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為何死於秦國?秦始皇:行其法而毀其人,秦也

鞅去衛適秦,能明其術,強霸孝公,後世遵其法。

有了商鞅推行的秦法,秦國才真正有了靈魂,有了橫掃六國的可能。戰國七雄中法制最完備的,非秦莫屬,那麼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為何無法立足於秦國,最終身死他國呢?由商鞅到韓非,秦國有個怪現象:秦國因秦法越來越強,但推行秦法之人卻大多不得善終。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為何死於秦國?秦始皇:行其法而毀其人,秦也

師從儒家,卻成法家集大成者

韓非子,師從當世大儒荀子,與李斯同門。荀子開儒家先河,開創了“性惡論”,認為人生下來不是善的,而是惡的,需要通過後天接受教育,規範言行。但荀子並沒有超脫儒家思想範疇,對於所謂的惡,荀子主張通過道德約束、教化。

韓非子不同,他認同荀子的“性惡論”,但對於人性之惡,他主張通過法制約束。韓非子師從儒家,卻成為了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張“法、勢、術”相結合。《韓子》一書中,韓非子總結商鞅、申不害、慎到等人的主張,灌輸新的理念,將法家思想推到了頂峰。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為何死於秦國?秦始皇:行其法而毀其人,秦也

韓國不喜,而秦王思之如狂

韓非子作為韓國貴族,對於故國多有庇佑之心,奈何韓王並不看好他的法家學說。善於著書、辯解義理,連李斯都甘拜下風的韓非子,在自己的母國卻無伸展抱負的良機。韓王對韓非子棄而不用,尊而不崇,認可他有學問的同時,並不推行他的學說。

直到秦王嬴政,偶然間讀到《孤憤》一書時,感嘆道:世間竟有如此人物!詢問李斯後,嬴政才知道《孤憤》出自韓非子之手,也就是李斯的同門師兄弟。

秦軍兵臨城下,韓王畏之如虎,啟用了以“辯才”聞名列國的韓非子,出使強秦。其實,韓非子不僅不是巧辯之士,還患有嚴重的口吃,也就是結巴。那麼結巴的韓非子,為何會以善辯聞名列國呢?

其實韓非子自己並不善辯,但他教別人怎麼善辯。在他撰寫的《說難》一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向君主諫言的理論,可以說是培養辯才的教科書。

因此口吃的韓非子,成為了列國盛傳的善辯之士,以韓使的身份出使了秦國。

存韓滅趙,服毒自盡於秦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為何死於秦國?秦始皇:行其法而毀其人,秦也

嬴政朝思暮想的韓非子終於到了,於秦廷之上,口吃的韓非子慷慨陳詞,訴說自己的治國理念。慢吞吞的語速中,傳播的是振聾發聵的法家思想,嬴政漸漸地醉了,沉醉在了韓非子描述的法制世界裡。

面對秦廷眾臣們的質疑,嬴政力排眾議,選擇徵用韓非子為秦國大員,哪怕他是一個韓人。韓非子和嬴政洽談頗為愉快,對於韓非子集“法、勢、術”為一體的法家思想,他十分讚賞,也不吝誇讚。

但直到一件事改變了嬴政、韓非子和睦的君臣關係——李斯提出覆滅六國。雄才大略的嬴政,和李斯的意見出奇的一致,先滅掉最弱、也是最近的韓國,然後步步蠶食。韓非子則提出了“存韓滅趙”的不同建議,先留下韓國,出兵征伐趙國,打開東進之路。

聽完韓非子的建議,嬴政十分不悅,滅韓有益於秦,而韓非子過不了故國這一關。“存韓滅趙”之策,韓非子私心極重,他在試圖保留韓國,哪怕如此有損秦國利益。

李斯此人,深諳權謀之術,而且功利心極強。雖然他和韓非子同為荀子高徒,但對於到來不久,卻深受嬴政青睞的韓非子,十分憤恨。於是李斯向嬴政進言:韓非子作為韓國公子,來到秦國本就是迫不得已,他不會盡心盡力為大王籌算的。“存韓滅趙”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了韓國,他不會在意秦國的切身利益的。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為何死於秦國?秦始皇:行其法而毀其人,秦也

嬴政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對於韓非子他很喜歡,但秦國的基業重於一切。最終嬴政採納了李斯的建議,派人捉拿韓非子。在陰冷的監獄內,韓非子試圖通過書信,請求嬴政赦免自己的罪行。但面對大權在握的李斯,韓非小小的要求,也難以實現。

披頭散髮、狼狽不堪地韓非子,眼見在劫難逃,最終服毒自盡,身死秦國。等到嬴政原諒韓非子,決定釋放他時,韓非子早已不在人世。

世間無韓非,法制傳萬代

韓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在同門李斯陷害,秦王嬴政默許之下,結束了韓國公子的一生。但韓非子是韓國的公子,“法、勢、術”的思想卻不是韓國之法。

嬴政很清醒地認識到了韓非子,在法家學術思想上獨一無二的造詣。韓非子在秦國沒有獲得立足之地,但《韓子》中的法家思想卻在秦國紮下了根。“法、勢、術”等理論,成為了秦國新時期的治國理念。

嬴政能夠橫成為“千古一帝”,荀子的兩位高徒功不可沒,憑藉韓非子的法家理論思想,李斯親手塑造了中央集權的大秦帝國。由於韓非子早早遇害,許多人認為大秦帝國的設計師是李斯,其實李斯更像是韓非子理論的實踐者。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為何死於秦國?秦始皇:行其法而毀其人,秦也

秦國很獨特,這個國家自孝公時期,推行商鞅變法起,就和法家思想有了不解之緣。法家使秦國由衰弱,一步步走向了富強,甚至在華夏大地上首次建立了大一統政權。但由商鞅到韓非子,秦國的變法者居功至偉,卻不得善終。

歸根結底,在於秦人仰慕的是法家思想,而不是變法者本人。“畫龍畫虎難畫骨”,秦人學到了法家的真諦——法制非人治,人治不言法。因此,商鞅、韓非子亡故後,他們的法家思想都順利地傳承了下去,融入了秦國的血脈之中,不可剝離。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為何死於秦國?秦始皇:行其法而毀其人,秦也

“行其法而毀其人,秦也”,嬴政在韓非子亡故之後,並沒有過多的感傷,而是推行了“法、勢、術”的法家思想。將有限的精力,用到了橫掃六合的征途之中。最終,華夏大地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大秦出現了。韓非子沒能在秦國生還,但他的思想融入了大秦帝國,並且流傳到了後世。

參考資料: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韓非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