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脫貧致富新嘗試:因地制宜種植中藥材

種植業 合作社 中藥 三農 中國新聞網 2017-05-24
貧困村脫貧致富新嘗試:因地制宜種植中藥材

板廠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中新網安康5月19日電(記者 宋宇晟)“種一畝莊稼,一年賺一千塊錢是很難的。像我們這裡常見的苞谷,現在幾毛錢一斤,他自己還要吃,基本掙不到錢。種中藥材的話,今年一畝地一年三千塊錢是有保證的。”紫陽縣繼鋒中藥材種植收購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金銘鋒覺得,對於大山深處的村民來說,這或許是個脫貧致富的辦法。

紫陽縣位於陝西省安康市,地處巴山北麓、漢江沿岸。金銘鋒的中藥材合作社就位於紫陽縣高橋鎮板廠村。

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貧困村發展中藥材種植?“剛開始我們都考察過村子的自然條件,通過我們這裡的土質、ph值、氣溫各方面綜合考察,看可以種啥,也是因地制宜。”金銘鋒告訴記者,最終合作社決定在高橋鎮的板廠村、鐵佛村種植苦蔘、丹蔘、白朮幾種中藥材。

考慮到當地老百姓此前沒有種植這幾種中藥材的經驗,合作社先在兩個村子租用了大約1000畝耕地,並在當地成立了中藥材種植基地。“我們在板廠村就租了600多畝,其餘的在相鄰的鐵佛村。”金銘鋒說。

而目前,種植基地每天也都需要人去打理。高橋鎮鎮長曾健坦言,這樣一方面讓村裡的荒地流轉起來,另一方面合作社還僱當地村民種植、除草,這確實讓當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貧困村脫貧致富新嘗試:因地制宜種植中藥材

正在中藥材種植基地幹活的鐵佛村村民。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記者從繼鋒中藥材種植收購專業合作社瞭解到,目前中藥材種植基地每天要僱十幾人下地幹活。而這些被僱來幹活的村民基本都是村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們每人每天的工資最少也有80元。

金銘鋒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人就算一個月在中藥材種植基地幹二十多天活,就能掙1600元。“我們中午還管他們一頓飯。”他直言,這對於年收入常常只有幾千元的貧困戶來說,已是不錯的收入,而合作社“現在每個月發工資就要用掉兩三萬元”。

除了中藥材種植基地,合作社也在附近的村子鼓勵當地村民自己種植中藥材。對於村民自己種植的中藥材,合作社也負責收購。金銘鋒說,合作社與種植中藥材的村民都簽了協議,“我們有個保底價,也會派技術人員上門指導,按照目前市場行情看,種一畝收益1600元不成問題”。

板廠村一組的貧困戶王興雲一口氣就種了5畝中藥材。而像他這樣的貧困戶在板廠村、鐵佛村還有不少。

同時,當地政府也發佈相關規定鼓勵中藥材種植。按照今年公佈的《紫陽縣脫貧攻堅到戶項目扶持辦法》,發展中藥材2畝以上,現金收入5000元以上,獎勵700元。

貧困村脫貧致富新嘗試:因地制宜種植中藥材

板廠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看到有不錯的收入預期,同時又有當地政府鼓勵。不少村民也開始想嘗試種植。幾天前,還有幾戶人家來合作社詢問種植中藥材相關事宜。合作社推薦他們種植苦蔘。

金銘鋒告訴記者,種植苦蔘相對簡單。“這種藥材基本沒有病蟲害,好管理。我們也會多去給村民做技術指導。”而對於藥材的銷路,金銘鋒並不擔心。合作社已經和安徽的製藥廠建立了聯繫,“只要我們的藥材品質沒問題,銷售是不用擔心的”。

談及未來,他信心十足。“現在有不少村民還在觀望,因為他們沒有種植中藥材的經驗。不過,只要我們今年的藥材能賣出好價錢,我想肯定會有更多村民加入的,有可能到明年60%-70%的人就不種莊稼,改種中藥材了。”(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