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瓜爾佳氏譜牒看錫伯族與女真的關係

從瓜爾佳氏譜牒看錫伯族與女真的關係

關於錫伯族的族源,迄今為止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錫伯族與滿洲同源,都是女真族人的後裔;另一種觀點認為錫伯族即鮮卑族人的遺民,鮮卑音轉為錫伯族;還有一種觀點

關於錫伯族的族源,迄今為止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錫伯族與滿洲同源,都是女真族人的後裔”;另一種觀點認為“錫伯族即鮮卑族人的遺民,鮮卑音轉為錫伯族”;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錫伯族與鄂倫春族同祖,源於遼國室韋族。

室韋族與鮮卑族同屬東胡後裔,所以後兩種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實際上可概括為兩說,即“鮮卑族說”和“女真族說”。

遼寧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都興智認為,錫伯族源於女真族,而非鮮卑族。其主要論據為:

1.從瓜爾佳氏譜牒看錫伯族與女真的關係:

錫伯族名稱出現在史籍上的時間較晚,其早期見於記載的有兩個著名人物:一個是尼雅哈奇;一個是超墨爾根。《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一記:“瓜爾佳氏為滿洲著姓,而居蘇完者尤著。其先有兄弟三人,長曰佛爾和,次**雅哈奇,三曰珠察。後離居,佛爾和仍居蘇完,尼雅哈奇遷席北,珠察由瓦爾喀再遷希昂阿濟哈渡口。”《清太宗實錄》卷二十五載:“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曏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令人欣慰的是,尼雅哈奇和超墨爾根現在都得到了家譜資料的印證。

家譜一,《滿洲蘇完瓜爾佳全族宗譜》記載:“舊譜於1915年始修,1921年修成。內容有譜序、世系,記載瓜爾佳為滿族巨族,八大家之一,族繁時有‘關朝之說’,居蘇完者尤著。始祖居蘇阿里烏喇達林蘇完沃野阿拉哈哈達,其子三:佛爾和、尼雅哈奇、珠察,因鴞翎爭氣離居。長仍居蘇完,次遷居西伯,三遷瓦爾喀。珠察六世孫索爾果為蘇完部長,世系頗詳。”

家譜二,《瀋陽錫伯族志》“關氏譜書”記有始祖以下五代世系:

長房佛爾胡(此祖仍在蘇灣哈達地方居住)

次房尼雅哈琪——尼堪達——郭端——多霍倫

——長子蒙庫奔

——次子都都

——三子載錫

——四子塔什奔

三房珠琪——蘇拉他——扎裡達——阿奈——維羅墨爾根

家譜三,《開原大灣屯錫伯族關氏世譜》譜表前記:“我輩發源之處,名曰多爾濟逼拉束灣哈達,由一祖所生三人:長兄名曰佛爾果,次**(雅)哈奇,三曰朱撒。兄弟三人,經徵大明時,長兄在束灣(尼)哈達住留(落戶),次弟曾(遷)往西伯(地方),三弟朱撒(來)到西爾卡西口處駐防。”

《開原大灣屯錫伯族關氏世譜》所記的佛爾果,即《瀋陽錫伯族志》的佛爾胡、《滿洲蘇完瓜爾佳全族宗譜》和《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的佛爾和;尼(雅)哈奇即尼雅哈琪;朱撒即朱琪、珠察。經仔細核對,《開原大灣屯錫伯族關氏世譜》世系表的前五代與《瀋陽錫伯族志》皆合,只是《瀋陽錫伯族志》把尼雅哈琪的五世長孫蒙庫奔都督官銜錯譯成“次子都都”,因而把次子譯成三子,三子譯成四子。兩譜在翻譯滿文原底時使用了同音和音近的不同漢字,二譜所記完全相同。

家譜四,在大連發現超墨爾根後裔《錫伯族關氏譜書》。該譜書系光緒六年由滿文原底譯成漢文,其滿文原譜始修年代不明。《錫伯族關氏譜書》前面寫道:“原兄弟三人,在彼處已離散了。伊原駐防在蘇蘇刷覘河札漢多寬地方,一戶另戶瓜拉佳氏,錫伯族奉御玉軍汗之子名超,莫勒根銜。之子名奇拉滸,巴圖魯銜。之長子名達吉倫,都督銜;次子名萬,都督銜;三子名佔,都督;四子名額爾吉馬,都督……”

關於超墨爾根,以往學者們受史料的侷限,不得其真解,多認為是指地名。或以為“超是‘超越’之意,超墨爾根就是離墨爾根(今嫩江市)還要遠一些的地方。”因而解釋為“錫伯族人是甘河上源嘎仙洞人的後裔”;或以為“超是綽兒河,墨爾根即今之嫩江”;或以為超墨爾根意為“嫩江出叉的地方”。其實“超”應是人名。墨爾根,女真語“善射者”、“神箭手”、“賢者”之意,《錫伯族關氏譜書》作“莫勒根”,滿語或譯作“墨爾根額”、“佛爾恭額”。蒙語發音與女真語同,漢譯《蒙古祕史》作“蔑爾幹”。《錫伯族關氏譜書》把“莫勒根”譯成官銜是不妥的。“莫勒根”與“巴圖魯”加在人名之後是一種稱號。超墨爾根是人而不是地名,《錫伯族關氏譜書》所記玉軍汗之子超莫勒根即應是清太宗所說的“席北超墨爾根”其人。

2.玉軍汗與尼雅哈奇:

對照以上譜牒資料,《錫伯族關氏譜書》所記一世玉軍汗與尼雅哈奇應是一個人,理由是:

⑴他們的始祖原籍是一個地方:

瀋陽譜記佛爾胡“仍在蘇灣哈達地方居住”,《開原大灣屯錫伯族關氏世譜》作“多爾濟逼拉束灣哈達”。多爾濟滿語意為“內”,逼拉意為“河”,束灣哈達即蘇灣哈達。內河當為蘇灣哈達附近之小河名。蘇灣又作“蘇瓦延”、“刷煙”、“蘇斡延”、“蘇完”,系滿語,意為黃色。哈達是滿語“山峰”、“山崗”、“山嶺”之意。蘇灣哈達即黃色的山崗。《吉林通志》第二十卷記載:“蘇斡延崗,(吉林)城西一百六十九里。”其地在今吉林省雙陽境內。《錫伯族關氏譜書》記“伊原駐防在蘇蘇刷覘河札漢多寬地方。”蘇蘇是滿語“故鄉”之意,刷覘河是“蘇瓦延河”、“刷煙河”、“蘇完河”之異譯,即今雙陽河,札漢多寬當指雙陽河流域的小地名。雙陽河是明朝女真蘇完部活動中心地區,雙陽即蘇完之音轉。各譜所記雖略有不同,實際指的是一個地方,即今吉林省雙陽。《錫伯族關氏譜書》沒有詳記“三兄弟”的名字,但“原兄弟三人在彼處離散了”一句即應是指佛爾和三兄弟分離之事。從行文看,原譜的前面很可能是殘缺了。奉御是明朝的官銜,玉軍汗很可能是其後裔私諡的汗號。玉軍汗是三兄弟之中居錫伯族的一世祖,與尼雅哈奇當為同一人。

⑵尼雅哈奇和玉軍汗的後裔同為錫伯族當中顯赫的家族:

從《開原大灣屯錫伯族關氏世譜》看,尼雅哈奇的四代孫多夥倫、五代孫蒙呼奔、六代孫尼雅尼雅哈等皆得封都督;《錫伯族關氏譜書》玉軍汗四代孫達吉倫、萬、佔等亦皆封都督,五代孫卜克蟬、六世孫巴本、七世孫札拉胡七皆有貝勒銜。都督是明朝賞賜給女真羈縻衛所上層分子的最高榮譽官銜,官一品。貝勒即女真語“勃極烈”的音轉,意為“大官人”。在同一錫伯族部族中絕不會有兩個同姓家族同時得封都督之職(而且都是從第四代開始)。兩相對照,超墨爾根一支尤為興旺,直到第七代還有貝勒之銜,所以清太宗稱錫伯族人為“席北超墨爾根之裔”。

⑶尼雅哈奇和玉軍汗是同時代的人:

從兩支人的世系來看,發展的也比較平衡。《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尼雅哈奇的弟弟珠察七世孫索爾果後來又回到原籍作了蘇完部的部長,於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同其子費英東率五百戶投奔了努爾哈赤。索爾果的孫子鰲拜是康熙初年四輔臣之一,其後裔的家譜最近也被發現。現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鰲拜後裔家譜、《開原大灣屯錫伯族關氏世譜》、《錫伯族關氏譜書》作一簡單譜表比較如下:

世次 《開原大灣屯錫伯族關氏世譜》 《錫伯族關氏譜書》 《珠察鰲拜譜》

1   尼雅哈奇            玉軍汗       珠察

2   尼卡達超            莫勒根       索爾達

3   多倫奇             拉滸巴圖魯     王札拉達

4   多夥倫(都督)          達吉倫(都督)    莽喀尼

5   蒙呼本(都督)          卜克蟬(貝勒)    羅羅墨爾根

6   尼雅尼雅哈(都督)        巴本(貝勒)     常喀尼墨爾根

7   寧山罕             札拉胡(貝勒)    索爾果

8   八百              圖門        衛齊

9   倭正(倭揚)           吠拉馬       鰲拜

10  布爾他(布爾壇)         張一圖       多吉里

11  烏力呆(吾爾代)         三七        格爾墜

12  額爾新             撒倫太       蘇合那

13  關保              寧保        虎爾敏

14  關依              那吉平       金龍順

15  和春厄             關希金       金福

16  公訥春             關文國       金永成

17  關裕新             關吉龍       金中堂

18  關俊彥             關世明       金洪禮

19  關鶴田             關永貴       金玉普

20  關大任             關明佳       金福元

21  關繼錚             關德全       金國□

22  關延山                       金兆□

從表中不難看出,三支人發展基本平衡,世系達二十二代之長。日本學者島田好在《錫伯族卦爾察部族考》一文中,根據尼雅哈奇是費英東七世伯祖的世系關係考證,認為尼雅哈奇從蘇完部遷錫伯族的時間在清朝開國(公元1616年)前二百年左右,即明成祖永樂晚年。其實,島田好是按每代三十年計算的,似嫌太長,以每代二十五年計較為合理,則二十二代為五百五十年。從現在上溯五百五十年,為公元1447年,即明英宗正統年間,這一時期正是松花江流域女真族各部重新分化組合的時代。當時蒙古軍師也先進犯京師,脫脫不花侵遼東。在動亂中,海西等部女真族上層分子“率死於也先之亂”,“遼東為之弗靖者數年”。尼雅哈奇之遷錫伯族應和這一歷史背景直接有關。從玉軍汗的五世孫起有貝勒之稱,這應是錫伯族首領歸屬科爾沁蒙古之後的稱號(沿用女真族人勃極烈之稱)。從玉軍汗到五代孫實則歷四代,約一百年的時間,若玉軍汗遷錫伯族在公元1447年前後,則其五代孫稱貝勒當在公元1547年前後,這與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科爾沁蒙古東遷嫩江流域的時間是基本吻合的。

通過以上考察可以看出:明朝錫伯族部族的首領是出自女真族蘇完部瓜爾佳氏的一支,即尼雅哈奇及其後裔,他們的祖居地是今吉林雙陽。尼雅哈奇是今天瀋陽、開原、大連等地錫伯族關姓的祖先;尼雅哈奇的長兄佛爾和、弟珠察的後裔後來都加入了滿洲,成為今天滿族的成員;尼雅哈奇至少有兩個兒子,其中以超墨爾根一支為最盛,尼卡達(尼堪達)一支略次之。

3.從其他家譜和姓氏看錫伯族源考察:

都興智指出,確定一個民族的族源,僅僅弄清其上層人物(王室、汗室)的族源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考察其民族絕大多數成員的族源,才能得出比較客觀、比較合乎事實的結論。

近年來隨著對錫伯族歷史研究的深入,學者們發掘和整理檔案資料,蒐集口碑資料和文物資料。譜牒是重要的文物資料,瀋陽、大連、新疆等地現在都蒐集到了許多有價值的譜牒,除瓜爾佳氏之外,還有其他姓氏的家譜,這些譜牒資料為探討錫伯族族源提供了直接的證據。如瀋陽發現的錫伯族《完顏家系譜》記:“若我先遠,初生於長白山陰混同江岸。遊牧時代,無事蹟可考,實為黃色民族,世稱亞細亞民族,又謂蒙古利亞民族,乃通古斯民族一部分,即古之東胡肅慎,今之女真滿洲部落人也。我之姓氏完顏,與金時完顏·阿骨打同宗,世居今之吉林伯都納磋草溝等處,部落曰西伯滿洲。”

這裡除了把蒙古利亞人種誤成蒙古利亞民族,東胡和肅慎概念相混淆外,明確地記載他們就是金國時期女真的後裔。錫伯族人原來的姓與女真族人一樣,也叫做“哈拉”,姓的分支稱“莫昆(木昆)”。據查,清朝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在七十四個八旗滿洲姓氏之後都記有“康熙時從科爾沁撤回之人”,這無疑就是指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從蒙古科爾沁撥出來的錫伯族、卦爾察和部分達斡爾人。其中錫伯族六十九個牛錄、卦爾察族十個牛錄、達斡爾族五個牛錄。現在雖然無法分清這七十四個姓氏各屬哪個民族,但其中絕大多數是錫伯族人的姓氏應不容置疑。

據現有的家譜資料證明,錫伯族人的姓氏還有約二十個與上述七十四個不同,但其中絕大多數都與《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所記的八旗滿洲其他姓氏同,加在一起約九十幾個,這與錫伯族“原有九十餘個哈拉”的傳說相符。

據《錫伯族簡史》記,西遷伊犁的錫伯族共有二十九個哈拉,四十六個木昆,四十個漢姓。其中徐、劉、藏三姓原來的哈拉不清,實則只弄清了二十六個哈拉。在這二十六個哈拉當中,永妥里氏是由於氏族內部矛盾糾紛從英妥里氏中新分出的氏族姓,圖木爾齊氏是從圖克色里氏族中分離出來的。這樣,得其原始哈拉二十四個。瀋陽地區現據家譜資料查到三十幾個哈拉。把兩地區錫伯族人的哈拉進行核對,除去重複者,共得四十個。試將這四十個哈拉與滿族的哈拉列表進行比較:

錫伯族姓氏       滿族姓氏          金國女真姓氏

瓜爾佳氏(關、管)     瓜爾佳氏           夾谷、古裡甲氏

吳札拉氏(吳)       兀札拉氏

哈斯胡里氏(韓)      哈斯呼理氏

安佳氏(安)        安佳氏

那拉氏(那)        納喇氏            納蘭氏

伊爾根覺羅氏(趙)     伊爾根覺羅氏

寧武圖氏(劉)

胡西哈里氏        瑚錫哈理氏

託庫爾氏(陶、拓)

伊拉里氏(伊)       伊拉理氏           移剌氏

額爾克勒氏(鄂)      鄂勒綽羅氏

富察拉氏(付)       富察氏            蒲察氏

札庫里氏         扎蘇里氏

楊吉爾氏(楊)       楊佳氏

巴雅拉氏(巴、白)     巴雅拉氏

郭洛佳氏(郭)       郭洛佳氏

郭爾佳氏(郭)       郭爾佳氏

蘇木爾氏(蘇)       舒穆魯氏           石抹氏

溫都爾氏(溫、文)     溫都氏            溫敦氏

韓吉利氏(韓)

翰雅拉氏(韓)       哈爾拉氏

郭羅羅氏(郭、國)     郭羅羅氏

何葉爾氏(何、賀)     赫葉勒氏

圖克色里氏        圖色理氏

覺羅氏(肇、趙)      覺羅氏

孔果爾氏(孔、鞏)     孔果絡氏

華西哈爾氏(華)

果爾齊氏(郭、高)     果爾吉氏

札思胡里氏(禮)      札思瑚理氏

吳雅氏(吳)吳雅氏

付佳氏(付)        付佳氏

卜佔那氏(卜)

卜庫索里氏(卜)

英圖裡氏(英、永)

赫舍里氏(康)       赫舍哩氏           紇石烈氏

布爾察氏(卜)       布爾察氏

格齊勒氏(葛)       格齊勒氏

完顏氏(王)        完顏氏            完顏氏

何舍哩氏(胡)       赫舍哩氏           紇石烈氏

白雅拉氏(白)       巴雅拉氏

從表中可以看出,錫伯族四十個姓氏中有三十三個與滿族姓氏相同,佔82.5%,有的姓氏則與金國女真族人的姓氏一脈相承。其中與滿族不同的七個姓氏,已知卜佔那氏是個蒙古姓,其它六姓有三種可能:一是像圖木爾齊氏、永妥里氏一樣,系後分出的氏族姓氏;二是原哈拉在漢譯時用了不同的漢字;三是達斡爾人的姓氏,因當年錫伯族人南遷盛京時有五個牛錄的達斡爾人在內,他們的後裔都融合在錫伯族之中。

都興智認為,譜牒資料絕非向壁虛構,姓氏有著比較牢固的穩定性,一般是不會輕易改動的。在現有的四十個錫伯族姓氏中,沒有發現一個與鮮卑的拓跋、宇文、慕容、長孫、獨孤等姓氏相同或音相近者。據此,只能得出錫伯族源出女真的結論。所以,僅據錫伯族與“鮮卑”音近,而把一個80%以上姓氏與滿族姓氏相同的錫伯族說成是鮮卑的後裔是實在無法使人信服的。

4.從語言和習俗看錫伯族源:

語言是構成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特徵之一,對錫伯族語言進行歷史考察也證明其族源是女真而不是鮮卑。關於錫伯族的語言,清人博明希哲的《西齋偶得》記“其語言近於滿洲”。《侍衛瑣記》則說錫伯族語“非清非蒙”。據語言學家研究認定,錫伯族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滿語語支,應與滿語同源於女真語。在現在查到的錫伯族口語中,也多與滿語相同。

持錫伯族源於鮮卑說的學者認為:錫伯族人原來說的是蒙語,歸清後改說滿語,逐漸失去了原來的語言。對此,已有學者論證其不可能。

都興智認為錫伯族人雖然在明末清初隸屬於蒙古科爾沁部,但他們基本上還是“聚族而居”。從他們的上層分子還自稱貝勒來看,說明仍有相對的獨立性。這種政治上、居住上的相對獨立就決定著他們絕不會喪失自己的傳統語言。合理的解釋只能是:錫伯族人原來說的是女真語,隸屬科爾沁後,受蒙語的一定影響,其語言發生了一些變化,與滿語基本相同又有一定區別,所以在外族人聽來才會有“非清非蒙”或“其語言近於滿洲”的印象。

從習俗來看,錫伯族與滿族相同而又異於東北其他各族的風俗有四:

其一,錫伯族和滿族都忌食狗肉。他們平時都不戴狗皮帽子,不鋪狗皮褥子,這種禁忌最早是出於對狗的珍愛。狗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之一。錫伯族和滿族的先世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為了自身的生存,長年出沒于山林之間,狗是他們狩獵最得力的幫手和夥伴,加之狗又有忠於主人的本能,所以他們特別喜愛和珍重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忌食狗肉和不用狗皮的習俗。

其二,錫伯族和滿族都有以活馬祭祖的習俗。錫伯族的男祖先稱“海爾堪瑪法”,供在西屋外的西牆上,牆上有龕,內放祖宗匣子。逢年過節,叩頭禮拜,還要把自家心愛的好馬獻給祖先。祭祀時先用羽毛或紅布條系在馬尾上,然後將馬牽到神位前,表示供祖先騎用。獻給祖先神位的馬不準婦女騎乘。滿族的男祖先供在西屋內的西牆上,也有祖宗匣。年節時除殺豬祭祖外,也有祭馬的儀式。祭祀時挑選一匹雄健的公馬,牽到祖宗神位前,由本家族的薩滿用滿語褥告。這匹馬被稱作“祖馬”,不但不許女人騎乘,而且拉車時也不準女人坐車。

其三,錫伯族和滿族都有祭祀生育女神的習俗。滿族人祭祀的女祖先叫“佛託媽媽”,俗稱子孫娘娘。它是一個用布或紙做成的口袋,內裝一條長三四丈的五彩絲繩,繩上拴布條,俗稱子孫繩。有的在口袋裡還裝有一個裸體的女性木偶。佛託媽媽口袋平時掛在祖宗神位之旁,過年時將子孫繩扯出,一頭拴在祖宗板上,一頭拉到門外。佛託媽媽是滿族先世對生育女神的崇拜。“佛託”是女真語,滿語“佛我”即“佛託”之音轉,意為女性生殖器。在吉林省琿春曾發現一女性木偶,腹下刻有象徵女陰的菱形符號。

都興智認為,佛託媽媽就是最早的女陰崇拜。錫伯族的女祖先稱“喜利媽媽”,其形制基本與佛託媽媽相似,只是有的彩繩上除拴布條外,還拴有小弓箭、豬羊距骨、搖車、銅錢等物。年三十將長繩扯出,一頭拴在屋內西北角,一頭拴在東南角。據有的錫伯族老人講,祭祖時也比較神祕,平時喜利媽媽的口袋也不許亂動。

都興智認為喜利媽媽和佛託媽媽就是一種神的不同叫法,理由是:雖然彩繩上所拴的東西和繩子拉扯的方向略有不同,但其形制、祭祀時間、方式大體相似,都是一種沒有文字記載的最原始的宗譜。“喜利”是錫伯族語“延續”之意,“喜利媽媽是保佑子孫繁衍的神靈”,與佛託媽媽一樣,也是生育女神。

其四,錫伯族和滿族都以柳樹為生育保護神。錫伯族把自身的繁衍與柳樹聯繫在一起,供奉柳樹神翁,錫伯族語稱“佛多霍瑪法”。他們把柳樹神視為保護降生的神靈,用柳板製做小孩搖車,嬰兒夭折,用柳枝捆綁。成人死後,在墳上插柳枝,或用柳木杆挑招魂幡。這和滿族稱佛託媽媽為“柳枝娘娘”是一脈相承的。滿族人認為柳樹就是他們的祖先,稱佛託媽媽為“柳枝求福之神”。滿族人當中流傳著柳枝、柳葉變成祖先的傳說,在祭祀佛託媽媽時,常常是一頭拴在祖宗板上,一頭拴在柳枝上。

5.錫伯族部民構成:

都興智經過考證認為,明末清初,錫伯族人主要分佈在齊齊哈爾以南至嫩江下游、洮兒河流域和今吉林省扶余縣一帶,構成該部主要部民的女真族人是本地土著,還是從別的地方遷來的,這也可以由《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和其它譜牒資料互相印證。經查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從科爾沁撤回之人”有傳者共二百八十七人,其中世居吉林烏喇(今吉林市)的最多,為八十一人。其次是世居白都訥(今吉林扶余伯都訥)者,為七十二人。世居哈達地方(今遼寧開原東哈達嶺)者為二十三人。世居蘇完(今吉林雙陽)者十八人。其餘還有世居松花江地方者七人,長白山者七人。《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敕修於乾隆九年,當時錫伯族人早已從齊齊哈爾、伯都訥、吉林烏喇三城遷往盛京和北京等地,故所謂“世居之地”當指錫伯族人的祖居地,而不是新遷地。

從家譜資料看,瀋陽錫伯族瓜爾佳氏宗譜記:“原居吉林伯都訥磋草溝人氏”、“原籍伯都訥城屬界錯草溝駐防”;哈什胡里氏家譜記:“於康熙三十九年,再由伯都訥遷入盛京”;何葉爾氏家譜記:“始祖原為妹妹江齊齊哈爾達爾札齊人”;寧武圖氏家譜記:“始祖藤格里先人,曾居滿洲長白山悟拉山西北伯都訥各地”;伊爾根覺羅(趙)氏家譜記:“先世系長白山西伯部落地方人氏”;安姓家譜記:“原籍英城子(今吉林英城子)”;吳姓宗譜記:“我吳札拉(昊姓),原系伯都訥磋草溝錫伯族人也”。可見絕大多數錫伯族人都是伯都訥和松花江流域的土著女真族人,少數來自嫩江流域,這和《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所記是一致的。所以我認為,構成錫伯族部的主體部民應是元明時期的海西女真族人。從一個部落有九十多個姓氏來看,該部應是由許多海西部落遺民逐漸遷徙而構成的一個新的部落群體,該部的形成時間不會早於明英宗正統年間。

都興智認為,由以上論述可以證明,楊賓《柳邊紀略》記錫伯族“土著自言與滿洲同祖”、《滿洲源流考》記清太宗稱“我與爾之先世本是同源”、《乃濟陀音二世傳》記康熙帝對活佛說:“(科爾沁)那裡有我們滿洲人錫伯族、呼勒沁(卦爾察)部落”都是可信的。需要說明的是,清太宗既稱“我與爾(錫伯族)之先世本是同源”,又在天聰九年上諭中說“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曏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多數學者認為,“諸申”就是女真,太宗在這裡稱超墨爾根之裔是女真,而不承認滿洲等部落是女真,這與“我與爾之先世本是同源”顯然是自相矛盾的。

都興智認為,其實這完全是曲解了“諸申”一辭。“諸申”在這裡並不能作為族稱女真來理解,而是有“屬部”、“部曲”、“臣僕”之意。錫伯族部當時隸屬於科爾沁蒙古,是科爾沁的屬部,故稱其為諸申。

最後,關於錫伯族的族稱,都興智教授贊同“莝草”一說,因在錫伯族人的家譜中多記有“伯都訥錯(磋)草溝”這一地名。

“錯草”、“磋草”即“莝草”之異寫。先是以地貌特徵命地名,然後以地名命部落之名,之後成為族名,最後有成為姓氏者。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扶余縣:即今黑龍江盛雙城市,是黑龍江地區設置較早的市(縣)份。早在距今三至四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雙城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期,這裡分佈著肅慎族先民。公元前兩千多年,肅慎族人向帝舜貢獻矢、石。兩漢時期稱為扶余。南、北朝初期稱勿吉,後期屬勿吉伯咄部。隋朝時期屬伯咄。唐朝聖曆元年(公元698年)後,伯咄為渤海國鄭頡府屬地。遼國初期屬東京道濱江州烏薩扎部。公元十世紀渤海國滅亡,其地為生女真完顏部所有。金國時期屬上京會寧府肇州地。元朝時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境。明朝初期為奴爾幹都司所轄之納鄰河衛(拉林河衛),後屬女真四部之一的扈倫部屬下的烏拉部。清朝初期屬寧古塔昴幫章京。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屬寧古塔將軍營;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為寧古塔副都統衙門所轄;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為阿拉楚喀副都統衙門屬地;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設雙城堡協領衙門,為雙城設治之始;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裁協領,設副都統銜總管;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設雙城市廳,置理事撫民通判,兼管拉林,旗(滿族人)、民(漢族人)分治;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歸吉林省濱江道管轄;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設雙城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為雙城縣;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廢濱江道,由吉林省直轄,為一等縣;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日寇入侵,立偽雙城縣公署,歸濱江省管;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11月27日光復,成立雙城縣民主政府,隸屬松江省哈南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4年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合併,雙城為黑龍江省協轄。1958年8月1日設松花江專署,雙城縣歸其管轄。1959年5月歸哈爾濱市屬。1965年8月又重屬松花江行署管轄。1988年設雙城市(縣級),1996年11月5日重歸哈爾濱市。

察布查爾縣:察布查爾一詞源於錫伯語,為“糧倉”之意。察布查爾自治縣地處新疆烏孫山地及伊犁河谷地之間,東西長約九十六公里,南北寬約七十公里,總面積四千四百三十平方公里。公元前二世紀,察布查爾僻處要荒,先後為寨種、月氏居牧。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列入漢朝版圖。西漢迄晉為烏孫國,南北朝時期為悅般國,隋唐為西突厥屬地。至唐為昆陵都護府下溫鹿洲都督府轄地,公元720年歸北庭都護府統轄。南宋時屬西遼轄,元初為察合臺封地,至公元1274年屬阿里麻裡行中書省轄。元末為翰亦刺地,明屬也先瓦刺之後,分四衛拉特,準噶爾部崛起居之。至清興,準噶爾建庭於此,成為準噶爾政治、宗教之中心和渾臺吉噶爾丹策凌兀魯思(即蒙語領地之意)。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朝平定準噶爾後,察布查爾變為荒無人煙的原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朝政府自東北調遣錫伯軍民共約四千餘人西遷伊犁,進駐察布查爾屯墾戍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7年),按新額魯特例,不論旗分,以近二百戶為一牛錄,錫伯昂吉共編為八旗八牛錄:鑲黃旗(烏珠牛錄)、正黃旗(寨牛錄)、正白旗(依拉齊牛錄)、正紅旗(堆齊牛錄)、鑲白旗(孫扎齊牛錄)、鑲紅旗(寧古齊牛錄)、正藍旗(納達齊牛錄)、鑲藍旗(扎庫齊牛錄)。錫伯八旗,後稱錫伯營,隸屬於伊犁將軍府錫伯營領隊大臣直轄。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為“伊犁塔蘭奇蘇丹汗國”地方割劇政權所轄。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淪為沙俄殖民地,劃歸沙俄七河省管轄。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清政府收回伊犁。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錫伯營仍屬伊犁將軍統轄。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錫伯營屬伊犁鎮邊使署轄。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錫伯營屬伊犁鎮守使署轄,受新疆都督節制。今縣境內坎鄉、海努克、加尕斯臺,自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起皆屬寧遠城阿奇木伯克轄,至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隸屬寧遠縣(今新疆伊寧)轄。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劃歸鞏留縣轄。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1月14日,撤銷伊犁錫伯營(包括四營),同時成立河南設治局(因處伊犁河南岸而命名)。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月1日,升格為縣,正式成立河南縣,海努克、加尕斯臺同時劃歸河南縣轄,隸屬於伊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河南縣被鑑定為三等縣。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5月4日,河南縣因與河南省重名,改名寧西縣。1944年成立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政府,寧西縣改稱蘇木爾縣。1950年6月11日蘇木爾縣複稱寧西縣,併成立寧西縣人民政府,隸屬伊犁專員公署。1951年,坎鄉由伊寧縣劃歸寧西縣轄。1954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寧西縣更名為“察布查爾”,併成立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作者伲瑪哈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