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中醫 骨質疏鬆 體育 骨折 頸椎病 正骨手法 2019-07-17
"

南派龍層花,北派羅有明。這是正骨行業盛傳的南北派正骨大師代表。作為南派正骨法師,龍層花老師,一生奉獻在醫療行業之中,創造了很多的醫學奇蹟。龍層花老師一生在中醫正骨方向上有著很高的造詣,其創立的龍氏正骨手法在當下廣為流傳並應用。在行業交流中我們彙集了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部分臨床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更多朋友。

"

南派龍層花,北派羅有明。這是正骨行業盛傳的南北派正骨大師代表。作為南派正骨法師,龍層花老師,一生奉獻在醫療行業之中,創造了很多的醫學奇蹟。龍層花老師一生在中醫正骨方向上有著很高的造詣,其創立的龍氏正骨手法在當下廣為流傳並應用。在行業交流中我們彙集了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部分臨床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更多朋友。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1、由“骨錯縫,筋出槽”開始手法研究

龍老師在早期的手法治療中,對於脊椎病病因的不清導致治療效果不佳一度困擾。她從醫專三年的中醫學習中的“骨錯縫,筋出槽”這一傳統中醫觀念收穫啟發。在後續的幾年中,從“頸椎病的放射診斷與臨床表現往往不一致”這疑點切入研究,進而發現了介於正常關節結構和半脫位之間的關節錯位,從而進一步從脊柱生物力學角度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治脊手法,發展為脊椎病因學說這套經典的理論。

2、手法宜穩準,以巧為主,切忌暴力

“必要時加閃動力,不要所有病人都強求彈響”,現今很多學習龍氏手法的醫生,依然視彈響為療效的指標。對此,龍老師對於手法的要求,“手法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傷人。”她曾經治療過六七例因暴力手法致病情加重的病例,多是因為醫者急於求成所致。所以在定位準確的基礎上,手法應以巧為主。

3、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

觸診一直是治脊中的難點,通過醫者的手指觸摸患者的頸椎橫突及關節突來感知患者頸椎有無錯位,結合臨床表現及影像學資料判斷病情。

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每一個手法後都要觸診復位關節的變化。在三步定位診斷中,觸診地位是排在影像學檢查前的,就此,龍老師談到七十年代的一個病例:病人症狀很重,但觸診未見明顯異常,在詢問患者既往就診經歷後,龍老師建議其去神經外科就診,結果經脊髓造影檢查確診為脊髓的良性腫瘤,經手術後病人家屬非常感激龍老師,此例經驗告訴我們當觸診與臨床症狀不符時,應考慮患者存在脊柱其他問題。

"

南派龍層花,北派羅有明。這是正骨行業盛傳的南北派正骨大師代表。作為南派正骨法師,龍層花老師,一生奉獻在醫療行業之中,創造了很多的醫學奇蹟。龍層花老師一生在中醫正骨方向上有著很高的造詣,其創立的龍氏正骨手法在當下廣為流傳並應用。在行業交流中我們彙集了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部分臨床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更多朋友。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1、由“骨錯縫,筋出槽”開始手法研究

龍老師在早期的手法治療中,對於脊椎病病因的不清導致治療效果不佳一度困擾。她從醫專三年的中醫學習中的“骨錯縫,筋出槽”這一傳統中醫觀念收穫啟發。在後續的幾年中,從“頸椎病的放射診斷與臨床表現往往不一致”這疑點切入研究,進而發現了介於正常關節結構和半脫位之間的關節錯位,從而進一步從脊柱生物力學角度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治脊手法,發展為脊椎病因學說這套經典的理論。

2、手法宜穩準,以巧為主,切忌暴力

“必要時加閃動力,不要所有病人都強求彈響”,現今很多學習龍氏手法的醫生,依然視彈響為療效的指標。對此,龍老師對於手法的要求,“手法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傷人。”她曾經治療過六七例因暴力手法致病情加重的病例,多是因為醫者急於求成所致。所以在定位準確的基礎上,手法應以巧為主。

3、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

觸診一直是治脊中的難點,通過醫者的手指觸摸患者的頸椎橫突及關節突來感知患者頸椎有無錯位,結合臨床表現及影像學資料判斷病情。

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每一個手法後都要觸診復位關節的變化。在三步定位診斷中,觸診地位是排在影像學檢查前的,就此,龍老師談到七十年代的一個病例:病人症狀很重,但觸診未見明顯異常,在詢問患者既往就診經歷後,龍老師建議其去神經外科就診,結果經脊髓造影檢查確診為脊髓的良性腫瘤,經手術後病人家屬非常感激龍老師,此例經驗告訴我們當觸診與臨床症狀不符時,應考慮患者存在脊柱其他問題。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4、挎角扳按法的操作技巧

在手法的研究過程中,挎角扳按法因其複雜性被放在最後研究,“這是最讓人頭痛的手法,也是專門針對頭痛的。”這個手法主要針對頸2-3的混合式錯位,常見於頭痛頭暈的病人,運用這一手法要注意局部放鬆後,運用低頭搖正,側頭搖正,側臥推正,然後運用挎角扳按,結束後再運用低頭搖正,側頭搖正,側臥推正。

5、牽引下正骨在治脊療法中的重要性

對於很多疑難病例中存在的複雜的混合錯位,龍老師強調了牽引的重要性,“在手法復位遇到困難時,可以加牽引力。”對於骨關節損變的病人而言,牽引是最適合的方法。龍老師開創了牽引下正骨的先河,她負責研發的頸椎牽引椅至今,已經歷了七代,她會經常運用牽引椅進行自我保健,牽引的重量達到20kg,從未出現過問題。骨質疏鬆的病人縱向的拉伸沒有問題,骨質疏鬆怕的是縱向的擠壓。

6、側擺與旋轉的關係

有旋轉就一定有側擺,有側擺就一定有旋轉。”“側柏與旋轉是親兄弟。”這是龍老師對側擺與旋轉形象地描述,因為脊柱的最小活動階段由兩個椎骨及椎間連結的軟組織組成,對其施加載荷,可出現三維六度運動,即三個位移和三個轉角。其中一條為主運動曲線,表示與加載方向一致的運動,所以臨證中要判斷椎體錯位是以旋轉為主,還是以側擺為主,來確定手法運用的主次。

"

南派龍層花,北派羅有明。這是正骨行業盛傳的南北派正骨大師代表。作為南派正骨法師,龍層花老師,一生奉獻在醫療行業之中,創造了很多的醫學奇蹟。龍層花老師一生在中醫正骨方向上有著很高的造詣,其創立的龍氏正骨手法在當下廣為流傳並應用。在行業交流中我們彙集了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部分臨床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更多朋友。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1、由“骨錯縫,筋出槽”開始手法研究

龍老師在早期的手法治療中,對於脊椎病病因的不清導致治療效果不佳一度困擾。她從醫專三年的中醫學習中的“骨錯縫,筋出槽”這一傳統中醫觀念收穫啟發。在後續的幾年中,從“頸椎病的放射診斷與臨床表現往往不一致”這疑點切入研究,進而發現了介於正常關節結構和半脫位之間的關節錯位,從而進一步從脊柱生物力學角度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治脊手法,發展為脊椎病因學說這套經典的理論。

2、手法宜穩準,以巧為主,切忌暴力

“必要時加閃動力,不要所有病人都強求彈響”,現今很多學習龍氏手法的醫生,依然視彈響為療效的指標。對此,龍老師對於手法的要求,“手法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傷人。”她曾經治療過六七例因暴力手法致病情加重的病例,多是因為醫者急於求成所致。所以在定位準確的基礎上,手法應以巧為主。

3、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

觸診一直是治脊中的難點,通過醫者的手指觸摸患者的頸椎橫突及關節突來感知患者頸椎有無錯位,結合臨床表現及影像學資料判斷病情。

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每一個手法後都要觸診復位關節的變化。在三步定位診斷中,觸診地位是排在影像學檢查前的,就此,龍老師談到七十年代的一個病例:病人症狀很重,但觸診未見明顯異常,在詢問患者既往就診經歷後,龍老師建議其去神經外科就診,結果經脊髓造影檢查確診為脊髓的良性腫瘤,經手術後病人家屬非常感激龍老師,此例經驗告訴我們當觸診與臨床症狀不符時,應考慮患者存在脊柱其他問題。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4、挎角扳按法的操作技巧

在手法的研究過程中,挎角扳按法因其複雜性被放在最後研究,“這是最讓人頭痛的手法,也是專門針對頭痛的。”這個手法主要針對頸2-3的混合式錯位,常見於頭痛頭暈的病人,運用這一手法要注意局部放鬆後,運用低頭搖正,側頭搖正,側臥推正,然後運用挎角扳按,結束後再運用低頭搖正,側頭搖正,側臥推正。

5、牽引下正骨在治脊療法中的重要性

對於很多疑難病例中存在的複雜的混合錯位,龍老師強調了牽引的重要性,“在手法復位遇到困難時,可以加牽引力。”對於骨關節損變的病人而言,牽引是最適合的方法。龍老師開創了牽引下正骨的先河,她負責研發的頸椎牽引椅至今,已經歷了七代,她會經常運用牽引椅進行自我保健,牽引的重量達到20kg,從未出現過問題。骨質疏鬆的病人縱向的拉伸沒有問題,骨質疏鬆怕的是縱向的擠壓。

6、側擺與旋轉的關係

有旋轉就一定有側擺,有側擺就一定有旋轉。”“側柏與旋轉是親兄弟。”這是龍老師對側擺與旋轉形象地描述,因為脊柱的最小活動階段由兩個椎骨及椎間連結的軟組織組成,對其施加載荷,可出現三維六度運動,即三個位移和三個轉角。其中一條為主運動曲線,表示與加載方向一致的運動,所以臨證中要判斷椎體錯位是以旋轉為主,還是以側擺為主,來確定手法運用的主次。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7、仰頭搖正法

在最新版的《脊椎病因治療學中》,龍老師已經將仰頭搖正法分為兩種,一種針對枕寰關節錯位,另一種針對環樞關節錯位。仰頭搖正法,適用於枕寰、寰樞關節的旋轉式錯位。操作時患者仰臥,低枕。術者一手託其枕部,一手託其下頜,使病人頭部上仰(仰頭可使C2-7頸椎後關節閉鎖成“定點”),側轉,囑病人放鬆頸肌(緩慢動2-3下),待頭轉到最大角度時,稍加有限度的“閃動力”,即可使錯位的關節復位,此操作中有時可聽到關節復位的彈響“咯得”聲。也可取坐位操作 。

臨床上很多醫生運用低頭搖正法復位一二頸椎錯位,並對仰頭搖正法的復位效果表示懷疑,對此,龍老師認為仰頭搖正法是可以達到復位效果的,對於環椎而言,如果觸診時雙側橫突都不明顯,要考慮環椎整體前移,手法上可在仰頭搖正的基礎上加用低下頜平牽法,環椎整體後移並不常見,除非齒狀突骨折。仰頭搖正應與平牽法結合運用。

8、低頭搖正法

低頭搖正法,適於頸椎2-6後關節旋轉式錯位。操作上患者側臥、平枕、低頭(中段頸椎錯位者約屈20度。下段頸椎錯位者前屈須大於30度)術者一手輕拿其後頸,以拇指按壓於錯位的橫突後隆起處下方作為“定點”,另一手託其面頰部作為“動點”,以枕部為支點,轉動頭部,當搖頭至最大角度時,動點的手用有限的“閃動力”,“定點”的拇指按壓成阻力,使關節在動中因“定點”的阻力而復位。緩慢復位法根據需要可重複2-3次。

"

南派龍層花,北派羅有明。這是正骨行業盛傳的南北派正骨大師代表。作為南派正骨法師,龍層花老師,一生奉獻在醫療行業之中,創造了很多的醫學奇蹟。龍層花老師一生在中醫正骨方向上有著很高的造詣,其創立的龍氏正骨手法在當下廣為流傳並應用。在行業交流中我們彙集了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部分臨床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更多朋友。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1、由“骨錯縫,筋出槽”開始手法研究

龍老師在早期的手法治療中,對於脊椎病病因的不清導致治療效果不佳一度困擾。她從醫專三年的中醫學習中的“骨錯縫,筋出槽”這一傳統中醫觀念收穫啟發。在後續的幾年中,從“頸椎病的放射診斷與臨床表現往往不一致”這疑點切入研究,進而發現了介於正常關節結構和半脫位之間的關節錯位,從而進一步從脊柱生物力學角度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治脊手法,發展為脊椎病因學說這套經典的理論。

2、手法宜穩準,以巧為主,切忌暴力

“必要時加閃動力,不要所有病人都強求彈響”,現今很多學習龍氏手法的醫生,依然視彈響為療效的指標。對此,龍老師對於手法的要求,“手法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傷人。”她曾經治療過六七例因暴力手法致病情加重的病例,多是因為醫者急於求成所致。所以在定位準確的基礎上,手法應以巧為主。

3、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

觸診一直是治脊中的難點,通過醫者的手指觸摸患者的頸椎橫突及關節突來感知患者頸椎有無錯位,結合臨床表現及影像學資料判斷病情。

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每一個手法後都要觸診復位關節的變化。在三步定位診斷中,觸診地位是排在影像學檢查前的,就此,龍老師談到七十年代的一個病例:病人症狀很重,但觸診未見明顯異常,在詢問患者既往就診經歷後,龍老師建議其去神經外科就診,結果經脊髓造影檢查確診為脊髓的良性腫瘤,經手術後病人家屬非常感激龍老師,此例經驗告訴我們當觸診與臨床症狀不符時,應考慮患者存在脊柱其他問題。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4、挎角扳按法的操作技巧

在手法的研究過程中,挎角扳按法因其複雜性被放在最後研究,“這是最讓人頭痛的手法,也是專門針對頭痛的。”這個手法主要針對頸2-3的混合式錯位,常見於頭痛頭暈的病人,運用這一手法要注意局部放鬆後,運用低頭搖正,側頭搖正,側臥推正,然後運用挎角扳按,結束後再運用低頭搖正,側頭搖正,側臥推正。

5、牽引下正骨在治脊療法中的重要性

對於很多疑難病例中存在的複雜的混合錯位,龍老師強調了牽引的重要性,“在手法復位遇到困難時,可以加牽引力。”對於骨關節損變的病人而言,牽引是最適合的方法。龍老師開創了牽引下正骨的先河,她負責研發的頸椎牽引椅至今,已經歷了七代,她會經常運用牽引椅進行自我保健,牽引的重量達到20kg,從未出現過問題。骨質疏鬆的病人縱向的拉伸沒有問題,骨質疏鬆怕的是縱向的擠壓。

6、側擺與旋轉的關係

有旋轉就一定有側擺,有側擺就一定有旋轉。”“側柏與旋轉是親兄弟。”這是龍老師對側擺與旋轉形象地描述,因為脊柱的最小活動階段由兩個椎骨及椎間連結的軟組織組成,對其施加載荷,可出現三維六度運動,即三個位移和三個轉角。其中一條為主運動曲線,表示與加載方向一致的運動,所以臨證中要判斷椎體錯位是以旋轉為主,還是以側擺為主,來確定手法運用的主次。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7、仰頭搖正法

在最新版的《脊椎病因治療學中》,龍老師已經將仰頭搖正法分為兩種,一種針對枕寰關節錯位,另一種針對環樞關節錯位。仰頭搖正法,適用於枕寰、寰樞關節的旋轉式錯位。操作時患者仰臥,低枕。術者一手託其枕部,一手託其下頜,使病人頭部上仰(仰頭可使C2-7頸椎後關節閉鎖成“定點”),側轉,囑病人放鬆頸肌(緩慢動2-3下),待頭轉到最大角度時,稍加有限度的“閃動力”,即可使錯位的關節復位,此操作中有時可聽到關節復位的彈響“咯得”聲。也可取坐位操作 。

臨床上很多醫生運用低頭搖正法復位一二頸椎錯位,並對仰頭搖正法的復位效果表示懷疑,對此,龍老師認為仰頭搖正法是可以達到復位效果的,對於環椎而言,如果觸診時雙側橫突都不明顯,要考慮環椎整體前移,手法上可在仰頭搖正的基礎上加用低下頜平牽法,環椎整體後移並不常見,除非齒狀突骨折。仰頭搖正應與平牽法結合運用。

8、低頭搖正法

低頭搖正法,適於頸椎2-6後關節旋轉式錯位。操作上患者側臥、平枕、低頭(中段頸椎錯位者約屈20度。下段頸椎錯位者前屈須大於30度)術者一手輕拿其後頸,以拇指按壓於錯位的橫突後隆起處下方作為“定點”,另一手託其面頰部作為“動點”,以枕部為支點,轉動頭部,當搖頭至最大角度時,動點的手用有限的“閃動力”,“定點”的拇指按壓成阻力,使關節在動中因“定點”的阻力而復位。緩慢復位法根據需要可重複2-3次。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9、側頭搖正法

側頭搖正法,適於頸椎2-6鉤突關節旋轉式錯位及側彎、側擺式錯位。操作上患者側臥、低枕、頭前屈,術者一手託其耳區頭部,另一手輕拿其後頸,拇指“定點”於錯位之橫突下方,將頭搬起呈側屈狀作搖頭活動,動作同低頭搖正法。

"

南派龍層花,北派羅有明。這是正骨行業盛傳的南北派正骨大師代表。作為南派正骨法師,龍層花老師,一生奉獻在醫療行業之中,創造了很多的醫學奇蹟。龍層花老師一生在中醫正骨方向上有著很高的造詣,其創立的龍氏正骨手法在當下廣為流傳並應用。在行業交流中我們彙集了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部分臨床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更多朋友。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1、由“骨錯縫,筋出槽”開始手法研究

龍老師在早期的手法治療中,對於脊椎病病因的不清導致治療效果不佳一度困擾。她從醫專三年的中醫學習中的“骨錯縫,筋出槽”這一傳統中醫觀念收穫啟發。在後續的幾年中,從“頸椎病的放射診斷與臨床表現往往不一致”這疑點切入研究,進而發現了介於正常關節結構和半脫位之間的關節錯位,從而進一步從脊柱生物力學角度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治脊手法,發展為脊椎病因學說這套經典的理論。

2、手法宜穩準,以巧為主,切忌暴力

“必要時加閃動力,不要所有病人都強求彈響”,現今很多學習龍氏手法的醫生,依然視彈響為療效的指標。對此,龍老師對於手法的要求,“手法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傷人。”她曾經治療過六七例因暴力手法致病情加重的病例,多是因為醫者急於求成所致。所以在定位準確的基礎上,手法應以巧為主。

3、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

觸診一直是治脊中的難點,通過醫者的手指觸摸患者的頸椎橫突及關節突來感知患者頸椎有無錯位,結合臨床表現及影像學資料判斷病情。

觸診必須貫穿診治始終。每一個手法後都要觸診復位關節的變化。在三步定位診斷中,觸診地位是排在影像學檢查前的,就此,龍老師談到七十年代的一個病例:病人症狀很重,但觸診未見明顯異常,在詢問患者既往就診經歷後,龍老師建議其去神經外科就診,結果經脊髓造影檢查確診為脊髓的良性腫瘤,經手術後病人家屬非常感激龍老師,此例經驗告訴我們當觸診與臨床症狀不符時,應考慮患者存在脊柱其他問題。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4、挎角扳按法的操作技巧

在手法的研究過程中,挎角扳按法因其複雜性被放在最後研究,“這是最讓人頭痛的手法,也是專門針對頭痛的。”這個手法主要針對頸2-3的混合式錯位,常見於頭痛頭暈的病人,運用這一手法要注意局部放鬆後,運用低頭搖正,側頭搖正,側臥推正,然後運用挎角扳按,結束後再運用低頭搖正,側頭搖正,側臥推正。

5、牽引下正骨在治脊療法中的重要性

對於很多疑難病例中存在的複雜的混合錯位,龍老師強調了牽引的重要性,“在手法復位遇到困難時,可以加牽引力。”對於骨關節損變的病人而言,牽引是最適合的方法。龍老師開創了牽引下正骨的先河,她負責研發的頸椎牽引椅至今,已經歷了七代,她會經常運用牽引椅進行自我保健,牽引的重量達到20kg,從未出現過問題。骨質疏鬆的病人縱向的拉伸沒有問題,骨質疏鬆怕的是縱向的擠壓。

6、側擺與旋轉的關係

有旋轉就一定有側擺,有側擺就一定有旋轉。”“側柏與旋轉是親兄弟。”這是龍老師對側擺與旋轉形象地描述,因為脊柱的最小活動階段由兩個椎骨及椎間連結的軟組織組成,對其施加載荷,可出現三維六度運動,即三個位移和三個轉角。其中一條為主運動曲線,表示與加載方向一致的運動,所以臨證中要判斷椎體錯位是以旋轉為主,還是以側擺為主,來確定手法運用的主次。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7、仰頭搖正法

在最新版的《脊椎病因治療學中》,龍老師已經將仰頭搖正法分為兩種,一種針對枕寰關節錯位,另一種針對環樞關節錯位。仰頭搖正法,適用於枕寰、寰樞關節的旋轉式錯位。操作時患者仰臥,低枕。術者一手託其枕部,一手託其下頜,使病人頭部上仰(仰頭可使C2-7頸椎後關節閉鎖成“定點”),側轉,囑病人放鬆頸肌(緩慢動2-3下),待頭轉到最大角度時,稍加有限度的“閃動力”,即可使錯位的關節復位,此操作中有時可聽到關節復位的彈響“咯得”聲。也可取坐位操作 。

臨床上很多醫生運用低頭搖正法復位一二頸椎錯位,並對仰頭搖正法的復位效果表示懷疑,對此,龍老師認為仰頭搖正法是可以達到復位效果的,對於環椎而言,如果觸診時雙側橫突都不明顯,要考慮環椎整體前移,手法上可在仰頭搖正的基礎上加用低下頜平牽法,環椎整體後移並不常見,除非齒狀突骨折。仰頭搖正應與平牽法結合運用。

8、低頭搖正法

低頭搖正法,適於頸椎2-6後關節旋轉式錯位。操作上患者側臥、平枕、低頭(中段頸椎錯位者約屈20度。下段頸椎錯位者前屈須大於30度)術者一手輕拿其後頸,以拇指按壓於錯位的橫突後隆起處下方作為“定點”,另一手託其面頰部作為“動點”,以枕部為支點,轉動頭部,當搖頭至最大角度時,動點的手用有限的“閃動力”,“定點”的拇指按壓成阻力,使關節在動中因“定點”的阻力而復位。緩慢復位法根據需要可重複2-3次。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9、側頭搖正法

側頭搖正法,適於頸椎2-6鉤突關節旋轉式錯位及側彎、側擺式錯位。操作上患者側臥、低枕、頭前屈,術者一手託其耳區頭部,另一手輕拿其後頸,拇指“定點”於錯位之橫突下方,將頭搬起呈側屈狀作搖頭活動,動作同低頭搖正法。

正骨大師龍層花老師,對正骨調理脊柱相關病的10條臨床經驗

10、脊椎病因學說

脊椎病因治療學涉及各個科室的病種,然而其臨床價值並未得到重視,所以龍老師希望她的學生能夠在各個學科普及脊椎病因學說。在手法流派時,她並不主張稱她的手法為“龍氏手法”,各門手法都有其優勢,學生應該博採眾長,觸類旁通,切勿有門戶之見。龍老師常說“龍層花只是一位普通的醫生,一位在基層的臨床研究人員,我不是大師”。

龍層花老師將中醫正骨與現代脊柱生理解剖學、生物力學結合進行手法的革新,形成一套針對脊椎軟組織損傷、脊椎關節錯位、關節滑膜嵌頓、椎間盤突出等治療脊椎病的手法。這套手法可以對脊椎病因引發的疾病進行辨證施治,其特點為:穩準、輕巧、無痛、安全,療效確切,現已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科研課題和成果正在推廣應用。

如果您認為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轉發。分享正骨手法,傳承和發揚正骨文化,歡迎更多正骨行業的老師及愛好者一起加入,分享、交流、學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