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井龍專研藍莓十餘年 帶動一方百姓致富

種植業 藍莓 三農 農業 中國鐵嶺網 2017-04-27

任井龍研究藍莓整整十八年了,在記者採訪他時,他的電話鈴聲不斷響起,不時有農戶諮詢藍莓育苗及病蟲害問題。“你放心吧,沒什麼大事,應該是抽條發黑,芽孢不發。我現在有個記者在採訪,一會到你地裡去看一看。”任井龍說。

任井龍專研藍莓十餘年 帶動一方百姓致富

1975年出生的任井龍,是彰武縣人,2001年畢業於瀋陽農業大學農學專業。1999年他與藍莓初次結識,在瞭解到藍莓不打任何農藥,且營養價值極高後,他對藍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業後,他到瀋陽農業科技開發院工作一年,專門研究藍莓的育苗、栽培等技術。

之後,任井龍先後在吉林順安現代農業和川順農業做技術顧問。當時,川順農業有20畝藍莓基地在開原市八棵樹鎮,任井龍經常在林間地頭研究藍莓栽培技術。憑藉著資深的技術水平,他引起了當時正在為林豐鄉考察致富項目的前黨委書記宮殿富的注意。

開原市林豐鄉地處開原東部,屬於長白山餘脈吉林哈達嶺西端,具有得天獨厚的藍莓種植環境。2008年,林豐鄉開始發展藍莓產業,但是,由於缺少技術支撐,藍莓種植戶摸著石頭過河,難免走了不少彎路,楊文成就是其中一個。

“如果沒有任井龍,我們林豐鄉藍莓產業也不可能發展的這麼快。”楊文成說。

楊文成在08年底開始瞭解藍莓,並於09初種植120多畝藍莓。2011年,由於技術方面不成熟,楊文成錯誤地在自己的藍莓基地上用了尿素,燒死40多畝藍莓樹苗,當年經濟損失達四五十萬。

吃了這麼大的技術虧,林豐鄉前黨委書記宮殿富坐不住了,必須請個資深技術。他想到了任井龍。通過多方打聽,得知任井龍已回到老家彰武縣創業,自己培育藍莓樹苗。

楊文成聽過任井龍的課,對任井龍也十分了解。他便和宮殿富一同前往彰武縣邀請任井龍到林豐鄉做技術指導。經過協商,林豐鄉決定在包地和貸款上,幫助任井龍解決創業難題,吸引任井龍到林豐鄉創業,留住這員技術大將。

藍莓種植對基地要求很高,必須成片種植,才能保證藍莓樹苗的成活率,因此,包地是任井龍創業的第一難題。為了留住任井龍,林豐鄉黨委指派專人為他協調包地問題,經過半年的時間,成功幫助他包下100畝土地建立藍莓基地。

這100畝地,前期投資大約要70萬元,資金又成了另一大難題。林豐鄉又通過協調,成功幫助任井龍貸款。2012年,任井龍的藍莓基地終於建成了,他的心也紮根在了林豐。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道理,任井龍銘記於心。他到了林豐後,一心樸實指導藍莓種植戶育苗、栽培,組建組培室,使用高產、抗病的組培苗,大大提高了藍莓樹苗的成活率和壽命。

除了擔起林豐鄉1000多畝藍莓基地的技術指導重任,任井龍還帶了幾個“徒弟”,楊文成、於海瑞等,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技術員。

林豐鄉的藍莓基地目前達1300畝,年產量130噸左右,平均價格每斤達15元,年銷售額約400萬元。

藍莓產業的良好發展前景,使藍莓種植被列為精準扶貧項目。對此,任井龍十分看好。他舉例說,一戶農戶頭一年只要投資七八千元種2畝藍莓,後四年的管理費用平均每年不到一千,第六年藍莓就到產果期,全部的投資就都能收回來,之後每年收入可達1萬元左右。如果是農村五十歲左右的老人種植藍莓,就相當於為自己買了一份養老保險。

為了吸引更多農戶種植藍莓,同時助力精準扶貧,任井龍降低收入利潤,將藍莓樹苗價格從市場價的12元降到6元出售,大大減少了農戶的種植成本。

除此之外,藍莓栽苗、剪枝、摘果等一般都在4月初、7、8月和11月份,正是農閒時間,可以解決大批勞動力的閒置問題,一天的收入平均在100元左右。

據任井龍介紹,目前,林豐鄉藍莓品種主要為加工型品種北陸。而與其對應的鮮食型品種,具有口感甜、果個大、儲存時間較長的優勢。為此,任井龍於2015年開始引進耐寒的五六個新品種,目前正在實驗階段。擇優選取並大面積推廣新品種後,將大大提高藍莓品質,再次推動林豐鄉藍莓產業大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