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從技術角度讀中國史,看中國“何以如是”

中國歷史 黃仁宇 儒家 經濟 歷史深處 2017-04-25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從技術角度讀中國史,看中國“何以如是”

中國大歷史封面


(一)不一樣的中國史

很難想象,將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寫在這本定價19元,薄薄只有350頁的書裡。如果不是黃仁宇寫的,我至多會認為,這不過是一本歷史的簡述罷了,將那些大部頭,壓縮拼湊了一下而已。

中國人是最熱衷於治史的。中國的歷史,也應該是被記載最為詳細的。從《春秋》開始,到史記確立傳統;從被立為正統的二十四史,各類野史雜記,到各地地方史、家族史,記述中國的史書多不勝數,每一部都是大部頭;說浩如煙海,汗牛充棟,一點都不為過。

一朝覆亡,後一朝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前朝編書做傳。朝朝代代的當位者,最忌諱,就是歷史的鞭策;期待著成為萬世稱頌的明君聖主,而對自己的惡行,則千方百計去壓迫史官校正擦除。每一朝每一代,千千萬萬的讀書人,既創造著歷史,又編撰著歷史,但很少有例外,沒把“青史留名”當做終結夢想的。即使平平常常的老百姓,一樣熱衷於評述歷史,茶餘飯後,君臣將相、忠奸善惡,總是最熱烈的談資;摻雜著儒家倫理的評書相聲,戲曲雜談,充斥著平頭百姓的日常生活。

讀過,黃老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深為震撼。他能切入歷史中的一年,撥開我們認識的迷霧,還原那一年的“生態”,將一個王朝裡的林林總總清晰而條理的展示在我們眼前。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從技術角度讀中國史,看中國“何以如是”

圖2、黃仁宇夫婦

我自然也相信在這薄薄的350頁裡,一個真實而“不一樣”的中國歷史也一定在其中,雖然只是短短的350頁。


(二)350頁裡的上下五千年

整本書一共二十一章,從上古的傳說一直講到了現代中國;每一章,不過十來頁,可每一章折算下來就是一百來年,一頁紙合十來年。將十來年,寫到一頁紙上,該如何寫呢?

當然,不是這麼一個算法。歷史不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幾十年的歷史,一句話帶過,就已一目瞭然;一個歷史人物,可能浩瀚幾十卷,上百卷的文字,都沒法講的清楚。

歷史是個什麼東西?史書該怎樣去寫?此類問題,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角度,有截然不同的答案。而傳統中國的史書,角度視乎單一了一些;傳統的儒家倫理,成為古人寫史、記史的出發點與歸結點。史書雖然浩瀚如海,可能夠提供給今人,解答當前難題的並不多。比如,為什麼現代中國,會是這麼一個樣子?為什麼傳統中國會失敗的如此徹底?為什麼當下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有如此多的頑疾?我們的史書裡,有的是起伏跌宕的人生,有的是起伏興衰的周折,有的是驚心動魄的故事,卻缺少著發生這一切,背後原因的分析與挖掘。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從技術角度讀中國史,看中國“何以如是”

圖3、晚年的黃仁宇

說來又是一個駁論,我們的知識階層,歷來“遠鬼神”而“重人事”,但需求這一切最終原因時,卻總將它歸於天命,歸於道德倫理,歸於抽象神祕的東西。反而,西方的神學世界裡,演化出了歷史學、考古學,卻探究史實發生背後的深層原因。時至今日,對中國各朝代最深入的研究,都出自外國漢學家之手。

是什麼力量使我們變成了我們現在這個樣子?是什麼東西,塑造併成就了中國人的性格?我們總想知道原因,可我們總找不到原因。經常聽到不同的解釋,可令人信服的卻沒多少。我們從歷史裡走來,也只有回到歷史裡尋找原因。黃在緒論裡說,在歷史研究上,他與老師費正清在治學方法上的不容之處:費重分析,而黃重綜合;費以二十年為單位研究,以演繹法為主;而黃動輒一個朝代,多用歸納法。黃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總擺脫不了,“應當如是”道德評判的偏見,而不能以“何以如是”展開因果的分析。黃說,他寫歷史是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黃這樣的研究方法,這樣的治學角度,也許正解了我們心中困惑的途徑。


(三)我們所困擾的,正是我們所付出的代價

歷史,與地理、氣候的關係,是很難一句話說清楚的。

可以肯定的是人類歷史,肯定是被地理和氣候,深刻影響著的。就拿歐洲和中國做比較。面積大小差不多,分別處於歐亞大陸的東西兩端。文明史的長度,也相差不多。可發展到今天,歐洲和中國的差別,說天壤之別都不過。為什麼歐洲一直能城邦林立,而中國卻早早的進入了集權專制的帝國時代,並一直持續至今?為什麼是西方孕育了現代文明,而中國很早就開始了輝煌可後來卻一直停滯不前?為什麼民主、法的精神、分權制衡,這些現代文明的內核,沒在中國生根,甚至到今天都難以落地?也許造成這一切,最開始的原因,不是人,而是地理和氣候。

西高東低,黃土地、季風氣候,橫貫東西的大河,孕育了中華文明,也將一個破不掉的魔咒套在了中國人的身上。帝制集權,曾創造過它的輝煌,卻一樣有它的陷阱。從秦始皇開始,兩千多年,歷經朝代更迭,但中央集權便一直是不變的主題,“君王有如車軸,不動而能行,百官則如車之輻條,隨著車輪運轉”。早熟的政治體系,發達的官僚體系,一直讓西方瞠目讚歎。可正如,黃老先生概括的,“中國政治體系的早熟在當日不失為一種成就,可是中國人也必須為此付出代價。”我們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呢?

最大代價,是我們失去了多元發展的可能性,也是最讓我們嘆息的。我們“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講儒家之理,而行法家之實;一樣的價值觀,在我們的頭上盤旋了兩千多年,我們不缺少王朝的更替,卻從沒更替過家法倫理、聖人先賢,儒家倫理、皇權爭奪之外的一切,我們都放棄了,經濟、科學、民主、法制、自由......我們成就了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權力最昌盛的官僚體系,“歐洲漢學家白樂日說,中國的官僚從未失去城市的掌握。事實上中國官吏在城牆之內,權力最盛。”時至今日,一如既往。權力,一直都是官員的權力,這是中國最大的歷史與現實,也是中國當下很多問題的癥結所在。這也應算是我們付出的代價之一吧?


(四)變幻歷史的內核——制度

歷史上任何一個人類社會的組織,都離不開制度的支持;經濟、社會、生活、安全,方方面面都需要制度來規範維護,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方圓都成不了,國、王朝什麼的就無處談起了,就更別說什麼帝國了。我們生活的歷史上有很多出名的制度,比如“井田制”、“郡縣制”、“九品中正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內閣制”,還有最鼎鼎有名的“科舉制”。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加,王朝的更迭,制度也在進行著替換。

制度和王朝的起伏興衰,有如“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很難說的清楚,是一種新制度的產生成就了王朝的興起,還是王朝奠定製度執行的基礎。他們相互成就,也彼此影響著。各種制度之間的相互關聯,更是難以說清。如把歷史比作一個生態系統,而各種制度比作食物鏈上的各類生物的話,其產生、演變、消亡的過程,相互競爭、你死我活、彼此維繫的關係,也一樣複雜、反覆。而每一個制度,也在其中展示著自己的生命力。

圍繞著,這些制度,其實我們是有很多疑問的?是什麼樣的歷史生態,讓中國的帝制能夠反覆輪迴兩千年,而不消亡?在兩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其中的制度是如何起伏輪迴,演變演化的?是什麼制約著近代中國走向現代化?相比於鄰邦日本,我們面對西方世界早,可我們去走的曲折的多?......

如此種種,如此大命題的東西,從細微處很難回答,只有貫穿歷史,才有可能找到些微線索;我想這也就是,黃老先生,將這本書,稱為大歷史的原因吧。


(五)數字是態度,是力量,是生命力

數字管理,一直是個夢想,也一直是個問題,時至今日依然如此。財政、稅收也好,土地、人口也好,是一個大帝國立足的基礎,但它們聯繫最緊密的制度政策,都離不開數字,都需要通過數字去管理,通過數字去實現其功能。

黃老先生,在書中,不止一處,不止說一個王朝,數字管理還沒成熟。數字管理,看似簡單,可真要實現,真不是一件易事。可能,直到今天,我們的數字管理依然沒有成熟。雖然,今天是一個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計算和網絡已經是如此普及。可數字管理,絕不僅僅是數字本身那麼簡單;不只是簡單的加減乘除。數字,看似簡單,其實本不簡單;數字的背後,是很多東西,可以是財富,可以是權力,也可以是利益。

數字,有點複雜,卻沒有我們現在這麼複雜。只是我們少了一些對數字的敬畏心,對數字的尊重,對數字的慎重。我們對數字,總是太隨便,太不以為然;我們總認為,數字,不就是那麼回事嗎?我們常常說,不就是那麼一個數目字嗎?是在,就是一個數目字,可這個數目字,你知道它意味著什麼嗎?黃每每點評一個朝代的財政稅收時,就會提及數字。黃在序言裡,說“一切靠抽稅而轉移”。王朝的成敗,也往往決定於財政稅收。而一個王朝的財政稅收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數字管理的有效性。可以這麼說,數字意味著王朝的興亡。

數字,絕不僅僅是數目字。數字,可以是一堆垃圾,也可能是一座金山。數字的背後,是力量、是態度、是生命力,數字,是儀表盤,是溫度計,是脈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