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種植業 農產品 農業 三農 農技小揹簍 2018-12-13

廣大農民朋友在作物種植管理過程中,不論種植的是大田作物還是經濟作物,也不論種植的是蔬菜還是果樹,會經常噴到作物植株葉片發黃的問題。造成葉片發黃的原因有很多種,葉片發黃的表現症狀也有很大的相似性,要想進行有效的防治,首先要做的就是找準造成黃葉的原因,然後再根據誘發原因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進行防治解決。

但在實際種植管理中,很多人對黃葉的防治十分盲目,比如說把生理性黃葉當做病蟲害行業來防治等,盲目用藥、錯誤管理,不但會延誤最佳防治時機,而且也往往因為錯誤用藥進一步加重病害危害,進而帶來更大的損失。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下面就針對造成作物黃葉的八大主要原因給大家做依次做個介紹,並就防治方法做簡單說明,以供大家參考對照。在正式介紹以前,再次給大家強調一下:前期管理預防重於後期防治管理。

一、溼度過大造成的葉片發黃

作物根系不但要從土壤中發育,而且還要從土壤中呼吸、為整個植株的生長吸收水肥養分。如果田間水分過大、土壤含水量過高,不僅會把土壤空隙中的氧氣擠排出來,嚴重抑制作物根系的正常呼吸,而且還會阻礙根系順利從土壤中吸收水肥養分,造成作物生長困難,進而導致作物發生黃葉,嚴重時會造成根系窒息或漚爛根,從而發生死棵現象。此外,溼度過大造成土壤中的作物毛細根大量傷損或死亡後,會大量減少根系對土壤中鐵元素的吸收,而作物缺鐵也會發生黃葉,主要變現為植株上部的心葉顏色又綠變為白黃色;此種黃葉並不是土壤中真的缺鐵,是作物根系無法吸收鐵營養所致。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土壤水分過大造成的黃葉主要表現為:先是植株頂部生長點附近的新嫩葉會退綠淡黃,但葉脈會保持綠色,然後植株下部的老葉也會逐步退綠變黃,長時間後整棵植株會慢慢的萎焉枯死。如果植株嫩葉變得暗黃無光澤、新稍萎縮不生長、枝幹變得細小黃綠,就說明澆水過多了。

對於因為田間土壤溼度過大所導致的黃葉,一方面應當立即停止澆水或控水,並及時進行田間排水排溼,另一方面應當抓緊時間對田地進行中耕劃鋤疏鬆土壤,以加大土壤的通透性,促進田間土壤中的水分蒸發,使作物受傷的根系儘快的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是盆栽植物,可以將其搬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以加快盆內過量積存的水分儘快蒸發掉。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在平時澆水管理中,既要根據作物的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量進行合理性澆水,最好採用膜下澆水、滴灌、隔行澆水或者小水勤澆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式澆水,又要在雨季來臨前,提前挖好排水溝,並在雨後及時進行排水排澇工作,同時應當儘量增施腐熟有機肥、農家肥、生物菌肥等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的疏鬆通透性,可以很好地預防溼度過大造成的黃葉問題。

此種黃葉情況,在黏性較重、地勢低窪、排水不暢的地塊上發生比較多。

二、乾旱缺水造成的葉片發黃

作物(包括其他植物)的生長是比較脆弱的,水分過大會發生黃葉,但如果水分過少同樣也會發生黃葉問題。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水分的供應,氣候乾燥、高溫乾旱、澆水不及時等都會導致作物缺水。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大家都知道,作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等都需要離不開葉片光合作用合成的營養物質,如果土壤乾旱或植株缺水,不僅會導致作物植株各部位互相爭奪水分,嚴重時上部的新生葉片會奪取下部老葉中的水分,會造成植株中下部的老葉因為脫水萎焉黃枯;而且因為植株根系無法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或者植株體內水分不足,會造成植株上的枝葉發生萎焉皺縮,這樣以來,植株上受光葉片的面積會大幅減少,會導致葉片光合作用生成的碳水化合物等養分大幅降低,同時,在植株缺水的情況下,葉片生成的光合作用產物也有效在傳運到植株的各個部位,進而造成植株體內的積累的有機物會發生水解、呼吸功能會增強,造成植株體內的水分和有機物質被大量無效消耗流失,在生長中的作物植株也就會因為養分不足而發生幹黃現象。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作物乾旱缺水,可以從土壤和植株兩方面來判斷:如果表層土壤發白或者出現裂紋,把表土10公分土壤抓在手裡,用力握不能不成團,鬆手立即散落,就說明土壤缺水;如果植株看著沒有生機,植株上的新稍、葉片和幼莖發生萎焉下垂甚至出現枯萎黃葉,或者葉片色澤失去正常光澤、花果期時發生落花落果現象,就說明植株缺水。

作物缺水,一般需要根據土壤乾旱情況和黃葉數量多少立即澆水,可以通過田間灌水或者葉片噴施清水進行補水,澆水要澆透,但久旱後不可立即澆灌大水(如植株出現幹黃枯或凋落現象)。在進行作物澆水管理時,除了喜水喜溼性作物要保持土壤溼潤外,平常澆水要掌握好“見幹見溼”的澆水方法,如果是盆栽植物,還應當掌握“乾透澆透”的澆水原則,這樣比較有利於作物(植物)根系的生長。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三、光照不足造成的黃葉

作物光照不足造成的黃葉,葉片一般表現為暗黃色、幼苗期莖枝變的細弱。果樹密枝修剪不當、內膛枝葉光照不足,田間作物種植密度過大、整枝打葉不及時,都會造成果樹或作物植株隱蔽葉片光照不足,長時間後就會造成葉片黃化脫落。

在長時間隱蔽不透光的環境下,葉片不能接收到充足的光照,一方面光合作用被大幅減弱,不能製造出充足的有機營養物質供應植株生長,另一方面葉片長時間缺乏光照,葉片中的葉綠素會越來越少,整棵植株上的葉片就會慢慢的退綠變黃甚至出現落葉現象。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在果樹種植管理上,要加強修剪,利用冬剪和夏剪,對密生的枝葉進行合理性修剪選留,以增加樹體內膛枝葉的光照,果園內至少要保持30%以上的光照量。在作物種植管理上,要根據作物的品種特性和墒情肥力進行合理性密植,不可為片面追求產量而過度密植,對黃瓜、番茄等發叉能力較強的作物,要及時做好田間整枝、打叉、疏葉管理,儘可能的田間作物有一個較好的通風透光環境;對於棚室種植地來說,建議選用通透性比較好的棚膜,在延長棚內光照時間的基礎上,最大化的增加棚內陽光的散射量,如果遇到持續陰雨天氣,最好能夠在棚內填設補光燈補充光照——都可以很好地預防植株葉片因為光照不足而發黃。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四、病蟲害危害造成的黃葉

莖腐病、根腐病、猝倒病、金針蟲、根線蟲、地老虎、蠐螬等地下蟲害會造成作物根莖基部受損傷,造成作物地上和地下部分之間的水肥營養吸收、運輸受阻或而誘發葉片發黃;葉斑病、立枯病、鏽病、病毒病、蚜蟲、蟎類、卷葉蛾、紅蜘蛛、蚧殼蟲以及各種食葉及刺吸口器的害蟲,病害會造成葉片局部組織壞死,害蟲會啃食作物植株葉片或刺吸葉片中的汁液,不但會導致作物葉片皺縮捲曲,而且還會造成葉面出現病斑、黃化問題,嚴重時會導致葉片枯黃脫落。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在種植管理中,一方面應當注意在播種前進行浸拌種或者藥物消毒殺菌處理或選用抗病害性較強的品種,在育苗時應當苗床土壤消毒,減少後期病蟲害的危害;一方面要注意播種前土壤深翻耕晒墒、科學水肥管理、收穫後及時清理田間的病株殘枝落葉以及病果,以減少土壤中的病蟲害數量;再一方面在施肥過程中進行平衡性施肥,控制施用氮肥,增施腐熟有機肥、磷鉀肥,在澆水過程中小水勤澆、不大水漫灌,控制好田間的溼度,最大化的培育壯苗壯棵,以增強植株自身的抗病害能力;另一方面要及時觀察田間作物的長勢情況,發現患病植株要及時清除,並及時根據病蟲害的種類,有針對性的選用藥物在初發期進行噴藥或灌根處理防治。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五、營養不足造成的黃葉

作物的正常生長,不但需要氮磷鉀三大基本元素,同時也離不開鈣、硼、鋅、鐵、鎂、銅等多種中微量元素。雖然這些中微量元素在作物植株體內含量非常小,但非常敏感,如果缺乏某種元素就會導致作物生長失衡、生理代謝失調,進而表現出各種各樣的症狀。

在黃葉這個問題上,如果土壤或作物缺乏鐵、鋅、鎂、錳等元素,作物葉片都會表現出退綠變黃現象。

①缺鐵:亞鐵離子是葉片葉綠素的構成部分,作物缺鐵葉綠素就會不足,直接表現按照新生嫩葉先退綠再變黃—葉脈保持綠色—葉片變白—葉脈變黃—葉片乾枯脫落的順序發展;作物缺鐵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會減弱,植株伸張會變的緩慢。大家可以從心葉變黃、葉脈變黃或變黃緩慢、葉片變薄變小變白葉邊變乾枯等方面進行判斷作物是否缺鐵。對於作物因為缺鐵發黃的問題,可以通過噴施2-3次含鐵葉麵肥,就能使葉片恢復綠色。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從土壤特性上來說,鹼性、沙質性、石灰性的土壤容易缺鐵,從區域上來說,華北、西北、西南地田地缺鐵,從肥料平衡上來說,過多使用磷肥、鈣肥、錳肥使用過多會導致土壤缺鐵。

  ②缺鎂:鎂是葉片葉綠素的主要成分,作物缺鎂就不能形成葉綠素。作物大多在生長的中後期發生缺鎂,植株缺鎂最直接的表現葉片從下部向上開始慢慢葉片失綠變黃,老葉最先開始黃化,葉片的葉肉會變黃但葉脈保持綠色,嚴重時葉片會乾枯脫落。

對於缺鎂的地塊,可以在基肥或追肥時每畝施入10-12公斤的鎂肥(如鈣鎂磷、硫酸鎂、氯化鎂等),或者用硫酸鎂、硝酸鎂等葉面肥進行噴施補充;酸性最好用鈣鎂磷肥,鹼性土壤最好使用硫酸鎂或氯化鎂。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③缺鋅:作物缺鋅會影響植株葉綠素的形成、光合作用降低,會造成作物植株矮小、葉片發黃(主要是葉脈間黃化)、小葉簇生、籽粒減少,最典型的是“小葉病”、“簇葉病”等,作物缺鋅症狀多出現植株的中下部葉片上。

酸性沙質土壤、石灰質土壤、過量使用磷肥、對鋅比較敏感的地塊,容易出現作物缺鋅現象。對於缺鋅的地塊,可以每畝施入2公斤左右的硫酸鋅,作物缺鋅,可以通過噴施含鋅類葉面肥補充(果樹可以噴施0.5%左右的硫酸鋅、蔬菜可以噴施0.1-0.2%的硫酸鋅)。

④缺氮:作物氮肥使用不足,會出現植株生長緩慢、矮小瘦弱、葉片淡綠或黃綠現象,如果缺氮嚴重時,植株會從下向上發黃脫落。因為國內農戶普遍存在偏施氮肥的習慣,所以作物一般不會出現缺氮黃葉問題,在此不再做過多介紹。

此外,如果作物施肥過多,會造成葉片出現“肥黃”現象,表現為新生嫩葉變的光亮肥厚,並且葉片表明會變得凹凸不平。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為防止養分不足黃葉問題,大家在平時施肥時要儘量增施腐熟有機肥,平衡肥料使用比例,一方面全面為土壤中作物補充各類養分元素,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元素拮抗影響作物對不同元素的吸收抑制問題。如果有條件的用戶,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六、土壤酸鹼失衡造成的黃葉

大家都知道,土壤可分為酸性土壤(PH值小於6.5)、鹼性土壤(PH值大於7.5)和中性土壤(PH值在6.5-7.5範圍內)。大體上來說,土壤顏色較深的多為酸性土壤,顏色較淺的多為鹼性土壤,北方土壤偏鹼性、南方土壤偏酸性。

一般來說,酸性土壤會加大錳、鐵、鋁、鉀、鈣、鎂等礦物質的溶解流失量,而鹼性土壤會導致鐵、鎂、鋅、鈣、銅等在土壤中的有效性降低,長時間的過酸或過鹼,都容易導致作物因缺素作物發生黃葉問題。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酸性土壤可以通過使用石灰(每畝20-25公斤)+腐熟農家肥、增加田間灌水次數衝酸以及使用鹼性肥料、草木灰的方法進行調節土壤的酸鹼度,比較適合使用有機肥、碳酸氫銨、鈣鎂磷肥等,而鹼性土壤可以通過使用石膏(每畝30-40公斤)+腐熟農家肥、酸性肥料、增加使用沙土的方法調節土壤中的鹼性,在酸性肥料選擇上,可以選用硫酸鉀、過磷酸鈣、硫酸銨、硝酸銨、硫酸亞鐵、硫磺粉、硫酸鋁、腐殖酸肥等。

北方多數地區土壤及水中含鹽鹼較多,栽植喜酸性土花卉,如杜鵑、山茶、含笑、梔子花、蘭花、白蘭、桂花等,由於土中缺乏可被其吸收的可溶性鐵等元素,葉片就會逐漸變黃;而南方紅壤土偏酸,鎂元素等易流失,栽種耐鹼或喜微緘性土的花木,如夾竹桃、黃楊、迎春等,常易出現老葉葉脈間失綠髮黃現象。可施鈣鎂磷肥或噴灑硫酸鎂溶液。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此外,土壤黏性重的地塊透氣性差,也容易造成作物發生黃葉,可以通過增施腐熟有機肥或進行秸稈還田的方法,以改良土壤地質,預防黃葉問題。

七、藥害使用不當造成的黃葉

很多農戶在防治病蟲害或者進行化學除草時,因為用藥方法不當或者使用濃度過大,很容易致使作物因藥害中毒而發生黃葉或落葉問題,常見問題是選錯藥物、用藥過量、盲目復配、土壤殘留、用藥時間不當、噴藥器材清洗不乾淨等。

一般來說,作物如果是發生藥害造成的黃葉,一般是局部表現受害,植株上的黃葉會直接發展成葉片乾枯,天氣越晴朗,葉片黃化速度越快。大家要注意與缺素黃葉和病毒黃葉的區別,如果是缺素黃葉,黃葉速度發展緩慢,在陰雨天氣發生比較多,如果是病毒性黃葉,一般有碎綠症狀表現,整地的作物黃葉有一定的規律性。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在防治藥害性黃葉管理上,一方面要嚴格藥物使用說明、按照藥物配置比例用藥,不在中午高溫溼用藥(11點到下午3點前),不私自亂配藥物(復配藥肥溶液一定要進行二次稀釋),不在高溫(溫度大於30度)、乾旱(土壤溼度低於50%)、大風時用藥,謹慎在苗期、花期、幼果期以及對藥物敏感的作物上用藥。

對於發生藥害的作物,要立即用清水多次噴施或田間灌水來稀釋植株體內和葉片上的藥物殘留,為提高效果,酸性藥害可以加入0.1%的生石灰,鹼性藥害可以加入適量的食醋;或者用細胞分裂素、核苷酸、蕓薹素噴施,以加快作物的新陳代謝,促使作物儘快排出體內殘留的有毒物質,從而緩解或消除藥害影響。對於大棚內的藥害,還要注意及時加強通風散溼降溫管理,使棚內的有害氣體儘快的排出去。如果是受害比較嚴重的植株,還應當及時把退綠變色的枝葉疏除掉,以防植株體內的殘留藥物運輸和危害到其他枝葉上。

造成農作物黃葉原因有很多種,找準誘發原因才能做到正確防治!

八、嚴寒低溫造成的黃葉

此種黃葉在早春和冬季發生比較多,冬季大棚種植的作物最為明顯,在氣溫很低的環境下(低於10度以下),如果防寒保溫措施不到位,作物持續遇冷受害,植株自身抗逆性降低,很容易造成作物葉片因為呼吸不暢、吸收水肥能力變弱,進而造成嫩枝幼葉退綠變黃萎焉。尤其在突然遭遇一場寒流之後,作物葉片就會很容易出現黃葉現象。

在冬季低溫時,可以通過根部培土、覆蓋地膜、鋪撒碎秸稈、套塑料薄膜罩、噴施細胞分裂素或蕓薹素等方法進行保溫。如果是棚室種植作物,在冷空氣來臨前,可以通過薰煙、臨時增設加熱設備、增設保溫牆、挖設禦寒溝、噴水或灌水的方法進行禦寒保護,在雨雪天或澆水後,要注意把棚內的溫度適當提高几度,以防土壤土壤浸入大量冷水造成作物黃葉。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揹簍 每日瞭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