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利率要生變!央行週末釋放重磅利好:LPR機制改革促“降息”'

""銀行貸款利率要生變!央行週末釋放重磅利好:LPR機制改革促“降息”

(圖片來源:IC Photo)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貸款利率並軌迎來關鍵一步。8月16日,國常會表示要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8月17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即公告稱,8月20日將首次發佈新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為降低實際利率。

完善LPR形成機制、推進“利率並軌”,是暢通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關鍵環節。接受記者採訪的諸位研究人士認為,新的報價機制有利於打破貸款定價的隱性下限,有利於切實將政策利率、銀行間利率等的下降反映至貸款中,尤其是優質企業客戶貸款利率,存在一定下行空間。

LPR機制改革 呈現四點變化

在此次LPR改革中,官方表述也發生了變化,由此前的貸款基礎利率,更新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我國原有的LPR集中報價和發佈機制於2013年10月正式運行。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官網介紹,貸款基礎利率(Loan Prime Rate,簡稱LPR)是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加減點生成。貸款基礎利率的集中報價和發佈機制是在報價行自主報出本行貸款基礎利率的基礎上,指定發佈人對報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形成報價行的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平均利率並對外予以公佈。運行初期向社會公佈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為貸款基礎利率的指定發佈人。每個交易日根據各報價行的報價,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報價,對其餘報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後,得出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平均利率,並於11:30對外發布。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範若瀅分析認為,2013年,人民銀行就啟動了LPR集中報價和發佈機制。但自LPR發佈以來,其走勢就與貸款基準利率基本一致,對現存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並沒有起到顯著的補充或者改進作用。

在即將發佈的新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中,與原來的機制有四點區別:

一是報價方式改為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改革後各報價行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基礎上加點報價,市場化、靈活性特徵將更加明顯;

二是在原有的1年期一個期限品種基礎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種,為銀行發放住房抵押貸款等長期貸款的利率定價提供參考,也便於未來存量長期浮動利率貸款合同定價基準向LPR轉換的平穩過渡;

三是報價行範圍代表性增強,在原有的10家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各2家,擴大到18家。

新增的8家銀行包括:城商行:台州銀行、西安銀行;農商行:上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行;外資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民營銀行:微眾銀行、網商銀行。

四是報價頻率由原來的每日報價改為每月報價一次。這樣可以提高報價行的重視程度,有利於提升LPR的報價質量。2019年8月19日原機制下的LPR停報一天,8月20日將首次發佈新的LPR。

如何降低企業融資利率?

在對於如何降低實際利率的問題,央行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通過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可以起到運用市場化改革辦法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效果。

範若瀅認為,當前“利率兩軌”的存在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主要表現在:一是“寬貨幣”未能及時傳到實體,企業融資難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初步計算,2018年以來的6次定向降準(或降準)共釋放基礎貨幣約3.4萬億元,資金供給總體充足,但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企業融資可得性依然較低。

二是不同市場利率間傳導速度慢。2018年以來,隨著銀行間流動性的改善,資金利率顯著下行,但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的下降相對遲緩。完善LPR形成機制,提高其市場化程度,增強其與市場利率聯動性,能夠更好地發揮LPR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從而提高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

在傳導渠道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分析認為,新的報價機制更靈活,有利於疏通貨幣政策向信貸市場的傳導渠道。一方面,新的LPR參考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能直接反映貨幣政策意圖。此外,還允許各個銀行在此基礎上加點,反映了“貨幣政策—>銀行間市場—>債券市場和信貸市場”的傳導渠道,能體現銀行資金成本等因素。

另外,新的報價機制有利於打破貸款定價的隱性下限,有利於切實將政策利率、銀行間利率等的下降反映至貸款中。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周君芝表示,進入實質利率市場化階段,LPR可起到兩重作用。一是長期發展視角,LPR可以是利率市場化完成後小額信貸定價錨;二是短期政策對衝視角,LPR可以打破二元定價僵局,有助於降低實體融資成本。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記者表示,目前銀行體系的流動性較為充裕,銀行資金面比較寬裕,以當前1年期MLF3.3%的利率水平看,加點之後形成的新LPR利率,會比現有的4.31%左右的LPR利率有所回落。LPR利率回落後,對於新發放的貸款實際利率也會有所下降,從而達到了運用市場化改革辦法推動實際利率水平降低的目的。

是否影響住房貸款:利好有限

天風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貸款利率改革落地只針對新發放,不針對存量,對息差短期影響不大,好於預期。住房按揭貸款利率受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利率預計保持穩定。主要影響優質企業客戶貸款利率,存在一定下行空間,不過,這類貸款利率今年本來也已明顯下行。

在融資成本可能下降的情況下,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則認為,對房貸來說,考慮到房貸目前仍屬於安全屬性優質的資產,房貸利率或將下行,有利於房地產銷售,但在房地產嚴格調控的大背景下,利好程度有限,且信託貸款支持房企通道被進一步壓縮,土地購置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將繼續下行。

是否是“降息”?

LPR定價機制調整是變相降息嗎?江海證券資管投資部主管吉靈浩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一方面政策降低實際貸款利率的意圖十分明確,未來也不排除採取其他政策手段配合,實際貸款利率下行的趨勢基本確定;另一方面,隨著新的LPR定價機制不斷成熟,最終銀行的實際貸款利率也會逐漸向LPR靠攏,從而帶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趨勢性下降。所以從中長期來看定價機制的調整無疑是有利於實體融資成本的下降和經濟的企穩。

對於此次LPR改革的性質,周君芝認為,LPR本質上是中性的調控渠道,邏輯上不必然對應“降息”或者“加息”。

然而廢棄過去幾乎不動的貸款基準利率,錨定貨幣市場利率或者政策利率,LPR定價機制改革有助於降低優質企業信貸利率。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之所以高,不在於基準利率過高而在於信用利差較大。以LPR為新的利率工具,並以此為基礎創新調控手段,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並壓縮信用利差,這才是有效引降中小企業融資利率的調控手段。

李奇霖認為,實體經濟的貸款利率整體趨於下行,這是以改革的方式達成“降息”的作用。

他引用央行答記者問中的表示,在LPR形成機制完善後,市場利率的下行會更多的反映在貸款端,可見貸款利率後期可能會滯後反映前期市場利率的大幅下行。

“但具體的幅度與變化,需要等到下週二報價正式出來才能知道,未來央行貨幣政策的改變對實體經濟的提振效果也會更強。”李奇霖認為。

“這個變革使得央行管控力上升。”廖志明認為,新制度下,使得央行未來可以通過調整MLF利率來影響存量浮動利率貸款的利率。貨幣政策寬鬆時,MLF利率調降,所有浮動利率貸款的利率跟隨下調,加點幅度由貸款合同約定則保持不變,企業財務支出減少;而貨幣緊縮之時,則是反過程。企業應做好財務規劃,合理安排浮動利率與固定利率貸款比例,避免貨幣緊縮時財務支出大幅增加。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4UMZBSW7】獲取授權信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