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迷信嗎?看看他們怎麼說,愛因斯坦、章太炎、魯迅···'

"

在近現代,有一部分人以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們也是被迷住了等等,產生了諸多不客觀公正的看法,現在也還是有一些人持這種態度。但是當我們觀察時,發現真正有智慧的人們當中沒有人說佛教是迷信的,雖然他們其中有些並不是佛弟子,但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非常推崇佛教並認為佛教高深博大的教義為人類和世界指明瞭方向。

"

在近現代,有一部分人以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們也是被迷住了等等,產生了諸多不客觀公正的看法,現在也還是有一些人持這種態度。但是當我們觀察時,發現真正有智慧的人們當中沒有人說佛教是迷信的,雖然他們其中有些並不是佛弟子,但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非常推崇佛教並認為佛教高深博大的教義為人類和世界指明瞭方向。

佛教是迷信嗎?看看他們怎麼說,愛因斯坦、章太炎、魯迅···

1

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章太炎先生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貴的。”

愛因斯坦說:“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學這種直覺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的科學動力。世界上如果有什麼真正的宗教的話,那就是佛教。”“未來的宗教是一種宇宙宗教。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佛教符合這種特徵。”“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張東蓀先生說:“我對於佛家,卻相當的敬重,以為他所提出的問題是對的,他的動機是大勇大智大仁。"

楊振寧先生,1944年獲碩士學位,194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說:“佛教是世界上偉大的宗教之一,兩千多年前傳入中國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們這類有智慧的人,雖然不一定對所有的事物都能精通,但對人類高尚偉大的佛教文化都抱著尊重的態度。

然而有些對世間及出世間法都不太懂的人,卻說佛教是迷信的。

希望還在說迷信的人們首先應該作一些觀察,如果對一個事情不作任何觀察就隨隨便便地下結論,想想您自己所崇拜和信服的比如說是某一個學問或主義,別人若不加思辨就說成是迷信,想必您也不會苟同。說佛教是迷信,其實就和說科學是迷信一樣荒謬。

"

在近現代,有一部分人以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們也是被迷住了等等,產生了諸多不客觀公正的看法,現在也還是有一些人持這種態度。但是當我們觀察時,發現真正有智慧的人們當中沒有人說佛教是迷信的,雖然他們其中有些並不是佛弟子,但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非常推崇佛教並認為佛教高深博大的教義為人類和世界指明瞭方向。

佛教是迷信嗎?看看他們怎麼說,愛因斯坦、章太炎、魯迅···

1

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章太炎先生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貴的。”

愛因斯坦說:“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學這種直覺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的科學動力。世界上如果有什麼真正的宗教的話,那就是佛教。”“未來的宗教是一種宇宙宗教。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佛教符合這種特徵。”“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張東蓀先生說:“我對於佛家,卻相當的敬重,以為他所提出的問題是對的,他的動機是大勇大智大仁。"

楊振寧先生,1944年獲碩士學位,194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說:“佛教是世界上偉大的宗教之一,兩千多年前傳入中國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們這類有智慧的人,雖然不一定對所有的事物都能精通,但對人類高尚偉大的佛教文化都抱著尊重的態度。

然而有些對世間及出世間法都不太懂的人,卻說佛教是迷信的。

希望還在說迷信的人們首先應該作一些觀察,如果對一個事情不作任何觀察就隨隨便便地下結論,想想您自己所崇拜和信服的比如說是某一個學問或主義,別人若不加思辨就說成是迷信,想必您也不會苟同。說佛教是迷信,其實就和說科學是迷信一樣荒謬。

佛教是迷信嗎?看看他們怎麼說,愛因斯坦、章太炎、魯迅···

所謂迷信,是指分辨不清而盲目地信仰和崇拜。但是在佛教內,其教義詳細而嚴密地闡述了世出世間的善與惡、邪與正等等各個層次的知識與智慧,入教者必須如是依理依教辨清善惡正邪,理智地以自心智慧指導自己,趨向崇高、清淨而充滿慈悲與智慧的生活,教主釋迦牟尼佛曾教誡過弟子:即使對我所說的法義,你們也應以自己的智慧詳加思辨;以自心為師,乃能獲得真智,證得聖果。

這樣的宗教,哪有迷信之理呢?人類歷史上包括現在社會上的許多著名學者和科學家們也尊崇佛教為智信而不是迷信的。

2

比如中國近代著名的學者梁啟超,曾和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他曾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中國現代科學家尤智表也說:“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徹底的學理,佛教不是神道設教,不是精神痛苦時的麻醉劑,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處世接物的實用之學,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觀的、徹底的、具體的、積極的、入世的、實用的宗教。”又說:“科學愈昌明,佛教的教義愈發揚光大。

近年來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漸興盛,實與科學之進步成正比,即如我國近年來佛弟子中,就有不少是科學家和工程師,這是因為佛法的理論,都能透過科學的考驗,故凡對於科學造詣愈深者,愈能解釋佛經中素不能解的真義,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視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堅強的理論基礎。

"

在近現代,有一部分人以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們也是被迷住了等等,產生了諸多不客觀公正的看法,現在也還是有一些人持這種態度。但是當我們觀察時,發現真正有智慧的人們當中沒有人說佛教是迷信的,雖然他們其中有些並不是佛弟子,但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非常推崇佛教並認為佛教高深博大的教義為人類和世界指明瞭方向。

佛教是迷信嗎?看看他們怎麼說,愛因斯坦、章太炎、魯迅···

1

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章太炎先生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貴的。”

愛因斯坦說:“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學這種直覺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的科學動力。世界上如果有什麼真正的宗教的話,那就是佛教。”“未來的宗教是一種宇宙宗教。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佛教符合這種特徵。”“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張東蓀先生說:“我對於佛家,卻相當的敬重,以為他所提出的問題是對的,他的動機是大勇大智大仁。"

楊振寧先生,1944年獲碩士學位,194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說:“佛教是世界上偉大的宗教之一,兩千多年前傳入中國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們這類有智慧的人,雖然不一定對所有的事物都能精通,但對人類高尚偉大的佛教文化都抱著尊重的態度。

然而有些對世間及出世間法都不太懂的人,卻說佛教是迷信的。

希望還在說迷信的人們首先應該作一些觀察,如果對一個事情不作任何觀察就隨隨便便地下結論,想想您自己所崇拜和信服的比如說是某一個學問或主義,別人若不加思辨就說成是迷信,想必您也不會苟同。說佛教是迷信,其實就和說科學是迷信一樣荒謬。

佛教是迷信嗎?看看他們怎麼說,愛因斯坦、章太炎、魯迅···

所謂迷信,是指分辨不清而盲目地信仰和崇拜。但是在佛教內,其教義詳細而嚴密地闡述了世出世間的善與惡、邪與正等等各個層次的知識與智慧,入教者必須如是依理依教辨清善惡正邪,理智地以自心智慧指導自己,趨向崇高、清淨而充滿慈悲與智慧的生活,教主釋迦牟尼佛曾教誡過弟子:即使對我所說的法義,你們也應以自己的智慧詳加思辨;以自心為師,乃能獲得真智,證得聖果。

這樣的宗教,哪有迷信之理呢?人類歷史上包括現在社會上的許多著名學者和科學家們也尊崇佛教為智信而不是迷信的。

2

比如中國近代著名的學者梁啟超,曾和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他曾說:“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中國現代科學家尤智表也說:“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徹底的學理,佛教不是神道設教,不是精神痛苦時的麻醉劑,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處世接物的實用之學,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觀的、徹底的、具體的、積極的、入世的、實用的宗教。”又說:“科學愈昌明,佛教的教義愈發揚光大。

近年來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漸興盛,實與科學之進步成正比,即如我國近年來佛弟子中,就有不少是科學家和工程師,這是因為佛法的理論,都能透過科學的考驗,故凡對於科學造詣愈深者,愈能解釋佛經中素不能解的真義,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視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堅強的理論基礎。

佛教是迷信嗎?看看他們怎麼說,愛因斯坦、章太炎、魯迅···

3

張君勱,曾任大理“民族文化學院”院長,1946年“中國民族社會黨”成立時任主席。他說:“蓋世尊之說法,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覺。既有覺,自然不離智慧。悲智雙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為世界其他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謂起於迷信可也;皈依佛法,則智者之事也。”

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先生說:“釋迦牟尼真是偉大的聖哲,我平常對人生許多難於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偉大的聖哲。”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先生,在閱讀了《賢愚經》、《瑜伽師地論》等佛經論典後對佛的智慧感嘆不已,對他的朋友許壽棠說:“釋迦牟尼真是偉大的聖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於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偉大的聖哲。”

不必說人們送給魯迅先生多少個美稱,只是他一生中所寫的等身著作一般人已望塵莫及了,他具如是的智慧也對釋迦牟尼佛讚歎不已,那我們有些對世間的文學、哲學等也不怎麼了知通達的人們,為什麼還要說佛教是迷信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