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告訴你:怎樣走出人生陰霾

中庸 何曾 藝術 詩歌 當下一念間 當下一念間 2017-10-26

《中庸》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白話:夷狄指當時尚未開化的邊遠地區的其它民族,講君子懂得以人治人,因地制宜。君子面對困境也能胸懷活潑,意境坦蕩。

《中庸》告訴你:怎樣走出人生陰霾

中國人的意識裡認為:“說話辦事是一門藝術”。而西方常常把人際交往列入科學範疇:人際管理。妄圖由繁入簡的探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邏輯出來。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人辦事喜歡以人為中心,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而西方是以事為中心,上帝解釋不了的就交給科學。“行乎夷狄”不是簡單的“入鄉隨俗”,是要我們對不同文化形態的包容、尊重和敬畏。

《中庸》告訴你:怎樣走出人生陰霾

人不經磨難是難以成熟的,但過程卻是痛苦的,古今的哀怨詩詞恆河沙數,給歷史也添了幾分厚重感。而我們也喜歡在喜怒哀樂中轉圈圈,樂此不疲,難怪有人說:人應該是最不長記性的動物吧。

《中庸》告訴你:怎樣走出人生陰霾

佛家的觀點說:時間是相對的。我們總是認為: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悔恨自己沒有珍惜。而痛苦的時光卻總是漫長的。日月流轉,四時交替,它何曾慢過一分,快過一秒?且一切煙消雲散,回首過往,那段“痛苦”的往昔總會第一時間湧向心頭,讓人愛恨交織。

《中庸》告訴你:怎樣走出人生陰霾

每個人都想找到走出陰霾的捷徑,我們因一次次失望而執迷不前,而快樂就在燈火闌珊處默默守候。

佛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只在我們的一念間,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當不再以煩惱為“煩惱”時,黎明已在眼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