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
"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生態思維,以生態學有機整體論的觀點思考,是生態文明的思維方式。它是適應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需要產生的,是人類新思維。這是思維方式轉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在理論上,從以人與自然主一客二分哲學觀點的思考,轉向以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哲學觀點思考;在實踐上,以生態學有機整體論的觀點思考,實現人類社會的經濟一社會一文化的全面轉型。

人類思維是歷史地發展的。我國古代,以“天地人和”的整體性觀點思考;現代工業文明社會,以人與自然主一客二分、人統治自然的觀點思考,遵循人與自然分離和對立的分析性思維;未來生態文明時代,是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的整體性思維。

中國古代哲學,以“天人合一”的哲學思考,是人與自然統一的整體性思維。它是來源於《易經》,以太極圖表示的循環思維。它認為所有事物有陰有陽,圓形的太極圖由陰(黑)和陽(白)構成,它們同在一個圓內,是相互依賴的、和諧的整體;陰內有白點,陽內有黑點,表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陽,陰陽互動是不斷循環的過程。陰陽循環思維是中國思維方式的特徵。

西方哲學,以還原論的觀點思考,是分析性思維,以線性非循環思考為特徵。它強調“分”。它的指導思想認為,可以把世界比喻為一臺機器,機器是可以“分”的。人們認識事物的關鍵是分化,研究一個事物,就把它細分、再細分,研究清楚每一個細節,再還原到整體,稱為還原論。根據還原論,認識和把握事物的關鍵是“分”,分得越來越細、越小,再細、再小。首先,把統一的世界分為自然界和社會,自然和社會作進一步劃分,分得很細、很碎、很窄;同時,把科學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並作進一步劃分,分得很細、很碎、很窄。人也是一臺機器,可以拆分為許多零部件,人的認識是認識這些零部件。這種思維方式,以還原論的觀點思考,以線性非循環思維為特徵。馬克思指出:分析性思維方式,“把自然界的事物和過程孤立起來,撇開廣泛的總的聯繫去進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們看做運動的東西,而是看做靜止的東西;不是看做本質上變化著的東西。而是看做永恆不變的東西;不是看做活的東西,而是看做死的東西。”

分析性思維,雖然有助於人們對事物的深入的、細緻的認識;但是,往往又使人們入片面性,因為所有事物都是以整體的形式存在和起作用,其要素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體大於它的各部分之和,因為部分的相互作用產生了新東西。這種分析性思維方式的運用,在社會領域,製造了一個分裂、對立和紛爭的世界;在科學技術領域,製造了一個學科分科和專業化不斷深入的世界;在社會物質生產領域,製造了一個分工不斷精細化的線性的世界。無論是“資本”主導市場,還是“權力”主導社會的情況下,工業文明社會的兩個主要因素的作用:一是資本增值和擴張不受限制,二是權力擴張不受制衡。它們在自然資源沒有價值的觀點主導下,對資源的掠奪、濫用和浪費沒有止境,從而出現生態危機;在權力擴張不受制衡主導下,出現以不平等不公正表現的社會危機,這具有必然性。它所遵循的思維方式主要特點是線性非循環的思考。

工業文明的社會物質生產,以分析性線性思維進行生產設計,一是採用線性非循環的生產工藝,二是追求單一生產過程和單一產品最優化,三是分工精細化和生產與產品專門化。雖然它取得偉大成就,但是它以排放大量廢料為特徵,製造了垃圾圍城和“鋼鐵域墓”,如廢棄鋼鐵廠、汽車墳墓、飛機墳墓、坦克墳墓、輪胎墳墓、艦船墳墓等,以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和資源短缺表現的全球性生態危機,成為威脅經濟發展和人類生存的嚴重問題。同樣,在社會領域,它推動了一個分裂、對立和紛爭的世界,各種社會危機成為全球性問題,人和社會的生存和發展處於嚴峻的危險之中。

人類社會新時代需要創造新思維,從工業文明的思維方式,向生態文明的思維方式轉變。生態思維,以生態學的整體性觀點思考問題,又稱生態學方法。蘇聯科學院院士、著名地理學家格拉西莫夫說:“把生態學解釋為除系統方法和控制論方法外,研究自然和社會的各種對象的專門的一般科學方法要正確一些。生態學方法的目的是揭示科學研究對象和它周圍環境之間存在的聯繫。”在這裡,“生態學不是指一門科學,而是一種觀點,一種特殊的方法。它研究生命和環境,包括人類社會和人類活動的所有問題的規律性。”他說:“生態學方法在科學技術革命時代具有特殊現實性。因此,‘生態學方法’這一術語在這裡應該從‘科學認識的生態學途徑’或‘科學的生態學思維’的廣義方面去理解。”

在這裡,生態思維以生態學的觀點思考和行動,生態學成為一個“顛覆性的科學”。這就是全球性興起生態化的浪潮,以生態學顛覆所有科學、所有社會物質生產和生活,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浪潮,一個科學和社會生態化浪潮。例如,物理生態學、化學生態學等,生態化所有自然科學;出現生態哲學,生態倫理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政治學、生態法律、生態文化等,生態化所有人文社會科學;甚至“顛覆”整個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社會向生態文明社會轉變。

人類活動的生態學思考,出現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的生態化或綠色化。例如,社會物質生產的生態設計,生態工業園區、生態農業園區、生態牧業、綠色消費等浪潮一浪逐一浪地發展。人類社會實踐的生態化,將推動人類向生態文明的新社會邁進。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態文明關鍵詞》(主編:黎祖交 本條作者:餘謀昌 編輯 呂子喬)

"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生態思維,以生態學有機整體論的觀點思考,是生態文明的思維方式。它是適應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需要產生的,是人類新思維。這是思維方式轉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在理論上,從以人與自然主一客二分哲學觀點的思考,轉向以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哲學觀點思考;在實踐上,以生態學有機整體論的觀點思考,實現人類社會的經濟一社會一文化的全面轉型。

人類思維是歷史地發展的。我國古代,以“天地人和”的整體性觀點思考;現代工業文明社會,以人與自然主一客二分、人統治自然的觀點思考,遵循人與自然分離和對立的分析性思維;未來生態文明時代,是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的整體性思維。

中國古代哲學,以“天人合一”的哲學思考,是人與自然統一的整體性思維。它是來源於《易經》,以太極圖表示的循環思維。它認為所有事物有陰有陽,圓形的太極圖由陰(黑)和陽(白)構成,它們同在一個圓內,是相互依賴的、和諧的整體;陰內有白點,陽內有黑點,表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可分割的。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陽,陰陽互動是不斷循環的過程。陰陽循環思維是中國思維方式的特徵。

西方哲學,以還原論的觀點思考,是分析性思維,以線性非循環思考為特徵。它強調“分”。它的指導思想認為,可以把世界比喻為一臺機器,機器是可以“分”的。人們認識事物的關鍵是分化,研究一個事物,就把它細分、再細分,研究清楚每一個細節,再還原到整體,稱為還原論。根據還原論,認識和把握事物的關鍵是“分”,分得越來越細、越小,再細、再小。首先,把統一的世界分為自然界和社會,自然和社會作進一步劃分,分得很細、很碎、很窄;同時,把科學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並作進一步劃分,分得很細、很碎、很窄。人也是一臺機器,可以拆分為許多零部件,人的認識是認識這些零部件。這種思維方式,以還原論的觀點思考,以線性非循環思維為特徵。馬克思指出:分析性思維方式,“把自然界的事物和過程孤立起來,撇開廣泛的總的聯繫去進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們看做運動的東西,而是看做靜止的東西;不是看做本質上變化著的東西。而是看做永恆不變的東西;不是看做活的東西,而是看做死的東西。”

分析性思維,雖然有助於人們對事物的深入的、細緻的認識;但是,往往又使人們入片面性,因為所有事物都是以整體的形式存在和起作用,其要素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體大於它的各部分之和,因為部分的相互作用產生了新東西。這種分析性思維方式的運用,在社會領域,製造了一個分裂、對立和紛爭的世界;在科學技術領域,製造了一個學科分科和專業化不斷深入的世界;在社會物質生產領域,製造了一個分工不斷精細化的線性的世界。無論是“資本”主導市場,還是“權力”主導社會的情況下,工業文明社會的兩個主要因素的作用:一是資本增值和擴張不受限制,二是權力擴張不受制衡。它們在自然資源沒有價值的觀點主導下,對資源的掠奪、濫用和浪費沒有止境,從而出現生態危機;在權力擴張不受制衡主導下,出現以不平等不公正表現的社會危機,這具有必然性。它所遵循的思維方式主要特點是線性非循環的思考。

工業文明的社會物質生產,以分析性線性思維進行生產設計,一是採用線性非循環的生產工藝,二是追求單一生產過程和單一產品最優化,三是分工精細化和生產與產品專門化。雖然它取得偉大成就,但是它以排放大量廢料為特徵,製造了垃圾圍城和“鋼鐵域墓”,如廢棄鋼鐵廠、汽車墳墓、飛機墳墓、坦克墳墓、輪胎墳墓、艦船墳墓等,以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和資源短缺表現的全球性生態危機,成為威脅經濟發展和人類生存的嚴重問題。同樣,在社會領域,它推動了一個分裂、對立和紛爭的世界,各種社會危機成為全球性問題,人和社會的生存和發展處於嚴峻的危險之中。

人類社會新時代需要創造新思維,從工業文明的思維方式,向生態文明的思維方式轉變。生態思維,以生態學的整體性觀點思考問題,又稱生態學方法。蘇聯科學院院士、著名地理學家格拉西莫夫說:“把生態學解釋為除系統方法和控制論方法外,研究自然和社會的各種對象的專門的一般科學方法要正確一些。生態學方法的目的是揭示科學研究對象和它周圍環境之間存在的聯繫。”在這裡,“生態學不是指一門科學,而是一種觀點,一種特殊的方法。它研究生命和環境,包括人類社會和人類活動的所有問題的規律性。”他說:“生態學方法在科學技術革命時代具有特殊現實性。因此,‘生態學方法’這一術語在這裡應該從‘科學認識的生態學途徑’或‘科學的生態學思維’的廣義方面去理解。”

在這裡,生態思維以生態學的觀點思考和行動,生態學成為一個“顛覆性的科學”。這就是全球性興起生態化的浪潮,以生態學顛覆所有科學、所有社會物質生產和生活,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浪潮,一個科學和社會生態化浪潮。例如,物理生態學、化學生態學等,生態化所有自然科學;出現生態哲學,生態倫理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政治學、生態法律、生態文化等,生態化所有人文社會科學;甚至“顛覆”整個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社會向生態文明社會轉變。

人類活動的生態學思考,出現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的生態化或綠色化。例如,社會物質生產的生態設計,生態工業園區、生態農業園區、生態牧業、綠色消費等浪潮一浪逐一浪地發展。人類社會實踐的生態化,將推動人類向生態文明的新社會邁進。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態文明關鍵詞》(主編:黎祖交 本條作者:餘謀昌 編輯 呂子喬)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生態思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