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本文作者:Baifansu27

最早對電腦產生興趣是在初中,受影視作品影響,覺得做一個黑客特別牛逼,一臺電腦在手就可以無所不能,但凡帶電的就能控制,奈何那個時候電腦還是奢侈品,只有去我老爸單位才有機會在那臺586上打打字。買不起電腦但咱可以紙上談兵,整個學生時代基本是在電腦報和微型計算機的陪伴下度過的,也無數次的為自己規劃DIY的硬件配置。所以,雖然我第一臺電腦是迅馳的筆記本,但是也算是見證了IT的興衰。買下一些並無用處的CPU,只是為了圓一下自己當年的情懷,當年這些CPU是那麼的讓我遙不可及,今天能把他們收藏在手,也是一種小小的滿足。

Pentium

燈,等燈等燈,最早對INTEL的CPU的印象就來自這個廣告音樂。這代處理器沒有沿襲586的名稱,而是開創性的使用了pentium,從此甩掉了一眾追隨者,帶領INTEL走向王者之路。這代處理器的生命週期裡有幾種不同的封裝,我這塊是比較常見的陶瓷封裝的,其實我更喜歡另一種金色頂蓋封裝的,不過不太好找到。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Pentium pro

這個應該是xeon系列處理器的祖師爺,最早將二級緩存集成在cpu內部的,主要針對的是服務器和工作站市場,價格比較貴,而且這是一顆純32位處理器,不支持之前的16位軟件,因此叫好不叫座,是intel少有的失敗產品。有意思的是後來Intel又搞了一個純64位的CPU-Itanium,同樣以失敗告終,誰說不會在一塊石頭下跌倒兩次?我手上這塊是180M主頻256K緩存的,還有高配512K緩存的,原來土豪金多年前就引領潮流,金色頂蓋,看著就很霸氣。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Cyrix MII

這是Cyrix最後獨立設計的一款處理器,和pentium同時代的產品,沒什麼過多亮點,勝在價格便宜,性價比高。話說那個年代的CPU似乎都是金色頂蓋,顏值高。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Cyrix GX

這是國家半導體收購Cyrix之後發佈的一款處理器,性能並無亮點,但是,這個卻是如今APU的祖師爺,它是最早將聲卡顯卡pci控制集成在CPU內部的處理器,在當年那個PC價格還比較貴的年代,也算為平價攢機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但是,仔細看下,我這塊CPU並不是正兒八經的Cyrix GX,而是一塊Pentium打磨而成的,仔細看正面還有intel的一些參數標識,那個年代電腦還不普及,雖然打磨手法不怎麼樣,但是糊弄小白還是綽綽有餘的。也只有那個CPU戰國時代才會出現不同廠家CPU打磨造假的情況。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打磨版Cyrix GX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如假包換的Pentium

VIA C3

這是VIA收購Cyrix後發佈的一款芯片(話說Cyrix也是命運坎坷,一直顛沛流離)。記得當年發佈這款芯片的時候,我剛上高中,還很是激動了一把,那會VIA如日中天,這款CPU又頂著中國芯的光環,大有超英趕美之勢。可惜性能實在不濟,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動靜。我手上這塊是早期版本,主頻500M。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AMD K6-2

這可是AMD當年最成功的一塊CPU了,彌補了K6羸弱的浮點性能,又沒有k6-3過高的價格,應該是SOCKET 7 平臺最後的輝煌了,當年可是給了INTEL很大壓力。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Pentium II

第一款SLOT 1 接口CPU,一方面完全內部集成二級緩存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也為了甩掉SOCKET接口一路的兼容追隨者,INTEL發佈這樣一款接口的CPU,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追隨者們的兼容CPU了。可是誰承想後來逼出一個SLOT A的K7,和INTEL平分了天下,這又是後話了。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曇花一現的SLOT接口

Celeron

Celeron是INTEL為在低端市場碾壓對手推出的性價比CPU,基本是同檔次PENTIUM閹割二級緩存的版本。我手上有兩塊,一個是PENTIUM II時代的Celeron,一款是PENTIUM III時代的Celeron,都是SOCKET 370接口,這兩代都算得上是那個年代的經典產品。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Pentium 4

INTEL比較失敗的一代產品,高頻低能,發熱量大,而且初代產品搭配的RDRAM內存價格昂貴,且只能成對使用,雖性能優良,但最終被市場淘汰。這一代產品被AMD的K7吊打,直到酷睿橫空出世,局面才得到反轉。這也是Pentium最後一次作為INTEL的高端品牌出現,等若干年後Pentium再次現身,已經是作為低端的產品線了。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Phenom II

這是我自己當年攢機留下的CPU,沒辦法,窮啊,自己攢機都是用的AMD的CPU,這是AMD當年很有意思的一個產品線,核心數量多,增加了三級緩存,但是核心性能開始被CORE反超,於是AMD開始走靠核心數量彌補的路線。這塊CPU可以開核,在BIOS內開啟設置後,雙核心的CPU能變成4核心的CPU,感覺一下多賺幾個億。不過開出來的核心確實不穩,在用了幾年後,開始莫名其妙的死機,後來切回雙核心才能正常使用。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我並非是專業的收藏家,所以藏品並不多,也沒明確的規劃,就是看著好玩就買下來,個人是比較偏好九十年代的CPU,那會大都是大金頂陶瓷封裝,拿著比較厚重,看著瓷實。這些CPU見證了IT史上的各種興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好幾年。每一塊CPU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陪伴著我們由CPU戰國時代走進如今的霸主時代。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見證PC歷史——那些年我們用過的CPU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