首歌。

"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2019年1月18日,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一季結束。大眾媒體第一次將美聲以綜藝形式推向臺前。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對美聲的認知發生轉變,中國美聲演唱者的真實狀況展現在大眾面前。

節目結束後,第一季36名成員走紅,阿雲嘎、蔡程昱、高天鶴等成員演出不斷,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門票迅速售罄,四名成員組成“聲入人心”男團參加《歌手》節目,排名長居前列,一路走到決賽。這群有別於通俗歌手的專業演唱者至今仍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受到第一季的影響,第二季報名人數超過一萬,節目組在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美聲重鎮設立了唱區,節目上因此出現了更豐富的唱法與美聲流派。

2019年7月19日,《聲入人心》第二季播出,觀眾對前兩期的評價褒貶不一。總導演任洋回憶,第一季部分觀眾分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第二季開始已經有了專業的點評。

第二季成員張英席學了23年美聲,他認為美聲的演唱者培養成本高,選人困難,“我們行業的產出需要過程,不能只形象好,必須能唱。不然不被專業人士允許。”第一季時,他看了第一期,覺得部分學員的呈現並不算成熟。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

節目組通過調研發現,全球範圍內學習聲樂的人數達到了七八百萬,總導演任洋認為:“兩年找72個人,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中並不困難。”更多的人加入節目後,他們在聲樂學習中的更多面目開始呈現。

節目播出後,他與團隊總結:第二季現在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的音樂劇和美聲遇到的問題,你可以讓觀眾通過一次或兩次節目產生好感,有新鮮感,抱著美好的期待,讓他進去劇場。但進了一次劇場之後,能不能第二次進劇場?這是音樂劇票房和歌劇票房的一個障礙:如何兩次進入?一旦兩次進入就入坑了,但大部分人可能不會進第二次,就去體驗了一下,是很高雅,可很難有動力持續。這也是我們節目在第二季遇到的問題,但我們不能怪觀眾,說你為什麼不第二次進啊?你怎麼不第二次買票?我們只能去想自己的問題,如何做好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銜接、做好時間段的延續,如何讓更多人入門的同時還要讓逐漸專業的觀眾繼續關注,特別重要。

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董攀的專業是流行音樂,他最愛鍵盤課,認為樂器的使用能夠對演唱有很大的幫助。高二的時候,他開始接觸聲樂,而後藝考,進入專業院校學習。

音樂的多變性是最吸引他的點,“一首歌給十個人唱會有十種效果,可塑性非常高。”學習流行後,他經常做的一件事是,老師佈置了作業,給一首歌伴奏,下週回課他會拿出三種不一樣的感覺去唱這首歌。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

他的聲音在上大學之後越變越低,很多歌唱不上去,他還去醫院檢查過聲帶,醫生告訴他:你的聲帶就是這樣的。看到《聲入人心》裡王晰唱低音,他才發現有的歌也挺適合自己。

董攀被《聲入人心》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吸引,報名參加。錄製到現在,他認為自己的目標沒變過:為唱歌而來。

2017年初雪那天,徐均朔從福州到上海蔘加音樂劇《近乎正常》中文版的角色面試。該劇講述了一位備受嚴重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困擾的母親與病魔作鬥爭,並試圖減輕病痛對家人的困擾的故事。他參與了兒子加布和女兒男朋友亨利的面試,次年三月,收到了出演加布的邀請。同班同學龔子棋報名參加《聲入人心》的時候,《近乎正常》正在全國巡演,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大型音樂劇演出。

"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2019年1月18日,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一季結束。大眾媒體第一次將美聲以綜藝形式推向臺前。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對美聲的認知發生轉變,中國美聲演唱者的真實狀況展現在大眾面前。

節目結束後,第一季36名成員走紅,阿雲嘎、蔡程昱、高天鶴等成員演出不斷,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門票迅速售罄,四名成員組成“聲入人心”男團參加《歌手》節目,排名長居前列,一路走到決賽。這群有別於通俗歌手的專業演唱者至今仍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受到第一季的影響,第二季報名人數超過一萬,節目組在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美聲重鎮設立了唱區,節目上因此出現了更豐富的唱法與美聲流派。

2019年7月19日,《聲入人心》第二季播出,觀眾對前兩期的評價褒貶不一。總導演任洋回憶,第一季部分觀眾分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第二季開始已經有了專業的點評。

第二季成員張英席學了23年美聲,他認為美聲的演唱者培養成本高,選人困難,“我們行業的產出需要過程,不能只形象好,必須能唱。不然不被專業人士允許。”第一季時,他看了第一期,覺得部分學員的呈現並不算成熟。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

節目組通過調研發現,全球範圍內學習聲樂的人數達到了七八百萬,總導演任洋認為:“兩年找72個人,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中並不困難。”更多的人加入節目後,他們在聲樂學習中的更多面目開始呈現。

節目播出後,他與團隊總結:第二季現在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的音樂劇和美聲遇到的問題,你可以讓觀眾通過一次或兩次節目產生好感,有新鮮感,抱著美好的期待,讓他進去劇場。但進了一次劇場之後,能不能第二次進劇場?這是音樂劇票房和歌劇票房的一個障礙:如何兩次進入?一旦兩次進入就入坑了,但大部分人可能不會進第二次,就去體驗了一下,是很高雅,可很難有動力持續。這也是我們節目在第二季遇到的問題,但我們不能怪觀眾,說你為什麼不第二次進啊?你怎麼不第二次買票?我們只能去想自己的問題,如何做好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銜接、做好時間段的延續,如何讓更多人入門的同時還要讓逐漸專業的觀眾繼續關注,特別重要。

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董攀的專業是流行音樂,他最愛鍵盤課,認為樂器的使用能夠對演唱有很大的幫助。高二的時候,他開始接觸聲樂,而後藝考,進入專業院校學習。

音樂的多變性是最吸引他的點,“一首歌給十個人唱會有十種效果,可塑性非常高。”學習流行後,他經常做的一件事是,老師佈置了作業,給一首歌伴奏,下週回課他會拿出三種不一樣的感覺去唱這首歌。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

他的聲音在上大學之後越變越低,很多歌唱不上去,他還去醫院檢查過聲帶,醫生告訴他:你的聲帶就是這樣的。看到《聲入人心》裡王晰唱低音,他才發現有的歌也挺適合自己。

董攀被《聲入人心》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吸引,報名參加。錄製到現在,他認為自己的目標沒變過:為唱歌而來。

2017年初雪那天,徐均朔從福州到上海蔘加音樂劇《近乎正常》中文版的角色面試。該劇講述了一位備受嚴重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困擾的母親與病魔作鬥爭,並試圖減輕病痛對家人的困擾的故事。他參與了兒子加布和女兒男朋友亨利的面試,次年三月,收到了出演加布的邀請。同班同學龔子棋報名參加《聲入人心》的時候,《近乎正常》正在全國巡演,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大型音樂劇演出。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

徐均朔是上海音樂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從小喜歡錶演,在合唱團唱歌,音樂劇被他視為能同時將兩個愛好融合的專業。考學時,他看了很多百老匯音樂劇,印象最深的是《近乎正常》原版和《理髮師陶德》,這兩部劇更新了他對音樂劇的認知,在他想象中,音樂劇有舞蹈和歡快的歌曲,氛圍明媚陽光。但《近乎正常》涉及心理疾病,《理髮師陶德》講恐怖故事,“看似不搭噶的東西融合得非常好,給我衝擊很大。”

進入大學後,他開始了聲樂、舞蹈、表演的專業學習,《近乎正常》的演出對他影響很大,他的畢業論文是《以<近乎正常>中加布這一角色的三首作品來淺要分析音樂劇中聲樂演唱的角色塑造》。

幾年的音樂劇學習並未讓他篤定要成為一名音樂劇演員,但他對國內音樂劇發展持樂觀態度,堅信“等大家都願意去掏這個錢的時候,自然會好起來”,給自己的目標是“竭盡全力在我40歲之前,讓大家記住,在音樂劇還不太蓬勃的時候,有一個人在為這個事情做努力。”

相比兩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有超過20年美聲學習經驗的張英席考慮的問題要多些。

張英席從小是文體委員,班裡、學校有演出上臺的都是他。家裡人讓他當愛好去學學,老師一聽,建議他學美聲,他從此開始美聲學習。他學美聲的時候,民歌市場還很繁榮,相較之下,他了解到的美聲歌手很難有體面的收入。儘管大二時已經參與了中央大劇院的演出,早早成名,但他依然並不堅定以此為業。

2004年,張英席參加了多明戈國際聲樂比賽,比賽後到美國進入青年歌手培訓班學習。他看到了國外專業的歌劇演出是怎樣的。“每一個環節都特別保險。歌劇是個綜合藝術,舞蹈、指揮、演員,大家同時工作,每個人都像機器一樣,非常專業,精準到秒。”

回國後,張英席在中央音樂學院當了一年老師,一年半之後他辭職了。“我就想演,當老師得教學生,得對學生負責任。但我沒有演那麼多戲,我教人傢什麼呢?”

辭職後,他和雷佳主演的《再別康橋》上演,他飾演徐志摩。此後每年演出從未停止。他選擇參加《聲入人心》第二季,如出品人廖昌永所說:“不只是因為你唱得好,更因為你帶著一種使命感來到這個舞臺。”

“隨著年齡變大,同行也好,不再怎麼唱的長輩也好,對你都會有點期待,會漸漸覺得自己該為這個行業做點事。第一季挺火,把音樂劇帶得特別火。但我知道美聲就是小眾藝術。即便聲入人心,走進了觀眾心裡,美聲依然不能夠完全被大眾熟知。所以我參加這個節目,一方面是有使命感,希望大家能瞭解歌劇。另一方面希望能夠多嘗試,也告訴更多的觀眾,其實我們美聲並不完全只有一個發聲辦法。”

和他一起學美聲的朋友已經不幹這行了,但他和他們聊音樂,一開始聊對方就開始琢磨每句話該怎麼唱,“他這輩子逃不出去了。大家覺得唱歌很簡單,但是靠它吃飯很難。但我們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2019年1月18日,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一季結束。大眾媒體第一次將美聲以綜藝形式推向臺前。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對美聲的認知發生轉變,中國美聲演唱者的真實狀況展現在大眾面前。

節目結束後,第一季36名成員走紅,阿雲嘎、蔡程昱、高天鶴等成員演出不斷,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門票迅速售罄,四名成員組成“聲入人心”男團參加《歌手》節目,排名長居前列,一路走到決賽。這群有別於通俗歌手的專業演唱者至今仍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受到第一季的影響,第二季報名人數超過一萬,節目組在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美聲重鎮設立了唱區,節目上因此出現了更豐富的唱法與美聲流派。

2019年7月19日,《聲入人心》第二季播出,觀眾對前兩期的評價褒貶不一。總導演任洋回憶,第一季部分觀眾分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第二季開始已經有了專業的點評。

第二季成員張英席學了23年美聲,他認為美聲的演唱者培養成本高,選人困難,“我們行業的產出需要過程,不能只形象好,必須能唱。不然不被專業人士允許。”第一季時,他看了第一期,覺得部分學員的呈現並不算成熟。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

節目組通過調研發現,全球範圍內學習聲樂的人數達到了七八百萬,總導演任洋認為:“兩年找72個人,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中並不困難。”更多的人加入節目後,他們在聲樂學習中的更多面目開始呈現。

節目播出後,他與團隊總結:第二季現在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的音樂劇和美聲遇到的問題,你可以讓觀眾通過一次或兩次節目產生好感,有新鮮感,抱著美好的期待,讓他進去劇場。但進了一次劇場之後,能不能第二次進劇場?這是音樂劇票房和歌劇票房的一個障礙:如何兩次進入?一旦兩次進入就入坑了,但大部分人可能不會進第二次,就去體驗了一下,是很高雅,可很難有動力持續。這也是我們節目在第二季遇到的問題,但我們不能怪觀眾,說你為什麼不第二次進啊?你怎麼不第二次買票?我們只能去想自己的問題,如何做好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銜接、做好時間段的延續,如何讓更多人入門的同時還要讓逐漸專業的觀眾繼續關注,特別重要。

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董攀的專業是流行音樂,他最愛鍵盤課,認為樂器的使用能夠對演唱有很大的幫助。高二的時候,他開始接觸聲樂,而後藝考,進入專業院校學習。

音樂的多變性是最吸引他的點,“一首歌給十個人唱會有十種效果,可塑性非常高。”學習流行後,他經常做的一件事是,老師佈置了作業,給一首歌伴奏,下週回課他會拿出三種不一樣的感覺去唱這首歌。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

他的聲音在上大學之後越變越低,很多歌唱不上去,他還去醫院檢查過聲帶,醫生告訴他:你的聲帶就是這樣的。看到《聲入人心》裡王晰唱低音,他才發現有的歌也挺適合自己。

董攀被《聲入人心》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吸引,報名參加。錄製到現在,他認為自己的目標沒變過:為唱歌而來。

2017年初雪那天,徐均朔從福州到上海蔘加音樂劇《近乎正常》中文版的角色面試。該劇講述了一位備受嚴重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困擾的母親與病魔作鬥爭,並試圖減輕病痛對家人的困擾的故事。他參與了兒子加布和女兒男朋友亨利的面試,次年三月,收到了出演加布的邀請。同班同學龔子棋報名參加《聲入人心》的時候,《近乎正常》正在全國巡演,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大型音樂劇演出。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

徐均朔是上海音樂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從小喜歡錶演,在合唱團唱歌,音樂劇被他視為能同時將兩個愛好融合的專業。考學時,他看了很多百老匯音樂劇,印象最深的是《近乎正常》原版和《理髮師陶德》,這兩部劇更新了他對音樂劇的認知,在他想象中,音樂劇有舞蹈和歡快的歌曲,氛圍明媚陽光。但《近乎正常》涉及心理疾病,《理髮師陶德》講恐怖故事,“看似不搭噶的東西融合得非常好,給我衝擊很大。”

進入大學後,他開始了聲樂、舞蹈、表演的專業學習,《近乎正常》的演出對他影響很大,他的畢業論文是《以<近乎正常>中加布這一角色的三首作品來淺要分析音樂劇中聲樂演唱的角色塑造》。

幾年的音樂劇學習並未讓他篤定要成為一名音樂劇演員,但他對國內音樂劇發展持樂觀態度,堅信“等大家都願意去掏這個錢的時候,自然會好起來”,給自己的目標是“竭盡全力在我40歲之前,讓大家記住,在音樂劇還不太蓬勃的時候,有一個人在為這個事情做努力。”

相比兩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有超過20年美聲學習經驗的張英席考慮的問題要多些。

張英席從小是文體委員,班裡、學校有演出上臺的都是他。家裡人讓他當愛好去學學,老師一聽,建議他學美聲,他從此開始美聲學習。他學美聲的時候,民歌市場還很繁榮,相較之下,他了解到的美聲歌手很難有體面的收入。儘管大二時已經參與了中央大劇院的演出,早早成名,但他依然並不堅定以此為業。

2004年,張英席參加了多明戈國際聲樂比賽,比賽後到美國進入青年歌手培訓班學習。他看到了國外專業的歌劇演出是怎樣的。“每一個環節都特別保險。歌劇是個綜合藝術,舞蹈、指揮、演員,大家同時工作,每個人都像機器一樣,非常專業,精準到秒。”

回國後,張英席在中央音樂學院當了一年老師,一年半之後他辭職了。“我就想演,當老師得教學生,得對學生負責任。但我沒有演那麼多戲,我教人傢什麼呢?”

辭職後,他和雷佳主演的《再別康橋》上演,他飾演徐志摩。此後每年演出從未停止。他選擇參加《聲入人心》第二季,如出品人廖昌永所說:“不只是因為你唱得好,更因為你帶著一種使命感來到這個舞臺。”

“隨著年齡變大,同行也好,不再怎麼唱的長輩也好,對你都會有點期待,會漸漸覺得自己該為這個行業做點事。第一季挺火,把音樂劇帶得特別火。但我知道美聲就是小眾藝術。即便聲入人心,走進了觀眾心裡,美聲依然不能夠完全被大眾熟知。所以我參加這個節目,一方面是有使命感,希望大家能瞭解歌劇。另一方面希望能夠多嘗試,也告訴更多的觀眾,其實我們美聲並不完全只有一個發聲辦法。”

和他一起學美聲的朋友已經不幹這行了,但他和他們聊音樂,一開始聊對方就開始琢磨每句話該怎麼唱,“他這輩子逃不出去了。大家覺得唱歌很簡單,但是靠它吃飯很難。但我們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時間的力量》

唱的是表皮,還是發自內心?

在美國學習期間,張英席聽到最多的教導是“singing from bottom of your heart(從內心把情緒唱出來)”,“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觀眾很認,這些細節也說服著我從事舞臺表演要全身心投入。”

徐均朔有同樣的感受,以前他很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參加節目後,看到別的成員盒飯拿過來,辣椒照吃,吃完馬上唱。“當自己也這麼去做,發現保不保護嗓子跟唱歌一點關係都沒有。唱歌用的是心,不是肉,真的有感情的時候,人家不會在意哪個地方上有瑕疵。廖昌永老師也這麼說,觀念的變化比其他方面的變化都更重要。”

"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2019年1月18日,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一季結束。大眾媒體第一次將美聲以綜藝形式推向臺前。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對美聲的認知發生轉變,中國美聲演唱者的真實狀況展現在大眾面前。

節目結束後,第一季36名成員走紅,阿雲嘎、蔡程昱、高天鶴等成員演出不斷,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門票迅速售罄,四名成員組成“聲入人心”男團參加《歌手》節目,排名長居前列,一路走到決賽。這群有別於通俗歌手的專業演唱者至今仍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受到第一季的影響,第二季報名人數超過一萬,節目組在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美聲重鎮設立了唱區,節目上因此出現了更豐富的唱法與美聲流派。

2019年7月19日,《聲入人心》第二季播出,觀眾對前兩期的評價褒貶不一。總導演任洋回憶,第一季部分觀眾分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第二季開始已經有了專業的點評。

第二季成員張英席學了23年美聲,他認為美聲的演唱者培養成本高,選人困難,“我們行業的產出需要過程,不能只形象好,必須能唱。不然不被專業人士允許。”第一季時,他看了第一期,覺得部分學員的呈現並不算成熟。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

節目組通過調研發現,全球範圍內學習聲樂的人數達到了七八百萬,總導演任洋認為:“兩年找72個人,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中並不困難。”更多的人加入節目後,他們在聲樂學習中的更多面目開始呈現。

節目播出後,他與團隊總結:第二季現在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的音樂劇和美聲遇到的問題,你可以讓觀眾通過一次或兩次節目產生好感,有新鮮感,抱著美好的期待,讓他進去劇場。但進了一次劇場之後,能不能第二次進劇場?這是音樂劇票房和歌劇票房的一個障礙:如何兩次進入?一旦兩次進入就入坑了,但大部分人可能不會進第二次,就去體驗了一下,是很高雅,可很難有動力持續。這也是我們節目在第二季遇到的問題,但我們不能怪觀眾,說你為什麼不第二次進啊?你怎麼不第二次買票?我們只能去想自己的問題,如何做好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銜接、做好時間段的延續,如何讓更多人入門的同時還要讓逐漸專業的觀眾繼續關注,特別重要。

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董攀的專業是流行音樂,他最愛鍵盤課,認為樂器的使用能夠對演唱有很大的幫助。高二的時候,他開始接觸聲樂,而後藝考,進入專業院校學習。

音樂的多變性是最吸引他的點,“一首歌給十個人唱會有十種效果,可塑性非常高。”學習流行後,他經常做的一件事是,老師佈置了作業,給一首歌伴奏,下週回課他會拿出三種不一樣的感覺去唱這首歌。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

他的聲音在上大學之後越變越低,很多歌唱不上去,他還去醫院檢查過聲帶,醫生告訴他:你的聲帶就是這樣的。看到《聲入人心》裡王晰唱低音,他才發現有的歌也挺適合自己。

董攀被《聲入人心》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吸引,報名參加。錄製到現在,他認為自己的目標沒變過:為唱歌而來。

2017年初雪那天,徐均朔從福州到上海蔘加音樂劇《近乎正常》中文版的角色面試。該劇講述了一位備受嚴重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困擾的母親與病魔作鬥爭,並試圖減輕病痛對家人的困擾的故事。他參與了兒子加布和女兒男朋友亨利的面試,次年三月,收到了出演加布的邀請。同班同學龔子棋報名參加《聲入人心》的時候,《近乎正常》正在全國巡演,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大型音樂劇演出。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

徐均朔是上海音樂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從小喜歡錶演,在合唱團唱歌,音樂劇被他視為能同時將兩個愛好融合的專業。考學時,他看了很多百老匯音樂劇,印象最深的是《近乎正常》原版和《理髮師陶德》,這兩部劇更新了他對音樂劇的認知,在他想象中,音樂劇有舞蹈和歡快的歌曲,氛圍明媚陽光。但《近乎正常》涉及心理疾病,《理髮師陶德》講恐怖故事,“看似不搭噶的東西融合得非常好,給我衝擊很大。”

進入大學後,他開始了聲樂、舞蹈、表演的專業學習,《近乎正常》的演出對他影響很大,他的畢業論文是《以<近乎正常>中加布這一角色的三首作品來淺要分析音樂劇中聲樂演唱的角色塑造》。

幾年的音樂劇學習並未讓他篤定要成為一名音樂劇演員,但他對國內音樂劇發展持樂觀態度,堅信“等大家都願意去掏這個錢的時候,自然會好起來”,給自己的目標是“竭盡全力在我40歲之前,讓大家記住,在音樂劇還不太蓬勃的時候,有一個人在為這個事情做努力。”

相比兩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有超過20年美聲學習經驗的張英席考慮的問題要多些。

張英席從小是文體委員,班裡、學校有演出上臺的都是他。家裡人讓他當愛好去學學,老師一聽,建議他學美聲,他從此開始美聲學習。他學美聲的時候,民歌市場還很繁榮,相較之下,他了解到的美聲歌手很難有體面的收入。儘管大二時已經參與了中央大劇院的演出,早早成名,但他依然並不堅定以此為業。

2004年,張英席參加了多明戈國際聲樂比賽,比賽後到美國進入青年歌手培訓班學習。他看到了國外專業的歌劇演出是怎樣的。“每一個環節都特別保險。歌劇是個綜合藝術,舞蹈、指揮、演員,大家同時工作,每個人都像機器一樣,非常專業,精準到秒。”

回國後,張英席在中央音樂學院當了一年老師,一年半之後他辭職了。“我就想演,當老師得教學生,得對學生負責任。但我沒有演那麼多戲,我教人傢什麼呢?”

辭職後,他和雷佳主演的《再別康橋》上演,他飾演徐志摩。此後每年演出從未停止。他選擇參加《聲入人心》第二季,如出品人廖昌永所說:“不只是因為你唱得好,更因為你帶著一種使命感來到這個舞臺。”

“隨著年齡變大,同行也好,不再怎麼唱的長輩也好,對你都會有點期待,會漸漸覺得自己該為這個行業做點事。第一季挺火,把音樂劇帶得特別火。但我知道美聲就是小眾藝術。即便聲入人心,走進了觀眾心裡,美聲依然不能夠完全被大眾熟知。所以我參加這個節目,一方面是有使命感,希望大家能瞭解歌劇。另一方面希望能夠多嘗試,也告訴更多的觀眾,其實我們美聲並不完全只有一個發聲辦法。”

和他一起學美聲的朋友已經不幹這行了,但他和他們聊音樂,一開始聊對方就開始琢磨每句話該怎麼唱,“他這輩子逃不出去了。大家覺得唱歌很簡單,但是靠它吃飯很難。但我們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時間的力量》

唱的是表皮,還是發自內心?

在美國學習期間,張英席聽到最多的教導是“singing from bottom of your heart(從內心把情緒唱出來)”,“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觀眾很認,這些細節也說服著我從事舞臺表演要全身心投入。”

徐均朔有同樣的感受,以前他很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參加節目後,看到別的成員盒飯拿過來,辣椒照吃,吃完馬上唱。“當自己也這麼去做,發現保不保護嗓子跟唱歌一點關係都沒有。唱歌用的是心,不是肉,真的有感情的時候,人家不會在意哪個地方上有瑕疵。廖昌永老師也這麼說,觀念的變化比其他方面的變化都更重要。”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海洋之心》

參加節目後,他感覺自己變皮實了,睡不睡得夠都能上臺唱。“很多老師在來這個舞臺之前已經有很強的素養,但是我年齡很小,還在成長階段,參加節目會給我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節目演出對能力技巧上的要求都跟在學校不一樣,在技術上我有很大的進步。”

董攀還處在摸索音樂表達內心的門道,“每個人對歌的理解都不一樣,是內心世界的樣子,因為你和別人經歷、經驗不同,這首歌沒變,但是唱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2019年1月18日,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一季結束。大眾媒體第一次將美聲以綜藝形式推向臺前。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對美聲的認知發生轉變,中國美聲演唱者的真實狀況展現在大眾面前。

節目結束後,第一季36名成員走紅,阿雲嘎、蔡程昱、高天鶴等成員演出不斷,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門票迅速售罄,四名成員組成“聲入人心”男團參加《歌手》節目,排名長居前列,一路走到決賽。這群有別於通俗歌手的專業演唱者至今仍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受到第一季的影響,第二季報名人數超過一萬,節目組在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美聲重鎮設立了唱區,節目上因此出現了更豐富的唱法與美聲流派。

2019年7月19日,《聲入人心》第二季播出,觀眾對前兩期的評價褒貶不一。總導演任洋回憶,第一季部分觀眾分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第二季開始已經有了專業的點評。

第二季成員張英席學了23年美聲,他認為美聲的演唱者培養成本高,選人困難,“我們行業的產出需要過程,不能只形象好,必須能唱。不然不被專業人士允許。”第一季時,他看了第一期,覺得部分學員的呈現並不算成熟。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

節目組通過調研發現,全球範圍內學習聲樂的人數達到了七八百萬,總導演任洋認為:“兩年找72個人,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中並不困難。”更多的人加入節目後,他們在聲樂學習中的更多面目開始呈現。

節目播出後,他與團隊總結:第二季現在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的音樂劇和美聲遇到的問題,你可以讓觀眾通過一次或兩次節目產生好感,有新鮮感,抱著美好的期待,讓他進去劇場。但進了一次劇場之後,能不能第二次進劇場?這是音樂劇票房和歌劇票房的一個障礙:如何兩次進入?一旦兩次進入就入坑了,但大部分人可能不會進第二次,就去體驗了一下,是很高雅,可很難有動力持續。這也是我們節目在第二季遇到的問題,但我們不能怪觀眾,說你為什麼不第二次進啊?你怎麼不第二次買票?我們只能去想自己的問題,如何做好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銜接、做好時間段的延續,如何讓更多人入門的同時還要讓逐漸專業的觀眾繼續關注,特別重要。

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董攀的專業是流行音樂,他最愛鍵盤課,認為樂器的使用能夠對演唱有很大的幫助。高二的時候,他開始接觸聲樂,而後藝考,進入專業院校學習。

音樂的多變性是最吸引他的點,“一首歌給十個人唱會有十種效果,可塑性非常高。”學習流行後,他經常做的一件事是,老師佈置了作業,給一首歌伴奏,下週回課他會拿出三種不一樣的感覺去唱這首歌。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

他的聲音在上大學之後越變越低,很多歌唱不上去,他還去醫院檢查過聲帶,醫生告訴他:你的聲帶就是這樣的。看到《聲入人心》裡王晰唱低音,他才發現有的歌也挺適合自己。

董攀被《聲入人心》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吸引,報名參加。錄製到現在,他認為自己的目標沒變過:為唱歌而來。

2017年初雪那天,徐均朔從福州到上海蔘加音樂劇《近乎正常》中文版的角色面試。該劇講述了一位備受嚴重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困擾的母親與病魔作鬥爭,並試圖減輕病痛對家人的困擾的故事。他參與了兒子加布和女兒男朋友亨利的面試,次年三月,收到了出演加布的邀請。同班同學龔子棋報名參加《聲入人心》的時候,《近乎正常》正在全國巡演,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大型音樂劇演出。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

徐均朔是上海音樂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從小喜歡錶演,在合唱團唱歌,音樂劇被他視為能同時將兩個愛好融合的專業。考學時,他看了很多百老匯音樂劇,印象最深的是《近乎正常》原版和《理髮師陶德》,這兩部劇更新了他對音樂劇的認知,在他想象中,音樂劇有舞蹈和歡快的歌曲,氛圍明媚陽光。但《近乎正常》涉及心理疾病,《理髮師陶德》講恐怖故事,“看似不搭噶的東西融合得非常好,給我衝擊很大。”

進入大學後,他開始了聲樂、舞蹈、表演的專業學習,《近乎正常》的演出對他影響很大,他的畢業論文是《以<近乎正常>中加布這一角色的三首作品來淺要分析音樂劇中聲樂演唱的角色塑造》。

幾年的音樂劇學習並未讓他篤定要成為一名音樂劇演員,但他對國內音樂劇發展持樂觀態度,堅信“等大家都願意去掏這個錢的時候,自然會好起來”,給自己的目標是“竭盡全力在我40歲之前,讓大家記住,在音樂劇還不太蓬勃的時候,有一個人在為這個事情做努力。”

相比兩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有超過20年美聲學習經驗的張英席考慮的問題要多些。

張英席從小是文體委員,班裡、學校有演出上臺的都是他。家裡人讓他當愛好去學學,老師一聽,建議他學美聲,他從此開始美聲學習。他學美聲的時候,民歌市場還很繁榮,相較之下,他了解到的美聲歌手很難有體面的收入。儘管大二時已經參與了中央大劇院的演出,早早成名,但他依然並不堅定以此為業。

2004年,張英席參加了多明戈國際聲樂比賽,比賽後到美國進入青年歌手培訓班學習。他看到了國外專業的歌劇演出是怎樣的。“每一個環節都特別保險。歌劇是個綜合藝術,舞蹈、指揮、演員,大家同時工作,每個人都像機器一樣,非常專業,精準到秒。”

回國後,張英席在中央音樂學院當了一年老師,一年半之後他辭職了。“我就想演,當老師得教學生,得對學生負責任。但我沒有演那麼多戲,我教人傢什麼呢?”

辭職後,他和雷佳主演的《再別康橋》上演,他飾演徐志摩。此後每年演出從未停止。他選擇參加《聲入人心》第二季,如出品人廖昌永所說:“不只是因為你唱得好,更因為你帶著一種使命感來到這個舞臺。”

“隨著年齡變大,同行也好,不再怎麼唱的長輩也好,對你都會有點期待,會漸漸覺得自己該為這個行業做點事。第一季挺火,把音樂劇帶得特別火。但我知道美聲就是小眾藝術。即便聲入人心,走進了觀眾心裡,美聲依然不能夠完全被大眾熟知。所以我參加這個節目,一方面是有使命感,希望大家能瞭解歌劇。另一方面希望能夠多嘗試,也告訴更多的觀眾,其實我們美聲並不完全只有一個發聲辦法。”

和他一起學美聲的朋友已經不幹這行了,但他和他們聊音樂,一開始聊對方就開始琢磨每句話該怎麼唱,“他這輩子逃不出去了。大家覺得唱歌很簡單,但是靠它吃飯很難。但我們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時間的力量》

唱的是表皮,還是發自內心?

在美國學習期間,張英席聽到最多的教導是“singing from bottom of your heart(從內心把情緒唱出來)”,“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觀眾很認,這些細節也說服著我從事舞臺表演要全身心投入。”

徐均朔有同樣的感受,以前他很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參加節目後,看到別的成員盒飯拿過來,辣椒照吃,吃完馬上唱。“當自己也這麼去做,發現保不保護嗓子跟唱歌一點關係都沒有。唱歌用的是心,不是肉,真的有感情的時候,人家不會在意哪個地方上有瑕疵。廖昌永老師也這麼說,觀念的變化比其他方面的變化都更重要。”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海洋之心》

參加節目後,他感覺自己變皮實了,睡不睡得夠都能上臺唱。“很多老師在來這個舞臺之前已經有很強的素養,但是我年齡很小,還在成長階段,參加節目會給我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節目演出對能力技巧上的要求都跟在學校不一樣,在技術上我有很大的進步。”

董攀還處在摸索音樂表達內心的門道,“每個人對歌的理解都不一樣,是內心世界的樣子,因為你和別人經歷、經驗不同,這首歌沒變,但是唱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Piano Man》

張英席偶爾會回顧自己大二、大三時的表演,那個時候他覺得自己很棒,現在回頭看,都有不成熟的部分,“這些不成熟沒有辦法靠技術磨鍊,而是需要人生的經歷才能變化。”男高音35歲進入成熟期,45歲到55歲是黃金期,思想意識完全定型,經驗豐富。他看第一季覺得年輕演唱者不成熟,是因為“不發自內心”。“你唱的是表皮,還是發自內心,(很重要。)有些輕重緩急、邏輯重音,都會隨著年齡的變化、經驗的變化有新的處理。20歲跟40歲是兩回事。”

對於專業的聲樂演唱者而言,這些都是演唱的“門檻”。任洋認為,與強調無門檻、不學音樂、只靠天賦就可以參加的節目相比,《聲入人心》衡量一個人好壞的標準在於演唱者在過去的學習經歷中付出了多少、能力達到了什麼水平。

"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2019年1月18日,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一季結束。大眾媒體第一次將美聲以綜藝形式推向臺前。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對美聲的認知發生轉變,中國美聲演唱者的真實狀況展現在大眾面前。

節目結束後,第一季36名成員走紅,阿雲嘎、蔡程昱、高天鶴等成員演出不斷,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門票迅速售罄,四名成員組成“聲入人心”男團參加《歌手》節目,排名長居前列,一路走到決賽。這群有別於通俗歌手的專業演唱者至今仍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受到第一季的影響,第二季報名人數超過一萬,節目組在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美聲重鎮設立了唱區,節目上因此出現了更豐富的唱法與美聲流派。

2019年7月19日,《聲入人心》第二季播出,觀眾對前兩期的評價褒貶不一。總導演任洋回憶,第一季部分觀眾分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第二季開始已經有了專業的點評。

第二季成員張英席學了23年美聲,他認為美聲的演唱者培養成本高,選人困難,“我們行業的產出需要過程,不能只形象好,必須能唱。不然不被專業人士允許。”第一季時,他看了第一期,覺得部分學員的呈現並不算成熟。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

節目組通過調研發現,全球範圍內學習聲樂的人數達到了七八百萬,總導演任洋認為:“兩年找72個人,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中並不困難。”更多的人加入節目後,他們在聲樂學習中的更多面目開始呈現。

節目播出後,他與團隊總結:第二季現在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的音樂劇和美聲遇到的問題,你可以讓觀眾通過一次或兩次節目產生好感,有新鮮感,抱著美好的期待,讓他進去劇場。但進了一次劇場之後,能不能第二次進劇場?這是音樂劇票房和歌劇票房的一個障礙:如何兩次進入?一旦兩次進入就入坑了,但大部分人可能不會進第二次,就去體驗了一下,是很高雅,可很難有動力持續。這也是我們節目在第二季遇到的問題,但我們不能怪觀眾,說你為什麼不第二次進啊?你怎麼不第二次買票?我們只能去想自己的問題,如何做好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銜接、做好時間段的延續,如何讓更多人入門的同時還要讓逐漸專業的觀眾繼續關注,特別重要。

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董攀的專業是流行音樂,他最愛鍵盤課,認為樂器的使用能夠對演唱有很大的幫助。高二的時候,他開始接觸聲樂,而後藝考,進入專業院校學習。

音樂的多變性是最吸引他的點,“一首歌給十個人唱會有十種效果,可塑性非常高。”學習流行後,他經常做的一件事是,老師佈置了作業,給一首歌伴奏,下週回課他會拿出三種不一樣的感覺去唱這首歌。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

他的聲音在上大學之後越變越低,很多歌唱不上去,他還去醫院檢查過聲帶,醫生告訴他:你的聲帶就是這樣的。看到《聲入人心》裡王晰唱低音,他才發現有的歌也挺適合自己。

董攀被《聲入人心》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吸引,報名參加。錄製到現在,他認為自己的目標沒變過:為唱歌而來。

2017年初雪那天,徐均朔從福州到上海蔘加音樂劇《近乎正常》中文版的角色面試。該劇講述了一位備受嚴重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困擾的母親與病魔作鬥爭,並試圖減輕病痛對家人的困擾的故事。他參與了兒子加布和女兒男朋友亨利的面試,次年三月,收到了出演加布的邀請。同班同學龔子棋報名參加《聲入人心》的時候,《近乎正常》正在全國巡演,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大型音樂劇演出。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

徐均朔是上海音樂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從小喜歡錶演,在合唱團唱歌,音樂劇被他視為能同時將兩個愛好融合的專業。考學時,他看了很多百老匯音樂劇,印象最深的是《近乎正常》原版和《理髮師陶德》,這兩部劇更新了他對音樂劇的認知,在他想象中,音樂劇有舞蹈和歡快的歌曲,氛圍明媚陽光。但《近乎正常》涉及心理疾病,《理髮師陶德》講恐怖故事,“看似不搭噶的東西融合得非常好,給我衝擊很大。”

進入大學後,他開始了聲樂、舞蹈、表演的專業學習,《近乎正常》的演出對他影響很大,他的畢業論文是《以<近乎正常>中加布這一角色的三首作品來淺要分析音樂劇中聲樂演唱的角色塑造》。

幾年的音樂劇學習並未讓他篤定要成為一名音樂劇演員,但他對國內音樂劇發展持樂觀態度,堅信“等大家都願意去掏這個錢的時候,自然會好起來”,給自己的目標是“竭盡全力在我40歲之前,讓大家記住,在音樂劇還不太蓬勃的時候,有一個人在為這個事情做努力。”

相比兩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有超過20年美聲學習經驗的張英席考慮的問題要多些。

張英席從小是文體委員,班裡、學校有演出上臺的都是他。家裡人讓他當愛好去學學,老師一聽,建議他學美聲,他從此開始美聲學習。他學美聲的時候,民歌市場還很繁榮,相較之下,他了解到的美聲歌手很難有體面的收入。儘管大二時已經參與了中央大劇院的演出,早早成名,但他依然並不堅定以此為業。

2004年,張英席參加了多明戈國際聲樂比賽,比賽後到美國進入青年歌手培訓班學習。他看到了國外專業的歌劇演出是怎樣的。“每一個環節都特別保險。歌劇是個綜合藝術,舞蹈、指揮、演員,大家同時工作,每個人都像機器一樣,非常專業,精準到秒。”

回國後,張英席在中央音樂學院當了一年老師,一年半之後他辭職了。“我就想演,當老師得教學生,得對學生負責任。但我沒有演那麼多戲,我教人傢什麼呢?”

辭職後,他和雷佳主演的《再別康橋》上演,他飾演徐志摩。此後每年演出從未停止。他選擇參加《聲入人心》第二季,如出品人廖昌永所說:“不只是因為你唱得好,更因為你帶著一種使命感來到這個舞臺。”

“隨著年齡變大,同行也好,不再怎麼唱的長輩也好,對你都會有點期待,會漸漸覺得自己該為這個行業做點事。第一季挺火,把音樂劇帶得特別火。但我知道美聲就是小眾藝術。即便聲入人心,走進了觀眾心裡,美聲依然不能夠完全被大眾熟知。所以我參加這個節目,一方面是有使命感,希望大家能瞭解歌劇。另一方面希望能夠多嘗試,也告訴更多的觀眾,其實我們美聲並不完全只有一個發聲辦法。”

和他一起學美聲的朋友已經不幹這行了,但他和他們聊音樂,一開始聊對方就開始琢磨每句話該怎麼唱,“他這輩子逃不出去了。大家覺得唱歌很簡單,但是靠它吃飯很難。但我們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時間的力量》

唱的是表皮,還是發自內心?

在美國學習期間,張英席聽到最多的教導是“singing from bottom of your heart(從內心把情緒唱出來)”,“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觀眾很認,這些細節也說服著我從事舞臺表演要全身心投入。”

徐均朔有同樣的感受,以前他很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參加節目後,看到別的成員盒飯拿過來,辣椒照吃,吃完馬上唱。“當自己也這麼去做,發現保不保護嗓子跟唱歌一點關係都沒有。唱歌用的是心,不是肉,真的有感情的時候,人家不會在意哪個地方上有瑕疵。廖昌永老師也這麼說,觀念的變化比其他方面的變化都更重要。”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海洋之心》

參加節目後,他感覺自己變皮實了,睡不睡得夠都能上臺唱。“很多老師在來這個舞臺之前已經有很強的素養,但是我年齡很小,還在成長階段,參加節目會給我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節目演出對能力技巧上的要求都跟在學校不一樣,在技術上我有很大的進步。”

董攀還處在摸索音樂表達內心的門道,“每個人對歌的理解都不一樣,是內心世界的樣子,因為你和別人經歷、經驗不同,這首歌沒變,但是唱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Piano Man》

張英席偶爾會回顧自己大二、大三時的表演,那個時候他覺得自己很棒,現在回頭看,都有不成熟的部分,“這些不成熟沒有辦法靠技術磨鍊,而是需要人生的經歷才能變化。”男高音35歲進入成熟期,45歲到55歲是黃金期,思想意識完全定型,經驗豐富。他看第一季覺得年輕演唱者不成熟,是因為“不發自內心”。“你唱的是表皮,還是發自內心,(很重要。)有些輕重緩急、邏輯重音,都會隨著年齡的變化、經驗的變化有新的處理。20歲跟40歲是兩回事。”

對於專業的聲樂演唱者而言,這些都是演唱的“門檻”。任洋認為,與強調無門檻、不學音樂、只靠天賦就可以參加的節目相比,《聲入人心》衡量一個人好壞的標準在於演唱者在過去的學習經歷中付出了多少、能力達到了什麼水平。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總導演任洋(右)

從第一季起,他對節目的第一要求就是“獨特”。“包括基本的畫面的質感和音樂的品質,到第二季,我們只顧做最好的第二季去了,但今天不是從零開始,今天是從一個90分或者是95分的第一季開始,一旦沒有銜接住的話,就會往下掉。”

節目組對第二季演唱曲目做了更新,將音樂劇作品進行中文填詞以供演唱。演出時也出現了《在水一方》等大眾熟知的曲目。在此後的節目中,還會有六首原創美聲作品公佈,“中國聲樂界沒有自己的作品,第一季大多是翻唱國外的曲目。我們有中國原創音樂劇作品,但美聲作品一直很少。”在面試時,美聲選手唱的大多是廖昌永、戴玉強等歌手的代表曲目。“希望有了原創作品,以後美聲演員在演唱的時候就能夠有更多的選擇,不要老是用跨界的方式去改流行歌,一直在消耗。”

《聲入人心》第一季時,成員們認為在中國,美聲的路不好走,就像一座獨木橋。而節目在美聲通向大眾的壁壘上砸開了一條縫。到了第二季,這條縫並未變得更大,但用《近乎正常》的劇情來形容可能再合適不過,“故事切口雖小,但觸及家庭、親情和社會,讓其中的人相信,即使身處黑暗,也總會有光。”

中國人物類媒體的領導者

提供有格調、有智力的人物讀本

記錄我們的命運 ·為歷史留存一份底稿

"

“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

文 | 本刊記者 張明萌 實習記者 鄒露

編輯 | 楊靜茹 rwzkyjr@163.com

全文約3895,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2019年1月18日,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一季結束。大眾媒體第一次將美聲以綜藝形式推向臺前。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對美聲的認知發生轉變,中國美聲演唱者的真實狀況展現在大眾面前。

節目結束後,第一季36名成員走紅,阿雲嘎、蔡程昱、高天鶴等成員演出不斷,鄭雲龍主演的音樂劇門票迅速售罄,四名成員組成“聲入人心”男團參加《歌手》節目,排名長居前列,一路走到決賽。這群有別於通俗歌手的專業演唱者至今仍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受到第一季的影響,第二季報名人數超過一萬,節目組在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美聲重鎮設立了唱區,節目上因此出現了更豐富的唱法與美聲流派。

2019年7月19日,《聲入人心》第二季播出,觀眾對前兩期的評價褒貶不一。總導演任洋回憶,第一季部分觀眾分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第二季開始已經有了專業的點評。

第二季成員張英席學了23年美聲,他認為美聲的演唱者培養成本高,選人困難,“我們行業的產出需要過程,不能只形象好,必須能唱。不然不被專業人士允許。”第一季時,他看了第一期,覺得部分學員的呈現並不算成熟。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

節目組通過調研發現,全球範圍內學習聲樂的人數達到了七八百萬,總導演任洋認為:“兩年找72個人,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中並不困難。”更多的人加入節目後,他們在聲樂學習中的更多面目開始呈現。

節目播出後,他與團隊總結:第二季現在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的音樂劇和美聲遇到的問題,你可以讓觀眾通過一次或兩次節目產生好感,有新鮮感,抱著美好的期待,讓他進去劇場。但進了一次劇場之後,能不能第二次進劇場?這是音樂劇票房和歌劇票房的一個障礙:如何兩次進入?一旦兩次進入就入坑了,但大部分人可能不會進第二次,就去體驗了一下,是很高雅,可很難有動力持續。這也是我們節目在第二季遇到的問題,但我們不能怪觀眾,說你為什麼不第二次進啊?你怎麼不第二次買票?我們只能去想自己的問題,如何做好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銜接、做好時間段的延續,如何讓更多人入門的同時還要讓逐漸專業的觀眾繼續關注,特別重要。

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董攀的專業是流行音樂,他最愛鍵盤課,認為樂器的使用能夠對演唱有很大的幫助。高二的時候,他開始接觸聲樂,而後藝考,進入專業院校學習。

音樂的多變性是最吸引他的點,“一首歌給十個人唱會有十種效果,可塑性非常高。”學習流行後,他經常做的一件事是,老師佈置了作業,給一首歌伴奏,下週回課他會拿出三種不一樣的感覺去唱這首歌。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

他的聲音在上大學之後越變越低,很多歌唱不上去,他還去醫院檢查過聲帶,醫生告訴他:你的聲帶就是這樣的。看到《聲入人心》裡王晰唱低音,他才發現有的歌也挺適合自己。

董攀被《聲入人心》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吸引,報名參加。錄製到現在,他認為自己的目標沒變過:為唱歌而來。

2017年初雪那天,徐均朔從福州到上海蔘加音樂劇《近乎正常》中文版的角色面試。該劇講述了一位備受嚴重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困擾的母親與病魔作鬥爭,並試圖減輕病痛對家人的困擾的故事。他參與了兒子加布和女兒男朋友亨利的面試,次年三月,收到了出演加布的邀請。同班同學龔子棋報名參加《聲入人心》的時候,《近乎正常》正在全國巡演,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大型音樂劇演出。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

徐均朔是上海音樂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從小喜歡錶演,在合唱團唱歌,音樂劇被他視為能同時將兩個愛好融合的專業。考學時,他看了很多百老匯音樂劇,印象最深的是《近乎正常》原版和《理髮師陶德》,這兩部劇更新了他對音樂劇的認知,在他想象中,音樂劇有舞蹈和歡快的歌曲,氛圍明媚陽光。但《近乎正常》涉及心理疾病,《理髮師陶德》講恐怖故事,“看似不搭噶的東西融合得非常好,給我衝擊很大。”

進入大學後,他開始了聲樂、舞蹈、表演的專業學習,《近乎正常》的演出對他影響很大,他的畢業論文是《以<近乎正常>中加布這一角色的三首作品來淺要分析音樂劇中聲樂演唱的角色塑造》。

幾年的音樂劇學習並未讓他篤定要成為一名音樂劇演員,但他對國內音樂劇發展持樂觀態度,堅信“等大家都願意去掏這個錢的時候,自然會好起來”,給自己的目標是“竭盡全力在我40歲之前,讓大家記住,在音樂劇還不太蓬勃的時候,有一個人在為這個事情做努力。”

相比兩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有超過20年美聲學習經驗的張英席考慮的問題要多些。

張英席從小是文體委員,班裡、學校有演出上臺的都是他。家裡人讓他當愛好去學學,老師一聽,建議他學美聲,他從此開始美聲學習。他學美聲的時候,民歌市場還很繁榮,相較之下,他了解到的美聲歌手很難有體面的收入。儘管大二時已經參與了中央大劇院的演出,早早成名,但他依然並不堅定以此為業。

2004年,張英席參加了多明戈國際聲樂比賽,比賽後到美國進入青年歌手培訓班學習。他看到了國外專業的歌劇演出是怎樣的。“每一個環節都特別保險。歌劇是個綜合藝術,舞蹈、指揮、演員,大家同時工作,每個人都像機器一樣,非常專業,精準到秒。”

回國後,張英席在中央音樂學院當了一年老師,一年半之後他辭職了。“我就想演,當老師得教學生,得對學生負責任。但我沒有演那麼多戲,我教人傢什麼呢?”

辭職後,他和雷佳主演的《再別康橋》上演,他飾演徐志摩。此後每年演出從未停止。他選擇參加《聲入人心》第二季,如出品人廖昌永所說:“不只是因為你唱得好,更因為你帶著一種使命感來到這個舞臺。”

“隨著年齡變大,同行也好,不再怎麼唱的長輩也好,對你都會有點期待,會漸漸覺得自己該為這個行業做點事。第一季挺火,把音樂劇帶得特別火。但我知道美聲就是小眾藝術。即便聲入人心,走進了觀眾心裡,美聲依然不能夠完全被大眾熟知。所以我參加這個節目,一方面是有使命感,希望大家能瞭解歌劇。另一方面希望能夠多嘗試,也告訴更多的觀眾,其實我們美聲並不完全只有一個發聲辦法。”

和他一起學美聲的朋友已經不幹這行了,但他和他們聊音樂,一開始聊對方就開始琢磨每句話該怎麼唱,“他這輩子逃不出去了。大家覺得唱歌很簡單,但是靠它吃飯很難。但我們這行幹上了,想忘還忘不了。”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張英席《時間的力量》

唱的是表皮,還是發自內心?

在美國學習期間,張英席聽到最多的教導是“singing from bottom of your heart(從內心把情緒唱出來)”,“戲劇和藝術不是娛樂,大部分要追求表達人內心深處的愛情、死亡,這種沉重的東西,你不發自內心、只從皮毛上講個笑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大師在舞臺表演時都非常撕心裂肺,觀眾很認,這些細節也說服著我從事舞臺表演要全身心投入。”

徐均朔有同樣的感受,以前他很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參加節目後,看到別的成員盒飯拿過來,辣椒照吃,吃完馬上唱。“當自己也這麼去做,發現保不保護嗓子跟唱歌一點關係都沒有。唱歌用的是心,不是肉,真的有感情的時候,人家不會在意哪個地方上有瑕疵。廖昌永老師也這麼說,觀念的變化比其他方面的變化都更重要。”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徐均朔《海洋之心》

參加節目後,他感覺自己變皮實了,睡不睡得夠都能上臺唱。“很多老師在來這個舞臺之前已經有很強的素養,但是我年齡很小,還在成長階段,參加節目會給我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節目演出對能力技巧上的要求都跟在學校不一樣,在技術上我有很大的進步。”

董攀還處在摸索音樂表達內心的門道,“每個人對歌的理解都不一樣,是內心世界的樣子,因為你和別人經歷、經驗不同,這首歌沒變,但是唱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董攀《Piano Man》

張英席偶爾會回顧自己大二、大三時的表演,那個時候他覺得自己很棒,現在回頭看,都有不成熟的部分,“這些不成熟沒有辦法靠技術磨鍊,而是需要人生的經歷才能變化。”男高音35歲進入成熟期,45歲到55歲是黃金期,思想意識完全定型,經驗豐富。他看第一季覺得年輕演唱者不成熟,是因為“不發自內心”。“你唱的是表皮,還是發自內心,(很重要。)有些輕重緩急、邏輯重音,都會隨著年齡的變化、經驗的變化有新的處理。20歲跟40歲是兩回事。”

對於專業的聲樂演唱者而言,這些都是演唱的“門檻”。任洋認為,與強調無門檻、不學音樂、只靠天賦就可以參加的節目相比,《聲入人心》衡量一個人好壞的標準在於演唱者在過去的學習經歷中付出了多少、能力達到了什麼水平。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總導演任洋(右)

從第一季起,他對節目的第一要求就是“獨特”。“包括基本的畫面的質感和音樂的品質,到第二季,我們只顧做最好的第二季去了,但今天不是從零開始,今天是從一個90分或者是95分的第一季開始,一旦沒有銜接住的話,就會往下掉。”

節目組對第二季演唱曲目做了更新,將音樂劇作品進行中文填詞以供演唱。演出時也出現了《在水一方》等大眾熟知的曲目。在此後的節目中,還會有六首原創美聲作品公佈,“中國聲樂界沒有自己的作品,第一季大多是翻唱國外的曲目。我們有中國原創音樂劇作品,但美聲作品一直很少。”在面試時,美聲選手唱的大多是廖昌永、戴玉強等歌手的代表曲目。“希望有了原創作品,以後美聲演員在演唱的時候就能夠有更多的選擇,不要老是用跨界的方式去改流行歌,一直在消耗。”

《聲入人心》第一季時,成員們認為在中國,美聲的路不好走,就像一座獨木橋。而節目在美聲通向大眾的壁壘上砸開了一條縫。到了第二季,這條縫並未變得更大,但用《近乎正常》的劇情來形容可能再合適不過,“故事切口雖小,但觸及家庭、親情和社會,讓其中的人相信,即使身處黑暗,也總會有光。”

中國人物類媒體的領導者

提供有格調、有智力的人物讀本

記錄我們的命運 ·為歷史留存一份底稿

聲入人心第二季 如何讓觀眾第二次走進劇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