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清君側'

"

清君側,單叢字面上看就是清除皇帝身邊的亂臣賊子,奸邪小人。但是真正的目的不是“清”,而是“君”,而所謂的側,只不過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清君側都是造反的一塊遮羞布。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傳位給孫子朱允文,史稱建文帝,建文帝登基這事鬧的有點不愉快,為什麼呢?朱元璋的膝下有一大堆兒子,雖然大太子朱標早逝,朱元璋完全可以從別的兒子裡面選一個來繼承皇位,但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把皇位傳給了孫子,這下兒子們心裡就有疙瘩了。朱允文當上皇帝之後心裡也不踏實。怎麼呢?他往那龍椅上面一座,往下一看就什麼都明白了:我這個年紀,這些叔叔們一個個虎視眈眈的盯著我的皇位,而且現在只有南京在我手裡,天底下的其他地方都分出去了,這個叔叔在這兒封王,那個叔叔在那兒封侯,這個皇位怎麼能坐的安穩。

當然,朱元璋活著的時候想的很周到,這些兒子都大了都被封了藩王,分管天下各省,沒事的時候不允許他們到首都南京來,而且不允許他們同時離開各自的屬地。反正就是想方設法地把他們牽制在各自的領地裡,為的就是給孫子朱允文一個太平天下。

建文帝登基之後,身邊有兩位官員,一個叫齊泰,一個叫黃子澄。這倆人沒事的時候就建議皇帝削藩,理由是皇帝的這些叔叔太厲害了,每個人都擁兵自重。建文帝越聽越有理,於是決定削藩,他這一削藩幾個叔就遭殃了,今兒被拿下一個縣,明兒被逮起來。到最後建文帝的四叔也就是燕王朱棣坐不住了一看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我就該完蛋了,於是找了個藉口開始“清君側”。

什麼藉口呢?當年朱元璋寫過一個《皇明祖訓》,是專門寫給孩子門看的,裡面規定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許做。裡面提到了這麼一句話“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或領正兵討平。”意思就是說如果朝廷裡沒有好官了,都是奸臣當道,就可以帶著兵來征討,以清理皇帝身邊的奸佞小人。這幾句話算是給朱棣找到了合適的藉口,於是開始了名正言順的“清君側,”於是就有了著名的靖難之役。

戰爭的過程很殘酷,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到了1402年,朱棣的清君側終於成功,建文帝兵敗,被逼退位,也有說剃度以後跑到海外了,之後的鄭和七次下西洋據說就是朱棣派去尋找朱允文了。

同年,朱棣登基,史稱“永樂大帝。” 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清君側”,也是唯一成功的一次,以朱棣的取勝劃上了句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