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與圓,第38章 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門(4)'

哲學 自行車 讀書 梨子 欠自己一個加油的模樣 2019-08-23
"

人要終生學習,才能終生進步。你要生活,你就必須要行動,只是有些人的行動是被動的。有些人的行動是主動的。只有主動的行動你才更有學習的慾望,你才能學習得更多更快。所以每個人都在終生學習,只是學習得多與少,好與壞的問題。學習不一定只是看書,從生活中,從經驗中,從行動中的學習對人來講作用更大,效果更好。

學習不僅是能力的問題,更是態度的問題。你要能終生學習,要取得好的學習效果,首先你就要有學習的慾望,真正的學習促進者只能是學習者自己,沒有學習慾望的人,有再強的學習能力也是沒有用的。

但學校裡的學習在人生中不能馬上見到運用成效,它只是一種潛在的財富,而且學校中的學習是我們無法按愛好來選擇的,基礎教育規定你要學什麼,你就得學什麼,沒有選擇。何況即使讓我們選擇,我們也無法選擇,因為作為還沒有步入社會的學生,我們懂得太少,根本無法知道我們真正喜歡什麼,因此對於學校中的學習,我們無法有強烈的慾望。但行動中的學習就不同了,行動中的學習關係到人的生存大計,關係到人的未來發展,而且行動中的學習是馬上就能見到成效的,所以行動中的學習者才更有學習的慾望。

當你不斷地去行動時,你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在行動中學習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它由四個階段構成一種學習循環。這四個階段分別是:(1)體驗;(2)思考;(3)形成理性;(4)實際應用。

(1)體驗首先談談體驗的問題。在禪宗的公案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哲學教授去見南泉禪師,問了一些大問題:上帝、天堂、地獄,以及最終的真理、時間和空間;他說了一大堆。南泉聽完後說:“等一等,先喝杯茶吧。”

這個教授有點不悅。他問的是如此大的問題,而這個傢伙卻端給他一杯茶!因此他說:“不要轉移話題!”南泉說:“我不是在轉移話題,我就是在把你帶入正題。”他泡好茶,教授啜了一口,然後南泉問:“請問你這茶味道如何?”這位教授不假思索地說:“你自己去品嚐。味道是無法拿來討論的。”

南泉說:“你是一個好人。將來有一天你或許會明白。至少你不是一個白痴。至於最終的實相、涅槃的真義、開悟的真義……你連茶的味道都說不出來,而卻在談開悟之事?”

人世間的真理是無法通過言傳和讀書來掌握的,你必須去體驗。就像品茶一樣,茶的味道是無法表述的,你要知道茶的味道就只有去品嚐。所以毛澤東在著名的《實踐論》中說:“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

佛經的第一句話也總是:如是我聞。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告訴你經書的記載只是對佛祖講道的聽聞,要真正理解,就必須在生活中去體會、運用。

人只有在行動中才能學習行動,就像無論你讀了多少本關於騎自行車的書,如果你不騎上自行車練習,你就永遠不可能學會騎車。所以要學習行動:首先你必須得開始,得去行動,你才有體驗。

(2)思考其次你得運用你的大腦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知識。但我們常常在對事情沒有更多思考的情況下,讓它順其自然的發生,我們只是被動地反應,沒有積極地思考,也就沒有主動地行動。

人的學習都有一個過程,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人開始的學習都只是初步的瞭解,是一種感性知識,要在多次的反覆中,認真思考,才能上升到理性,即掌握規律。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要認真思考。古語有“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也就是我們普通說話所謂“讓我想一想”,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就要勤動腦,勤思考,遇到事情就要“讓我想一想”。勤快不只是指一個人勤於動手,也要勤於動腦。行動中接觸的各種現象都只有通過動腦子思考才能把握本質。

(3)形成理性體驗式學習不是為了瞭解現象,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規律。一位老電工師傅告訴我,集他幾十年做電工的經驗,他發現同一根導線中,有多少電流流進去,就有多少電流流出來。我笑著告訴他說:“這條規律我沒用一分鐘就知道了,因為在我讀初中時基爾霍夫定律就告訴我了。”

感性認識只有上升到理性知識才能對實踐有指導作用。毛主席說:“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律性,就必須經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製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論的系統,就必須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

很多人為什麼會對某件事沒有把握,因為他沒有接觸過這類事,或者接觸不多,沒有掌握規律,心裡就沒底。當他工作一段時間,瞭解情況後,如果他又是一個虛心的人,肯動腦筋的人,他就能夠掌握規律,做到心裡有底了。

(4)實際應用在感性認識通過思考上升到理性知識後,就要進入體驗式學習循環的最後一個階段一運用。在實踐與認識的關係中,實踐是第一位的,認識是第二位的。認識來源於實踐,最後也要服務於實踐,指導實踐。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我覺得這句話不夠完整,應該是:運用知識才是力量。

知識可以轉化為力量。如果你學了滿腹的知識不去運用,那就像一枚金幣藏在了地下。你只有把它挖掘出來,並拿去使用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

學是為了用。你所學習的一切,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用。鄧小平最喜歡看的就是地圖和字典,這兩者都是最實用的工具。

讀大學時,我們班有幾個同學都是很喜歡看書的,其中還有幾個被我們稱為書迷。上次同學聚會,大家還在笑,說他們這麼喜歡看書,反而是我寫了書。其實原因就在於:他們雖然看的書多,但卻沒有去用。我看的書可能不如他們多,但我看了,就去運用。學了只有去用,才能體現出你所學的價值,否則學習也只是在做無用功。我們瞭解了行動學習的過程,還需要掌握一些行動學習的方法。

一、模仿獨特並不是獨一無二,而更多的是一種綜合,一種借鑑。

很多人間成功有捷徑嗎?如果你認為捷徑就是一步登天,這樣的捷徑當然是不可能有的。其實真正的捷徑就是少走彎路,少走彎路就是捷徑。

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節目,有次邀請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講座,給我啟發很大。林毅夫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濟學家。他曾是國民黨軍隊的連長,後來隻身偷渡從金門游泳到廈門,日後考上了北大,又出國留學考取了博士學位,當時被譽為朱鎔基智囊團的成員。當我們在大力提倡民族創新精神時,林毅夫卻認為現階段中國重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模仿。因為創新要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因為是創新,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因此失敗的可能性也很大。而模仿是將別人成功的經驗直接拿來,省力省錢,又不會走彎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經驗不也證明了模仿的優越性嗎?美國為什麼提倡創新,因為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無處模仿。中國的捷徑就是模仿,將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模仿來用。

善於學習是一種能力,是人生中一種很重要的能力,而善於學習中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模仿,要學會模仿。你想在某個方面取得成功,這個方面一定已有某個人取得了成功,你不如去了解他的經驗,學習他的經驗,這樣你就能走捷徑。

幾年前福州一個最大的書商請我去講課,見到他後我大感吃驚,他才20多歲,後來我又見到了他的父母,他父母原先都只是福州附近小漁村裡的普通漁民。於是我問他:“你這麼年輕如何就將生意做得這麼大呢?而且我見過你的父母,我感覺他們不可能在這方面幫助到你。”

他告訴我其實很簡單。他原來在廣州給一個書商打工,這個書商有一項業務是給東莞沃爾瑪配送貨。老闆總是很懶的,要將具體工作交給員工做;而他又特別留心,因此他熟悉了整個的過程。

後來他聽說沃爾瑪要在福州開店時,就辭工回家,註冊了一家文化公司。在沃爾瑪打地基時,他就搶先去和沃爾瑪談代理配送書。沃爾瑪發現他很熟悉配送書,於是就和他簽了合同。而沃爾瑪在剛開業階段,進貨量比較大,因此他賺了不少錢。做了半年多後,又有一系列大型超市進駐福州,因為他有為沃爾瑪配送書的經驗,因此也理所當然地取得了這些超市的配送書代理權,於是他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了。

你可以去考查,凡是年紀輕輕就能白手起家創下一片基業的,一般都是先給一個成功者打工,然後學習、模仿成功者的方法,再自己創業成功的。

我有一位朋友是開牙籤廠的,每年營業額也有上千萬,我問他:“你怎麼想到開牙籤廠的呢?”他告訴我說:“誰能想到做牙籤也這麼賺錢。我只是開始來打工時,碰巧到了一家香港老闆開的牙籤廠,發現他很賺錢。後來讓我跑業務,業務跑熟了,我掌握了銷售渠道、而且辦牙籤廠的門檻也不高,我就想何不自己辦廠呢,就這樣開始自己經營起來。”

現在年輕人擇業往往考慮的是企業的規模和薪金的高低,這是目光短淺的做法。我們從小都有著夢想,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總想著實現自身的價值,過上好日子,難道我們工作就是為了這每月的一二千元工資嗎?最後我們終將每日為生活操勞,為一些繁雜的瑣事費心。

比如要你將山上的水運來賣,當然你可以有兩種方法,一是用桶提水;二是修建管道。用桶提水,是用體力換金錢,用青春求生存,一旦你提不動了,你也就喪失了生存能力。而修建管道就不一樣,雖然開始要投資,要貢獻能力,而且幾乎沒有回報,但一旦管道修好了,財富就會源源不絕地流來,並能讓你享用一生。

其實年輕人的路還長,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取得經驗,工作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因此在找工作時,薪資應是第二位的,能在工作中學到東西,鍛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一時的薪資,就像用桶提水,不能保證你一輩子無憂,而學到了知識和經驗,有了能力,就像修建了管道,能讓你一輩子受用。所以要向成功者學習,跟最優秀的人一起工作,要找一項能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要能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進步,積累經驗,提高能力,為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甚至如果你能在工作中學習到成功者的模式,然後再拷貝這種成功,這就是人生中真正的捷徑了。

我們辦培訓中心的時候,很多員工學到了方法後,都自己辦起了培訓。有人還問我:“你生不生氣啊?他成了你們的競爭對手。”我說:“不會啊,這說明我們這裡還是一所培養人才的大學。他個人能有更好的發展,我們祝福他。”

臺灣鉅富辜振甫也是這樣,他出身於富商家庭,但他年輕時隱姓埋名,隻身去了日本,從公司最基層的員工幹起,學習日本企業的管理經驗,為日後管理家族生意打下了基礎,而他們家族的公司,也正是在他手上成為世界級的公司的。

在北大講座時,北大的一些學生質問我:“你強調模仿,但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沒有創新,怎麼能有超越呢?”

記得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演講時,學生問他:“你中途就輟學去辦公司,我們要不要像你一樣呢?”比爾·蓋茨回答說:“我奉勸你們千萬不要這樣,否則會碰得頭破血流的。世界上像我這樣的天才是絕無僅有的。你們應該先去為一家成功的公司工作並學習他們如何做事,會令你們受益匪淺。”

模仿是一種綜合,是一種揚棄。沒有模仿,哪來創新?有位哲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發現,只有找到,因為你發現的東西早已存在那裡,你只不過是找到它罷了。”大清著名的學者紀曉嵐,他從不寫書,只是編書,他認為所有的思想古人都已有了,你只要整理彙編出來就行了。

有一位妻子叫丈夫到商店買火腿。買完後,妻子問他為什麼不把火腿的末端切下來。丈夫反問為什麼要把末端切下來。她回答說她母親做的火腿很好吃,而她母親每次都把火腿的末端切下來。這時岳母正好來訪,他們就問她為什麼總是切下火腿的末端。母親回答說外祖母做的火腿更好吃,而她每次都要將火腿的末端切下來。然後母親、女兒和女婿就決定去拜訪外祖母,來解決這個三代的神祕之謎。外祖母很快地回答說,她之所以切下末端是因為當時的烤爐太小,無法烤出整隻的火腿。

模仿不是不動腦筋的簡單照搬;模仿是要找出成功者的原則和方法,並通過模仿來掌握這些原則和方法。就像我們學物理時一樣,老師講解習題時我們不能就題論題;而是要通過老師對具體題目的講解來掌握原理和方法,這樣就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在一個村裡有一位叫西施的美女病了,皺著眉頭,接著心口,樣子十分動人。同村的醜女東施看見了,覺得很美,也學她的樣子,卻更加醜得可怕。這就是東施效顰的故事。

不懂原理和方法的胡亂模仿,不結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模仿,都不會有好的結果。為什麼我們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呢?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

人要終生學習,才能終生進步。你要生活,你就必須要行動,只是有些人的行動是被動的。有些人的行動是主動的。只有主動的行動你才更有學習的慾望,你才能學習得更多更快。所以每個人都在終生學習,只是學習得多與少,好與壞的問題。學習不一定只是看書,從生活中,從經驗中,從行動中的學習對人來講作用更大,效果更好。

學習不僅是能力的問題,更是態度的問題。你要能終生學習,要取得好的學習效果,首先你就要有學習的慾望,真正的學習促進者只能是學習者自己,沒有學習慾望的人,有再強的學習能力也是沒有用的。

但學校裡的學習在人生中不能馬上見到運用成效,它只是一種潛在的財富,而且學校中的學習是我們無法按愛好來選擇的,基礎教育規定你要學什麼,你就得學什麼,沒有選擇。何況即使讓我們選擇,我們也無法選擇,因為作為還沒有步入社會的學生,我們懂得太少,根本無法知道我們真正喜歡什麼,因此對於學校中的學習,我們無法有強烈的慾望。但行動中的學習就不同了,行動中的學習關係到人的生存大計,關係到人的未來發展,而且行動中的學習是馬上就能見到成效的,所以行動中的學習者才更有學習的慾望。

當你不斷地去行動時,你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在行動中學習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它由四個階段構成一種學習循環。這四個階段分別是:(1)體驗;(2)思考;(3)形成理性;(4)實際應用。

(1)體驗首先談談體驗的問題。在禪宗的公案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哲學教授去見南泉禪師,問了一些大問題:上帝、天堂、地獄,以及最終的真理、時間和空間;他說了一大堆。南泉聽完後說:“等一等,先喝杯茶吧。”

這個教授有點不悅。他問的是如此大的問題,而這個傢伙卻端給他一杯茶!因此他說:“不要轉移話題!”南泉說:“我不是在轉移話題,我就是在把你帶入正題。”他泡好茶,教授啜了一口,然後南泉問:“請問你這茶味道如何?”這位教授不假思索地說:“你自己去品嚐。味道是無法拿來討論的。”

南泉說:“你是一個好人。將來有一天你或許會明白。至少你不是一個白痴。至於最終的實相、涅槃的真義、開悟的真義……你連茶的味道都說不出來,而卻在談開悟之事?”

人世間的真理是無法通過言傳和讀書來掌握的,你必須去體驗。就像品茶一樣,茶的味道是無法表述的,你要知道茶的味道就只有去品嚐。所以毛澤東在著名的《實踐論》中說:“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

佛經的第一句話也總是:如是我聞。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告訴你經書的記載只是對佛祖講道的聽聞,要真正理解,就必須在生活中去體會、運用。

人只有在行動中才能學習行動,就像無論你讀了多少本關於騎自行車的書,如果你不騎上自行車練習,你就永遠不可能學會騎車。所以要學習行動:首先你必須得開始,得去行動,你才有體驗。

(2)思考其次你得運用你的大腦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知識。但我們常常在對事情沒有更多思考的情況下,讓它順其自然的發生,我們只是被動地反應,沒有積極地思考,也就沒有主動地行動。

人的學習都有一個過程,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人開始的學習都只是初步的瞭解,是一種感性知識,要在多次的反覆中,認真思考,才能上升到理性,即掌握規律。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要認真思考。古語有“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也就是我們普通說話所謂“讓我想一想”,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就要勤動腦,勤思考,遇到事情就要“讓我想一想”。勤快不只是指一個人勤於動手,也要勤於動腦。行動中接觸的各種現象都只有通過動腦子思考才能把握本質。

(3)形成理性體驗式學習不是為了瞭解現象,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規律。一位老電工師傅告訴我,集他幾十年做電工的經驗,他發現同一根導線中,有多少電流流進去,就有多少電流流出來。我笑著告訴他說:“這條規律我沒用一分鐘就知道了,因為在我讀初中時基爾霍夫定律就告訴我了。”

感性認識只有上升到理性知識才能對實踐有指導作用。毛主席說:“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律性,就必須經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製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論的系統,就必須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

很多人為什麼會對某件事沒有把握,因為他沒有接觸過這類事,或者接觸不多,沒有掌握規律,心裡就沒底。當他工作一段時間,瞭解情況後,如果他又是一個虛心的人,肯動腦筋的人,他就能夠掌握規律,做到心裡有底了。

(4)實際應用在感性認識通過思考上升到理性知識後,就要進入體驗式學習循環的最後一個階段一運用。在實踐與認識的關係中,實踐是第一位的,認識是第二位的。認識來源於實踐,最後也要服務於實踐,指導實踐。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我覺得這句話不夠完整,應該是:運用知識才是力量。

知識可以轉化為力量。如果你學了滿腹的知識不去運用,那就像一枚金幣藏在了地下。你只有把它挖掘出來,並拿去使用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

學是為了用。你所學習的一切,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用。鄧小平最喜歡看的就是地圖和字典,這兩者都是最實用的工具。

讀大學時,我們班有幾個同學都是很喜歡看書的,其中還有幾個被我們稱為書迷。上次同學聚會,大家還在笑,說他們這麼喜歡看書,反而是我寫了書。其實原因就在於:他們雖然看的書多,但卻沒有去用。我看的書可能不如他們多,但我看了,就去運用。學了只有去用,才能體現出你所學的價值,否則學習也只是在做無用功。我們瞭解了行動學習的過程,還需要掌握一些行動學習的方法。

一、模仿獨特並不是獨一無二,而更多的是一種綜合,一種借鑑。

很多人間成功有捷徑嗎?如果你認為捷徑就是一步登天,這樣的捷徑當然是不可能有的。其實真正的捷徑就是少走彎路,少走彎路就是捷徑。

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節目,有次邀請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講座,給我啟發很大。林毅夫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濟學家。他曾是國民黨軍隊的連長,後來隻身偷渡從金門游泳到廈門,日後考上了北大,又出國留學考取了博士學位,當時被譽為朱鎔基智囊團的成員。當我們在大力提倡民族創新精神時,林毅夫卻認為現階段中國重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模仿。因為創新要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因為是創新,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因此失敗的可能性也很大。而模仿是將別人成功的經驗直接拿來,省力省錢,又不會走彎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經驗不也證明了模仿的優越性嗎?美國為什麼提倡創新,因為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無處模仿。中國的捷徑就是模仿,將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模仿來用。

善於學習是一種能力,是人生中一種很重要的能力,而善於學習中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模仿,要學會模仿。你想在某個方面取得成功,這個方面一定已有某個人取得了成功,你不如去了解他的經驗,學習他的經驗,這樣你就能走捷徑。

幾年前福州一個最大的書商請我去講課,見到他後我大感吃驚,他才20多歲,後來我又見到了他的父母,他父母原先都只是福州附近小漁村裡的普通漁民。於是我問他:“你這麼年輕如何就將生意做得這麼大呢?而且我見過你的父母,我感覺他們不可能在這方面幫助到你。”

他告訴我其實很簡單。他原來在廣州給一個書商打工,這個書商有一項業務是給東莞沃爾瑪配送貨。老闆總是很懶的,要將具體工作交給員工做;而他又特別留心,因此他熟悉了整個的過程。

後來他聽說沃爾瑪要在福州開店時,就辭工回家,註冊了一家文化公司。在沃爾瑪打地基時,他就搶先去和沃爾瑪談代理配送書。沃爾瑪發現他很熟悉配送書,於是就和他簽了合同。而沃爾瑪在剛開業階段,進貨量比較大,因此他賺了不少錢。做了半年多後,又有一系列大型超市進駐福州,因為他有為沃爾瑪配送書的經驗,因此也理所當然地取得了這些超市的配送書代理權,於是他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了。

你可以去考查,凡是年紀輕輕就能白手起家創下一片基業的,一般都是先給一個成功者打工,然後學習、模仿成功者的方法,再自己創業成功的。

我有一位朋友是開牙籤廠的,每年營業額也有上千萬,我問他:“你怎麼想到開牙籤廠的呢?”他告訴我說:“誰能想到做牙籤也這麼賺錢。我只是開始來打工時,碰巧到了一家香港老闆開的牙籤廠,發現他很賺錢。後來讓我跑業務,業務跑熟了,我掌握了銷售渠道、而且辦牙籤廠的門檻也不高,我就想何不自己辦廠呢,就這樣開始自己經營起來。”

現在年輕人擇業往往考慮的是企業的規模和薪金的高低,這是目光短淺的做法。我們從小都有著夢想,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總想著實現自身的價值,過上好日子,難道我們工作就是為了這每月的一二千元工資嗎?最後我們終將每日為生活操勞,為一些繁雜的瑣事費心。

比如要你將山上的水運來賣,當然你可以有兩種方法,一是用桶提水;二是修建管道。用桶提水,是用體力換金錢,用青春求生存,一旦你提不動了,你也就喪失了生存能力。而修建管道就不一樣,雖然開始要投資,要貢獻能力,而且幾乎沒有回報,但一旦管道修好了,財富就會源源不絕地流來,並能讓你享用一生。

其實年輕人的路還長,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取得經驗,工作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因此在找工作時,薪資應是第二位的,能在工作中學到東西,鍛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一時的薪資,就像用桶提水,不能保證你一輩子無憂,而學到了知識和經驗,有了能力,就像修建了管道,能讓你一輩子受用。所以要向成功者學習,跟最優秀的人一起工作,要找一項能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要能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進步,積累經驗,提高能力,為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甚至如果你能在工作中學習到成功者的模式,然後再拷貝這種成功,這就是人生中真正的捷徑了。

我們辦培訓中心的時候,很多員工學到了方法後,都自己辦起了培訓。有人還問我:“你生不生氣啊?他成了你們的競爭對手。”我說:“不會啊,這說明我們這裡還是一所培養人才的大學。他個人能有更好的發展,我們祝福他。”

臺灣鉅富辜振甫也是這樣,他出身於富商家庭,但他年輕時隱姓埋名,隻身去了日本,從公司最基層的員工幹起,學習日本企業的管理經驗,為日後管理家族生意打下了基礎,而他們家族的公司,也正是在他手上成為世界級的公司的。

在北大講座時,北大的一些學生質問我:“你強調模仿,但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沒有創新,怎麼能有超越呢?”

記得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演講時,學生問他:“你中途就輟學去辦公司,我們要不要像你一樣呢?”比爾·蓋茨回答說:“我奉勸你們千萬不要這樣,否則會碰得頭破血流的。世界上像我這樣的天才是絕無僅有的。你們應該先去為一家成功的公司工作並學習他們如何做事,會令你們受益匪淺。”

模仿是一種綜合,是一種揚棄。沒有模仿,哪來創新?有位哲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發現,只有找到,因為你發現的東西早已存在那裡,你只不過是找到它罷了。”大清著名的學者紀曉嵐,他從不寫書,只是編書,他認為所有的思想古人都已有了,你只要整理彙編出來就行了。

有一位妻子叫丈夫到商店買火腿。買完後,妻子問他為什麼不把火腿的末端切下來。丈夫反問為什麼要把末端切下來。她回答說她母親做的火腿很好吃,而她母親每次都把火腿的末端切下來。這時岳母正好來訪,他們就問她為什麼總是切下火腿的末端。母親回答說外祖母做的火腿更好吃,而她每次都要將火腿的末端切下來。然後母親、女兒和女婿就決定去拜訪外祖母,來解決這個三代的神祕之謎。外祖母很快地回答說,她之所以切下末端是因為當時的烤爐太小,無法烤出整隻的火腿。

模仿不是不動腦筋的簡單照搬;模仿是要找出成功者的原則和方法,並通過模仿來掌握這些原則和方法。就像我們學物理時一樣,老師講解習題時我們不能就題論題;而是要通過老師對具體題目的講解來掌握原理和方法,這樣就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在一個村裡有一位叫西施的美女病了,皺著眉頭,接著心口,樣子十分動人。同村的醜女東施看見了,覺得很美,也學她的樣子,卻更加醜得可怕。這就是東施效顰的故事。

不懂原理和方法的胡亂模仿,不結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模仿,都不會有好的結果。為什麼我們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呢?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方與圓,第38章 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門(4)


"

相關推薦

推薦中...