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怎麼做才能幸福,日本哲人傳授你心理學巨頭阿德勒的哲學

人生怎麼做才能幸福,日本哲人傳授你心理學巨頭阿德勒的哲學

原因論 vs 目的論

原因論:當下的自己是由於過去影響而成的,比如因為受到精神創傷,所以才會活得不幸福。

目的論:當下的自己是由當下的自己選擇的,不存在“過去”這樣的事實。過去服務於當下的目的,用於解釋。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個人的過去也是。人們為了解釋當下的自己,篡改過去的記憶,服務於某個目的。過去不存在,只是現狀捏造出來的。

心理諮詢的三稜鏡

心理諮詢的三稜鏡:可惡的他人,可憐的自己,以後怎麼做?

幾乎全部的諮詢,講述者訴說都是可惡的他人,可憐的自己,沉湎於過去。阿德勒只關注三稜鏡的第三面,以後怎麼做?

哲人:我並非因為冷漠而置若罔聞,是因為這些事情不值得談論,所以才置若罔聞。的確,假如我聽他傾訴“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然後再隨聲附和地說些“那一定很痛苦吧”或者“你根本沒有錯”之類的安慰話,對方也許會得到一時的慰藉,也許會產生一種“接受心理輔導真好”或者“和這個人交談真好”之類的滿足感。但是,這之後的每一天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倘若再次受傷還會想要尋求治療。最終這不就成了一種依賴了嗎?正因為如此,阿德勒心理學要談論的是“以後怎麼做”。

問題的五階段

  1. 求表揚
  2. 博取關注
  3. 權力鬥爭,反抗,不順從
  4. 復仇
  5. 證明無能

關於表揚

阿德勒否定表揚。

不要表揚,也不要批評。表揚和批評意味把自己放在比對方高的地位上,意味著自己有權利去對對方作出評價。

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看待,平等地看待。

人的一切苦惱,都是人際關係的苦惱

阿德勒哲學的基本原則:人的一切苦惱,都是人際關係的苦惱

不存在所謂的個人煩惱,即什麼生存的意義,一切都是人際關係的苦惱。孤獨,衝突,競爭,嫉妒,脫離人際關係就不會存在。

因為苦惱來自於人際關係,所以很多人為了避免苦惱,選擇不與他人產生關係,現代社會的宅。

這樣做最大的問題是,人的苦惱是人際關係的苦惱,人的快樂也都是人際關係的快樂,選擇不要苦惱,也意味著選擇不要快樂。

想要幸福,就要勇敢去面對苦惱,也就是勇敢去面對人際關係,於是才有這個書名 「幸福的勇氣」

要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

無法愛自己也無法愛別人,無法信賴自己也無法信賴別人

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內心不安,最終只會變得狹窄只關注自己

想分手時,問題不在於“喜歡還是討厭對方”, 而在於“喜歡還是討厭現在的自己”

根據目的論,因為下了決心想要分手,所以想的全是對方的缺點,以此來說服自己分手是對的。

要獲得歸屬感只有一個辦法,無條件信賴他人,建立關係。

那怎麼能確認別人是否信賴自己呢?

課題分離的觀點:別人怎麼想你,對你什麼態度,是自己完全無法控制的意見事情

也正因為我們完全無法得知對方的態度,所以必須選擇無條件信賴。

共同體感覺

一戰時阿德勒作為軍醫被派上了前線。

面對戰爭的母題,弗洛伊德開始從人性中尋找“導致戰爭的原因”,阿德勒走了實踐的方向,怎樣才能停止戰爭?

阿德勒得到的結果是共同體。

共同體感覺的意思是,把每個人都當成同伴來看待。只有每個人對別人都有共同體感覺,戰爭就會停止。

特蕾莎修女被問到“為了世界和平,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回答:“回家後善待家人。”

(這話讓我感動。與人交流時我經常會說辛苦了,謝謝你,想傳達的就是同樣的感覺。可惜一是說多了話語會喪失其意義,二是別人似乎並沒有感受到類似的感覺)

如何實踐共同體感覺?

主動去信賴別人,做最先付出的那一個。

信賴眼前的人,與他們交朋友。

關於愛

這個話題如此嚴肅,以至於通常被忽略,或者用極輕浮和籠統簡單的態度來帶過。

如果認為這個主題是重要的,那為什麼生活中會缺少深刻和嚴肅的討論?

我們幾乎從不去談論愛,也對,我們從來不去嚴肅對待和討論任何話題。

兩個階段:兩人相遇,是物慾的階段,確立關係後,是如何相處(阿德勒的愛講的是如何相處)

看到好的玩具想要得到的,佔有慾,征服欲,本質是一種物慾。在確立關係前本質是一種物慾。

注:阿德勒討論的是婚姻的愛,而不是談戀愛的愛(儘管在我看來兩者應該是統一的)

阿德勒提出,愛別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從來沒人教過我們如何去愛,如此重要的課程,卻沒有教科書,也沒有教學。

以至於大部分人認為愛是天生俱來,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那怎樣才是愛一個人?

我們都想要得到幸福,所以我們需要愛。

關係中主語的變化

當在一段關係中,考慮問題時的主語不再是我,或者是你,而是我們。不再是追求自己的幸福,也不再是追求伴侶的幸福,而是追求我們的幸福。

人的煩惱是源自於人際關係,其中最大的部分是自我意識過剩的自我,為了追求幸福,需要愛,愛需要擺脫自我意識,從自我中解脫,從而實現自立,在真正意義上接納世界。

擺脫自我意味著:追求共同體感覺 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對社會的關心,對他人的關心。

自我意識過剩意味著,主要思維方式是想著如何獲得別人的愛(而不是如何去愛別人)

人之所以會有自我意識過剩的問題,是因為從出生開始就受到父母的照顧,小孩必須學會吸引父母的注意,才能生存,生存是中心命題,從而養成的思維模式是,想要生存,就要獲得別人的注意(愛)。

想要擺脫自我意識,只有愛。“愛是自立,是成熟,我們通過愛他人能逐漸成熟起來”

愛情中的自卑情結

被動的愛 vs 主動的愛

被動的愛:察覺到對方的好感,自己也會對對方有好感。“愛是明明沒有任何保證卻依然會發起行動,抱著自己如果愛對方,那麼對方心中也會產生愛的想法,全心全意自我奉獻。被動的愛是需要對方的擔保的。也就是我愛你的前提是,你也愛我。如果你愛我,我就愛你。如果你收回你的愛,那麼我也收回我的愛。

主動的愛:不需要對方反饋愛,不管對方如何看自己,只是去愛。

被動的愛的問題在於,需要對方愛的保證。

阿德勒認為這種需要對方愛的保證,就是一種自卑情結。

通過目的論來分析愛的自卑情結,不是因為你不愛我,所以我也不愛你,而是因為善(避免自己受傷),我決定不愛你,所以製造出自卑情結。

解決自卑情結的方法: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愛是你的課題。但是,對方如何迴應你的愛,那是他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掌控。能做的唯有課題分離,主動去愛。

“如果你愛我,我就愛你”意味著只關注對方有沒有愛自己,這種只關注自己的愛情,對方又怎麼會想要呢。

阿德勒談到來愛情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比如我愛對方,對方不愛我,怎麼辦?

這就是被動的愛 vs 主動的愛。

我的想法是,感情中情緒那麼強和熱烈,要怎麼做才能不受情緒影響呢?

如果這樣問,阿德勒肯定會通過目的論來分析,情緒只是一種控制別人的手段,一切都會還原到,自己不願受傷而製造出各種原因。

比如沒有遇到命中註定的人

日常肯定遇到有好感的異性,為什麼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還是因為害怕失敗,所以騙自己,命中註定的那個人還沒出現。

懷有“命中註定”這種想法的危害是:活在幻想中。認為雖然現在幸福還沒到來,但只有等到命中註定的那個人,一切煩惱都會消失。

其實就是懶跟蠢吧。

關於等待愛情

哲人:跳舞。不去想未知的將來也不去考慮根本不存在的命運,只是與眼前的伴侶一起舞動“現在”。阿德勒認為舞蹈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遊戲”,他也廣泛地向孩子們推薦。愛情和婚姻正如兩個人一起跳的舞蹈,不去想將會走向何處,牽著對方的手,關注今天的幸福與此時此刻的感動,不停旋轉不停律動。你們跳動過來的長長的舞蹈軌跡,人們就會稱其為“命運”。

哲人:你現在只是站在人生這一舞場的角落裡旁觀著跳舞的人們。感嘆“不會有人願意與這樣的自己跳舞”,並在內心深處焦急等待著“命中註定的人向自己伸出邀請之手”。就這樣,咬緊牙關拼命守護著自己,以免更加傷心更加討厭自己。

你應該做的只有一件事:牽起身邊人的手,盡情盡力地去跳舞。命運由此開始。

主動去愛,自立起來,選擇人生。

“所有問題都可以還原為勇氣”,

阿德勒的哲學就是勇氣的哲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