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公是我國政治史、文化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也是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的弟弟。因其封地在周,爵位為上公,所以稱為周公。

"

周公是我國政治史、文化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也是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的弟弟。因其封地在周,爵位為上公,所以稱為周公。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旦

歷史上對周公的稱讚是至高無上的。

首先是因為他曾兩次幫助周武王東伐紂王,開創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業。武王建立周王朝後不久就去世了,由他的兒子成王繼位。由於周成王還未成年,周公擔心四方諸侯會趁機危害周王朝,於是留在朝中輔政。在輔政期間,周公毫無篡位之心,雖然受到許多人的猜疑,還是兢兢業業為周王室勞心勞力。當成王成年後,他毫無怨言地把政權還給成王,令人敬仰。

其次,周公在輔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並製作禮樂,使天下大治。周公的這些政策將華夏民族第一次以文明社會的形式推向了巔峰,為民族融合、政治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所制定的“禮樂行政”,講究重倫理、輕逸樂、好儉樸、樂獻身的君子風度和集體精神,對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形成,具有開山的意義。正因為此,司馬遷把周公作為“立德立功立言”的效仿對象;孔子的儒家學派則把他樹立為後世為政者的楷模,將他的人格奉為最高典範。

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放言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此詩第一句說的便是周公沒有篡位之心卻遭人誣陷。這些事蹟在《史記》等正史中有詳細記載。然而,在另外一些史書中則明確地表明:周公曾經稱過王。

"

周公是我國政治史、文化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也是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的弟弟。因其封地在周,爵位為上公,所以稱為周公。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旦

歷史上對周公的稱讚是至高無上的。

首先是因為他曾兩次幫助周武王東伐紂王,開創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業。武王建立周王朝後不久就去世了,由他的兒子成王繼位。由於周成王還未成年,周公擔心四方諸侯會趁機危害周王朝,於是留在朝中輔政。在輔政期間,周公毫無篡位之心,雖然受到許多人的猜疑,還是兢兢業業為周王室勞心勞力。當成王成年後,他毫無怨言地把政權還給成王,令人敬仰。

其次,周公在輔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並製作禮樂,使天下大治。周公的這些政策將華夏民族第一次以文明社會的形式推向了巔峰,為民族融合、政治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所制定的“禮樂行政”,講究重倫理、輕逸樂、好儉樸、樂獻身的君子風度和集體精神,對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形成,具有開山的意義。正因為此,司馬遷把周公作為“立德立功立言”的效仿對象;孔子的儒家學派則把他樹立為後世為政者的楷模,將他的人格奉為最高典範。

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放言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此詩第一句說的便是周公沒有篡位之心卻遭人誣陷。這些事蹟在《史記》等正史中有詳細記載。然而,在另外一些史書中則明確地表明:周公曾經稱過王。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輔成王

正史說:周公是個好大臣

《史記》等史書對周公攝政時的描述是這樣的:

周公旦在父親姬昌在世時,比其他兄弟表現得更孝順,也更忠厚仁義。到哥哥周武王即位後,周公又全力輔弼,武王九年東征盟津,以及十一年討伐商紂,軍至牧野,周公始終陪伴在武王左右,立下赫赫戰功。周王朝建立後,武王分封,周公被封於曲阜,稱魯公,但周公沒有去封地,而是留在朝廷輔政。

周公非常愛護哥哥武王。武王戰勝商紂的次年,正值統一天下的關鍵時刻,武王突患重病。群臣恐懼,太公望和召公奭想占卜吉凶。周公說:“占卜可以,但不能讓先王太為難。”於是,他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抵押,設立三個祭壇,捧璧持圭,向先祖太王、王季、文王之靈祈禱。又命史官作冊文祝告,大意是:“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個兒子,請讓我代替周王發,我甘願替哥哥生病。我比周王發多才多藝,也更會侍奉鬼神。周王發受命於天,他活著,不但能使你們的子孫在人世安樂地生活,諸位先王也能永享奉祀。現在我要通過占卜聽命於先王,你們若能答應我的請求,我將會獻上圭璧,聽從你們的吩咐。你們若不答應,我便將圭璧收藏起來。”唸完祝文後,他到三王祭壇前占卜,結果是吉象。史書說,第二天,武王“霍然痊癒”。占卜結束後,周公把冊文收進櫃中密封,告誡守櫃者不許洩露。

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成王當時年僅十三歲,周公怕天下人看不起這個小王,發動叛亂,於是就登位輔佐成王行使國家軍政大權。

周公對國家、對成王好得簡直沒話說。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裡,對河神祈禱說:“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禱告完後,也把祝告冊文藏在祕府中。

史書還載,周公為了周王朝可謂鞠躬盡瘁。有一次,他正在洗頭,有一位賢人前來拜訪,為了不怠慢賢人,他竟握著還沒洗完的頭髮去見客。更經常的是在吃飯的時候,他也好幾次把口中的食物吐出來,迫不及待地恭迎來訪的天下名士。所謂“握髮吐哺”,正是來源於此,後來專用於比喻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曹操在《短歌行》中也歌頌道:“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周公輔政時,周王朝剛剛建立,還面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一方面,商王朝的舊貴族們在圖謀復辟。另一方面,周公輔政也引起了王室內部的矛盾,他的另外兩個兄弟管叔和蔡叔到處散佈流言,指控周公將對成王不利,使得召公奭等賢臣亦對他產生懷疑。王室的內訌,讓紂王之子武庚有了可乘之機,他聯合管叔、蔡叔等對周公不滿的人發動叛亂,起兵謀反。結果,周公在太公望的幫助下,最終平定了動亂。

"

周公是我國政治史、文化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也是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的弟弟。因其封地在周,爵位為上公,所以稱為周公。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旦

歷史上對周公的稱讚是至高無上的。

首先是因為他曾兩次幫助周武王東伐紂王,開創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業。武王建立周王朝後不久就去世了,由他的兒子成王繼位。由於周成王還未成年,周公擔心四方諸侯會趁機危害周王朝,於是留在朝中輔政。在輔政期間,周公毫無篡位之心,雖然受到許多人的猜疑,還是兢兢業業為周王室勞心勞力。當成王成年後,他毫無怨言地把政權還給成王,令人敬仰。

其次,周公在輔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並製作禮樂,使天下大治。周公的這些政策將華夏民族第一次以文明社會的形式推向了巔峰,為民族融合、政治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所制定的“禮樂行政”,講究重倫理、輕逸樂、好儉樸、樂獻身的君子風度和集體精神,對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形成,具有開山的意義。正因為此,司馬遷把周公作為“立德立功立言”的效仿對象;孔子的儒家學派則把他樹立為後世為政者的楷模,將他的人格奉為最高典範。

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放言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此詩第一句說的便是周公沒有篡位之心卻遭人誣陷。這些事蹟在《史記》等正史中有詳細記載。然而,在另外一些史書中則明確地表明:周公曾經稱過王。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輔成王

正史說:周公是個好大臣

《史記》等史書對周公攝政時的描述是這樣的:

周公旦在父親姬昌在世時,比其他兄弟表現得更孝順,也更忠厚仁義。到哥哥周武王即位後,周公又全力輔弼,武王九年東征盟津,以及十一年討伐商紂,軍至牧野,周公始終陪伴在武王左右,立下赫赫戰功。周王朝建立後,武王分封,周公被封於曲阜,稱魯公,但周公沒有去封地,而是留在朝廷輔政。

周公非常愛護哥哥武王。武王戰勝商紂的次年,正值統一天下的關鍵時刻,武王突患重病。群臣恐懼,太公望和召公奭想占卜吉凶。周公說:“占卜可以,但不能讓先王太為難。”於是,他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抵押,設立三個祭壇,捧璧持圭,向先祖太王、王季、文王之靈祈禱。又命史官作冊文祝告,大意是:“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個兒子,請讓我代替周王發,我甘願替哥哥生病。我比周王發多才多藝,也更會侍奉鬼神。周王發受命於天,他活著,不但能使你們的子孫在人世安樂地生活,諸位先王也能永享奉祀。現在我要通過占卜聽命於先王,你們若能答應我的請求,我將會獻上圭璧,聽從你們的吩咐。你們若不答應,我便將圭璧收藏起來。”唸完祝文後,他到三王祭壇前占卜,結果是吉象。史書說,第二天,武王“霍然痊癒”。占卜結束後,周公把冊文收進櫃中密封,告誡守櫃者不許洩露。

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成王當時年僅十三歲,周公怕天下人看不起這個小王,發動叛亂,於是就登位輔佐成王行使國家軍政大權。

周公對國家、對成王好得簡直沒話說。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裡,對河神祈禱說:“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禱告完後,也把祝告冊文藏在祕府中。

史書還載,周公為了周王朝可謂鞠躬盡瘁。有一次,他正在洗頭,有一位賢人前來拜訪,為了不怠慢賢人,他竟握著還沒洗完的頭髮去見客。更經常的是在吃飯的時候,他也好幾次把口中的食物吐出來,迫不及待地恭迎來訪的天下名士。所謂“握髮吐哺”,正是來源於此,後來專用於比喻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曹操在《短歌行》中也歌頌道:“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周公輔政時,周王朝剛剛建立,還面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一方面,商王朝的舊貴族們在圖謀復辟。另一方面,周公輔政也引起了王室內部的矛盾,他的另外兩個兄弟管叔和蔡叔到處散佈流言,指控周公將對成王不利,使得召公奭等賢臣亦對他產生懷疑。王室的內訌,讓紂王之子武庚有了可乘之機,他聯合管叔、蔡叔等對周公不滿的人發動叛亂,起兵謀反。結果,周公在太公望的幫助下,最終平定了動亂。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東征管、蔡

周公輔政七年後,成王長大成人,於是,周公歸政於成王。後來,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說周公有意篡位,成王有點相信。周公為了避嫌,逃到楚地。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了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禱辭,感動得眼淚直流,隨即派人將周公迎回。整個故事最終以皆大歡喜的結局落幕。

有人說:周公曾經稱王

雖然按照《左傳》《史記》《孟子》等主流史書的說法,周公只是“夾輔”或“相”成王,並無篡權的意思。但是,《禮記》《尚書》《荀子》《淮南子》《韓詩外傳》等史籍中卻有周公曾登上天子之位的句子。

近代人在對《尚書·大誥》和《尚書·康誥》進行多方考證後,也得出周公稱王的結論。《大誥》是周公討伐叛逆的三公之前所做的誥文,其中的第一人稱作“王”,而這個“王”稱周文王為“寧考”。由於“考”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所以這個“王”只能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不可能是文王的孫子成王。再看《尚書·康誥》。有一種說法認為,《康誥》是成王假借周公之口所做的誥文,如果是這樣,其中一句誥文就非常奇怪,這句話是:“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這裡的“封”是指周公的同母弟弟康叔。問題是,如果其中的“王”是指成王,不可能稱自己的叔叔為弟弟。可見,這個“王”應該是周公。

以上這些史料都指出一個可能,即周公確實曾經身居王位,行使王權,並非僅如後世文獻所言,只是攝政。

"

周公是我國政治史、文化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也是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的弟弟。因其封地在周,爵位為上公,所以稱為周公。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旦

歷史上對周公的稱讚是至高無上的。

首先是因為他曾兩次幫助周武王東伐紂王,開創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業。武王建立周王朝後不久就去世了,由他的兒子成王繼位。由於周成王還未成年,周公擔心四方諸侯會趁機危害周王朝,於是留在朝中輔政。在輔政期間,周公毫無篡位之心,雖然受到許多人的猜疑,還是兢兢業業為周王室勞心勞力。當成王成年後,他毫無怨言地把政權還給成王,令人敬仰。

其次,周公在輔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並製作禮樂,使天下大治。周公的這些政策將華夏民族第一次以文明社會的形式推向了巔峰,為民族融合、政治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所制定的“禮樂行政”,講究重倫理、輕逸樂、好儉樸、樂獻身的君子風度和集體精神,對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形成,具有開山的意義。正因為此,司馬遷把周公作為“立德立功立言”的效仿對象;孔子的儒家學派則把他樹立為後世為政者的楷模,將他的人格奉為最高典範。

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放言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此詩第一句說的便是周公沒有篡位之心卻遭人誣陷。這些事蹟在《史記》等正史中有詳細記載。然而,在另外一些史書中則明確地表明:周公曾經稱過王。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輔成王

正史說:周公是個好大臣

《史記》等史書對周公攝政時的描述是這樣的:

周公旦在父親姬昌在世時,比其他兄弟表現得更孝順,也更忠厚仁義。到哥哥周武王即位後,周公又全力輔弼,武王九年東征盟津,以及十一年討伐商紂,軍至牧野,周公始終陪伴在武王左右,立下赫赫戰功。周王朝建立後,武王分封,周公被封於曲阜,稱魯公,但周公沒有去封地,而是留在朝廷輔政。

周公非常愛護哥哥武王。武王戰勝商紂的次年,正值統一天下的關鍵時刻,武王突患重病。群臣恐懼,太公望和召公奭想占卜吉凶。周公說:“占卜可以,但不能讓先王太為難。”於是,他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抵押,設立三個祭壇,捧璧持圭,向先祖太王、王季、文王之靈祈禱。又命史官作冊文祝告,大意是:“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個兒子,請讓我代替周王發,我甘願替哥哥生病。我比周王發多才多藝,也更會侍奉鬼神。周王發受命於天,他活著,不但能使你們的子孫在人世安樂地生活,諸位先王也能永享奉祀。現在我要通過占卜聽命於先王,你們若能答應我的請求,我將會獻上圭璧,聽從你們的吩咐。你們若不答應,我便將圭璧收藏起來。”唸完祝文後,他到三王祭壇前占卜,結果是吉象。史書說,第二天,武王“霍然痊癒”。占卜結束後,周公把冊文收進櫃中密封,告誡守櫃者不許洩露。

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成王當時年僅十三歲,周公怕天下人看不起這個小王,發動叛亂,於是就登位輔佐成王行使國家軍政大權。

周公對國家、對成王好得簡直沒話說。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裡,對河神祈禱說:“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禱告完後,也把祝告冊文藏在祕府中。

史書還載,周公為了周王朝可謂鞠躬盡瘁。有一次,他正在洗頭,有一位賢人前來拜訪,為了不怠慢賢人,他竟握著還沒洗完的頭髮去見客。更經常的是在吃飯的時候,他也好幾次把口中的食物吐出來,迫不及待地恭迎來訪的天下名士。所謂“握髮吐哺”,正是來源於此,後來專用於比喻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曹操在《短歌行》中也歌頌道:“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周公輔政時,周王朝剛剛建立,還面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一方面,商王朝的舊貴族們在圖謀復辟。另一方面,周公輔政也引起了王室內部的矛盾,他的另外兩個兄弟管叔和蔡叔到處散佈流言,指控周公將對成王不利,使得召公奭等賢臣亦對他產生懷疑。王室的內訌,讓紂王之子武庚有了可乘之機,他聯合管叔、蔡叔等對周公不滿的人發動叛亂,起兵謀反。結果,周公在太公望的幫助下,最終平定了動亂。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東征管、蔡

周公輔政七年後,成王長大成人,於是,周公歸政於成王。後來,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說周公有意篡位,成王有點相信。周公為了避嫌,逃到楚地。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了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禱辭,感動得眼淚直流,隨即派人將周公迎回。整個故事最終以皆大歡喜的結局落幕。

有人說:周公曾經稱王

雖然按照《左傳》《史記》《孟子》等主流史書的說法,周公只是“夾輔”或“相”成王,並無篡權的意思。但是,《禮記》《尚書》《荀子》《淮南子》《韓詩外傳》等史籍中卻有周公曾登上天子之位的句子。

近代人在對《尚書·大誥》和《尚書·康誥》進行多方考證後,也得出周公稱王的結論。《大誥》是周公討伐叛逆的三公之前所做的誥文,其中的第一人稱作“王”,而這個“王”稱周文王為“寧考”。由於“考”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所以這個“王”只能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不可能是文王的孫子成王。再看《尚書·康誥》。有一種說法認為,《康誥》是成王假借周公之口所做的誥文,如果是這樣,其中一句誥文就非常奇怪,這句話是:“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這裡的“封”是指周公的同母弟弟康叔。問題是,如果其中的“王”是指成王,不可能稱自己的叔叔為弟弟。可見,這個“王”應該是周公。

以上這些史料都指出一個可能,即周公確實曾經身居王位,行使王權,並非僅如後世文獻所言,只是攝政。

周公原來已稱王

召公奭

那麼,周公為什麼要踐位稱王呢?

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安撫天下。武王死後,東方的平定大業還未完成,當時的成王幼弱,不足以擔此重任。周公或許是考慮到如果自己不即王位,諸侯會欺負成王並因其年幼而反叛,那麼,文武二王未竟的事業將至落空,自己無臉去見九泉之下的父兄,於是暫時踐位。屬不得已而為之。《尚書·金滕》中就記載,周公曾對召公奭和太公望說:“我之弗闢,我無以告我先王。”“弗闢”意思就是“不掌握政權”。此外,武王在彌留之際,因為擔心年幼的兒子無力治國,也曾有過傳位周公的想法,但是周公表現得誠惶誠恐,“泣涕其手”,表示不能接受。上面這些記載表明周公沒有篡位的想法。

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篡位。有一些記載顯示了這種可能性。荀子在他的《儒效》中寫道:“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偃然如固有之”。有學者認為這句應解釋為:周公廢除成王以繼接武王的天下,並且就像江山原本就是他的一樣。這看起來就是篡位。

《史記》中也有記載,當時外界盛傳周公篡位,召公、太公也表示懷疑,於是周公向二人解釋。召公、太公是當時的大賢,當然也是非常聰明的人,肯定不會人云亦云,無來由地懷疑周公。再說,管叔、蔡叔作為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兄弟,不太可能因為莫須有的猜測而被前朝餘孽所策反,起而叛周。以上種種或許可以說明,周公至少有過篡位的打算,後來之所以還政於成王,是因為事態的發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阻礙的力量超過了他所能承受的極限。

"

周公是我國政治史、文化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也是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的弟弟。因其封地在周,爵位為上公,所以稱為周公。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旦

歷史上對周公的稱讚是至高無上的。

首先是因為他曾兩次幫助周武王東伐紂王,開創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業。武王建立周王朝後不久就去世了,由他的兒子成王繼位。由於周成王還未成年,周公擔心四方諸侯會趁機危害周王朝,於是留在朝中輔政。在輔政期間,周公毫無篡位之心,雖然受到許多人的猜疑,還是兢兢業業為周王室勞心勞力。當成王成年後,他毫無怨言地把政權還給成王,令人敬仰。

其次,周公在輔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並製作禮樂,使天下大治。周公的這些政策將華夏民族第一次以文明社會的形式推向了巔峰,為民族融合、政治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所制定的“禮樂行政”,講究重倫理、輕逸樂、好儉樸、樂獻身的君子風度和集體精神,對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形成,具有開山的意義。正因為此,司馬遷把周公作為“立德立功立言”的效仿對象;孔子的儒家學派則把他樹立為後世為政者的楷模,將他的人格奉為最高典範。

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放言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此詩第一句說的便是周公沒有篡位之心卻遭人誣陷。這些事蹟在《史記》等正史中有詳細記載。然而,在另外一些史書中則明確地表明:周公曾經稱過王。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輔成王

正史說:周公是個好大臣

《史記》等史書對周公攝政時的描述是這樣的:

周公旦在父親姬昌在世時,比其他兄弟表現得更孝順,也更忠厚仁義。到哥哥周武王即位後,周公又全力輔弼,武王九年東征盟津,以及十一年討伐商紂,軍至牧野,周公始終陪伴在武王左右,立下赫赫戰功。周王朝建立後,武王分封,周公被封於曲阜,稱魯公,但周公沒有去封地,而是留在朝廷輔政。

周公非常愛護哥哥武王。武王戰勝商紂的次年,正值統一天下的關鍵時刻,武王突患重病。群臣恐懼,太公望和召公奭想占卜吉凶。周公說:“占卜可以,但不能讓先王太為難。”於是,他以自己的身體作為抵押,設立三個祭壇,捧璧持圭,向先祖太王、王季、文王之靈祈禱。又命史官作冊文祝告,大意是:“如果三位先王欠上天一個兒子,請讓我代替周王發,我甘願替哥哥生病。我比周王發多才多藝,也更會侍奉鬼神。周王發受命於天,他活著,不但能使你們的子孫在人世安樂地生活,諸位先王也能永享奉祀。現在我要通過占卜聽命於先王,你們若能答應我的請求,我將會獻上圭璧,聽從你們的吩咐。你們若不答應,我便將圭璧收藏起來。”唸完祝文後,他到三王祭壇前占卜,結果是吉象。史書說,第二天,武王“霍然痊癒”。占卜結束後,周公把冊文收進櫃中密封,告誡守櫃者不許洩露。

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成王當時年僅十三歲,周公怕天下人看不起這個小王,發動叛亂,於是就登位輔佐成王行使國家軍政大權。

周公對國家、對成王好得簡直沒話說。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裡,對河神祈禱說:“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禱告完後,也把祝告冊文藏在祕府中。

史書還載,周公為了周王朝可謂鞠躬盡瘁。有一次,他正在洗頭,有一位賢人前來拜訪,為了不怠慢賢人,他竟握著還沒洗完的頭髮去見客。更經常的是在吃飯的時候,他也好幾次把口中的食物吐出來,迫不及待地恭迎來訪的天下名士。所謂“握髮吐哺”,正是來源於此,後來專用於比喻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曹操在《短歌行》中也歌頌道:“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周公輔政時,周王朝剛剛建立,還面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一方面,商王朝的舊貴族們在圖謀復辟。另一方面,周公輔政也引起了王室內部的矛盾,他的另外兩個兄弟管叔和蔡叔到處散佈流言,指控周公將對成王不利,使得召公奭等賢臣亦對他產生懷疑。王室的內訌,讓紂王之子武庚有了可乘之機,他聯合管叔、蔡叔等對周公不滿的人發動叛亂,起兵謀反。結果,周公在太公望的幫助下,最終平定了動亂。

周公原來已稱王

周公東征管、蔡

周公輔政七年後,成王長大成人,於是,周公歸政於成王。後來,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說周公有意篡位,成王有點相信。周公為了避嫌,逃到楚地。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了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禱辭,感動得眼淚直流,隨即派人將周公迎回。整個故事最終以皆大歡喜的結局落幕。

有人說:周公曾經稱王

雖然按照《左傳》《史記》《孟子》等主流史書的說法,周公只是“夾輔”或“相”成王,並無篡權的意思。但是,《禮記》《尚書》《荀子》《淮南子》《韓詩外傳》等史籍中卻有周公曾登上天子之位的句子。

近代人在對《尚書·大誥》和《尚書·康誥》進行多方考證後,也得出周公稱王的結論。《大誥》是周公討伐叛逆的三公之前所做的誥文,其中的第一人稱作“王”,而這個“王”稱周文王為“寧考”。由於“考”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所以這個“王”只能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不可能是文王的孫子成王。再看《尚書·康誥》。有一種說法認為,《康誥》是成王假借周公之口所做的誥文,如果是這樣,其中一句誥文就非常奇怪,這句話是:“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這裡的“封”是指周公的同母弟弟康叔。問題是,如果其中的“王”是指成王,不可能稱自己的叔叔為弟弟。可見,這個“王”應該是周公。

以上這些史料都指出一個可能,即周公確實曾經身居王位,行使王權,並非僅如後世文獻所言,只是攝政。

周公原來已稱王

召公奭

那麼,周公為什麼要踐位稱王呢?

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安撫天下。武王死後,東方的平定大業還未完成,當時的成王幼弱,不足以擔此重任。周公或許是考慮到如果自己不即王位,諸侯會欺負成王並因其年幼而反叛,那麼,文武二王未竟的事業將至落空,自己無臉去見九泉之下的父兄,於是暫時踐位。屬不得已而為之。《尚書·金滕》中就記載,周公曾對召公奭和太公望說:“我之弗闢,我無以告我先王。”“弗闢”意思就是“不掌握政權”。此外,武王在彌留之際,因為擔心年幼的兒子無力治國,也曾有過傳位周公的想法,但是周公表現得誠惶誠恐,“泣涕其手”,表示不能接受。上面這些記載表明周公沒有篡位的想法。

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篡位。有一些記載顯示了這種可能性。荀子在他的《儒效》中寫道:“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偃然如固有之”。有學者認為這句應解釋為:周公廢除成王以繼接武王的天下,並且就像江山原本就是他的一樣。這看起來就是篡位。

《史記》中也有記載,當時外界盛傳周公篡位,召公、太公也表示懷疑,於是周公向二人解釋。召公、太公是當時的大賢,當然也是非常聰明的人,肯定不會人云亦云,無來由地懷疑周公。再說,管叔、蔡叔作為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兄弟,不太可能因為莫須有的猜測而被前朝餘孽所策反,起而叛周。以上種種或許可以說明,周公至少有過篡位的打算,後來之所以還政於成王,是因為事態的發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阻礙的力量超過了他所能承受的極限。

周公原來已稱王

太公望的影視劇形象

周公到底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光明正大地代理王政,還是真有篡位的野心,耍盡陰謀詭計後最終卻無法得逞呢?往事已矣,這個問題已很難找到答案。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周公對中國大一統局面的形成作出過不朽的貢獻,在王權至高無上的社會裡,有能者居上位也並非壞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