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足球有許多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可能早已功成名就、家喻戶曉,有的就像一個隱世高人一樣,隱居在某個城市、某個球隊,儘管也在踢球,但有可能名不見經傳,即使有人曾經知道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他的事蹟和他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武漢足球的傑出代表,餘捷,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足球運動員中,極少有人改踢位置,即便有也很難成功,因為從一個熟悉的位置,突然轉到另外一個位置,第一,會非常不舒服,無法踢出之前的水平;第二,踢了許多年的位置,改變後需要再從頭適應,曠日持久,有哪個球隊會等你慢慢適應;第三,從防守位置的中路到右路、左路,可能稍好,但如果直接轉為後衛和中場,甚至前鋒,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轉變很難;第四,位置改變,可以繼續職業生涯,但絕對很難踢出高水平。

"

中國足球有許多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可能早已功成名就、家喻戶曉,有的就像一個隱世高人一樣,隱居在某個城市、某個球隊,儘管也在踢球,但有可能名不見經傳,即使有人曾經知道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他的事蹟和他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武漢足球的傑出代表,餘捷,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足球運動員中,極少有人改踢位置,即便有也很難成功,因為從一個熟悉的位置,突然轉到另外一個位置,第一,會非常不舒服,無法踢出之前的水平;第二,踢了許多年的位置,改變後需要再從頭適應,曠日持久,有哪個球隊會等你慢慢適應;第三,從防守位置的中路到右路、左路,可能稍好,但如果直接轉為後衛和中場,甚至前鋒,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轉變很難;第四,位置改變,可以繼續職業生涯,但絕對很難踢出高水平。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廣州恆大的保利尼奧,從防守後腰踢到前鋒,進球頗多,但他的本質還是後腰;再比如,皇馬的貝爾,原本踢左邊後衛,後來改踢左邊前衛、邊鋒,終成巨星。至於C羅從邊鋒踢到中鋒,也只是偶爾為之,並非是純粹的中鋒,因為他還是習慣邊路內切後射門。北京國安的前鋒于大寶則從前鋒改踢中後衛,然後逐漸從一個希望之星,淪落到邊緣國腳。

可見,轉型有風險,亂入需謹慎。

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餘捷!

"

中國足球有許多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可能早已功成名就、家喻戶曉,有的就像一個隱世高人一樣,隱居在某個城市、某個球隊,儘管也在踢球,但有可能名不見經傳,即使有人曾經知道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他的事蹟和他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武漢足球的傑出代表,餘捷,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足球運動員中,極少有人改踢位置,即便有也很難成功,因為從一個熟悉的位置,突然轉到另外一個位置,第一,會非常不舒服,無法踢出之前的水平;第二,踢了許多年的位置,改變後需要再從頭適應,曠日持久,有哪個球隊會等你慢慢適應;第三,從防守位置的中路到右路、左路,可能稍好,但如果直接轉為後衛和中場,甚至前鋒,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轉變很難;第四,位置改變,可以繼續職業生涯,但絕對很難踢出高水平。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廣州恆大的保利尼奧,從防守後腰踢到前鋒,進球頗多,但他的本質還是後腰;再比如,皇馬的貝爾,原本踢左邊後衛,後來改踢左邊前衛、邊鋒,終成巨星。至於C羅從邊鋒踢到中鋒,也只是偶爾為之,並非是純粹的中鋒,因為他還是習慣邊路內切後射門。北京國安的前鋒于大寶則從前鋒改踢中後衛,然後逐漸從一個希望之星,淪落到邊緣國腳。

可見,轉型有風險,亂入需謹慎。

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餘捷!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基因裡就很優秀的少年

從最初的前衛,踢到中後衛,他似乎毫無違和感,在每一個位置都能踢得得心應手,隨便踢哪個位置,都能隨心所欲,並且屢有出彩表現。餘捷,聽名字就很帶勁,似乎是速度很快、很犀利的代名詞吧!

都說荊楚之地遍人才,武漢這座城市人傑地靈,土生土長的餘捷,自然就是其中的代表。

餘捷的父母都是體育健將,父親是足球運動員,母親是湖北女籃主力。父母的身體裡都是運動細胞和體育基因,難怪他從小就具備運動員的天賦,個子迅速竄到了1.88m,在當時的小夥伴中,僅此於人稱“竹竿”的蔡晟。

"

中國足球有許多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可能早已功成名就、家喻戶曉,有的就像一個隱世高人一樣,隱居在某個城市、某個球隊,儘管也在踢球,但有可能名不見經傳,即使有人曾經知道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他的事蹟和他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武漢足球的傑出代表,餘捷,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足球運動員中,極少有人改踢位置,即便有也很難成功,因為從一個熟悉的位置,突然轉到另外一個位置,第一,會非常不舒服,無法踢出之前的水平;第二,踢了許多年的位置,改變後需要再從頭適應,曠日持久,有哪個球隊會等你慢慢適應;第三,從防守位置的中路到右路、左路,可能稍好,但如果直接轉為後衛和中場,甚至前鋒,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轉變很難;第四,位置改變,可以繼續職業生涯,但絕對很難踢出高水平。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廣州恆大的保利尼奧,從防守後腰踢到前鋒,進球頗多,但他的本質還是後腰;再比如,皇馬的貝爾,原本踢左邊後衛,後來改踢左邊前衛、邊鋒,終成巨星。至於C羅從邊鋒踢到中鋒,也只是偶爾為之,並非是純粹的中鋒,因為他還是習慣邊路內切後射門。北京國安的前鋒于大寶則從前鋒改踢中後衛,然後逐漸從一個希望之星,淪落到邊緣國腳。

可見,轉型有風險,亂入需謹慎。

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餘捷!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基因裡就很優秀的少年

從最初的前衛,踢到中後衛,他似乎毫無違和感,在每一個位置都能踢得得心應手,隨便踢哪個位置,都能隨心所欲,並且屢有出彩表現。餘捷,聽名字就很帶勁,似乎是速度很快、很犀利的代名詞吧!

都說荊楚之地遍人才,武漢這座城市人傑地靈,土生土長的餘捷,自然就是其中的代表。

餘捷的父母都是體育健將,父親是足球運動員,母親是湖北女籃主力。父母的身體裡都是運動細胞和體育基因,難怪他從小就具備運動員的天賦,個子迅速竄到了1.88m,在當時的小夥伴中,僅此於人稱“竹竿”的蔡晟。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受家庭影響,餘捷很早就接受了足球訓練,並且和這項運動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結。不過在小時候的意識和思維裡,他似乎對當兵情有獨鍾,踢球只是家庭薰陶、環境所致,成為一名威武的解放軍戰士,才是他內心的最大理想。

餘捷和鄰居蔡晟、沈嶸、閻毅等人一樣,都是江漢區展覽館小學的校足球隊隊員,在體育老師周孝權的指導下,從基本功抓起,由淺入深,融會貫通。相比於其他球員,餘捷在球隊中始終遊弋在進攻和防守之間,非常喜歡進攻,而且極具侵略性,他在場上作風硬朗,拼搶賣力,甚至不惜自己受傷,也要保護好球,這一股子狠勁,是教練最喜歡的類型。

13歲的餘捷終於迎來了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轉折,當時八一青年隊正在四處網羅人才,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好苗子,作為足球大區的武漢自然是選拔重點。負責考察隊員的“球探”楊禮敏和李宙哲一眼就發現了技術出眾的餘捷,幾番交涉,便帶走了這個武漢出品的“希望之星”。

從軍對於每個男孩來說都是一種榮耀和無上的光環,一心想穿上軍裝的餘捷終於圓夢,喜不自勝。

"

中國足球有許多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可能早已功成名就、家喻戶曉,有的就像一個隱世高人一樣,隱居在某個城市、某個球隊,儘管也在踢球,但有可能名不見經傳,即使有人曾經知道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他的事蹟和他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武漢足球的傑出代表,餘捷,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足球運動員中,極少有人改踢位置,即便有也很難成功,因為從一個熟悉的位置,突然轉到另外一個位置,第一,會非常不舒服,無法踢出之前的水平;第二,踢了許多年的位置,改變後需要再從頭適應,曠日持久,有哪個球隊會等你慢慢適應;第三,從防守位置的中路到右路、左路,可能稍好,但如果直接轉為後衛和中場,甚至前鋒,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轉變很難;第四,位置改變,可以繼續職業生涯,但絕對很難踢出高水平。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廣州恆大的保利尼奧,從防守後腰踢到前鋒,進球頗多,但他的本質還是後腰;再比如,皇馬的貝爾,原本踢左邊後衛,後來改踢左邊前衛、邊鋒,終成巨星。至於C羅從邊鋒踢到中鋒,也只是偶爾為之,並非是純粹的中鋒,因為他還是習慣邊路內切後射門。北京國安的前鋒于大寶則從前鋒改踢中後衛,然後逐漸從一個希望之星,淪落到邊緣國腳。

可見,轉型有風險,亂入需謹慎。

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餘捷!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基因裡就很優秀的少年

從最初的前衛,踢到中後衛,他似乎毫無違和感,在每一個位置都能踢得得心應手,隨便踢哪個位置,都能隨心所欲,並且屢有出彩表現。餘捷,聽名字就很帶勁,似乎是速度很快、很犀利的代名詞吧!

都說荊楚之地遍人才,武漢這座城市人傑地靈,土生土長的餘捷,自然就是其中的代表。

餘捷的父母都是體育健將,父親是足球運動員,母親是湖北女籃主力。父母的身體裡都是運動細胞和體育基因,難怪他從小就具備運動員的天賦,個子迅速竄到了1.88m,在當時的小夥伴中,僅此於人稱“竹竿”的蔡晟。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受家庭影響,餘捷很早就接受了足球訓練,並且和這項運動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結。不過在小時候的意識和思維裡,他似乎對當兵情有獨鍾,踢球只是家庭薰陶、環境所致,成為一名威武的解放軍戰士,才是他內心的最大理想。

餘捷和鄰居蔡晟、沈嶸、閻毅等人一樣,都是江漢區展覽館小學的校足球隊隊員,在體育老師周孝權的指導下,從基本功抓起,由淺入深,融會貫通。相比於其他球員,餘捷在球隊中始終遊弋在進攻和防守之間,非常喜歡進攻,而且極具侵略性,他在場上作風硬朗,拼搶賣力,甚至不惜自己受傷,也要保護好球,這一股子狠勁,是教練最喜歡的類型。

13歲的餘捷終於迎來了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轉折,當時八一青年隊正在四處網羅人才,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好苗子,作為足球大區的武漢自然是選拔重點。負責考察隊員的“球探”楊禮敏和李宙哲一眼就發現了技術出眾的餘捷,幾番交涉,便帶走了這個武漢出品的“希望之星”。

從軍對於每個男孩來說都是一種榮耀和無上的光環,一心想穿上軍裝的餘捷終於圓夢,喜不自勝。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八一隊最好的時光

那時候的八一青年隊,除了餘捷,還有郝海東、江洪、江津、曾繁欽、李虎等後來的中國足球名將。十年面壁,利劍出鞘。八一青年隊多年的培養和打磨,讓他們已經具備了征戰四方的實力。

1986年,餘捷被當時的中國國少隊主教練朱廣滬徵調入隊,他在八一隊的啟蒙恩師李宙哲此時也在隊中擔任教練。

首次以中後衛出場的餘捷表現突出,球風穩健,給當時的教練留下了深刻印象。隨後他進入八一一線隊,在1990年的優勝者杯和1991年印尼舉辦的棉蘭省長杯中力助球隊奪冠。

1991年歲末,入選新一期的國家隊,並未中國男足奪得銀荔杯亞軍做出突出貢獻。此時的餘捷不僅是國家隊的隊員,也是國奧的適齡球員。英雄不問出處,有志者殊途同歸,在國奧,餘捷又重新和兒時的好友蔡晟、馮志剛、張軍一起並肩作戰,成為武漢足球的一道搶眼的風景線。

防守穩中帶剛,進攻勇往直前,身負中後衛職責,卻經常突入對方禁區,冷不丁來一腳遠射或者一記頭球。如果說很多年以後的范志毅、拉莫斯都具備後衛打前鋒的能力,那比他們早很多年的餘捷,卻是跨界、亂入的高手和前輩。餘捷身材高大,速度極快,爆發力驚人,而且在拼搶和搶斷時果斷、凶狠,得球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反擊和進攻,第一時間傳球,對皮球的運行路線、落點,判斷準確,傳球精準。

"

中國足球有許多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可能早已功成名就、家喻戶曉,有的就像一個隱世高人一樣,隱居在某個城市、某個球隊,儘管也在踢球,但有可能名不見經傳,即使有人曾經知道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他的事蹟和他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武漢足球的傑出代表,餘捷,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足球運動員中,極少有人改踢位置,即便有也很難成功,因為從一個熟悉的位置,突然轉到另外一個位置,第一,會非常不舒服,無法踢出之前的水平;第二,踢了許多年的位置,改變後需要再從頭適應,曠日持久,有哪個球隊會等你慢慢適應;第三,從防守位置的中路到右路、左路,可能稍好,但如果直接轉為後衛和中場,甚至前鋒,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轉變很難;第四,位置改變,可以繼續職業生涯,但絕對很難踢出高水平。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廣州恆大的保利尼奧,從防守後腰踢到前鋒,進球頗多,但他的本質還是後腰;再比如,皇馬的貝爾,原本踢左邊後衛,後來改踢左邊前衛、邊鋒,終成巨星。至於C羅從邊鋒踢到中鋒,也只是偶爾為之,並非是純粹的中鋒,因為他還是習慣邊路內切後射門。北京國安的前鋒于大寶則從前鋒改踢中後衛,然後逐漸從一個希望之星,淪落到邊緣國腳。

可見,轉型有風險,亂入需謹慎。

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餘捷!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基因裡就很優秀的少年

從最初的前衛,踢到中後衛,他似乎毫無違和感,在每一個位置都能踢得得心應手,隨便踢哪個位置,都能隨心所欲,並且屢有出彩表現。餘捷,聽名字就很帶勁,似乎是速度很快、很犀利的代名詞吧!

都說荊楚之地遍人才,武漢這座城市人傑地靈,土生土長的餘捷,自然就是其中的代表。

餘捷的父母都是體育健將,父親是足球運動員,母親是湖北女籃主力。父母的身體裡都是運動細胞和體育基因,難怪他從小就具備運動員的天賦,個子迅速竄到了1.88m,在當時的小夥伴中,僅此於人稱“竹竿”的蔡晟。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受家庭影響,餘捷很早就接受了足球訓練,並且和這項運動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結。不過在小時候的意識和思維裡,他似乎對當兵情有獨鍾,踢球只是家庭薰陶、環境所致,成為一名威武的解放軍戰士,才是他內心的最大理想。

餘捷和鄰居蔡晟、沈嶸、閻毅等人一樣,都是江漢區展覽館小學的校足球隊隊員,在體育老師周孝權的指導下,從基本功抓起,由淺入深,融會貫通。相比於其他球員,餘捷在球隊中始終遊弋在進攻和防守之間,非常喜歡進攻,而且極具侵略性,他在場上作風硬朗,拼搶賣力,甚至不惜自己受傷,也要保護好球,這一股子狠勁,是教練最喜歡的類型。

13歲的餘捷終於迎來了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轉折,當時八一青年隊正在四處網羅人才,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好苗子,作為足球大區的武漢自然是選拔重點。負責考察隊員的“球探”楊禮敏和李宙哲一眼就發現了技術出眾的餘捷,幾番交涉,便帶走了這個武漢出品的“希望之星”。

從軍對於每個男孩來說都是一種榮耀和無上的光環,一心想穿上軍裝的餘捷終於圓夢,喜不自勝。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八一隊最好的時光

那時候的八一青年隊,除了餘捷,還有郝海東、江洪、江津、曾繁欽、李虎等後來的中國足球名將。十年面壁,利劍出鞘。八一青年隊多年的培養和打磨,讓他們已經具備了征戰四方的實力。

1986年,餘捷被當時的中國國少隊主教練朱廣滬徵調入隊,他在八一隊的啟蒙恩師李宙哲此時也在隊中擔任教練。

首次以中後衛出場的餘捷表現突出,球風穩健,給當時的教練留下了深刻印象。隨後他進入八一一線隊,在1990年的優勝者杯和1991年印尼舉辦的棉蘭省長杯中力助球隊奪冠。

1991年歲末,入選新一期的國家隊,並未中國男足奪得銀荔杯亞軍做出突出貢獻。此時的餘捷不僅是國家隊的隊員,也是國奧的適齡球員。英雄不問出處,有志者殊途同歸,在國奧,餘捷又重新和兒時的好友蔡晟、馮志剛、張軍一起並肩作戰,成為武漢足球的一道搶眼的風景線。

防守穩中帶剛,進攻勇往直前,身負中後衛職責,卻經常突入對方禁區,冷不丁來一腳遠射或者一記頭球。如果說很多年以後的范志毅、拉莫斯都具備後衛打前鋒的能力,那比他們早很多年的餘捷,卻是跨界、亂入的高手和前輩。餘捷身材高大,速度極快,爆發力驚人,而且在拼搶和搶斷時果斷、凶狠,得球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反擊和進攻,第一時間傳球,對皮球的運行路線、落點,判斷準確,傳球精準。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5年堅守,成就武漢隊長威名

從當年的國家隊、國奧雙料球員,到最後再也沒入選國家隊,這始終是餘捷難以釋懷的心頭困惑,職業生涯耿耿於懷的心結。

1995年的餘捷走到了人生轉折的十字路口,思之再三,最後回到夢開始的地方,落戶武漢光谷,從而開啟長達5年的武漢生涯。在武漢效力的5年,恰恰是武漢足球最低谷的時期,湖北武鋼、美爾雅、雅琪、紅金龍。在一個個名字變更的背後,是武漢足球沉沉浮浮的寫照,也是每個武漢球員心中難言的隱忍之痛。

當初的八一隊後防中堅,到武漢隊的隊長、旗幟,餘捷一次次從後衛的位置衝到對方禁區爭頂、突破,比賽焦灼中跑到體力透支的虛脫,與其說是武漢足球的整體實力不濟,不如說是一個大染缸下的環境,個人再努力,終究難以改變靜默的大潮。

中後衛、前衛,已經無所謂了,作為武漢隊長的餘捷,不怕自己跑斷腿、拼到抽筋,但往往一勝難求,無力改變大廈將傾的頹勢。若不是眷戀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若不是對足球的無限熱愛、對武漢球迷深深的摯誠所感動,或許早已經難以支撐。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這麼多年的堅守、這麼多年的苦撐,心累了,人也老了。

"

中國足球有許多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可能早已功成名就、家喻戶曉,有的就像一個隱世高人一樣,隱居在某個城市、某個球隊,儘管也在踢球,但有可能名不見經傳,即使有人曾經知道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他的事蹟和他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武漢足球的傑出代表,餘捷,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足球運動員中,極少有人改踢位置,即便有也很難成功,因為從一個熟悉的位置,突然轉到另外一個位置,第一,會非常不舒服,無法踢出之前的水平;第二,踢了許多年的位置,改變後需要再從頭適應,曠日持久,有哪個球隊會等你慢慢適應;第三,從防守位置的中路到右路、左路,可能稍好,但如果直接轉為後衛和中場,甚至前鋒,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轉變很難;第四,位置改變,可以繼續職業生涯,但絕對很難踢出高水平。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廣州恆大的保利尼奧,從防守後腰踢到前鋒,進球頗多,但他的本質還是後腰;再比如,皇馬的貝爾,原本踢左邊後衛,後來改踢左邊前衛、邊鋒,終成巨星。至於C羅從邊鋒踢到中鋒,也只是偶爾為之,並非是純粹的中鋒,因為他還是習慣邊路內切後射門。北京國安的前鋒于大寶則從前鋒改踢中後衛,然後逐漸從一個希望之星,淪落到邊緣國腳。

可見,轉型有風險,亂入需謹慎。

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餘捷!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基因裡就很優秀的少年

從最初的前衛,踢到中後衛,他似乎毫無違和感,在每一個位置都能踢得得心應手,隨便踢哪個位置,都能隨心所欲,並且屢有出彩表現。餘捷,聽名字就很帶勁,似乎是速度很快、很犀利的代名詞吧!

都說荊楚之地遍人才,武漢這座城市人傑地靈,土生土長的餘捷,自然就是其中的代表。

餘捷的父母都是體育健將,父親是足球運動員,母親是湖北女籃主力。父母的身體裡都是運動細胞和體育基因,難怪他從小就具備運動員的天賦,個子迅速竄到了1.88m,在當時的小夥伴中,僅此於人稱“竹竿”的蔡晟。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受家庭影響,餘捷很早就接受了足球訓練,並且和這項運動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結。不過在小時候的意識和思維裡,他似乎對當兵情有獨鍾,踢球只是家庭薰陶、環境所致,成為一名威武的解放軍戰士,才是他內心的最大理想。

餘捷和鄰居蔡晟、沈嶸、閻毅等人一樣,都是江漢區展覽館小學的校足球隊隊員,在體育老師周孝權的指導下,從基本功抓起,由淺入深,融會貫通。相比於其他球員,餘捷在球隊中始終遊弋在進攻和防守之間,非常喜歡進攻,而且極具侵略性,他在場上作風硬朗,拼搶賣力,甚至不惜自己受傷,也要保護好球,這一股子狠勁,是教練最喜歡的類型。

13歲的餘捷終於迎來了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轉折,當時八一青年隊正在四處網羅人才,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好苗子,作為足球大區的武漢自然是選拔重點。負責考察隊員的“球探”楊禮敏和李宙哲一眼就發現了技術出眾的餘捷,幾番交涉,便帶走了這個武漢出品的“希望之星”。

從軍對於每個男孩來說都是一種榮耀和無上的光環,一心想穿上軍裝的餘捷終於圓夢,喜不自勝。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八一隊最好的時光

那時候的八一青年隊,除了餘捷,還有郝海東、江洪、江津、曾繁欽、李虎等後來的中國足球名將。十年面壁,利劍出鞘。八一青年隊多年的培養和打磨,讓他們已經具備了征戰四方的實力。

1986年,餘捷被當時的中國國少隊主教練朱廣滬徵調入隊,他在八一隊的啟蒙恩師李宙哲此時也在隊中擔任教練。

首次以中後衛出場的餘捷表現突出,球風穩健,給當時的教練留下了深刻印象。隨後他進入八一一線隊,在1990年的優勝者杯和1991年印尼舉辦的棉蘭省長杯中力助球隊奪冠。

1991年歲末,入選新一期的國家隊,並未中國男足奪得銀荔杯亞軍做出突出貢獻。此時的餘捷不僅是國家隊的隊員,也是國奧的適齡球員。英雄不問出處,有志者殊途同歸,在國奧,餘捷又重新和兒時的好友蔡晟、馮志剛、張軍一起並肩作戰,成為武漢足球的一道搶眼的風景線。

防守穩中帶剛,進攻勇往直前,身負中後衛職責,卻經常突入對方禁區,冷不丁來一腳遠射或者一記頭球。如果說很多年以後的范志毅、拉莫斯都具備後衛打前鋒的能力,那比他們早很多年的餘捷,卻是跨界、亂入的高手和前輩。餘捷身材高大,速度極快,爆發力驚人,而且在拼搶和搶斷時果斷、凶狠,得球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反擊和進攻,第一時間傳球,對皮球的運行路線、落點,判斷準確,傳球精準。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5年堅守,成就武漢隊長威名

從當年的國家隊、國奧雙料球員,到最後再也沒入選國家隊,這始終是餘捷難以釋懷的心頭困惑,職業生涯耿耿於懷的心結。

1995年的餘捷走到了人生轉折的十字路口,思之再三,最後回到夢開始的地方,落戶武漢光谷,從而開啟長達5年的武漢生涯。在武漢效力的5年,恰恰是武漢足球最低谷的時期,湖北武鋼、美爾雅、雅琪、紅金龍。在一個個名字變更的背後,是武漢足球沉沉浮浮的寫照,也是每個武漢球員心中難言的隱忍之痛。

當初的八一隊後防中堅,到武漢隊的隊長、旗幟,餘捷一次次從後衛的位置衝到對方禁區爭頂、突破,比賽焦灼中跑到體力透支的虛脫,與其說是武漢足球的整體實力不濟,不如說是一個大染缸下的環境,個人再努力,終究難以改變靜默的大潮。

中後衛、前衛,已經無所謂了,作為武漢隊長的餘捷,不怕自己跑斷腿、拼到抽筋,但往往一勝難求,無力改變大廈將傾的頹勢。若不是眷戀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若不是對足球的無限熱愛、對武漢球迷深深的摯誠所感動,或許早已經難以支撐。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這麼多年的堅守、這麼多年的苦撐,心累了,人也老了。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短暫漂泊,快意人生

2000年的夏天,餘捷到了廣州鬆日,這裡有他八一隊的好友胡志軍,很大程度,是希望換個環境,能重拾昔日的足球記憶,那種自由奔放的快樂。

可惜,金元足球太空下的氛圍,還是太累,短暫逗留後,2001年,輾轉到了長沙金德,最後的余光中,足球是圓的,黑白相間的條紋,無所謂對錯,無所謂誰成名,誰負重離去。是時候離開了!

"

中國足球有許多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可能早已功成名就、家喻戶曉,有的就像一個隱世高人一樣,隱居在某個城市、某個球隊,儘管也在踢球,但有可能名不見經傳,即使有人曾經知道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他的事蹟和他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武漢足球的傑出代表,餘捷,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足球運動員中,極少有人改踢位置,即便有也很難成功,因為從一個熟悉的位置,突然轉到另外一個位置,第一,會非常不舒服,無法踢出之前的水平;第二,踢了許多年的位置,改變後需要再從頭適應,曠日持久,有哪個球隊會等你慢慢適應;第三,從防守位置的中路到右路、左路,可能稍好,但如果直接轉為後衛和中場,甚至前鋒,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轉變很難;第四,位置改變,可以繼續職業生涯,但絕對很難踢出高水平。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廣州恆大的保利尼奧,從防守後腰踢到前鋒,進球頗多,但他的本質還是後腰;再比如,皇馬的貝爾,原本踢左邊後衛,後來改踢左邊前衛、邊鋒,終成巨星。至於C羅從邊鋒踢到中鋒,也只是偶爾為之,並非是純粹的中鋒,因為他還是習慣邊路內切後射門。北京國安的前鋒于大寶則從前鋒改踢中後衛,然後逐漸從一個希望之星,淪落到邊緣國腳。

可見,轉型有風險,亂入需謹慎。

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餘捷!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基因裡就很優秀的少年

從最初的前衛,踢到中後衛,他似乎毫無違和感,在每一個位置都能踢得得心應手,隨便踢哪個位置,都能隨心所欲,並且屢有出彩表現。餘捷,聽名字就很帶勁,似乎是速度很快、很犀利的代名詞吧!

都說荊楚之地遍人才,武漢這座城市人傑地靈,土生土長的餘捷,自然就是其中的代表。

餘捷的父母都是體育健將,父親是足球運動員,母親是湖北女籃主力。父母的身體裡都是運動細胞和體育基因,難怪他從小就具備運動員的天賦,個子迅速竄到了1.88m,在當時的小夥伴中,僅此於人稱“竹竿”的蔡晟。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受家庭影響,餘捷很早就接受了足球訓練,並且和這項運動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結。不過在小時候的意識和思維裡,他似乎對當兵情有獨鍾,踢球只是家庭薰陶、環境所致,成為一名威武的解放軍戰士,才是他內心的最大理想。

餘捷和鄰居蔡晟、沈嶸、閻毅等人一樣,都是江漢區展覽館小學的校足球隊隊員,在體育老師周孝權的指導下,從基本功抓起,由淺入深,融會貫通。相比於其他球員,餘捷在球隊中始終遊弋在進攻和防守之間,非常喜歡進攻,而且極具侵略性,他在場上作風硬朗,拼搶賣力,甚至不惜自己受傷,也要保護好球,這一股子狠勁,是教練最喜歡的類型。

13歲的餘捷終於迎來了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轉折,當時八一青年隊正在四處網羅人才,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好苗子,作為足球大區的武漢自然是選拔重點。負責考察隊員的“球探”楊禮敏和李宙哲一眼就發現了技術出眾的餘捷,幾番交涉,便帶走了這個武漢出品的“希望之星”。

從軍對於每個男孩來說都是一種榮耀和無上的光環,一心想穿上軍裝的餘捷終於圓夢,喜不自勝。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八一隊最好的時光

那時候的八一青年隊,除了餘捷,還有郝海東、江洪、江津、曾繁欽、李虎等後來的中國足球名將。十年面壁,利劍出鞘。八一青年隊多年的培養和打磨,讓他們已經具備了征戰四方的實力。

1986年,餘捷被當時的中國國少隊主教練朱廣滬徵調入隊,他在八一隊的啟蒙恩師李宙哲此時也在隊中擔任教練。

首次以中後衛出場的餘捷表現突出,球風穩健,給當時的教練留下了深刻印象。隨後他進入八一一線隊,在1990年的優勝者杯和1991年印尼舉辦的棉蘭省長杯中力助球隊奪冠。

1991年歲末,入選新一期的國家隊,並未中國男足奪得銀荔杯亞軍做出突出貢獻。此時的餘捷不僅是國家隊的隊員,也是國奧的適齡球員。英雄不問出處,有志者殊途同歸,在國奧,餘捷又重新和兒時的好友蔡晟、馮志剛、張軍一起並肩作戰,成為武漢足球的一道搶眼的風景線。

防守穩中帶剛,進攻勇往直前,身負中後衛職責,卻經常突入對方禁區,冷不丁來一腳遠射或者一記頭球。如果說很多年以後的范志毅、拉莫斯都具備後衛打前鋒的能力,那比他們早很多年的餘捷,卻是跨界、亂入的高手和前輩。餘捷身材高大,速度極快,爆發力驚人,而且在拼搶和搶斷時果斷、凶狠,得球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反擊和進攻,第一時間傳球,對皮球的運行路線、落點,判斷準確,傳球精準。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5年堅守,成就武漢隊長威名

從當年的國家隊、國奧雙料球員,到最後再也沒入選國家隊,這始終是餘捷難以釋懷的心頭困惑,職業生涯耿耿於懷的心結。

1995年的餘捷走到了人生轉折的十字路口,思之再三,最後回到夢開始的地方,落戶武漢光谷,從而開啟長達5年的武漢生涯。在武漢效力的5年,恰恰是武漢足球最低谷的時期,湖北武鋼、美爾雅、雅琪、紅金龍。在一個個名字變更的背後,是武漢足球沉沉浮浮的寫照,也是每個武漢球員心中難言的隱忍之痛。

當初的八一隊後防中堅,到武漢隊的隊長、旗幟,餘捷一次次從後衛的位置衝到對方禁區爭頂、突破,比賽焦灼中跑到體力透支的虛脫,與其說是武漢足球的整體實力不濟,不如說是一個大染缸下的環境,個人再努力,終究難以改變靜默的大潮。

中後衛、前衛,已經無所謂了,作為武漢隊長的餘捷,不怕自己跑斷腿、拼到抽筋,但往往一勝難求,無力改變大廈將傾的頹勢。若不是眷戀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若不是對足球的無限熱愛、對武漢球迷深深的摯誠所感動,或許早已經難以支撐。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這麼多年的堅守、這麼多年的苦撐,心累了,人也老了。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短暫漂泊,快意人生

2000年的夏天,餘捷到了廣州鬆日,這裡有他八一隊的好友胡志軍,很大程度,是希望換個環境,能重拾昔日的足球記憶,那種自由奔放的快樂。

可惜,金元足球太空下的氛圍,還是太累,短暫逗留後,2001年,輾轉到了長沙金德,最後的余光中,足球是圓的,黑白相間的條紋,無所謂對錯,無所謂誰成名,誰負重離去。是時候離開了!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後記

退役後的餘捷曾擔任曾任湖北省全運會足球隊領隊、武漢足協競訓部主任,東莞南城隊主教練,目前致力於武漢青訓。

"

中國足球有許多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有的可能早已功成名就、家喻戶曉,有的就像一個隱世高人一樣,隱居在某個城市、某個球隊,儘管也在踢球,但有可能名不見經傳,即使有人曾經知道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他的事蹟和他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武漢足球的傑出代表,餘捷,就是這麼一個人!

在足球運動員中,極少有人改踢位置,即便有也很難成功,因為從一個熟悉的位置,突然轉到另外一個位置,第一,會非常不舒服,無法踢出之前的水平;第二,踢了許多年的位置,改變後需要再從頭適應,曠日持久,有哪個球隊會等你慢慢適應;第三,從防守位置的中路到右路、左路,可能稍好,但如果直接轉為後衛和中場,甚至前鋒,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轉變很難;第四,位置改變,可以繼續職業生涯,但絕對很難踢出高水平。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廣州恆大的保利尼奧,從防守後腰踢到前鋒,進球頗多,但他的本質還是後腰;再比如,皇馬的貝爾,原本踢左邊後衛,後來改踢左邊前衛、邊鋒,終成巨星。至於C羅從邊鋒踢到中鋒,也只是偶爾為之,並非是純粹的中鋒,因為他還是習慣邊路內切後射門。北京國安的前鋒于大寶則從前鋒改踢中後衛,然後逐漸從一個希望之星,淪落到邊緣國腳。

可見,轉型有風險,亂入需謹慎。

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餘捷!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基因裡就很優秀的少年

從最初的前衛,踢到中後衛,他似乎毫無違和感,在每一個位置都能踢得得心應手,隨便踢哪個位置,都能隨心所欲,並且屢有出彩表現。餘捷,聽名字就很帶勁,似乎是速度很快、很犀利的代名詞吧!

都說荊楚之地遍人才,武漢這座城市人傑地靈,土生土長的餘捷,自然就是其中的代表。

餘捷的父母都是體育健將,父親是足球運動員,母親是湖北女籃主力。父母的身體裡都是運動細胞和體育基因,難怪他從小就具備運動員的天賦,個子迅速竄到了1.88m,在當時的小夥伴中,僅此於人稱“竹竿”的蔡晟。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受家庭影響,餘捷很早就接受了足球訓練,並且和這項運動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結。不過在小時候的意識和思維裡,他似乎對當兵情有獨鍾,踢球只是家庭薰陶、環境所致,成為一名威武的解放軍戰士,才是他內心的最大理想。

餘捷和鄰居蔡晟、沈嶸、閻毅等人一樣,都是江漢區展覽館小學的校足球隊隊員,在體育老師周孝權的指導下,從基本功抓起,由淺入深,融會貫通。相比於其他球員,餘捷在球隊中始終遊弋在進攻和防守之間,非常喜歡進攻,而且極具侵略性,他在場上作風硬朗,拼搶賣力,甚至不惜自己受傷,也要保護好球,這一股子狠勁,是教練最喜歡的類型。

13歲的餘捷終於迎來了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轉折,當時八一青年隊正在四處網羅人才,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好苗子,作為足球大區的武漢自然是選拔重點。負責考察隊員的“球探”楊禮敏和李宙哲一眼就發現了技術出眾的餘捷,幾番交涉,便帶走了這個武漢出品的“希望之星”。

從軍對於每個男孩來說都是一種榮耀和無上的光環,一心想穿上軍裝的餘捷終於圓夢,喜不自勝。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八一隊最好的時光

那時候的八一青年隊,除了餘捷,還有郝海東、江洪、江津、曾繁欽、李虎等後來的中國足球名將。十年面壁,利劍出鞘。八一青年隊多年的培養和打磨,讓他們已經具備了征戰四方的實力。

1986年,餘捷被當時的中國國少隊主教練朱廣滬徵調入隊,他在八一隊的啟蒙恩師李宙哲此時也在隊中擔任教練。

首次以中後衛出場的餘捷表現突出,球風穩健,給當時的教練留下了深刻印象。隨後他進入八一一線隊,在1990年的優勝者杯和1991年印尼舉辦的棉蘭省長杯中力助球隊奪冠。

1991年歲末,入選新一期的國家隊,並未中國男足奪得銀荔杯亞軍做出突出貢獻。此時的餘捷不僅是國家隊的隊員,也是國奧的適齡球員。英雄不問出處,有志者殊途同歸,在國奧,餘捷又重新和兒時的好友蔡晟、馮志剛、張軍一起並肩作戰,成為武漢足球的一道搶眼的風景線。

防守穩中帶剛,進攻勇往直前,身負中後衛職責,卻經常突入對方禁區,冷不丁來一腳遠射或者一記頭球。如果說很多年以後的范志毅、拉莫斯都具備後衛打前鋒的能力,那比他們早很多年的餘捷,卻是跨界、亂入的高手和前輩。餘捷身材高大,速度極快,爆發力驚人,而且在拼搶和搶斷時果斷、凶狠,得球后的第一反應就是反擊和進攻,第一時間傳球,對皮球的運行路線、落點,判斷準確,傳球精準。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5年堅守,成就武漢隊長威名

從當年的國家隊、國奧雙料球員,到最後再也沒入選國家隊,這始終是餘捷難以釋懷的心頭困惑,職業生涯耿耿於懷的心結。

1995年的餘捷走到了人生轉折的十字路口,思之再三,最後回到夢開始的地方,落戶武漢光谷,從而開啟長達5年的武漢生涯。在武漢效力的5年,恰恰是武漢足球最低谷的時期,湖北武鋼、美爾雅、雅琪、紅金龍。在一個個名字變更的背後,是武漢足球沉沉浮浮的寫照,也是每個武漢球員心中難言的隱忍之痛。

當初的八一隊後防中堅,到武漢隊的隊長、旗幟,餘捷一次次從後衛的位置衝到對方禁區爭頂、突破,比賽焦灼中跑到體力透支的虛脫,與其說是武漢足球的整體實力不濟,不如說是一個大染缸下的環境,個人再努力,終究難以改變靜默的大潮。

中後衛、前衛,已經無所謂了,作為武漢隊長的餘捷,不怕自己跑斷腿、拼到抽筋,但往往一勝難求,無力改變大廈將傾的頹勢。若不是眷戀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若不是對足球的無限熱愛、對武漢球迷深深的摯誠所感動,或許早已經難以支撐。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這麼多年的堅守、這麼多年的苦撐,心累了,人也老了。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短暫漂泊,快意人生

2000年的夏天,餘捷到了廣州鬆日,這裡有他八一隊的好友胡志軍,很大程度,是希望換個環境,能重拾昔日的足球記憶,那種自由奔放的快樂。

可惜,金元足球太空下的氛圍,還是太累,短暫逗留後,2001年,輾轉到了長沙金德,最後的余光中,足球是圓的,黑白相間的條紋,無所謂對錯,無所謂誰成名,誰負重離去。是時候離開了!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後記

退役後的餘捷曾擔任曾任湖北省全運會足球隊領隊、武漢足協競訓部主任,東莞南城隊主教練,目前致力於武漢青訓。

從前衛踢到中後衛,湖北足壇的“萬油金”球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