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
"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熊繼柏,1942年8月出生,湖南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教授,第四、五、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十三歲習醫,十六歲行醫,從事中醫臨床60餘年,從事中醫高等教育30餘年,已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醫學專著20餘部。

在湖南長沙,有一位譽滿三湘的名醫,他懸壺濟世60年,救活人無數;教書育人38載,桃李芬芳。他說自己這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治病救人,二是教書育人。他就是第三屆國醫大師、湖南中醫藥大學熊繼柏教授。他用一生孜孜以求的精神,踐行了“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床”;用一顆“大醫精誠”的仁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

如今中醫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中醫名師熊繼柏感到痛心,他說:必須給大家科普,個人認為這些知識大家還是要知道的。當然如果大家能多看一些中醫書籍,多瞭解一些中醫知識更好,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我們現代中醫隊伍出了問題,這些問題還很嚴重!

為什麼我要講這個話呢?因為我個人認為現在的科研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傾向,就是過分強調研究單味中藥,中醫學西醫往往就是這麼一個模式。

我們現在的中醫隊伍裡面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的錯誤現象,就是中醫只開藥,不開方。談到臨床的病案,什麼病,什麼證,什麼舌,什麼脈,它都有,診斷也有,一箇中醫的病名,一個西醫的病名,然後有治法,有用藥,但是它就是沒有方(劑)。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歸根結底只有一條,他基本功不紮實,不能背方劑啊!有的人可能會開出自創祕方、自創驗方。哪來那麼多的祕方和驗方啊?有時候開出來的藥都是自相矛盾的,一看就是大笑話,大雜燴。

"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熊繼柏,1942年8月出生,湖南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教授,第四、五、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十三歲習醫,十六歲行醫,從事中醫臨床60餘年,從事中醫高等教育30餘年,已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醫學專著20餘部。

在湖南長沙,有一位譽滿三湘的名醫,他懸壺濟世60年,救活人無數;教書育人38載,桃李芬芳。他說自己這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治病救人,二是教書育人。他就是第三屆國醫大師、湖南中醫藥大學熊繼柏教授。他用一生孜孜以求的精神,踐行了“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床”;用一顆“大醫精誠”的仁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

如今中醫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中醫名師熊繼柏感到痛心,他說:必須給大家科普,個人認為這些知識大家還是要知道的。當然如果大家能多看一些中醫書籍,多瞭解一些中醫知識更好,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我們現代中醫隊伍出了問題,這些問題還很嚴重!

為什麼我要講這個話呢?因為我個人認為現在的科研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傾向,就是過分強調研究單味中藥,中醫學西醫往往就是這麼一個模式。

我們現在的中醫隊伍裡面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的錯誤現象,就是中醫只開藥,不開方。談到臨床的病案,什麼病,什麼證,什麼舌,什麼脈,它都有,診斷也有,一箇中醫的病名,一個西醫的病名,然後有治法,有用藥,但是它就是沒有方(劑)。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歸根結底只有一條,他基本功不紮實,不能背方劑啊!有的人可能會開出自創祕方、自創驗方。哪來那麼多的祕方和驗方啊?有時候開出來的藥都是自相矛盾的,一看就是大笑話,大雜燴。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我們現在受西醫的影響,西醫用藥都是用單味藥,我們中醫也開始用單味藥了。再就是我們的科研傾向於研究某個祕方、自擬方,有的人就是研究某一味藥。殊不知,中藥是特別講究配伍的,應當研究藥物配伍後的變化,才能瞭解古人擬方配伍的作用所在。

比如麻杏石甘湯、麻黃湯、麻杏苡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升麻湯,它們的配伍不同,那麼作用就不同了,這個作用有時候甚至是相反的。麻杏石甘湯與麻黃湯作用有多大的區別?麻黃配石膏是什麼作用?麻黃配苡仁是什麼作用?麻黃配連翹和赤小豆是什麼作用?麻黃配桂枝有什麼作用?麻黃配杏仁有什麼作用?麻黃配升麻有什麼作用?為什麼不去研究這個。這才是真正的奧妙所在,這就是方劑的奧妙。

"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熊繼柏,1942年8月出生,湖南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教授,第四、五、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十三歲習醫,十六歲行醫,從事中醫臨床60餘年,從事中醫高等教育30餘年,已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醫學專著20餘部。

在湖南長沙,有一位譽滿三湘的名醫,他懸壺濟世60年,救活人無數;教書育人38載,桃李芬芳。他說自己這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治病救人,二是教書育人。他就是第三屆國醫大師、湖南中醫藥大學熊繼柏教授。他用一生孜孜以求的精神,踐行了“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床”;用一顆“大醫精誠”的仁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

如今中醫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中醫名師熊繼柏感到痛心,他說:必須給大家科普,個人認為這些知識大家還是要知道的。當然如果大家能多看一些中醫書籍,多瞭解一些中醫知識更好,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我們現代中醫隊伍出了問題,這些問題還很嚴重!

為什麼我要講這個話呢?因為我個人認為現在的科研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傾向,就是過分強調研究單味中藥,中醫學西醫往往就是這麼一個模式。

我們現在的中醫隊伍裡面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的錯誤現象,就是中醫只開藥,不開方。談到臨床的病案,什麼病,什麼證,什麼舌,什麼脈,它都有,診斷也有,一箇中醫的病名,一個西醫的病名,然後有治法,有用藥,但是它就是沒有方(劑)。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歸根結底只有一條,他基本功不紮實,不能背方劑啊!有的人可能會開出自創祕方、自創驗方。哪來那麼多的祕方和驗方啊?有時候開出來的藥都是自相矛盾的,一看就是大笑話,大雜燴。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我們現在受西醫的影響,西醫用藥都是用單味藥,我們中醫也開始用單味藥了。再就是我們的科研傾向於研究某個祕方、自擬方,有的人就是研究某一味藥。殊不知,中藥是特別講究配伍的,應當研究藥物配伍後的變化,才能瞭解古人擬方配伍的作用所在。

比如麻杏石甘湯、麻黃湯、麻杏苡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升麻湯,它們的配伍不同,那麼作用就不同了,這個作用有時候甚至是相反的。麻杏石甘湯與麻黃湯作用有多大的區別?麻黃配石膏是什麼作用?麻黃配苡仁是什麼作用?麻黃配連翹和赤小豆是什麼作用?麻黃配桂枝有什麼作用?麻黃配杏仁有什麼作用?麻黃配升麻有什麼作用?為什麼不去研究這個。這才是真正的奧妙所在,這就是方劑的奧妙。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方劑的奧妙就在於它的配伍不同,作用就不同。就如同我和學生在一起就講學問,我和一個老總在一起,我就不會講學問了,就講其他的;我在教室裡就講課,我在門診就看病,門診的人都知道我是醫生,在教室裡的學生知道我是老師;我到出版社別人會說我是作家,我是一個寫書的;我去飯店,人家會說我是吃飯的;我寫字的時候別人會說我是個書法家,我人物角色換了啊!我打牌的時候,別人會說我會打牌,我拉二胡的時候,別人會說我是搞音樂的,這就完全不一樣。藥物的作用和人的角色有多方面是一樣的,這就要看你配伍配的是什麼?你配的東西不同,它的作用就變了,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東西。

中醫治病絕不是用單味藥,而是用方,這個方是要跟隨證走的。

而且我們用古方不能呆板,不能像日本人一樣——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這就用小柴胡湯,沒有這些症狀就不能對號入座,那就是呆板了,這種思維模式就錯誤了。

所以我們中醫治病不是用單味藥,不是用所謂的新藥,所謂的科研藥,所謂的祖傳祕方,而是辨證選方,是辨證施治,因證選方,因方遣藥。

首先要辨證施治,而後要因證選方,因證就是要依據這個證來選方,這個選方不是固定的。我開藥是根據這個方來用的,而且還稍有加減。但是,它有個基本的原則,就是方證要合拍。就像唱歌一樣,它的譜子和詞的節奏要合拍,方和證要是不合拍,那是醫生不會用方。如果這個人是風熱感冒,給他開個桂枝湯,理由是桂枝湯是治療感冒的,吃了怎麼沒有效果呢?那是你搞錯了!醫生用錯方了!

"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熊繼柏,1942年8月出生,湖南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教授,第四、五、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十三歲習醫,十六歲行醫,從事中醫臨床60餘年,從事中醫高等教育30餘年,已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醫學專著20餘部。

在湖南長沙,有一位譽滿三湘的名醫,他懸壺濟世60年,救活人無數;教書育人38載,桃李芬芳。他說自己這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治病救人,二是教書育人。他就是第三屆國醫大師、湖南中醫藥大學熊繼柏教授。他用一生孜孜以求的精神,踐行了“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床”;用一顆“大醫精誠”的仁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

如今中醫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中醫名師熊繼柏感到痛心,他說:必須給大家科普,個人認為這些知識大家還是要知道的。當然如果大家能多看一些中醫書籍,多瞭解一些中醫知識更好,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我們現代中醫隊伍出了問題,這些問題還很嚴重!

為什麼我要講這個話呢?因為我個人認為現在的科研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傾向,就是過分強調研究單味中藥,中醫學西醫往往就是這麼一個模式。

我們現在的中醫隊伍裡面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的錯誤現象,就是中醫只開藥,不開方。談到臨床的病案,什麼病,什麼證,什麼舌,什麼脈,它都有,診斷也有,一箇中醫的病名,一個西醫的病名,然後有治法,有用藥,但是它就是沒有方(劑)。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歸根結底只有一條,他基本功不紮實,不能背方劑啊!有的人可能會開出自創祕方、自創驗方。哪來那麼多的祕方和驗方啊?有時候開出來的藥都是自相矛盾的,一看就是大笑話,大雜燴。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我們現在受西醫的影響,西醫用藥都是用單味藥,我們中醫也開始用單味藥了。再就是我們的科研傾向於研究某個祕方、自擬方,有的人就是研究某一味藥。殊不知,中藥是特別講究配伍的,應當研究藥物配伍後的變化,才能瞭解古人擬方配伍的作用所在。

比如麻杏石甘湯、麻黃湯、麻杏苡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升麻湯,它們的配伍不同,那麼作用就不同了,這個作用有時候甚至是相反的。麻杏石甘湯與麻黃湯作用有多大的區別?麻黃配石膏是什麼作用?麻黃配苡仁是什麼作用?麻黃配連翹和赤小豆是什麼作用?麻黃配桂枝有什麼作用?麻黃配杏仁有什麼作用?麻黃配升麻有什麼作用?為什麼不去研究這個。這才是真正的奧妙所在,這就是方劑的奧妙。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方劑的奧妙就在於它的配伍不同,作用就不同。就如同我和學生在一起就講學問,我和一個老總在一起,我就不會講學問了,就講其他的;我在教室裡就講課,我在門診就看病,門診的人都知道我是醫生,在教室裡的學生知道我是老師;我到出版社別人會說我是作家,我是一個寫書的;我去飯店,人家會說我是吃飯的;我寫字的時候別人會說我是個書法家,我人物角色換了啊!我打牌的時候,別人會說我會打牌,我拉二胡的時候,別人會說我是搞音樂的,這就完全不一樣。藥物的作用和人的角色有多方面是一樣的,這就要看你配伍配的是什麼?你配的東西不同,它的作用就變了,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東西。

中醫治病絕不是用單味藥,而是用方,這個方是要跟隨證走的。

而且我們用古方不能呆板,不能像日本人一樣——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這就用小柴胡湯,沒有這些症狀就不能對號入座,那就是呆板了,這種思維模式就錯誤了。

所以我們中醫治病不是用單味藥,不是用所謂的新藥,所謂的科研藥,所謂的祖傳祕方,而是辨證選方,是辨證施治,因證選方,因方遣藥。

首先要辨證施治,而後要因證選方,因證就是要依據這個證來選方,這個選方不是固定的。我開藥是根據這個方來用的,而且還稍有加減。但是,它有個基本的原則,就是方證要合拍。就像唱歌一樣,它的譜子和詞的節奏要合拍,方和證要是不合拍,那是醫生不會用方。如果這個人是風熱感冒,給他開個桂枝湯,理由是桂枝湯是治療感冒的,吃了怎麼沒有效果呢?那是你搞錯了!醫生用錯方了!

國醫熊繼柏:迷信祕方,中醫西醫化…這些亂象出在中醫自己身上

再比如說,一個人便祕,吃點番瀉葉就會拉肚子,有那麼簡單嗎?便祕有多複雜啊?有氣虛便祕,有血虛便祕,有津虧便祕,有氣津兩虧的便祕;還有實證便祕,有火熱便祕,有食積便祕,有氣滯便祕,這都不是一個番瀉葉能夠解決的,都不是一個大黃能夠解決的。大黃和番瀉葉吃了,當時可以通一下大便,但是通了之後怎麼辦呢?過後又不行了,並且越來越厲害。

如果是津虧的要用增液湯,氣虛的要用黃芪湯,血虛的要用加味四物湯,是火熱的要用大承氣湯,氣滯的要用六磨飲子,氣火相兼的要用麻仁丸,腎虛的要用濟川煎。你看看該有多少複雜的東西啊!都是有方的,絕不是一味藥就能解決的,這就是中醫的奧妙所在。

中醫治病不是用一味藥,單味的藥,不是用什麼祕方、驗方,而是要辨證施治,因證選方,因方遣藥,方證必須合拍。這就是我今天要闡明的觀點,最後還是建議大家抽空了解一些中醫知識,增進對中醫的瞭解,讓中醫發揚光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