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家有一重大學問,秦始皇也非常認同,併成為第一個實踐者

開國後的頭等大事,就是向老百姓回答這樣幾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推翻前朝?為什麼坐天下是我?為什麼你們被我統治是合情合理合法合適的?這些關係到一個政權的合法性。陰陽家有一重大學問,秦始皇也非常認同,併成為第一個實踐者

尋秦記中鄒衍

具體到中國,最權威的政權合法性認證者是天,這個天不是玉皇大帝,而是宇宙最根本的自然規律,謂之天道。歷代統治者需要做的,就是證明自己是天道的選擇,代表老天爺來統治你們,這就是所謂“神膺天命”。三代之時,這種論證的聯繫比較簡單粗暴。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會發展越來越複雜,統治者們發現舊有操作系統不足以滿足對政權合法性的論證要求,他們需要升級。陰陽家有一重大學問,秦始皇也非常認同,併成為第一個實踐者

五行相生相剋

到了戰國,出現了一位陰陽家的大牛,叫鄒衍。鄒衍仔細做了客戶心理分析,把客戶需求提煉成兩點:原理要淺顯易懂,老百姓都能看得懂。比如周易雖然博大精深,但對數學能力要求高,不適合推廣。要有足夠的開放性,以方便統治者修改。於是他集陰陽家之大成,推出了五德終始說。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陰陽家的學問“深觀陰陽消息,而作迂怪之變。
陰陽家有一重大學問,秦始皇也非常認同,併成為第一個實踐者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周而復始的循環運轉。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王朝興衰作解釋。那麼有人問了,那麼我們怎麼知道哪一朝一朝是什麼德呢?鄒衍說,如果你是天命所歸的話,那麼會有各種預兆,從預兆裡就能判斷出你的德性。然後鄒衍對這套系統進行了實操。
陰陽家有一重大學問,秦始皇也非常認同,併成為第一個實踐者

黃帝屬土,曾經見過大蚯蚓,所以德性為土。木克土,所以接替的大禹是木德,大禹曾經在冬天見過綠色植物。金克木,所以接替夏的是商湯,徵兆是有”金刃出於水“。火克金,所以接替商的是周,徵兆是有赤色的鳥在周社上空飛。所以你們看,這套系統,恰好後朝克前朝。鄒衍的這個算法,叫做五行相勝。
陰陽家有一重大學問,秦始皇也非常認同,併成為第一個實踐者

五德終始說作為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受到歷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系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遂成為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踐者。陰陽家有一重大學問,秦始皇也非常認同,併成為第一個實踐者

“陰陽消息”的矛盾運動推動著“五德轉移”,“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認為王朝的興起必有天意符瑞作為象徵和驗證。這種天人感應論是為周秦之際的新興統治勢力服務的,故“鄒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五德終始說具有深遠的影響,明代有“奉天承運皇帝”一說,所謂“承運”,即繼承某一“德”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