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中國近代史 中國歷史 文物 道光 美歐藝拍 2017-07-17

魯迅曾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而郭沫若也稱陳介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宗師“。如果你對“陳介祺”這個名字還是不熟悉,那麼享譽海內外的臺北故宮鎮館之寶毛公鼎則是路人皆知,毛公鼎曾是陳介祺的舊藏,而更巧的是近日被刷屏無數的西冷拍賣的國寶級拍品兮甲盤也曾是陳介祺舊藏。真可謂是上有毛公鼎,下有兮甲盤。雖然兮甲盤還未開拍,但是流傳如此有序的青銅重器必定會給市場帶給更多驚喜!介紹到這裡,你會不會對陳介祺倍感興趣了呢?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上有毛公鼎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下有兮甲盤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橫批” 陳介祺

陳介祺原來是個低調的富二代,以金石學為愛好

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後因得曾伯簠,名其居為“寶簠齋”,後遂以“簠齋”為號,山東濰縣人。生於官宦家庭,是個典型的富二代,其父陳官俊(1782—1849),官至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陳介祺從小特別聽話,苦讀於京師,23歲時考取舉人,33歲中進士,仕為翰林院編修。道光二十九年(1849),其父陳官俊遽逝於任內。咸豐三年(1853),受朝廷所迫,代父捐銀四萬兩。又過一年,42歲的陳介祺乞假回到故里濰縣,從此不再出仕,在“半生林下田間”中,專事於金石之學。而說起金石之學,大家可能略有陌生。朱劍心稱“金石學”為:“研究中國曆代金石之名義、形式、制度、沿革,及其所刻文字圖像之體例、作風;上自經史考定、文章義例,下至藝術鑑賞之學也。”民國以前的金石學,或言“古器物學”(涵蓋了青銅器、玉器、陶器、石刻、磚瓦、封泥、甲骨、簡牘等),是介於史學與文字學之間的學科。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隨著現代各專業學科的建全,金石學被美術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及書法篆刻所肢解。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金石學肇興於宋代,元明式微,到清代隨著樸學的發展及考經證史的需要,金石學開始復興。乾隆嘉慶以後,隨著古器物的不斷出土,達官士人爭相購藏、鑑賞,並多有致力於研究者,故“金石學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學也”。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稱晚清金石學“道鹹以後益盛,名家者有劉喜海、吳式芬、陳介祺、王懿榮、潘祖蔭、吳大澂、羅振玉”。在上述名家中,陳介祺的地位是最為特殊、貢獻多方的,他集藏古、鑑古、釋古、傳古於一身,悉所不凡,可謂是收藏最富、鑑別最精、傳拓最佳,而於古器物及銘文考釋又多有創見的晚清金石學領域的傑出代表。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陳介祺與毛公鼎的幾經輾轉

說起陳介祺與毛公鼎的故事就要從從道光年間講起。道光二十三年,陝西岐山地區出土了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鼎,鼎身雖只有30.75cm高,但青銅鼎上洋洋灑灑的銘刻有32行497個篆書文字。內容是毛公寫給周王的感謝信:感謝他賞賜自己大量財物,並請他輔佐周王,免遭喪國之亂。字跡清晰工整,筆力遒勁,全篇一氣呵成。該銘文不僅僅是一篇真實的史料,也是“造字時代”最經典的作品。所以,毛公鼎一出,都知道它是價值無雙的國之瑰寶。當然,想得此寶物的大有人在。最後,幾經輾轉,終被北京琉璃廠永和齋的蘇氏兄弟購得。但這樣的國之重器實在太扎眼,蘇氏兄弟甚至不敢將寶貝從陝西運回錯綜複雜的琉璃廠。正巧,他們想到了一個自己的老客戶,愛好研究金石的北京藏家陳介祺。於是打算直接把毛公鼎出手。據說當時可能因為這鼎太過惹眼所以又輾轉了9年才入駐毛公鼎的收藏,而在收藏毛公鼎的三十餘載中,他都將之深鎖迷藏,絕不示人。並且始終對外宣稱自己從沒收藏寶鼎,連拓片都從不跟人分享!但他曾立下家訓:任何人不得出賣鼎!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毛公鼎局部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毛公鼎拓片

遺憾的是天不遂人願,後來,陳介祺病故,陳家敗落,其子陳孝笙卻打起了寶鼎的主意。這時候兩江總督端方許諾以開價白銀兩萬兩和湖北銀元局的公務員崗位交換毛公鼎。戲劇性的是端方最後並沒有信守諾言,導致陳孝笙錢權兩空。雖然食言,但是端方對這枚寶鼎是真欣賞,他當時特請工匠繪製了毛公鼎並銘文拓本。好景不長,後來作品還出現於嘉德秋拍現場,最終以52.9萬成交。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周毛公鼎並銘文全形拓本 清宣統間端方監拓本 111 × 64.7cm成交價 529,000元

接著說回到毛公鼎的坎坷,端方最後暴死軍中,其小妾將其家中所藏寶物全部抵押銀行。自此,毛公鼎歷經了數十年的漂泊輾轉,在抗戰時期還險遭英國跟日本人掠走,最後,在抗戰勝利前夕,一個叫陳永仁的富商為保自身性命,花巨資將寶鼎買下無償捐給了國大黨。於是就有了現在臺北故宮鎮宮之寶中的一寶。大藏家陳介祺當年花三年俸銀收藏的寶鼎,當今放在世界範圍內也沒人敢忽視它的存在。可見陳介祺當年的眼力、學識跟心氣之高。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陳介祺的收藏真的富可敵國

其實大家從陳介祺收藏毛公鼎一事上能看出其眼光之高,行事之低調。陳介祺對於鑑古識古,因其用功於斯,慧眼獨具。旁人以為是塊“頑鐵”,經他鑑別,竟是秦代“鐵權”(砝碼),其上銘文多為:“二十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至此後,金石家,好古者均以藏一秦權為榮。據史料記載陳介祺藏有商、周古鐘11件,取其整數,書齋名為“十鐘山房”。計有井仁汝鍾、兮仲鍾、紀侯鍾、楚公鍾(1-3)、虔秉鍾、虢叔旅鍾、許倪編鐘等,多為禮器。體量最大者是井仁汝鍾,最著名的是虢叔旅鍾和楚公鍾,“陳氏十鍾”現收藏於日本泉屋博物館。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十鐘山房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十鐘山房印舉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藏鍾拓片

不僅“十鐘山房”還有因集藏三代及秦漢印約7000餘方而稱名的“萬印樓”。還有商周銅器235件,秦漢器物80餘種,以及秦漢刻石、各種古泉、古兵,瓷,銅器、璽印、封泥、石刻、磚瓦、秦詔版、陶器、碑碣、造像、古籍、書畫等精品達萬件以上。堪稱海內之冠。看這滿滿的都是收藏,怪不得能富可敵國,陳介祺在大家還不怎麼有收藏概念的時候已然變成了收藏大家!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陳介祺萬印樓書序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此種重器,其足羽翼經史,更在毛公諸鼎之上”

陳介祺鑑精藏富,治學嚴謹,頗有獨見。其一生所藏數萬古器物 ,竟無一偽品。收藏宏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想很快今年備受矚目的兮甲盤會證明這一點。最後我們來看看這個有100條著錄收藏且跟毛公鼎同樣刻有長篇文字的超級國寶到底還有什麼來頭!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據傳,兮甲盤為南宋時出土。宋人張掄《紹興內府古器評》卷下有記載“周伯吉父匜盤,銘一百三十三字”,張掄文中所引文字均見於盤銘。元代陸友仁《研北雜誌》記:“李順父有周伯吉父盤一百三十字,家人折其足,用為餅盤。鮮于伯樞驗為古物,乃以歸之。”說的是元代宰相鮮于樞,喜收藏。一次,他在僚屬李順父家發現一隻銅盤,已被家人折斷盤足作為餅盤,鮮于樞細心考察,斷定是古代器物,遂將盤收藏。此盤就是有長篇銘文、赫赫有名的傳世西周重寶“兮甲盤”。後歷經數代名賢收藏傳遞,直到清末民初輾轉至大收藏家、鑑賞家、著名學者陳介棋之手。清代陳式芬《捃古錄金文》中說兮甲盤為“直隸清河道庫器,山東濰縣陳氏得之者都市”。清方睿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中也說說“見元人《研北雜誌》,後入保定官庫,今為陳壽卿編修所藏”。但隨後,兮甲盤不知下落,從此人們便只能從陳介祺、吳大澂等人遺留的拓片上看到盤的圖案和銘文了。國寶兮甲盤究竟遺落何處,近百年無人知曉。隨著近些年散佚海外珍貴文物紛紛迴流祖國的浪潮,兮甲盤也終於露出了端倪。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2010年,一位熱愛祖國傳統文化藝術,常年旅居美國的華人慧眼識珠,在美國一家小型拍賣會上發現了兮甲盤。隨後,這位熱愛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華人花重金買到了這件傳世近千年、遺落近百年的國寶重器----兮甲盤。2014年,兮甲盤悄然回到闊別百年的故鄉,經國內多位權威青銅器研究專家鑑定,此兮甲盤為真品無疑。經專家驗證,兮甲盤內底完好,沒有出現陳夢家先生擔心的盤中有長道裂紋的現象。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兮甲盤銘文

銘文反映了四點內容:一,兮甲跟隨周王北伐匈奴獲勝。較兮甲盤稍晚幾年的另一件青銅盤“虢季子白盤”,同樣記錄北伐之事,是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二,兮甲治理南淮夷,維護了王朝東南邊疆的穩定。三,兮甲監督貢賦,規範商貿,嚴明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重臣,開啟了西周中興。四,南淮夷向周的進貢主要是絲織品,線路自黃淮到陝西,是早期的“絲綢之路”(見郝本性專文論述)。正如王國維所說:“此種重器,其足羽翼經史,更在毛公諸鼎之上。”所以再到如今,兮甲盤即將現身西冷春拍,非常值得期待!

魯迅說過: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

西周宣王五年 · 青銅兮甲盤

高:11.7cm 直徑:47cm

歷代著錄出版及遞藏:

1.張掄《紹興內府古器評》卷下,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暨南宋宮廷收藏。

4.陳介祺兮甲盤拓片,國家圖書館藏,清道光二十五年至咸豐六年間(1845-1856年)。

10.吳大澂《愙齋集古錄》卷十六第十三至十四頁,民國七年(1918年)。

16.郭沫若《兩週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第一三四頁,第一四三至一四四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21.吳其昌《金文歷朔疏證》卷五第十六至十八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

24.王國維《觀堂集林·別集》卷二第八至十頁,中華書局,1959年(是文作於1921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