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中國古代史 東晉 中國歷史 晉元帝 史詩雜談 2017-06-08

西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之貴族與門閥大族的支持下於318年稱帝,即帝位。

他即位後,因在皇族中聲望不夠,勢力單薄,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穩。但他重用王導,王導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馬睿,也使北方南遷的士族擁護司馬睿,進而穩定東晉政權,維持偏安江東的局面。司馬睿十分感激王導,任他為宰相,執掌朝政,時人謂"王與馬,共天下"。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東晉是門閥政治發展的鼎盛時期,較顯著特徵是皇權的衰落。王、謝、庾、桓等門閥大族先後共同支配著東晉王朝的政局,歷史上有名的"東晉四大家族"指的是、謝四家。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王與馬共天下--琅琊王氏

王與馬,共天下:說的是東晉時的琅琊王氏家族與當時的皇室力量勢均力效,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百姓稱為"王與馬,共天下":"馬"指的是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王‘’便指的是琅琊王氏一族,其中最顯赫的人物當屬王導,琅琊王氏進入極盛時期。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司馬睿的發跡與北方大族琅琊王氏是分不開的,尤其是王導、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王導

王導出身於魏晉名門“琅玡王氏”,早年便與司馬睿友善,建議其移鎮建鄴,又為他聯絡南方士族,安撫南渡北方士族。司馬睿在登基典禮上,讓王導與他一同坐在龍椅上,后王導官居宰輔,司馬睿完全信任王導,叫他“仲父”,把他比作“蕭何”。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王導也經常勸諫司馬睿克己勤儉,優待南方,與人為善,上演了一場君臣相敬之佳話。王導共輔佐元帝、明帝、成帝三任帝王,與其兄王敦一內一外,成為東晉初期王朝的實際締造者與操縱者。后王導去世,其葬禮規格同霍光、司馬孚,為東晉中興名臣之最。

王敦

他是為東晉丞相王導的堂兄,其出身琅琊王氏,曾與王導一同協助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成為當時權臣,但卻一直有奪權之心,最後亦因而發動政變,史稱"王敦之亂",後被鎮壓平定。王敦覆亡後,其各黨羽都被追捕,但琅琊王氏並未被牽連,如王導等人更獲加官晉爵。王敦病逝,時年五十九歲。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王氏子孫及家族成員也多為朝中要員,此外,王氏家族曾先後出過8個皇后,並與皇室公主聯姻的有20多人。軍事上又多掌握兵權,政治地位不可動搖,對整個東晉王朝影響至深。文化界,王氏一族亦頗負盛名,如: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等。在整個六朝時代,山東琅邪王氏家族,為官做到五品以上的,有161人。其中,做到一品的多達15人,十分顯赫。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舊時王謝堂前燕--陳留謝氏

劉禹錫的那首詩句膾炙人口"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指的是上述的琅琊王氏及陳留謝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能與琅琊王氏相比肩的,唯有謝氏家族。"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來描述王謝二族當年的無比風光。謝氏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卻很快,其中代表人物--謝安。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謝安

謝氏的發跡也是從謝安這一輩開始,其堂兄謝尚,弟謝萬出仕後,家族開始興旺,到謝安任相時達到頂峰。謝安讓侄子謝玄組建北府兵,對東晉朝有深遠影響:淝水之戰中打敗前秦,北府兵功勞甚大,但也是後來的北府兵首領劉裕推翻東晉,代之以宋。但與王氏比起來,謝氏還是有差距,卻也是頂級門閥之一。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謝安此人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性情閒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氣度。他治國以儒、道互補;作為高門士族,能顧全大局,以謝氏家族利益服從於晉室利益。王儉稱其為"江左風流宰相"。張舜徽贊其為"中國歷史上有雅量有膽識的大政治家"。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陳郡謝氏在文學藝術方面的貢獻也是很傑出的,例如:謝靈運、謝眺也出自謝氏世家。此外,東晉女詩人謝道韞,是謝安的侄女,謝奕之女,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

蕭統《文選》的詩歌部分共收錄南朝20位詩人共173首,其中20位詩人中有5位來自陳郡謝氏,分別是:謝混、謝瞻、謝靈運、謝惠連和謝朓,他們入選的詩歌作品達71首之多,佔所有南朝詩人入選作品的1/3更多。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王朝的反叛家族--譙國桓氏

齊桓公後裔,在東晉時期,龍亢桓氏(譙國桓氏的分支)與陳郡謝氏一直處於分庭抗禮之狀態。桓氏一族發跡於桓溫的父親桓彝(yí),晉元帝時受封安東將軍,之後“累遷中書郎、尚書吏部郎,名顯朝廷”。其家族代表人物--桓溫

琅琊王氏南渡之前已為高門,潁川庾氏以外戚晉身,白手起家的只有桓氏、謝氏。謝氏與桓氏兩大家族的崛起大致同時,但謝氏一直被桓溫壓制,經謝尚、謝安、謝玄多人幾十年經營才憑淝水之戰的功勳成為頂級士族。只有桓氏憑藉的是桓溫一人之力,在短短十幾年裡,迅速竄升為頂級士族。桓溫之能,斯為可觀!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若不流芳百世,就遺臭萬年--桓溫

東晉權臣,他是桓彝之子,晉明帝的女婿,被封為荊州刺史、安西將軍。因溯江而上滅亡成漢政權而聲名大奮,又三次出兵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戰功累累。後獨攬朝政十餘年,操縱廢立,意奪取帝位,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於朝中王、謝而未能如願。其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錫,但因謝安等人藉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實現。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王敦只想做霍光,而桓溫才是真的想做曹操,他一直有篡晉自立的野心。攻滅成漢、三次北伐,都是在樹立自身威信,撈取政治上的資本,為篡立做準備。"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耶。"的名言,便出自桓溫之口。

371年,桓溫帶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廢除司馬奕的帝位。理由是司馬奕不能生育,褚太后只得集百官於朝堂,下詔廢司馬奕為東海王。而後,桓溫親率百官至會稽王邸,迎司馬昱入朝,擁立為帝,是為晉簡文帝。桓溫廢立後,大力清除異己,其誅除庾氏,威勢極盛一時,簡文帝雖為皇帝,卻形同傀儡。後桓溫病重而死。

晉朝開國百餘年,從未發生廢立之事。桓溫擅行廢立,令百官震慄。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桓溫死後,其子桓玄起兵反叛,逼迫晉安帝禪位,於公元404年建立桓楚政權。桓楚政權被劉裕的北府軍打敗後,桓氏家族餘眾仍與晉室對抗多年。桓氏一族的反叛,也讓本就日趨沒落的東晉王朝,變得更加搖搖欲墜,終被劉宋所取代。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東晉四大家族--潁川庾氏

庾氏家族在東晉四大家族中屬於影響較小、實力較弱的。但在短短几十年內,庾氏家族卻經歷了其他大族需要花費上百年時間才經歷的政治歷史演變軌跡。其家族代表人物--庾亮、庾文君等。庾氏家族在晉之前名位不顯,“難入高門之列”,後經庾氏族人在文學上的造詣並和皇室聯姻,地位得以擢升。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庾亮

庾亮接任大權臣王導的位置,且其妹庾文君嫁世子司馬紹(晉明帝)為妃,他與司馬紹結為布衣之交。司馬紹駕崩後,庾太后臨朝,庾亮與王導等共同輔政,但政事實際由庾亮決斷。

但北伐的失敗則是庾氏家族由盛而衰的轉折點。339年,庾亮部署諸將,意圖北伐,但遭朝臣反對。不久,邾城失陷,致使庾亮北伐遇挫,憂悶成疾終逝世。庾亮死後其弟庾冰接任大權臣職務,庾翼把持東晉最重要的外鎮官員荊州刺史一職。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家族文學成就

東晉前期是庾氏家族政治上的峰巔,是該家族成員建功立業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是這個家族文化上最輝煌的時期。

庾亮有文集二十一卷,今已佚。主要作品有《讓中書監表》《武昌開置學官教》等,此外,他還善書法,《淳化閣帖》收錄有其墨跡《書箱帖》五行。

庾翼:東晉中期將領、外戚、書法家,有文集二十二卷,《唐會要》將其尊為"魏晉八君子之一"。庾翼工書法,今有行楷《故吏帖》七行、六十字收入《淳化閣帖》中。《宣和書譜》稱其"善草隸,與王羲之並馳爭先。"

王馬共天下,舊時王謝:東晉可與皇家匹敵的四大顯赫家族!

小史個人之見:

在東晉,那也是個拼爹的時代!且一人得道,則雞犬亦昇天!普通老百姓,想要出人頭地出仕做官,難於上青天~

讀史明志,翻翻書,看點兒歷史~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