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土圪墶”上刨“金珠” 小米種出脫貧路
圖片中國
1/16 2017年對於王愛清是個重要的年份,嫁到沁縣高堖大隊37年,今年她終於搬出了窯洞,住進了明亮的7間大瓦房。從左到右,能清楚地看到王愛清一家勤勞致富的歷程,從土窯到新窯,再到大瓦房、購置汽車,王愛清一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她感慨地回憶道:“當時嫁過來就知道這裡苦,沒想到那麼苦,從早到晚地裡趴,年年過年緊巴巴。這幾年好多了,當年吃膩了的小米飯,如今成了我們的金珠子。”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2/16 王愛清口中的金珠子其實是該地的特產沁州黃小米。近年來,在當地企業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的帶領下,上萬戶村民通過種植沁州黃穀子實現了脫貧致富,2013年,王愛清家在自己的承包的荒山上開荒種植沁州黃穀子,最多的時候種植達70畝,根據土地條件,沁州黃小米集團把穀子種植分為綠色和有機兩類,有機穀子全部使用有機肥種植,禁止施用化肥農藥,連同按畝補貼部分收購價格達到20元每公斤。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3/16 今年,王愛清一家在承包的山頭上開荒種植了11塊、共30畝有機穀子,預計收入可達10萬元。王愛清無不感慨的說:“原來住在這山頂上,吃水都困難。種植的玉米每畝只能賣800元,拋去種子化肥和人工成本,利潤不過100多元,現在種植沁州黃穀子,每畝純利潤能到2000元,再苦再累也高興。”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4/16 沁縣段柳鄉東寨村高堖大隊是沁縣有名的窮地方,地處沁縣丘陵地區的山頂,氣候乾旱,多為小塊梯田,種植繁瑣,產量不高。但是這貧瘠的黃土坡上特有的紅土,卻是沁州黃小米的生長沃土。自從和沁州黃小米集團簽訂種植合同後,該地成為沁州黃集團優質穀子種植的主要基地之一。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5/16 沁州黃穀子有非常明顯的地域特徵,只能在沁縣1000-1200米海拔地區的紅土地裡生長,其特定的品種、特定的管理,特定的生長環境和特定的標準都使它在品質、營養價值和口感上明顯優於普通小米。隨著沁州牌沁州黃小米在全國消費者心中美譽度的不斷攀升,原來賣不出去的土小米,現在成為炙手可熱的金珠子。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6/16 2017年夏,沁縣冊村村民李秀貴在自家種植的沁州黃穀子田地中除草。據李秀貴介紹,她家裡十幾畝地,沁州牌沁州黃小米種植佔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種玉米,但是每年小米銷售的收入卻是玉米的兩倍。每畝谷田平均可產出穀子500斤,按沁州黃小米集團每公斤6.4元左右的收購價,李秀貴家每畝可收入1500元。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7/16 董志平是沁州黃集團的簽約種植戶,年初,他3歲的孫子董鑫霖不幸身患白血病,高昂的醫療費用讓一家人擔憂,集團組織職工開展募捐活動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順利度過危險期。沁州黃小米集團每年投資兩百多萬元為貧困農戶提供五項免費服務:1提供沁州黃優質谷種、穀子專用肥和農藥,並免費運送。2提供穀子種植、收割農機具。3免費噴施微肥和農藥。4上門收購沁州黃穀子。5提供技術支持。董志平一家因此受益。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
8/16 據沁縣西北村村主任張雪鵬介紹,西北村有207戶村民,其中有60餘戶種植沁州黃穀子,共計300多畝。沁州黃小米對耕地要苛刻,之前村裡大家不願種坡地,現在成了各家收入來源的主力。2015年全國糧價大幅下跌,穀子市場價跌至每公斤5.2元,沁州黃小米集團信守承諾,按照預訂合同價格7元每公斤無限量收購穀子6000噸,合計比市場價多付農民1080萬元,保障農民利益,也大大提高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中國網記者董寧攝
9/16 中午,西北村村民李先萍下米熬粥,小米粥溫潤降火,是當地人每天必有的餐食。李先萍說,他們家祖祖輩輩都種植穀子,以前只是用來自家食用,市場銷售供大於求,且價格低。自從與沁州黃集團簽訂種植合同後,公司提供的種子和種植技術,不但產量提高了,收購價格也高於一般市場價格。今年他們家有兩畝多地符合沁州黃小米種植條件,預計收入可達4000元左右。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10/16 8月是穀子出穗的關鍵節點,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董事長石耀武在冊村鎮西北村田間地頭檢查穀子生長情況,這事關企業來年新谷的收購,更關乎15000多戶農民一年的收入。西北村海拔不足1100米,地勢相對較低,通風不足和前期預防不到位導致村民郝國榮(左)田裡的部分穀子出現紋枯病症狀,石耀武(中)瞭解病症,責成公司的基地部負責人宣達龍(右)儘快確診並確立解決方案。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11/16 為了提高沁州黃穀子的抗病性,沁州黃小米集團成立了專門的研發中心,並和省農大、省農業廳專家合作,一邊不斷良種繁育培育新的穀子品種,一邊制定並實施了沁州黃穀子種植基地標準、種植技術規程、良種繁育技術規程、施肥配方標準、病蟲害防治標準以及田間管理標準等,從地塊選擇、規劃到品種的選定、處理,從科學施肥到田間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以技術標準、操作規程為核心的沁州黃穀子種植管理體系。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12/16 2000年,山西沁縣沁州黃集團由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改製為沁縣沁州黃小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2002年組建成立“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步入市場近20年期間,沁州黃小米集團不但償還改制前950萬的虧損,而且逐步成為沁縣首屈一指的納稅大戶,2016年公司年產值達到16380萬元,銷售收入15600萬元,上繳稅金961萬元。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13/16 如今,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有限公司已發展為以沁州牌沁州黃小米為基礎產業,以小米深加工產品為主導方向,集良種繁育、基地種植、科研開發、產品加工、市場營銷於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山西省扶貧龍頭企業。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由傳統產業單一線性發展向集約、低碳、多元循環發展轉變的方向闊步前進。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14/16 162017年5月28日,沁州黃小米集團根據農村單身村民成家難和離婚離異再成家難的情況,組織舉辦基地農民相親會,來自沁縣133個行政村的400多名單身男女參加了相親會。會後根據沁州黃集團公司追蹤統計,共有11對家庭組建成功。沁縣故縣鎮下莊村56歲的郝軍和南里鎮唐村54歲的李彩萍便是其中一對。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15/16 8月10日下午,郝軍幫助李彩萍的房樑重新做了清理,消除了房子坍塌的隱患,李彩萍為他擦背。李彩萍的丈夫三年前因車禍去世,膝下一雙兒女均已成家在外,李彩萍說,村裡粗活重活,一個單身婦女操持起來總是力不從心,常獨自抹眼淚。結識郝軍後,日子又有了生氣。在農村,人群分散,很多這樣的單身村民,卻苦於信息閉塞。沁州黃小米集團董事長石耀武說,相親會會堅持每年舉辦,精神扶貧同樣重要。中國網記者董寧攝
16/16 8月12日,沁州黃小米集團穀子種植基地,沁黃2號穀穗粗壯,顆粒飽滿。沁州黃小米集團基地部負責人宣達龍告訴記者,不出意外,今年又是一個穀子豐收年。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2017-09-1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