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結緣中醫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統計從事中醫的數據。大概百分之三十的人從事中醫是因為自身或家人存在健康問題,百分之三十是傳承,百分之三十是理想,剩下部分人是為了利益與溫飽問題從業中醫藥。我是因為健康需求和家庭因素學習中醫的。

我家幾代人都業中醫藥,母親是西醫,這十年內因看到親人被病痛折磨而終,看到學西醫的母親在某些疾病面前的無奈與無助,我決定學習中醫尋求更好的辦法,這是我學習中醫的初衷。

學習中醫的過程大體都是類似的,最初都是根據權威的指導書籍進行學習,但以現在的我來看這或許是最難走的一條路了,不免在學習中走了些彎路,唯一幸運的是我較早發現了胡希恕經方醫學體系,這才讓我真正的踏入中醫臨床療效大門,現在我想說初學者應以《傷寒論》直接進入中醫臨床是最好的捷徑。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備註:胡希恕經方醫學體系,在後面的文體中我會簡寫為胡馮經方,因胡希恕經方醫學體系傳承到馮世綸先生處已有發展和創新。)

每個人開始學中醫,大概都是從身邊親友開始做試練吧,從最初的懵懂無知,療效幾乎靠運氣,慢慢的通過不斷的臨床學習摸索總結,繼而才能小有效果,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相信是每一個習醫之人都必須要走過的苦澀階段,所以不要輕易放棄和害怕失敗,堅持初心繼續臨床學習,最終會達到理想臨床療效的。

胡希恕、郝萬山、劉渡舟三位大家講傷寒

中醫家記者:您說開始療效不太好。

黃醫生:大概每一個人都是從主流的書籍開始學習中醫的吧。當時得知熱門的書籍分別有,郝萬山《傷寒論講座視頻》,王雪華《金匱要略講座視頻》,劉渡舟《傷寒論講座錄音》,還有王洪圖《黃帝內經講座視頻》,中醫基礎學,中藥學等等視頻和書籍。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但從《黃帝內經》進入臨床很難,理論跟臨床對接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對於沒有學習過傷寒論治病基礎的人,獨看黃帝內經是很難進入臨床應用的,這個我也是後來習得傷寒論後才明白的,中醫臨床從傷寒論直接進入,再到藥物學的《神農本草經》,後面可以看《黃帝內經》或其它的一些醫論醫理,這樣學習比較切合實際,我也是學習胡馮經方醫學體系取得臨床效果才一步步走到現在的。

建議大家看馮世綸先生的文章,會明白中醫是有兩大醫學體系,醫經醫學體系(以黃帝內經為理論指導),經方醫學體系(以傷寒論為理論核心指導)。

中醫家記者:胡希恕、郝萬山、劉渡舟三位大家他們的課程各有什麼特色?

黃醫生:郝萬山老師是經方的講師派,以《黃帝內經》釋《傷寒論》稍缺乏臨床特色;劉渡舟老講得全面詳細醫案理論並茂。但最終沒有脫離以醫經醫學釋傷寒之理的範圍。方證就是臨床的療效保障,無論你解釋已否但方證的治療結果都會客觀存在,如宋林億在校對《傷寒論》方書時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大概是講仲景遺論甚精,對證施治即如神效。

胡希恕老先生是一位獨立斷行有自己獨到思維的中醫臨床家,一切必須經得起臨床驗之且療效可以重複他才會說,所以他的書全部都是臨床結晶,初學者學習最好。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假如沒學過《傷寒論》,也沒有學《神農本草經》,而去學了一個醫理醫論,看到了一些症狀得知病人是肝氣瘀滯,但腦子沒有方藥的話,理論從何而治病。我以為理論是總結了前人的用藥治療結果才形成的,並不是先有理論再形成一個肯定的治療結果。

中醫家記者:您是廣東的醫生,廣東氣候溼熱,這邊的人都容易得什麼病呢?

黃醫生:經方在廣東算是很實用的,但無論什麼季節或地域都有用經方的廣泛機會,舉個例子如廣東夏天到處都有空調、人喜歡飲冷、容易汗出當風,出現身倦乏力,汗出身痠痛等現象,那就有用桂枝湯的機會了。

愛下火的廣東人

中醫家記者:廣東人很喜歡喝涼茶,有時感冒也喜歡吃下火藥。

黃醫生:沒有對證用藥就隨便吃清熱下火藥其實不好。據經方理論來說,健康與固護中焦有很大的關係,無論是學溫病還是經方,在熱病初期都是用辛溫藥物為主的,就是不讓人把脾胃功能搞得失衡,容易讓病邪內陷。經常喝清熱下火涼茶併兼抗生素同吃的人群,會容易形成慢性的胃腸或口腔上火這類疾病。

中醫家記者:我發現廣東人其實也很容易上火,是經常過飲寒涼造成的嗎?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黃醫生:對,根據我長期觀察,有的人特容易上火,有口乾咽痛、口糜或腸胃不適等症狀,就是因過用寒涼而傷脾胃造成的。這些問題在經方醫學體系看,已經不是單純的上火,是寒熱錯雜脾胃不和的一類問題了。

中醫家記者:我發現這些人嘴巴容易長泡,或者臉上容易長痘,這種情況您一般是用什麼思路治療的?

黃醫生:用胡馮經方理論看待這個問題很簡潔,在六經和八綱中可以看出。假如單純性的上熱,部位在胃部以上、咽喉、嘴巴等自感不適或口糜,常伴有口乾苦或心下悶熱等,而沒有其它症狀則可判斷為上熱,需要排除患者沒有太陰證這一類症狀特徵,如不腹脹拉稀,噁心嘔吐等,單純用清熱下火這類藥物是有效的,但在臨床看到的一般是寒熱錯雜的情況較多,所以柴胡類方和瀉心湯類方用到的機會較多。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獨家醫案分享

舉個例子,最近有一個22歲體型較胖的女孩,經人介紹來治咳嗽,複診後說咳嗽好了,想處理其它問題。她說平常特別容易上火,口舌糜爛,身痠痛項強,易出汗,怕風,腸胃不好,經常腹脹,便祕五年,只能通過吃蘆薈膠囊幫助排便否則大便難解,平常大便乾燥,晚上起夜小便三四次,白天如常,尿量正常。

中醫家記者:有點複雜,您給我們分析一下。

黃醫生:她經常口乾口苦,容易上火,嘴巴起泡,口舌糜爛等症狀, 先辨為上熱,再依據她容易身疼項強、易出汗、怕風等特徵則辨為太陽病。長期的大便乾燥,口乾不欲飲水,屬於太陰病中氣不足津液枯燥這一類的便祕,最後還有她晚上小便起夜三四次,尿量正常,沒有頭暈心悸的佐證可以判斷為下虛津液不固的現象。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我們綜合來看,患者具備了寒熱錯雜、上熱下寒,兼有表證,沒有停飲,我選用了甘草瀉心湯加桂枝生白朮治療,桂枝附子湯中講到,其人大便硬、小便數,去桂枝加白朮。在這句可以看出生白朮對於下虛小便多的便幹是有獨特療效的。

經方有其獨特的理論辯證體系那就是通過六經八綱去歸納分析全面的症狀,最後去選相應吻合的方藥這樣一個辯證過程,這個患者的綜合症狀分析符合甘草瀉心湯方證,治療結果,三劑大便通暢,其病若失。

中醫家記者:老師這個思路很清晰。

黃醫生:一開始學習中醫,誰都不可能會思路清晰的,但只要肯通過努力,不怕失敗不放棄的堅持學習與臨床,積累治病的經驗多了,療效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傷寒論的劑量討論

中醫家記者:《傷寒論》的劑量都很大的,現在有很多說法,您比較贊同哪一種?

黃醫生:這還是要結合臨床來看待這個問題,如我的老師馮世綸先生,他臨床上常一兩折三克來算,對於各種急慢性疾病療效同樣很好。臨床驗之在急性病用大劑量是可以的並且療效很好,經方成書於東漢末年的背景之下本就善於治療各種急性疾病。但對於一些老病慢病只要保持經方的原方用藥比例去用,療效同樣很好,不必拘泥在任何時候都堅持用原方原量的比例。

經方最重要的是比例

中醫家記者:經方最重要的是比例不能變,是這樣的嗎?

黃醫生:臨床驗之這個比例的確是很重要的,從經方原文記載仲景每次對方劑的加減就變更一個方名並告知主治效果不同了,在這點須要深刻理解。

我舉個例子你就容易明白了。早兩年治過一婦人得奔豚病,老感覺肚子有一股氣往喉嚨竄,隨後就呼吸困難、兼有身痠痛、怕風等現象,這是桂枝加桂湯證,用桂枝湯只能治療部分症狀,不加桂對於治療氣上衝的效果就差了,所以還是要用桂枝加桂湯才行,婦人吃了就好了.這個加減還是據證來的。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中醫家記者:我發現很多人並沒有按照《傷寒論》的煎法熬藥,對服藥會不會有影響?

傷寒論的煎藥法

黃醫生:據我臨床驗之,湯藥我都是囑咐一次煎好的,一副藥,藥少的話,放四碗水,煮成兩碗,分兩次喝就行。藥量多就再加點水,臨床療效主要還是辯證對,用藥對,藥材質量好,才能保證治療結果。

當然有些方劑的煎法是比較特殊的,比如用三黃瀉心湯一定要按書上的煎法,我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有一小孩無故流鼻血幾天,診之並沒有其它特殊佐證,只脈細數脣紅,辯證為上熱,瀉心湯方證,取瀉心湯的原比例,煮水開後放藥,讓藥燜一下就可以喝了。

三黃湯不要久煎就是取其藥量輕以清上熱,久煎解析藥物的成分充足,清上焦之熱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了,這三個藥久煎藥量足的話,容易導致腹瀉。小孩母親要求開一劑,過了段時間,再見她母親,說吃了這藥就沒有流鼻血了。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中醫家記者:看來經方的療效還是蠻好的,療程比較短。

脈證不符怎麼辦?

黃醫生:這還得取決於得什麼病,一般對於急性病經方療效是很好的,對於慢性病就不一定有這麼快了,也有難治的病,脈證不符的病就難治。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中醫家記者:這種情況下您是從脈還是從證呢?

黃醫生:兩方面都需要綜合考慮,我臨床一般以症狀依據為主,脈象為輔,假如患者是一些呼吸咳嗽相關疾病,症狀總體為虛證,久病脈象還是浮數之脈就很難治了。

中醫家記者:臨床上遇到脈證不符的多嗎?

黃醫生:脈證不符慢性病有,急性病初期一般少有。

大青龍湯VS小青龍湯

黃醫生:大青龍湯我臨床中用之最多,為什麼這樣說?我在鄉村診所從業的,接觸最多的就是一些熱病、感冒、咳嗽,所以就很有機會用大青龍湯,感冒初期用大青龍湯在這兩種類情況中是比較對症的。感冒初期不汗出、頭身痛、怕冷,也不一定會身疼怕冷特別厲害,有時候症狀沒有那麼凸顯,但他有一個表證,還有點裡熱,人容易口乾,喉嚨不適等這些綜合症狀,就選用大青龍湯加桔梗治療。

另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小孩子是打吊水吃消炎藥燒退之後,經常還遺留一些表不解和裡熱的症狀,臨床表現為鼻塞流涕,晚上睡覺愛出汗,不愛蓋被子,微有咳嗽,鼻涕黃濃稠,用大青龍湯加薏苡仁、敗醬草就行了。假如痰飲偏重一點,用大青龍湯加茯苓半夏陳皮白朮這些也行。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小青龍湯、大青龍湯是完全不同主治的方劑,大青龍是既有表證又清裡熱的一個方劑,有汗出表不閉的情況下使用,我們必須要麻黃減量,麻黃可以調整到10克左右。小青龍湯主治是外有表證裡有寒飲這個情況下使用的,心下停飲是怎樣的一個症狀?就是容易胸悶氣短,水樣痰多,平躺咳嗽加重坐起稍輕快這麼一類情況,一般用小青龍湯處理。

對於一些年老人或小兒,容易虛寒體質的人,小青龍湯會比較有機會用到,但臨床上還是要辯證使用。

獨家分享,桂枝茯苓丸的妙用

中醫家記者:您分享一味中藥,用得比較多的,有自己心得的。

黃醫生:分享一個我常用來治療瘡癰的方劑,臨床上陽證的瘡癰我就直接使用了。瘡癰初期最合適的方子就是桂枝茯苓丸加減。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泛指初發的陽性瘡癰,長在手上、胸部、屁股、脖子、咽喉膿腫或身體其它部位,我都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過,取得的療效也是滿意的。陽性瘡癰必須具備發病部位有紅腫熱痛這類感覺,瘡口處或破或不破都是可以使用的。

中醫家記者:時間久了還能用嗎?

黃醫生:久了的看情況辨證施治,新起癰瘡以桂枝,白芍,茯苓,桃仁,丹皮,甘草,桔梗,金銀花為基本方。口乾脈數小便黃的可加薏仁花粉,脈細乏力身倦的加黃芪黨蔘,脈細數滑臉色蒼白加當歸黨蔘,瘡癰破開有膿的加黃芪當歸薏仁敗醬草赤小豆。主要還是根據症狀和八綱分析去做加減,虛則補之,熱則清之,實則瀉之等實際加減原則進行。

中醫家記者:聽老師說了這麼多,我覺得經方的魅力除了方症對應,還有醫生對病人的掌握,以及藥物的加減也是非常重要的。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黃醫生:我說的這些都在經方里面,多看書多臨床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明白,學經方很重要的一個方法還是用經方自身的條文去解釋經方,經方的藥性也蘊含在條文中,分散於全書,我們要分析仲景對經方的加減,類方的藥物相類但有不同,比較類方中的藥物和主治的不同,從而學習得到仲景用藥的加減法度與觸發症狀,後面再借助神農本草經對藥物特性進行梳理,為的就是便與經方做加減結合。

脈得諸沉,當責有水

中醫家記者:我發現現在沉脈的人還是蠻多的。

黃醫生:脈沉在《金匱要略》中就有“脈得諸沉,當責有水”之說,有水飲證或水飲體質這一類的人都容易脈沉。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沉脈不一定是病,很多人也沒有症狀。在急性病的時候,脈象自有它的意義,就像你說你看的一個人,摸他的脈是沉的,但他並沒有感覺到不適,那這種情況就不要處理了。脈象這東西與人的體質有關,不同體質的人脈象有所不同,但不代表這個人有什麼不適,脈象主要是與病態結合起來看才更有意義。急性病時脈象一般如書面記載,慢性病則不然,所以你看經方書裡三陽病記載的脈象稍多,三陽病中的少陽病就不怎麼言脈了,很多方劑只言症狀與方藥之間的關係,所以脈證還是要相對的看待。

《傷寒論》用的是六經八綱分析歸納後才選擇相應的方藥治療疾病,這樣一個辨證施治過程,但傷寒論中還有用到觸診或腹診這個方法來輔助判斷用方藥的情況。

舉個例子,早年我治療一個青年,西醫診斷為慢性腸炎,臨床表現為吃完飯就感到腹痛想大便,每天吃完飯再去洗手間才會舒服的,吃了很多西藥也沒效果,這案例的患者就用到了腹診作為判斷方藥的重要診斷依據。

通過問診得知患者經常有口乾苦,但口乾苦是一個普遍的上熱症狀,並不是少陽病獨有,陽明病也有口乾苦,這樣暫時無法確診用什麼方藥,我叫他平躺,一按他心下這個部位,他就感覺有點胸悶和按壓位置有痛感,我說行了,就給他開大柴胡湯。大柴胡湯主要還是心下滿痛為主證而區別於小柴胡湯的最大不同點。前後二診幾副藥就好了。

互聯網加中醫

中醫家記者:您分享了這麼多經驗和心得,還想問一下,關於互聯網加中醫,您怎麼看?

黃醫生:這個方案很好,中醫藥要發展,必須與時俱進。一個常規中醫的成長過程實在太難了,很感謝有中醫家,致力於中醫藥的發展,給所有中醫師提供了一個展示和學習交流的平臺。

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為依據,讓更多的患者找到合適的中醫師,同樣也讓更多的中醫師找到需要他的患者,線上線下結合,是對中醫藥在未來的發展一個重要的方向。

本文為中醫家獨家採訪,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中醫家社區搜索“經方中醫黃建澤”,可關注採訪人物進行深入交流。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1.1。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身份不重要,村醫也有濟世情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